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三章《等腰三角形》學習任務單及作業設計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探索并證明等腰三角形的兩個性質.2.能利用性質證明兩個角相等或兩條線段相等.3.結合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探索與證明過程,體會軸對稱在研究幾何問題中的作用.4.能夠運用方程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分析與解決問題.【課前學習任務】從對稱角度觀察等腰三角形,復習等腰三角形定義和軸對稱等相關知識,預習新課:等腰三角形.準備長方形紙片、剪刀、鉛筆、直尺、量角器等.【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按照要求折疊長方形紙片,并剪出三角形,觀察其對稱性.學習任務二:探究等腰三角形的角的關系,底邊上的中線、高和頂角平分線的關系.學習任務三:運用三角形全等相關知識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學習任務四: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與等腰三角形有關的邊、角關系問題,注意鍛煉自己的分類討論和方程思想.【作業設計】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角是50°,則這個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A.65°或 50° B.80°或 40°C.65°或 80° D.50°或 80°2.在△ABC 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與AC所在的直線相交得的銳角為50°,則底角的大小為_________.3.如圖,在△ABC 中,AB=AD=DC,∠BAD=26°,求∠B 和∠C的度數.【參考答案】1.A2. 70°或 20°3. 解: ∵AB=AD=DC,∴ ∠B=∠ADB,∠C=∠DAC.設 ∠C=x,則 ∠DAC=x,∠B=∠ADB=∠C+∠DAC=2x ,在△ABC 中,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 2x+x+26°+ x=180°,解得 x=38.5°.∴ ∠C=x=38.5°, ∠B=2x=77°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會運用其進行簡單的證明.3.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尺規作圖.重點:理解和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難點:理解和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課前學習任務】復習等腰三角形定義和性質,預習新課:等腰三角形判定.準備圓規、鉛筆、直尺、量角器等.【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猜想并證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總結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學習任務二:運用尺規作圖法,已知等腰三角形底邊和底邊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學習任務三: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決與等腰三角形有關的問題,注意運用平行、垂直平分線等的相關知識進行邊和角的轉化.【作業設計】1.一個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為130°,且它恰好等于一個不相鄰的內角的2倍.這個三角形是( )A.鈍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2.如圖,已知∠A=36°,∠DBC=36°,∠C=72°,則∠BDC=_____,圖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3.已知:如圖,AB=DC,BD=CA,BD 與 CA 相交于點 E.求證:△AED 是等腰三角形.4.如圖,上午10時,一條船從A處出發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中午12時到達B處,從A、B望燈塔C,測得∠NAC=40°,∠NBC=80°. 求從B處到燈塔C的距離.【參考答案】1.C2. 72°,△ABC、△DBA、△BCD.3. 證明:∵AB=DC,BD=CA,AD=DA,∴△ABD≌△DCA(SSS),∴∠ADB=∠DA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AE=DE(等角對等邊),∴ △AED是等腰三角形.4.解:∵∠NBC=∠A+∠C,∴∠C=80° 40°= 40°,∴ ∠C=∠A,∴ BA=BC(等角對等邊).∵AB=20×(12 10)=40(海里),∴BC=40海里.答:B處距離燈塔C 40海里.第三課時【學習目標】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2.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解決簡單的綜合問題;3.運用尺規作圖解決等腰三角形中的作圖問題.重點:理解和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難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綜合運用,尺規作圖的運用.【課前學習任務】復習等腰三角形定義、性質和判定.準備長方形紙片、剪刀、鉛筆、直尺、量角器等.【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綜合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注意輔助線的作法.學習任務二:翻折問題中尋找角和邊的相等關系,然后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學習任務三:等腰三角形中的作圖問題.【作業設計】1.如圖, 在△ABC中,∠ABC 和∠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 F,過點F作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若 BD+CE=6,則線段DE的長為( )A.9 B.8 C.7 D.62.如圖,AB=AC,E為CA延長線上一點,作 ED⊥BC于D,交AB于點F,求證:△AEF為等腰三角形.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a=4cm,腰上的高h=3cm,請畫出符合條件的等腰三角形.【參考答案】1.D2.證明:∵ AB=AC,∴ ∠B=∠C.又∵ ED⊥BC,∴ ∠C+∠E=90°,∠B+∠BFD=90°∴ ∠E=∠BFD.又∵ ∠AFE=∠BFD,∴ ∠E=∠AFE.∴ AE=AF.∴ △AEF 為等腰三角形.3.作法:(1)作線段AD=3cm,過點D作直線EF⊥AD于點D.(2)在直線EF上找一點B使得AB=4cm(以A為圓心,4cm為半徑畫弧交EF于點B).(3)在直線EF上截取BC=BC’=4cm(以B為圓心,4cm為半徑畫弧交EF于點C, C’兩點). 連AC,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