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導學案【思維導圖】【目標導學】了解全民族抗戰、中共七大、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實;分析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分析理解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偉大意義【新課導入】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如右上圖)。經過八年的全民族抗戰,中國軍民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歷史性勝利。中國軍民是如何堅持抗戰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是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2課:抗日戰爭的勝利【學生自主研習】一.全民族堅持抗戰1.日本侵華政策的變化:(1)原因:(2)表現:(3)影響:2.全民族堅持抗戰(1)表現:(2)結果:二.中共七大(召開)1.背景:2.時間、地點:3.內容:4.意義: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2.日本無條件投降時間:3.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影響:4.抗日戰爭勝利的標志:5.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6.抗日戰爭的性質:7.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8.抗戰精神:9.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10.作為一名青少年,如何處理當今中日關系?:11.近代兩次中日戰爭:【板書設計】【課堂總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反攻階段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及時召開的中共七大為奪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戰后光明的前途準備了條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尤其是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擊下,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性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了我們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啟示,那就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立足于教學實際,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嘗試“問題激勵遞進探究法”,強調啟發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把學習作為自主探索和信息處理的過程,補充部分史料,拓展了史學視野。通過教學讓學生清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史實,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理解中國抗日戰爭的正義性特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做到教、學、思合一,并在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達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滲透,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課堂達標測試】一、單項選擇1.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日本侵華策略發生改變,下列對其改變敘述不正確的是( )A.日本對國民政府進行政治誘降B.日本對國民政府以軍事打擊為主C.日軍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D.日軍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2.在日本侵略者的誘降下,國民政府中公開叛國投敵,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的是( )A.蔣介石 B.汪精衛 C.張自忠 D.左權3.右面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幅漫畫,作者主張( )A.消極抗戰B.片面抗戰C.全民族抗戰D.開展游擊戰4.“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這一政治路線是在哪一次會議上制定的( )A.國民黨一大 B.遵義會議C.中共七大 D.中共三大5.關于中共七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1945年4月在西柏坡舉行B.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C.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D.為爭取抗戰勝利準備了條件6.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舉行御前會議,討論是否無條件投降的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裕仁天皇所說的國外形勢,不包括( )A.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B.蘇聯對日宣戰C.中國抗日軍民的大反攻D.日本軍民無心戀戰7.胡老師上歷史活動課,準備了如下四幅圖,你覺得活動課的主題應該是( )A.八年抗戰 B.十四年抗戰 C.正面戰場 D.敵后戰場二、組合列舉8.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最終取得抗戰的勝利。(1)在反“掃蕩”作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________將軍血灑疆場。(2)1945年春夏,________、新四軍等敵后武裝不斷發起攻勢,收復失地。(3)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三、材料解析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主要戰場及時間表戰場名稱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歐洲戰場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蘇德戰場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太平洋戰場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中國戰場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主要特點。(4分)材料二 抗日戰爭使近百年飽受分裂之苦的中國重新統一起來了,增強了國民對國家認同的程度和對政府的監督程度……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樞紐。——《抗戰燃起中國現代國家夢想》(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抗日戰爭為什么“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樞紐”。(6分)四、活動與探究10.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是一場轉變中華民族命運的戰爭。閱讀材料,探究問題。【第一樂章:全民抗戰】材料一(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抗日戰爭的特點。(4分)【第二樂章:歷史抉擇】材料二 目前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有兩個前途。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要使中國回到不獨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統一、不富強的老狀態里。這是個黑暗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這是個光明的前途。我們要努力爭取實現光明的前途。——毛澤東《論聯合政府》(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會議的內容?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何重大意義?(4分)【第三樂章:勝利之歌】材料三 1945年,在重慶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大會上,有人以“抗戰為什么能取得勝利”為謎面出了一則謎語。謎底打一歷史人物。在場的中外記者紛紛給出謎底。美國記者:屈原(屈服美國的原子彈)。蘇聯記者:蘇武(蘇聯的武裝出兵)。《中央日報》記者:蔣干(國民黨正面戰場)。《新華日報》記者:毛遂(共產黨敵后戰場)。(3)結合材料三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參考答案一.全民族堅持抗戰1.日本侵華政策的變化:(1)原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和國內資源緊張(2)表現:對國民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3)影響:【國民黨】:汪精衛叛國投敵,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頑固派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變”;【共產黨】:堅持抗戰,并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大生產運動,打破日、偽軍的封鎖2.全民族堅持抗戰(1)表現:【軍隊】在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人民】青年學生、廣大婦女、工人、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文藝界等紛紛投入抗戰洪流中來(2)結果: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華民族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二.中共七大(召開)1.背景:抗日戰爭面臨勝利曙光2.時間、地點:1945年4月----6月、延安3.內容:總結了抗日戰爭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4.意義:中共七大的召開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戰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捷報頻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發起局部反攻;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2.日本無條件投降時間:1945年8月15日3.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影響: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臺灣也回到祖國懷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4.抗日戰爭勝利的標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5.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決定性原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前提條件】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斗爭;【重要保證】國共合作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戰;【外部原因】國際社會的援助與支持6.抗日戰爭的性質: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7.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中國的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8.抗戰精神:同甘苦、團結御敵、眾志成城的民族凝聚精神;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民族獻身精神;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9.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團結就是力量;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額度優良傳統10.作為一名青少年,如何處理當今中日關系?:日本正視歷史,真誠道歉;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我們應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時刻準備報效祖國11.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抗日戰爭)1.B 廣州、武漢淪陷后,日軍改變侵華策略,對國民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2.B 在日本侵略者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的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3.C 4.C 1945年在延安召開中共七大,大會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故選C。5.A6.D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A、B、C。D屬于國外形勢,所以排除。7.B8.(1)左權(2)八路軍 (3)中國抗日戰爭9.(1)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促成了民族團結,增強了民族、民主意識;取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推動了民主革命進程。10.(1)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2)中共七大。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3)①中國人民的抗戰是正義的戰爭。②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全民族抗戰。③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援和配合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