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3課 內戰爆發導學案【思維導圖】時間:1945年重慶談判 《雙十協定》的簽訂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時間:1946年6月內戰爆發 全面進攻重點進攻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自衛反擊 制定了正確的殲敵方針和原則粉碎了國民黨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目標導學】知道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的目的、結果等;了解“雙十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歷史意義;了解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史實;知道解放區軍民自衛反擊戰的史實【新課導入】出示材料,問題導入:電影鏡頭:蔣介石剛逃到臺灣后,非常困難。孫子有一天晚上餓了,翻出餅干就吃,她媽媽奪過去不讓吃,孩子哭了,蔣介石問咋回事 說,孩子你吃吧,爺爺讓你吃,孫子就說,還是爺爺好。蔣說爺爺不好,好咋會把你們帶到這個鬼地方!老蔣經常站在高山上,遙望大陸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輸給了共產黨、毛澤東?抗戰后,那可是威風八面,國內外威信極高。同學想知道答案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3課:內戰爆發【學生自主研習】一.重慶談判1.背景:2.目的:3.時間:4.概況:5.結果:6.意義:7.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1)時間:(2)地點:(3)內容:(4)意義:二.國民黨反動內戰1.內戰爆發時間:2.內戰爆發的標志:3.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的標志: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背景:2.原則和方針:3.中共中央轉戰陜北(1)背景:(2)概況:(3)結果:4.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發生的著名戰役:【板書設計】第23課 內戰爆發一、重慶談判1.國共雙方談判的目的2.談判成果:“雙十協定”的簽署二、國民黨發動內戰1.全面進攻階段:進攻中原解放區2.重點進攻:進攻陜北、山東解放區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作戰原則與方針2.轉戰陜北【課堂總結】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集團密謀消滅人民革命力量,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在美國“扶蔣反共”政策的扶持下,公然發動內戰。但為了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同時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為了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達成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但國民黨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對中原解放區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針,先后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教學反思】本課知識內容前后邏輯性強,層層推進,最終要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結論。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文字、圖片、地圖等多種史料,并在恰到好處的問題設置中,讓學生知道中共為爭取和平與國民黨進行斗爭的史實,使學生感知和平民主的來之不易,增強學生維護和平民主的自覺性,從而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課堂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愿所有的人從這張照片上能夠理解和體會,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我們的國家處在十字路口,處在兩種命運、兩個前途決定勝敗的嚴峻時刻。我們的黨和毛主席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如下圖這張照片可以用來研究A. 毛澤東“進京趕考”,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B. 艱難的較量-----重慶談判C. 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D. 轉戰陜北,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2.這一消息傳到陜北,毛澤東信息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20多年以來,革命戰爭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這里的“劉鄧南征”是指A. 挺進大別山 B. 轉戰陜北 C. 淮海戰役 D. 渡江戰役3.1945年10月,毛澤東在回答英國記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國的概念”的提問時說:“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團結、統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這一表述的主旨是A. 肯定美國的民主制度 B. 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C. 主張民主、和平建國 D. 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獨裁4.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千里躍進大別山”資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錯誤的是,千里躍進大別山的A. 時間 B. 指揮者 C. 部隊 D. 影響5.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四個階段。其中,空白處應該填寫1919—1927年 開天辟地,北伐凱歌1927—1937年 星火燎原,萬里長征1931—1945年 團結抗戰,驅逐日寇1945—1949年A. 民族恥辱,抗爭探索 B. 十年內戰,國共對峙C. 打倒美蔣,人民解放 D. 恢復經濟,鞏固政權6.“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有充分的信心。”據此可知,當時的斗爭形勢是A. 國民黨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 B.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C. 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 D. 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7.學習歷史地圖有利于培養我們的時空意識,下圖反映的史實及其影響是A. 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B. 渡江戰役的勝利,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C. 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序幕D. 渡江戰役的勝利,振奮了人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8.下圖為著名畫家豐子愷創作的漫畫:《炮彈作花瓶,人世無戰爭》,它反映了抗日戰爭結束后,飽受戰火蹂躪的民眾渴望和平的愿望。但是蔣介石違背民意,悍然發動內戰。內戰爆發的標志是A. 國民黨進攻華東解放區 B. 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C. 國民黨進攻陜北解放區 D. 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9.在中國革命史的歷史長卷中不難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它就是大別山。大山無言,卻在1947年見證了A. 粉碎了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B. 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C. 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D. 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10.1946年6月,“假和平、真內戰”的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 )A. 中原解放區 B. 東北解放區 C. 陜甘寧解放區 D. 山東解放區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國民黨軍隊與人民解放軍人數變化對比表材料二 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澤東(1)材料一反映了國共兩黨軍隊人數怎樣的變化趨勢?1946年6月,國民黨向哪個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蔣介石兩個拳頭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軍事行動?“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又是什么歷史事件?(3)1948年,根據國共雙方實力的變化,中共中央軍委先后發動了哪三大戰役?12.下列圖片反映的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命運的兩大歷史事件,識讀圖片,回答問題。(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事件?(2)就圖一反映的歷史事件國共雙方達成什么共識?對中華民族產生什么影響?(3)在圖二事件發生后,國共雙方簽訂了什么文件?文件落實情況如何?(4)當民族前途面臨抉擇時,上述史實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什么?參考答案一.重慶談判1.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美蔣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2.目的:(國民黨)一方面是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額度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3.時間:1945年8月-----1945年10月10日4.概況: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5.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和平建國方案6.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7.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1)時間:1946年1月(2)地點:重慶(3)內容:會議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決議,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4)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二.國民黨反動內戰1.內戰爆發時間:1946年6月2.內戰爆發的標志: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3.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的標志: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背景: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2.原則和方針: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3.中共中央轉戰陜北(1)背景:1947年3月,國民黨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2)概況: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3)結果: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彭德懷率領的西北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4.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發生的著名戰役:青化砭戰役、沙家店戰役、孟良崮戰役一.選擇題1-10.BSCDC 6CABBA二.非選擇題11.(1)國民黨軍隊人數不斷減少,共產黨軍隊人數不斷增加。中原解放區。(2)國民黨重點進攻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3)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12.(1)圖一是西安事變;圖二是重慶談判。(2)圖一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達成初步共識。影響:為最終取得抗戰勝利奠定了基礎。(3)《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或“雙十協定”;國民黨在完成全面內戰的部署后,悍然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4)啟示:實現全民族團結才能維護民族利益;任何黨派、團體和個人都應以民族利益為重。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的領導者。(觀點正確即可)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