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天氣與氣候》復習一、大氣層1.大氣的分層: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及大氣的密度、物質組成,可以把大氣分為 5層,即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對流層。2.對流層:(1)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強烈的對流運動。(2)對流層的溫度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對流層空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3)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是冷空氣(密度大)的下沉,熱空氣(密度小)的上升。對流層厚薄不均,赤道上空 17~18千米,兩極約 8千米。3.平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氣流平穩,利于高空飛行;內有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例 1】讀氣溫的垂直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在①②③三層中,①為中間層;②為______層;③為_______層。(2)用圖中序號填空:天氣現象發生在__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空氣對流運動強烈的是______,有利于高空飛行的是______。(3)②層的氣溫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點是(4)③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說明了__________(填字母)。A.空氣越稀薄,保溫作用越差 B.該層頂部是臭氧層C.地面是該層的主要直接熱源 D.該層熱量直接來自于太陽輻射二、大氣壓4.大氣會向 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5.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且 。6.大氣壓的大小:標準大氣壓為 帕,相當于 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若指甲的面積為 1cm2,大氣在其表面產生的壓力約為 。7.測量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的有空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8.大氣壓的大小跟高度直接相關,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就越 。9. 氣壓高時,多出現 天氣;氣壓低時,多出現 天氣。10.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氣體(液體)的壓強會隨流速的增大而 。一般情況下,氣流流經平面時流速 、氣壓大,流經弧面時流速 、氣壓小。11.大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 。【例 2】實驗中取用少量液體用的膠頭滴管由膠頭和玻璃管兩部分組成。在解釋“將玻璃管伸入試劑瓶中吸取藥液”的問題時,用到下面五句話:①膠頭內的空氣壓強減小;②用手指擠壓玻璃管上端的膠頭;③松開手指;④藥液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玻璃管;⑤膠頭排出部分空氣,體積減小。上述表達的合理順序是(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例 3】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水、刻度尺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 10平方厘來;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 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進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 95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實驗裝置如圖甲。請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分析。(1)上述的實驗步驟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填序號)。(2)將吸盤沾水潤濕的目的是: 。(3)在實驗時,如果拿一個吹風機對著吸盤自上而下吹冷風,如圖乙,則你預計的彈簧秤示教可能會 (“變大“變小"或“不變”)。(4)若丙裝置活塞與注射器筒內壁間的摩擦力為 4N,小剛用 14N拉力慢慢拉動注射器該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長度為 10cm,注射器容積為 10毫升,則該地的大氣壓為 pa.三、天氣和氣候12.天氣:指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如“晴空萬里”、“狂風暴雨”等描述的是天氣。13.氣象上,有普通溫度計、最高溫度計和最低溫度計,一天中的最低溫一般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溫一般出現在午后 2 時。這三只溫度計被水平放在離地約 1.5米高的白色百葉箱中,在我國,它一般朝北開。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約為 22℃。14.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15.最常見的濕度計的是干濕球濕度計。其他條件相同時,空氣越干燥,濕度越小,干濕差越大。16.降水需要三個條件:①相對濕度達到 100%,②溫度降低,③有灰塵等顆粒。6.降雨量常用雨量筒來測量,降雨量的單位為 mm。17.天氣圖中的天氣系統:①高氣壓區:晴燥天氣;②低氣壓區:陰雨天氣;③冷鋒:帶來降溫、大風和降雨天氣;⑤暖鋒:,帶來降雨天氣,氣溫升高。18.氣候: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如“冬暖夏涼”、“秋高氣爽”、“常年高溫”等描述的是氣候。19.影響氣候的因素:(1)緯度位置:緯度位置不同的地區,接受太陽輻射的量不同,導致低緯度地區的氣溫高于高緯度地區的氣溫,不同的緯度地區所處的的溫度也不同。(2)海陸位置:沿海地區降水較多,日溫差、年溫差較小,內陸降水少,日溫差、年溫差較大。根本原因是水的比熱容大,升溫慢降溫也慢。(3)季風:在不同的季節里風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風。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性質),夏季盛行偏南風,溫暖濕潤(性質)。(4)地形: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在對流層,海拔每上升 1000米,氣溫下降約6℃。 山地的迎風坡:多雨(地形雨),背風坡:少雨。【例 4】如圖為“北半球某地區天氣系統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氣壓狀況看,A點氣壓值 (高、低)于 B點氣壓值。(2)圖中的兩條鋒線,甲乙之間的是 鋒(“冷”或“暖”),乙地即將迎來 天氣。(3)C、D兩處, 是低氣壓中心,在這種天氣系統下的控制下,其天氣是 。【例 5】下面的氣候要素圖中,最有可能表示杭州市的氣候狀況的是( )【例 6】如圖所示,A 地海拔 2000 米,B 地海拔 3000 米,C 地海拔 1100 米,D 地海拔 100 米,此地常年刮東風,回答下列問題:(1)A、D 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兩地氣溫相差約 ℃。(2)A、C 兩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 ,因為 A 地處于 ,C 地處于 。(3)B、C 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是 。第一章《水和溶液》復習第一節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近 97%,陸地淡水種類非常多,儲量最大的 ,但不能直接為人類利用,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一般指河水、湖泊淡水和淺層地下淡水。2、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 、 、 、 、 或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1)水循環的內因: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變化;(2)水循環的外因: 和 ;(3)水循環途徑有:①小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②大循環:海陸間循環。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為:______________;時間分配特點為:______________。第二節水的組成4、水電解實驗:(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2)可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出現 ,兩玻璃管內液面 ;(3)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產生氣體體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 (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 ;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 ,這是 ;(4)實驗結論: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5)電解水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5、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 和 ,氫原子兩兩結合形成 ,氧原子兩兩結合形成 。一個水分子中含有 個氫原子和 個氧原子,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第三節水的浮力6、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7、稱重法測浮力:F浮=8、阿基米德原理:F浮= = (物體浸沒時,V排= ),浮力的大小與和 有關。9、漂浮時:F浮= ,ρ物 ρ液 應用:密度計、輪船、浮力秤10、懸浮時: F浮= ,ρ物 ρ液11、物體的沉浮由 F浮與 G物 或ρ物 與ρ液 大小關系來決定:① F浮 G物 或 ρ物 ρ液時,物體下沉;② F浮 G物 或 ρ物 ρ液時,物體懸浮;③ F浮 G物 或 ρ物 ρ液時,物體上浮,上浮至漂浮后 F浮= 。【例 1】將一 400g 的木塊分別投入盛滿酒精和水的溢杯中,木塊受到的浮力 (“相等”或“不相等”),溢出酒精的質量為 g,溢出水的質量為 g,木塊浸在酒精中的體積為 ,浸在水中的體積為 。(已知ρ木=0.6g/cm3;ρ酒精=0.8g/cm3;ρ水=1g/cm3)【例 2】如圖所示,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30 牛,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20 牛,求 :(1)圖乙中 A 物體受到的浮力;(2)A 物體的體積;(3)A物體的密度。第四節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12、溶液是由 和 組成;最常見的溶劑是 。溶液區別于其他混合物的最本質特點是 。有①澄清石灰水②鋇餐③血液④碘酒⑤糖水⑥果粒橙⑦牛奶⑧肥皂水,以上屬于溶液的有 ,屬于懸濁液的有 ,屬于乳濁液的有 。第五節物質的溶解13、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_________的。14、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內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體的溶解性除了與溶質、溶劑、 有關外還與氣壓有關;15、硝酸銨溶于水時會_______,使溶液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水會_________,使溶液溫度升高。16、飽和溶液的判斷:①定性判斷: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即觀察溶液中有固體剩余。②定量判斷:根據溶解度的大小判斷(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 36克,在 100克水中加入 40克食鹽將得到 溶液)17、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①對于大部分固體物質來說, 、 和 可使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②有極少數物質如熟石灰(氫氧化鈣),除了增加溶質和蒸了溶劑外,可用 方法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18、在一定的 下,某物質在 溶劑中達到 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36克表示的含義為: 。19、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有 、 、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氯化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 ,氫氧化鈣和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20、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 ;變形公式:m 質= ,m 液= 。一定溫度下,某溶液達到 狀態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為最大值,此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用溶解度 S表示)21、溶液的配制的步驟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 。溶質質量用 稱量,溶劑的體積用 測量,溶解時玻璃棒的作是 。22、稀釋濃溶液時, 質量不變, 、 變大, 變小。稀釋定律的公式為 ,稀釋時加水的質量 m 加水= 。【例 3】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他從瓶中倒出 100 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問:(1)這 100 毫升濃硫酸的質量為 克,其中含溶質硫酸 克。(2)他將這 100 毫升濃硫酸與 500 毫升水均勻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大?(3)配制 500 克溶質質量分數為 19.6%的稀硫酸,需這種硫酸多少毫升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濃硫酸(H2SO4) 500 毫升濃度(質量分數) 98%3密度 1.84 克/厘米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第六節物質的分離23、結晶是溶液中 的固體物質從溶液中 的過程;析出的固體稱為 。結晶的兩種方法:①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 的物質,如氯化鈉;② 方法: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 的物質,如硝酸鉀。常見的物質分離方法還有 (適用于難溶固體與液體的分離)、 、 (適用于沸點不同的液體分離)。24、粗鹽提出的基本步驟: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各步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別為①_______ _____;②______ ______;③_____ _______。【例 4】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如圖所示,回答有關問題:(1)一定質量的海水,通過貯水池引入到蒸發池,在沒有引入結晶池之前的蒸發過程中,蒸發池中氯化鈉的質量會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用氯化鈉固體配制 100g質量分數為 6%的氯化鈉溶液.①配制時,涉及以下實驗步驟,其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是________(填字母)A.稱量及量取 B.計算 C.溶解 D.裝瓶貼標簽②將已配好的 100g質量分數的 6%的氯化鈉溶液變成質量分數為 1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是________ 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