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6.11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數學同步課堂+培優題庫(浙教版)(原卷+解析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6.11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數學同步課堂+培優題庫(浙教版)(原卷+解析卷)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6.11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
模塊1:學習目標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一直都是一大難點和常考點,它經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考查樣式也是很豐富,和平時所學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考。本專題就線段中的動態模型(與中點、和差倍分結合的動點問題;存在性(探究性)問題;閱讀理解(新定義)等)進行梳理及對應試題分析,方便掌握。
模塊2:知識梳理
1、在與線段長度有關的問題中,常會涉及線段較多且關系較復雜的問題,而且題中的數據無法直接利用,常設未知數列方程。
2、線段的動態模型解題步驟:
1)設入未知量t表示動點運動的距離; 2)利用和差(倍分)關系表示所需的線段;
3)根據題設條件建立方程求解; 4)觀察運動位置可能的情況去計算其他結果。
模塊3:核心模型與典例
模型1、線段中點、和差倍分關系中的動態模型
例1.(2022·重慶七年級期末)如圖,在數軸上點表示的數為,點表示的數為,點表示的數為,是最大的負整數,且,滿足.點從點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到達點后立刻返回到點,到達點后再返回到點并停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從點離開后,在點第二次到達點的過程中,經過秒鐘,,求的值.(3)點從點出發的同時,數軸上的動點,分別從點和點同時出發,相向而行,速度分別為每秒4個單位長度和每秒5個單位長度,假設秒鐘時,、、三點中恰好有一個點是另外兩個點的中點,請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的值.
【答案】(1),,;(2)或或或;(3),1,,8,12
【分析】(1)根據b為最大的負整數可得出b的值,再根據絕對值以及偶次方的非負性即可得出a、c的值;
(2)由題意知,依次求出PC、PB的長,再進行分類討論即可:當從到時,當從到時,當從到時,三種情況分類討論.
(3)以點從為PN中點時,當0【詳解】解:(1)∵是最大的負整數,且,滿足,
∴b=-1,a+3=0,c-9=0,∴a=-3,c=9.故答案為:-3;-1;9.
(2)由題意知,此過程中,當點P在AB上時.
∴PA+PB=AB=b-a=-1-(-3)=2∴.
又∵BC=c-b=9-(-1)=10.∴PB=PC-BC=11-10=1.
當從到時,如圖所示:∵PB=1,可以列方程為:3x=1,解得:x=1;
當從到時,分兩種情況討論:①當P在線段AB之間時,如圖所示:
可以列方程為:3x=3,解得:x=1,
②當P在線段BC之間時,如圖所示:
∵PA+PB+PC=13,AB=2,BC=10,∵PB+PC=10∴PA=13-10=3,∴PB=PA-AB=3-2=1,
可列方程為:3x=5解得:.
當從到時,如圖所示:
可列方程為:3x=23,解得:.綜上所述,或或或.
(3)當點從為PN中點時,當0(-1-3t)+(9-5t)=2(-3+4t),解得t= (舍去).
當≤t≤時,點P從A返回向B運動.此時,P=-3+3(t-)=3t-5.3t-5+9-5t=2(-3+4t),解得t=1.
當P為MN中點時,t>.(9-5t)+(-3+4t)=2(3t-5),解得t= .
當點N為PM中點時,t>.(-3+4t)+(3t-5)=2(9-5t),解得t=.
綜上所述,t的值為1, 或.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及兩點間的距離,解題的關鍵是利用數軸的特點能求出兩點間的距離.
例2.(2022·江蘇蘇州·七年級期末)如圖所示.點A,B,C是數軸上的三個點,且A,B兩點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
(1)點A表示的數是______;(2)若點P從點B出發沿著數軸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左運動,則經過______秒時,點C恰好是BP的中點;(3)若點Q從點A出發沿著數軸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右運動,線段QB的中點為M,當時,則點Q運動了多少秒?請說明理由.
【答案】(1)-6(2)8(3)秒或秒
【分析】(1)根據,且,兩點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直接得出即可;
(2)設經過秒點是的中點,根據題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3)設點運動了秒時,分情況列方程求解即可.
(1)AB=12,且,兩點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點表示的數是,故答案為:;
(2)AB=12,,,,設經過秒點是的中點,
根據題意列方程得,解得,故答案為:8;
(3)設點運動了秒時,
①當點在點左側時,即,根據題意列方程得,解得;
②當點在點右側時,即,根據題意列方程得,解得;
綜上,當運動了秒或秒時.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熟練根據題中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是解題的關鍵.
例3.(2023秋·河北唐山·七年級統考期末)操作與探究:
(1)已知:如圖線段長為,點從點A以的速度向點運動,點運動時間為,則______,______
(2)已知:如圖,在長方形中,,,動點以的速度從A點沿著運動,運動時間為,用含的式子表示______
拓展與延伸:(3)已知:如圖,在(2)的基礎上,動點從點出發,沿著線段向點運動,速度為,、同時出發,運動時間為.其中一點到達終點,另一個點也停止運動.當點在上運動時,為何值時,?
【答案】(1);;(2)或;(3)11或13
【分析】(1)根據點P運動的速度及的長,即可解答;
(2)根據點P運動的速度及、的長,即可解答;
(3)分兩種情況,列出方程即可分別求解.
【詳解】解:(1)線段長為,點從點A以的速度向點運動,
,,故答案為:,;
(2),,動點以的速度從A點沿著運動,
當點P在上時,,當點P在上時,,
故答案為:或;
(3)當點在點的左邊時,,即,,解得,
當點在點的右側時,,,解得,故為11或13時,.
【點睛】本題考查了動點問題,列代數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采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模型2、線段上動點問題中的存在性(探究性)模型
例1.(2022·湖北武漢·七年級期末)已知線段AB=m,CD=n,線段CD在直線AB上運動(A在B的左側,C在D的左側),且m,n滿足|m-12|+(n-4)2=0.
(1)m=  ,n=  ;(2)點D與點B重合時,線段CD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左運動.
①如圖1,點C在線段AB上,若M是線段AC的中點,N是線段BD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②P是直線AB上A點左側一點,線段CD運動的同時,點F從點P出發以3個單位/秒的向右運動,點E是線段BC的中點,若點F與點C相遇1秒后與點E相遇.試探索整個運動過程中,FC-5DE是否為定值,若是,請求出該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答案】(1)m=12,n= 4; (2)① MN=8,②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FC-5 DE的值為定值,且定值為0.
【分析】(1)由絕對值和平方的非負性,即可求出m、n的值;(2)①由題意,則MN=CM+CD+DN,根據線段中點的定義,即可得到答案;②設PA=a,則PC=8+a,PE=10+a,然后列出方程,求出a=2,然后分情況進行分析,求出每一種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詳解】解:(1)∵|m-12|+(n-4)2=0,
∴m-12=0,n-4=0,∴m=12,n=4;故答案為:12;4.
(2)由題意,①∵AB=12,CD=4,
∵M是線段AC的中點,N是線段BD的中點 ∴AM=CM=AC ,DN=BN=BD
∴MN=CM+CD+DN=AC +CD+BD=AC +CD+BD+CD=(AC +CD+BD)+CD=(AB +CD)=8;
②如圖,設PA=a,則PC=8+a,PE=10+a,
依題意有: 解得:a=2
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BD=2t,BC=4+2t,
∵E是線段BC的中點 ∴CE= BE=BC=2+t;
Ⅰ.如圖1,F,C相遇,即t=2時
F,C重合,D,E重合,則FC=0,DE=0 ∴FC-5 DE =0;
Ⅱ.如圖2,F,C相遇前,即t<2時
FC =10-5t,DE =BE-BD=2+t-2t=2-t ∴FC-5 DE =10-5t -5(2-t)=0;
Ⅲ.如圖3,F,C相遇后,即t>2時
FC =5t-10,DE = BD - BE=2t –(2+t)= t-2 ∴FC-5 DE =5t-10 -5(t-2)=0;
綜合上述: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FC5 DE的值為定值,且定值為0.
【點睛】本題考查了線段中點的定義,線段的和差倍分的關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絕對值的非負性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線段的中點定義進行解題,注意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進行分析.
例2.(2022·四川·成都實外七年級開學考試)已知線段AB=m(m為常數),點C為直線AB上一點,點P、Q分別在線段BC、AC上,且滿足CQ=2AQ,CP=2BP.
(1)如圖,若AB=6,當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時,則PQ=   ;
(2)若點C為直線AB上任一點,則PQ長度是否為常數?若是,請求出這個常數;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3)若點C在點A左側,同時點P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線段AP、CQ、PQ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請寫出你的結論,并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1)4;(2)PQ是一個常數,即是常數m;(3)2PQ﹣2AP=CQ,見解析.
【分析】(1)根據已知AB=6,CQ=2AQ,CP=2BP,以及線段的中點的定義解答;
(2)由題意根據已知條件AB=m(m為常數),CQ=2AQ,CP=2BP進行分析即可;
(3)根據題意,畫出圖形,求得2AP﹣2PQ+CQ=0,即可得出2PQ﹣2AP=CQ.
【詳解】解:(1)∵CQ=2AQ,CP=2BP∴CQ=AC,CP=BC,
∵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AC=BC=AB,
∵AB=6,∴PQ=CQ+CP=AC+BC=×AB+×AB=×AB=×6=4;故答案為:4;
(2)①點C在線段AB上:
∵CQ=2AQ,CP=2BP∴CQ=AC,CP=BC,
∵AB=m(m為常數),∴PQ=CQ+CP=AC+BC=×(AC+BC)=AB=m;
②點C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
∵CQ=2AQ,CP=2BP,∴CQ=AC,CP=BC,
∵AB=m(m為常數),∴PQ=CP﹣CQ=BC﹣AC=×(BC﹣AC)=AB=m;
③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
∵CQ=2AQ,CP=2BP,∴CQ=AC,CP=BC,
∵AB=m(m為常數)∴PQ=CQ﹣CP=AC﹣BC=×(AC﹣BC)=AB=m;
故PQ是一個常數,即是常數m;
(3)如圖:
∵CQ=2AQ,
∴2AP+CQ﹣2PQ=2AP+CQ﹣2(AP+AQ)=2AP+CQ﹣2AP﹣2AQ=CQ﹣2AQ=2AQ﹣2AQ=0,
∴2PQ﹣2AP=CQ.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線段上兩點間的距離,掌握線段的中點的性質、線段的和差運算是解題的關鍵.
模型3、閱讀理解型(新定義)模型
例1.(2022·江蘇淮安·七年級期末)【探索新知】
如圖1,點在線段上,圖中共有3條線段:、和,若其中有一條線段的長度是另一條線段長度的兩倍,則稱點是線段的“二倍點”.
(1)①一條線段的中點 這條線段的“二倍點”;(填“是”或“不是”)
②若線段,是線段的“二倍點”,則 (寫出所有結果)
【深入研究】如圖2,若線段,點從點的位置開始,以每秒2的速度向點運動,當點到達點時停止運動,運動的時間為秒.(2)問為何值時,點是線段的“二倍點”;
(3)同時點從點的位置開始,以每秒1的速度向點運動,并與點同時停止.請直接寫出點是線段的“二倍點”時的值.
【答案】(1)①是;②10或或;(2)5或或;(3)8或或
【分析】(1)①可直接根據“二倍點”的定義進行判斷;
②可分為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分別求出BC的長度即可;
(2)用含t的代數式分別表示出線段AM、BM、AB,然后根據“二倍點”的意義,分類討論得結果;
(3)用含t的代數式分別表示出線段AN、NM、AM,然后根據“二倍點”的意義,分類討論.
【詳解】解:(1)①因為線段的中點把該線段分成相等的兩部分,
該線段等于2倍的中點一側的線段長.∴一條線段的中點是這條線段的“二倍點”故答案為:是.
②∵,是線段的“二倍點”,
當時,;
當時,;
當時,;故答案為:10或或;
(2)當AM=2BM時,20-2t=2×2t,解得:t=;
當AB=2AM時,20=2×(20-2t),解得:t=5;
當BM=2AM時,2t=2×(20-2t),解得:t=;
答:t為或5或時,點M是線段AB的“二倍點”;
(3)當AN=2MN時,t=2[t-(20-2t)],解得:t=8;
當AM=2NM時,20-2t=2[t-(20-2t)],解得:t=;
當MN=2AM時,t-(20-2t)=2(20-2t),解得:t=;
答:t為或8或時,點M是線段AN的“二倍點”.
【點睛】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線段的和差等知識點,題目需根據“二倍點”的定義分類討論,理解“二倍點”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例2.(2023秋·江蘇徐州·七年級校考期末)點是線段上一點,若(為大于1的正整數),則我們稱點是的最強點.例如,,,則,稱是的最強點;,則是的最強點.
(1)點在線段上,若,,點是的最強點,則______.
(2)若,是的最強點,則______.(用的代數式表示)
(3)一直線上有兩點,,,點從點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向運動,運動到點時停止.點從點出發,以每秒的速度沿射線運動,為多少時,點,,恰好有一個點是其余2個點的最強點.(用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1)(2)(3)或或或或
【分析】(1)根據“最強點”的定義計算即可;(2)根據“最強點”的定義列式即可;
(3)將點、的運動分成未相遇,相遇后,點經過點后,和點到達點后四種階段討論,并且每個階段又有可能有2種不同的點的情況.
【詳解】(1)解:點是的最強點,,
,,,故答案為:;
(2)解:是的最強點,,,
又,,,
,故答案為;
(3)解:根據題意,當時、相遇,,解得,
階段一:點、未相遇時,即時,
①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解得,
又,即,,
為大于1的正整數,不滿足題意,舍去;
②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解得,
又,即,,
為大于1的正整數,符合題意;
階段二:點、相遇后,且點未到達點,即時,
③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
又,即,,
為大于1的正整數,符合題意;
④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
又,即,,
∵n為大于1的正整數,符合題意;
階段三:點經過點后,且點未到達點,即時,
⑤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
又,即,,符合題意;
⑥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
又,即,,不符合題意,舍去;
階段四:點到達點后,即時,
,,點不可能為的最強點;
⑦設時,點為的最強點,
,,,,
又,即,,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當為或或或或時,點,,恰好有一個點是其余2個點的最強點.
【點睛】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線段上的動點問題,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正確地列出代數式表示出線段的長是解題的關鍵.
模塊4:同步培優題庫
全卷共26題 測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2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2·山東煙臺·七年級期中)如圖線段,點在射線上從點開始,以每秒的速度沿著射線的方向勻速運動,則時,運動時間為( )
A.秒 B.3秒 C.秒或秒 D.3秒或6秒
【答案】C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當PB=AB時,點P可以位于點B兩側,則通過分類討論問題可解.
【詳解】解:由已知當PB=AB時,PB=,設點P運動時間為t秒,則AP=2t
當點P在B點左側時2t+=8 解得t=,當點P在B點左側時2t-=8 解得t=
所以t=或t=.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解答時根據已知的線段數量關系構造方程.
2.(2023秋·廣東廣州·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線段的長為6,點C為線段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D為中點,E為中點,隨著點C的運動,線段的長度為(  )
A.不確定 B.2.5 C.3 D.3.5
【答案】C
【分析】由D為中點,E為中點得到,,進一步可得到的長度.
【詳解】解:∵D為中點,E為中點,∴,,
∴.故選:C
【點睛】此題考查了線段中點的相關計算,熟練掌握線段中點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
3.(2023秋·江蘇·七年級專題練習)如圖,在數軸上,O是原點,點A表示的數是4,線段(點B在點C的左側)在直線上運動,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甲:當點B與點O重合時,;
乙:當點C與點A重合時,若P是線段延長線上的點,則;
丙: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M,N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A.甲、乙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丙
【答案】D
【分析】甲:畫出圖形,利用線段的和差可判斷甲的說法;
乙:畫出圖形,設點P表示的數為x,則,可判斷乙的說法;
丙:設點B表示的數是m,則點C表示的數是,利用中點公式表示出M、N表示的數即可求解.
【詳解】甲:如圖1,當點B與點O重合時,
,故甲的說法錯誤;
乙:如圖2,當點C與點A重合時,
設點P表示的數為x,則,
∴,故乙的說法正確;
丙:點B表示的數是m,則點C表示的數是,
∵O是原點,點A表示的數是4,M,N為線段的中點,
∴點M表示的數是,點N表示的數是,
∴,故丙的說法正確.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線段中點的計算,整式的加減等知識,數形結合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4.(2023·河南駐馬店·七年級校考期末)線段 ,點A從點M開始向點N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點B從點N開始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M運動,當時,t的值為( )
A.秒 B.秒 C.12秒 D.秒或12秒
【答案】D
【分析】分A,B相遇前和相遇后兩種情況,列代數式表示出的長度,根據等量關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
【詳解】解:根據題意得,,當時,分兩種情況:
當A,B相遇前,,因此,解得;
當A,B相遇后,,因此,解得;
故當時,t的值為秒或12秒.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線段的和差關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注意分類討論.
5.(2022·廣東七年級課時練習)已知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2,點B在點A的右側8個單位長度處,動點M從點A出發,以每秒4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運動,動點N從點B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運動,已知點M,N同時出發,相向運動,運動時間為t秒.當時,運動時間t的值為( )
A. B. C.或 D.或
【答案】C
【分析】據題意,M表示的數為4t-2,N表示的數為6-3t,則MN=|6-3t -4t+2|,BM=6-4t+2,列式計算即可.
【詳解】根據題意,M表示的數為4t-2,N表示的數為6-3t,則MN=|6-3t -4t+2|,BM=6-4t+2,
∴8-7t=4-2t或7t-8=4-2t,解得t=或,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上兩動點間的距離,用定數,運動距離表示動點表示的數是解題的關鍵.
6.(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級統考期末)已知有理數,滿足:.如圖,在數軸上,點是原點,點所對應的數是,線段在直線上運動(點在點的左側),,
下列結論①,;②當點與點重合時,;
③當點與點重合時,若點是線段延長線上的點,則;
④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為線段的中點,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據平方式和絕對值的非負性求出,,即可判斷①結論;根據點與點重合時,得到點表示的數為2,即可判斷②結論;設點對應的數是,根據數軸上兩點之間距離公式得出,,,即可判斷③結論;先根據數軸上兩點之間距離公式得到,再利用線段中點得到,即可判斷④結論.
【詳解】解:,,,,,①結論正確;
點所對應的數是,點所對應的數是4,,,
當點與點重合時,且點在點的左側,
點表示的數為2,,②結論錯誤;
當點與點重合時,點對應的數是4,點對應的數是2,
設點對應的數是,則,,,
,③結論正確;
,,,
為線段的中點,為線段的中點,
,,④結論正確,
結論正確的是①③④,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的性質,解題關鍵是掌握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線段中點的含義.
7.(2022秋·安徽蚌埠·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如圖,為射線上一點,,比的多,,兩點分別從,兩點同時出發.分別以單位秒和單位秒的速度在射線上沿方向運動,運動時間為秒,為的中點,為的中點,以下結論:①;②;③當時,,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據比的多,可分別求出與的長度,以為原點建立數軸如下圖,再利用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與中點對應的數,列代數式,一元一次方程,從而可得答案.
【詳解】解:設, ∴,
∵,∴, 解得:,
∴,, ∴,故①符合題意,
以為原點建立數軸如下圖,
則對應的數為,對應的數為,后對應的數為,對應的數為,
∵為的中點,為的中點,
∴對應的數為,對應的數為:,
∴,∴,故②符合題意,
同理:,,
當時,∴,∴或, 解得:或,
綜上所述,當時,或,故③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兩點間的距離,線段的和差,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以為原點建立數軸.
8.(2022秋·貴州六盤水·七年級統考期中)如圖,已知,(在的左側)是數軸上的兩點,點對應的數為,且,動點從點出發,以每秒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向左運動,在點的運動過程中,,始終為,的中點,設運動時間為()秒,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有( )
①點對應的數是;②點到達點時,;③時,;④在點的運動過程中,線段的長度不變.
A.個 B.個 C.個 D.個
【答案】C
【分析】①根據兩點間距離進行計算即可;②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③分兩種情況:當點在點右邊時,當點在點左邊時,分別求出的長,再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④分兩種情況:當點在點右邊時,當點在點左邊時,利用線段的中點性質分別進行計算即可.
【詳解】解:設點對應的數是,
點對應的數為,且,,,點對應的數是,故①正確;
由題意得:(秒),點到達點時,,故②正確;
當點在點右邊時,,,,(秒),
當點在點左邊時,,,,(秒),
綜上,時,或;故③錯誤;
,始終為,的中點,,,
當點在點右邊時, ,
當點在點左邊時, ,
在點的運動過程中,線段的長度不變,故④正確;
所以,上列結論中正確的有個,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并結合圖形分析是解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不需寫出解答過程,請把答案直接填寫在橫線上)
9.(2023秋·河北邢臺·七年級統考期末)已知長方形中,,,動點從點出發沿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運動;同時,點也從點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的速度沿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隨之停止運動.
設運動時間為秒.

(1)當點到達終點時,點在邊 ;(2)當點在邊上運動時,用表示的式子為 ;
(3)點、相遇時, 秒.
【答案】 7.2
【分析】(1)由題意知,點從,運動時間為秒,點從,運動時間為秒,由,可知當點到達終點時,點運動路程為,由,可判斷點的位置;
(2)由題意知,;(3)由題意知,,計算求解即可.
【詳解】(1)解:由題意知,點從,運動時間為秒,
點從,運動時間為秒,
∵,∴當點到達終點時,點運動路程為,
∵,∴點在邊上,故答案為:;
(2)解:由題意知,,故答案為:;
(3)解:由題意知,,解得,,故答案為:7.2.
【點睛】本題考查動點,列代數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在于對知識的熟練掌握與靈活運用.
10.(2022·沙坪壩區·七年級月考)如圖,數軸上有兩點,點C從原點O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點D從點B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滿足,若點M為直線上一點,且,則的值為_______.
【答案】1或
【分析】設點A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a,點B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b,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由OD=4AC得a與b的關系,再根據點M在直線AB的不同的位置分4種情況進行解答,①若點M在點B的右側時,②若點M在線段BO上時,③若點M在線段OA上時,④若點M在點A的左側時,分別表示出AM、BM、OM,由AM-BM=OM得到t、a、b之間的關系,再計算的值即可.
【詳解】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點M表示的數為m
則OC=t,BD=4t,即點C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t,點D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b-4t,∴AC=-t-a,OD=b-4t,
由OD=4AC得,b-4t=4(-t-a),即:b=-4a,
①若點M在點B的右側時,如圖1所示:
由AM-BM=OM得,m-a-(m-b)=m,即:m=b-a;∴
②若點M在線段BO上時,如圖2所示:
由AM-BM=OM得,m-a-(b-m)=m,即:m=a+b;∴
③若點M在線段OA上時,如圖3所示:
由AM-BM=OM得,m-a-(b-m)=-m,即:
∵此時m<0,a<0,∴此種情況不符合題意舍去;
④若點M在點A的左側時,如圖4所示:
由AM-BM=OM得,a-m-(b-m)=-m,即:m=b-a=-5a;而m<0,b-a>0,因此,不符合題意舍去,
綜上所述,的值為1或.
【點睛】考查數軸表示數的意義,掌握數軸上兩點之間距離的計算方法是正確解答的關鍵,分類討論和整體代入在解題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1.(2023秋·貴州貴陽·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點A,B,C在直線上,已知A,B兩點間的距離為24個單位長度,點位于A,B兩點之間,且到點的距離為15個單位長度,點P,Q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沿直線向右運動,點的速度是3個單位長度,點的速度是1個單位長度,設運動時間為,在運動過程中,當點P,Q,C這三點中恰好有一點是以另外兩點為端點的線段的中點時,滿足條件的值為 .

【答案】或或33
【分析】分點為的中點,點為的中點,為的中點,三種情況進行討論求解.
【詳解】解:∵,∴,
①當點為的中點時,,解得:;
②當點為的中點時,,解得:;
③當為的中點時,,解得:;
綜上:或或;故答案為:或或33
【點睛】本題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與線段中點有關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讀懂題意,利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正確的列出方程.
12.(2022秋·四川巴中·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數軸上點、、表示的數分別是,,1,且點為線段的中點,點為原點,點在數軸上,點為線段的中點.、為數軸上兩個動點,點從點向左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從點向左運動,速度為每秒3個單位長度,、同時運動,運動時間為.
有下列結論:①若點表示的數是3,則;②若,則;③當時,;④當時,點是線段的中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答案】①③/③①
【分析】①根據線段的中點的定義以及點、可確定點、表示的數,進而得到的長度;②由,分兩種情況討論:點在點的右側時以及點在點的左側時,可得到點表示的數,由點為線段的中點可得點表示的數,進而得到的長度;③當時,可得到、的長,從而確定點、,即可得到的長;④當時,可得到、的長,從而確定點、,進而判斷.
【詳解】①若點表示的數是3,∵點為線段的中點,表示的數是1,
∴,,即表示的數是2,∴,故①正確;
②若,當點在點的右側時,則點表示的數是4,
∵點為線段的中點,∴,即表示的數是,∴,
當點在點的左側時,則點表示的數是,
∵點為線段的中點,∴,即表示的數是,
∴,綜上,,故②不正確;
③當時,,,
∵、表示的數分別是,1,∴、表示的數分別是,,∴,故③正確;
④當時,,,∴、表示的數分別是,,
∵點在、的左側,不可能是線段的中點故④不正確;故答案為:①③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以及兩點間的距離、線段的中點,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3.(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級校考期末)已知有理數a,b滿足:.如圖,在數軸上,點O是原點,點A所對應的數是a,線段在直線上運動(點B在點C的左側),.
下列結論:①;②當點B與點O重合時,;
③當點C與點A重合時,若點P是線段BC延長線上的點,則;
④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M為線段的中點,N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所有結論正確的序號是 .
【答案】①③④
【分析】①根據非負數的性質可得a和b的值,可判斷;②如圖1,根據數軸可直觀得出;
③如圖2,分別計算,的值可判斷;④分四種情況,根據圖形分別計算的長即可可判斷.
【詳解】解:①∵,
∵,∴,∴;故①正確;
②如圖1,當點B與點O重合時,;故②不正確;
③如圖2,當點C與點A重合時,若點P是線段延長線上的點,
∴,∴;故③正確;
④∵M為線段的中點,N為線段的中點,

分四種情況:1)當C在O的左側時,如圖3,

2)當B,C在O的兩側時,如圖4,

3)當B,C在線段上時,如圖5,

4)當B和C都在A的右邊時,如圖6,

∴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M為線段的中點,N為線段的中點,線段的長度不變.
故④正確;故答案為:①③④.
【點睛】本題考查了絕對值和平方的非負性,數軸和線段的中點,線段的和差,熟練掌握線段中點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
14.(2022·四川·石室中學七年級期末)如圖,有一根木棒放置在數軸上,它的兩端、分別落在點、處.將木棒在數軸上水平移動,當的中點移動到點時,點所對應的數為,當的右三等分點移動到點時,點所對應的數為,則木棒的長度為_______.
【答案】
【分析】如圖,為的中點,為的三等分點,設 再利用線段的和差關系表示 結合題意可得對應的數為,對應的數為 再求解 從而可列方程求解于是可得的長.
【詳解】解:如圖,為的中點,為的三等分點,

由題意得:
對應的數為,對應的數為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線段的中點,線段的三等分點的含義,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數軸上動點問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掌握以上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15.(2023·河北承德·統考二模)如圖,數軸上點M對應的數為,點N在點M右側,對應的數為a,矩形的邊在數軸上.矩形從點A與M重合開始勻速向正方向運動,到點D與點N重合時停止運動.同時一動點P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A出發沿折線繞矩形勻速運動一周,且點P與矩形同時到達各自終點.已知,,設運動時間為t秒,過點Р作垂直于數軸的直線,將垂足對應的數稱為點Р對應的數.

(1)若矩形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則點A對應數軸上的數為 ;(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不必寫范圍).(2)若,當,即點Р在邊上時,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為 ;(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3)若運動過程中有一段時間,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不變,則 .
【答案】(1)(2)(3)100
【分析】(1)根據線段的和與差可得,即可求得;
(2)根據P的速度和矩形的周長,求得P運動的總時間,進一步求得矩形的速度,即可求得;
(3)根據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不變,判定矩形和P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求解即可.
【詳解】(1)解:若矩形速度為l,則點A的速度也為l,則運動的距離為,故,
即的值為;故答案為:.
(2)解:點P的速度為2,則運動總時間為(秒),
從M到N,長度為70,所以矩形運動速度為,
所以當點Р在邊上時,點Р對應的數為,故答案為:.
(3)解:點P對應的數不變,說明矩形向右運動,點Р向左運動,二者速度“抵消”了,
所以矩形的運動速度與點P的運動速度相等,
所以,解得,故答案為:100.
【點睛】本題看了數軸,矩形的周長,動點問題等,根據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不變,判定矩形和P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是解題的關鍵.
16.(2023秋·廣東深圳·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點是線段上一點,,動點從出發以的速度沿直線向終點運動,同時動點從出發以的速度沿直線向終點運動,當有一點到達終點后,兩點均停止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總有,則 .
【答案】/6厘米
【分析】設運動時間為秒,,將圖中線段用和的代數式表示出來,再根據求解即可.
【詳解】解:設運動時間為秒,,則,
依題意得,,,,
根據在運動過程中,總有得:,解得:,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線段的和差關系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熟練掌握線段的和差關系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17.(2022·江蘇·無錫市七年級期中)如圖,數軸上有兩點,點C從原點O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點D從點B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滿足,若點M為直線上一點,且,則的值為_______.
【答案】1或
【分析】設點A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a,點B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b,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由OD=4AC得a與b的關系,再根據點M在直線AB的不同的位置分4種情況進行解答,①若點M在點B的右側時,②若點M在線段BO上時,③若點M在線段OA上時,④若點M在點A的左側時,分別表示出AM、BM、OM,由AM-BM=OM得到t、a、b之間的關系,再計算的值即可.
【詳解】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點M表示的數為m
則OC=t,BD=4t,即點C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t,點D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b-4t,
∴AC=-t-a,OD=b-4t,由OD=4AC得,b-4t=4(-t-a),即:b=-4a,
①若點M在點B的右側時,如圖1所示:
由AM-BM=OM得,m-a-(m-b)=m,即:m=b-a;

②若點M在線段BO上時,如圖2所示:
由AM-BM=OM得,m-a-(b-m)=m,即:m=a+b;

③若點M在線段OA上時,如圖3所示:
由AM-BM=OM得,m-a-(b-m)=-m,即:
∵此時m<0,a<0,∴此種情況不符合題意舍去;
④若點M在點A的左側時,如圖4所示:
由AM-BM=OM得,a-m-(b-m)=-m,即:m=b-a=-5a;
而m<0,b-a>0,因此,不符合題意舍去,
綜上所述,的值為1或.
【點睛】考查數軸表示數的意義,掌握數軸上兩點之間距離的計算方法是正確解答的關鍵,分類討論和整體代入在解題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8.(2022·江蘇宿遷·七年級期末)如圖,C為線段AB上一點,,AC比BC的多5,P,Q兩點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分別以3個單位/秒和1.5個單位/秒的速度在射線AB上沿AB方向運動,運動時間為秒,M為BP的中點,N為QM的中點,以下結論:①;②;③當時,.其中正確的結論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②①
【分析】根據AC比BC的多5,可得,從而得到,進而得到AC=15,可得到BC=2AC,故①正確;根據題意得:AP=3t,BQ=1.5t,可得BP=45-3t,再由M為BP的中點,可得到,進而得到,再由N為QM的中點,可得到AB=4NQ,故②正確;然后分兩種情況:當點P沒有到達點B之前,當點P沒有到達點B之前,可得當時,或20,故③錯誤,即可求解.
【詳解】解:∵AC比BC的多5,∴,
∵,∴,解得:,
∴AC=15,∴BC=2AC,故①正確;根據題意得:AP=3t,BQ=1.5t,∴BP=45-3t,
∵M為BP的中點,∴,∴,
∵N為QM的中點,∴,∴AB=4NQ,故②正確;
當時,當點P在線段AB上,
∵,∴,解得:;
當時,點P在點B右側,位于點Q左側,,
∵,∴,解得:;
當時,點P位于點Q右側,不成立,
綜上所述,當時,或20,故③錯誤,
∴正確的結論是①②.故答案為:①②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線段間的數量關系,動點問題,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和分類討論討論思想解答是解題的關鍵.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66分.請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9.(2022·廣東汕頭·七年級期末)定義:若線段上的一個點把這條線段分成1:2的兩條線段,則稱這個點是這條線段的三等分點.如圖1.點C在線段上,且,則點C是線段的一個三等分點,顯然,一條線段的三等分點有兩個.
(1)已知:如圖2,,點P是的三等分點,則=__________.
(2)已知,線段,如圖3,點P從點A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射線上向點B方向運動;點Q從點B出發,先向點A方向運動,當Q與點P重合后立馬改變方向與點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終為每秒,設運動時間為t秒.
①若點P點,Q同時出發,且當點Q是線段AB的三等分點時,求PQ的長.
②若點P點,Q同時出發,且當點P是線段AQ的三等分點時,求t的值.
【答案】(1)5或10;(2)①PQ的長為或或或;②或或.
【分析】(1)直接由題目討論DP為哪一個三等分點即可.
(2) ①由題意進行分類,分別求出當和當時t的值即可.
②分別討論P,Q重合之前與之后的三等分點即可.
【詳解】(1)當DP為短的部分時,DP:PE=1:2,可得DP=5
當DP為長的部分時,DP:PE=2:1,可得DP=10綜上:5或10.
(2)①當時,,即.∴,∴.
當時,,即.∴,∴.
②當P,Q重合前點P是線段的三等分點時,,
或解得或
當P,Q重合后時點P是線段的三等分點時,
當P,Q重合時,,即.
∴P是線段的三等分點時,,
或或解得.
綜上述:解得或或.
【點睛】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與線段有關的動點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找準數量關系,列出方程,注意分類討論.
20.(2022·湖南·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七年級開學考試)已知:如圖1,點M是線段AB上一定點,AB=12cm,C、D兩點分別從M、B出發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線BA向左運動,運動方向如箭頭所示(C在線段AM上,D在線段BM上)
(1)若AM=4cm,當點C、D運動了2s,此時AC=   ,DM=   ;(直接填空)
(2)當點C、D運動了2s,求AC+MD的值.
(3)若點C、D運動時,總有MD=2AC,則AM=   (填空)
(4)在(3)的條件下,N是直線AB上一點,且AN﹣BN=MN,求的值.
【答案】(1)2,4;(2)6 cm;(3)4;(4)或1.
【分析】(1)先求出CM、BD的長,再根據線段的和差即可得;
(2)先求出BD與CM的關系,再根據線段的和差即可得;
(3)根據已知得MB=2AM,然后根據AM+BM=AB,代入即可求解;
(4)分點N在線段AB上和點N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兩種情況,再分別根據線段的和差倍分即可得.
【詳解】(1)根據題意知,CM=2cm,BD=4cm,
∵AB=12cm,AM=4cm,∴BM=8cm,
∴AC=AM﹣CM=2cm,DM=BM﹣BD=4cm,故答案為:2cm,4cm;
(2)當點C、D運動了2 s時,CM=2 cm,BD=4 cm
∵AB=12 cm,CM=2 cm,BD=4 cm
∴AC+MD=AM﹣CM+BM﹣BD=AB﹣CM﹣BD=12﹣2﹣4=6 cm;
(3)根據C、D的運動速度知:BD=2MC,
∵MD=2AC,∴BD+MD=2(MC+AC),即MB=2AM,
∵AM+BM=AB,∴AM+2AM=AB,
∴AM=AB=4,故答案為:4;
(4)①當點N在線段AB上時,如圖1,
∵AN﹣BN=MN,又∵AN﹣AM=MN∴BN=AM=4
∴MN=AB﹣AM﹣BN=12﹣4﹣4=4
∴;
②當點N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如圖2,
∵AN﹣BN=MN,又∵AN﹣BN=AB∴MN=AB=12
∴;綜上所述或1故答案為或1.
【點睛】本題考查了線段上的動點問題,線段的和差,較難的是題(4),依據題意,正確分兩種情況討論是解題關鍵.
21.(2022·四川·北大附中七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數軸上點分別對應數,其中.
(1)當,時,線段的中點對應的數是   .(直接填結果)
(2)若該數軸上另有一點對應著數.
①當,,且時,求代數式的值;
②.且時學生小朋通過演算發現代數式是一個定值,
老師點評;小朋同學的演算發現還不完整!
請你通過演算解釋為什么“小朋的演算發現”是不完整的?
【答案】(1)2;(2)①2029;②見解析
【分析】(1)先求出AB的長,再求出AB一半長,繼而利用兩點間的距離進行求解即可;
(2)①由已知可得3﹣a=2(b﹣3),繼而可得a+2b=9,整體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②由已知可得|m+3|=3|b-m|,然后分m<-3,-3≤m≤b,m>b三種情況分別求解即可.
【詳解】(1)∵,,∴AB=7-(-3)=10,∴=5,
∴AB中點對應的數為:7-5=2,故答案為:2;
(2)①由m=3,b>3,且AM=2BM,
可得3﹣a=2(b﹣3),整理得a+2b=9.
所以,a+2b+2020=9+2020=2029;
②,M對應的數為m,B對應的數為b,
∴AM=|m-(-3)|=|m+3|,BM=|b-m|,
又∵,∴|m+3|=3|b-m|,
當m<-3時,此時MB>AM,∴此種情況不存在;
當-3≤m≤b時,則有,m+3=3(b﹣m),∴3b﹣4m=3;
當m>b時,則有m+3=3(m﹣b),∴2m﹣3b=3;
綜上,2m-3b與3b﹣4m均為定值,所以小朋的演算發現并不完整.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線段的中點,化簡絕對值,代數式求值等,綜合性較強,正確分析,正確分類討論是解題的關鍵.
22.(2022·四川成都·七年級期末)如圖,直線1上有A,B兩點,AB=12cm,點O是線段AB上的一點,OA=2OB.(1)OA=______cm,OB=______cm;
(2)若點C是線段AB上一點(點C不與點AB重合),且滿足AC=CO+CB,求CO的長;
(3)若動點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向右運動,點P的速度為2cm/s,點Q的速度為1cm/s.設運動時間為t(s),當點P與點Q重合時,P,Q兩點停止運動.求當t為何值時,2OP-OQ=4(cm);
【答案】(1)8,4;(2)CO的長是;(3)當t為1.6s或8s時,2OP-OQ=4.
【分析】(1)由于AB=12cm,點O是線段AB上的一點,OA=2OB,則OA+OB=3OB=AB=12cm,依此即可求解;(2)根據圖形可知,點C是線段AO上的一點,可設C點所表示的實數為x,分兩種情況:①點C在線段OA上時,則x<0,②點C在線段OB上時,則x>0,根據AC=CO+C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0≤t<4;4≤t≤12兩種情況討論求解即可.
【詳解】解:(1)∵AB=12cm,OA=2OB,
∴OA+OB=3OB=AB=12cm,解得OB=4cm,OA=2OB=8cm.故答案為8,4;
(2)設O點表示的數是0,C點所表示的實數為x,
分兩種情況:①點C在線段OA上時,則x<0,
∵AC=CO+CB,∴8+x=-x+4-x,3x=-4,x=;
②點C在線段OB上時,則x>0,
∵AC=CO+CB,∴8+x=4,x=-4(不符合題意,舍).
故CO的長是;
(3)當0≤t<4時,依題意有2(8-2t)-(4+t)=4,解得t=1.6;
當4≤t≤12時,依題意有2(2t-8)-(4+t)=4,解得t=8.
故當t為1.6s或8s時,2OP-OQ=4.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軸上兩點的距離、數軸上點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比較復雜,要認真理清題意,并注意數軸上的點,原點左邊表示負數,右邊表示正數,在數軸上,兩點的距離等于任意兩點表示的數的差的絕對值.
23.(2023春·黑龍江哈爾濱·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已知:關于x,y的多項式不含四次項.數軸上A、B兩點對應的數分別是m、n.

(1)點A表示的數為_____________;點B表示的數為_______________;
(2)如圖1,線段在線段上,且,點M為線段的中點,若,求點C表示的數;
(3)如圖2,在(2)的條件下,線段沿著數軸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同時點Q從B點出發,以每秒4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是否存在時間t,使,若存在,求出C點表示的數;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1),12(2)點C表示的數為2
(3)存在,當t為時,點C為;或t為時,點C為5,使得
【分析】(1)根據多項式不含4次項,合并同類項后,四次項的系數為0,進行求解即可;
(2)根據點M是線段的中點,得到,利用,進行求解即可;(3)分點C、D在點Q左側,點C在點B左側、D在點Q右側,點C在B右側三種情況進行討論求解即可.
【詳解】(1)解:∵,不含4次項,∴,∴;故答案為:,12;
(2)∵,設,則,
∵點M是線段的中點,∴,∴,
又∵,∴,∴,∴,
∵,∴,∴點C表示的數為:;
(3)點D表示的數為:,
點C表示的數為:,點D表示的數為:,點Q表示的數為:,
中點M:∴
分為三種情況:①當點C、D在點Q左側時:

則:,,
∵,∴解得:
點C:
②當點C在點B左側、D在點Q右側時:

,,
∴,解得:,點C:;
③當點C在B右側時:,,
∴,解得:,
∵點C運動到點B所用時間為秒,,∴(舍)
∴存在時間t,當t為時,點C為;或t為時,點C為5,使得.
【點睛】本題考查多項式不含某一項問題,與線段的中點有關的計算,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點,利用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的思想進行求解,是解題的關鍵.
24.(2023春·山東煙臺·七年級統考期中)學習材料:
如圖1,點在線段上,圖中有三條線段,分別為線段,和,若其中一條線段的長度是另外一條線段長度的倍,則稱點是線段的“巧點”.
解決問題:(1)線段的中點 這條線段的“巧點”,線段的三等分點 這條線段的“巧點”(填“是”或“不是”) ;
(2)若線段,點為線段的“巧點”,則 ;
(3)如圖,已知,動點從點A出發,以的速度沿向點運動,點從點出發,以的速度沿向點A運動,點、同時出發,當其中一點到達終點時,運動停止,設運動的時間為秒,當為何值時,點為線段的“巧點”?并說明理由.
【答案】(1)是;是(2)或或(3)或或,理由見解析
【分析】(1)根據線段“巧點”的定義進行判斷即可;
(2)根據點C為線段的中點或三等分點時,點C是線段的“巧點”進行解答即可;
(3)分三種情況:當時,當時,當時,分別列出方程求出結果即可.
【詳解】(1)解:根據“巧點”定義可知,線段的中點是這條線段的“巧點”,線段的三等分點是這條線段的“巧點”;故答案為:是;是.
(2)解:∵當點C為線段的中點或三等分點時,點C是線段的“巧點”,
∴,或,
或.故答案為:或或.
(3)解:由題意得:,,,t的范圍應該在秒之間,
∵點P為的巧點,∴點P應該在點Q的左邊,t的范圍應該在秒之間,
當時,P為的巧點,∴ ,解得:;
當時,P為的巧點,∴,解得:;
當時,P為的巧點,∴ ,解得:;
所以當t為或或時,點Р為線段的“巧點”.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線段中點的有關計算,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注意進行分類討論.
25.(2023·云南楚雄·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1,已知點A,B在數軸上,M是線段上一點,多項式的次數為a,項數為b,當時,此多項式的值為c.(1)分別求出a,b,c的值.(2)如圖1,數軸上的點A,M,B表示的數分別是,試比較和的大小.
(3)在(2)的條件下,如圖2,點C在線段上,點D在線段上,若點C,D分別從M,B出發以(一個單位長度表示)的速度沿直線向左運動,運動方向如箭頭所示.
①當點C,D運動了時,求的值.②設點C,D的運動時間為.當時,求t的值.
【答案】(1),,,(2)(3)①;②.
【分析】(1)根據多項式的次數與項數分別求解a,b,再根據多項式的值求解c的值;
(2)先求解數軸上的點A,M,B表示的數分別是,,,再計算,,從而可得答案;(3)①當點C,D運動了時,可得C對應的數為,D對應的數為:,再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進行計算即可;②當點C,D運動了時,C對應的數為,D對應的數為:,由,建立方程,再分情況解方程即可.
【詳解】(1)解:∵多項式的次數為a,項數為b,∴,,
當時,此多項式的值為c,∴.
(2)∵數軸上的點A,M,B表示的數分別是,,,而,,,
∴數軸上的點A,M,B表示的數分別是,,,
∴,,∴.
(3)①當點C,D運動了時,
C對應的數為,D對應的數為:,∴;
②當點C,D運動了時,
C對應的數為,D對應的數為:,∴,
,,
∵,∴,
當時,原方程化為:,解得:,
當時,原方程化為:,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
當時,原方程化為:,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
綜上:當時,.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線段的和差關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多項式的項與次數的含義,代數式的值,清晰的分類討論是解本題的關鍵.
26.(2022·四川成都·七年級期末)已知線段AB=m(m為常數),點C為直線AB上一點(不與點A、B重合),點M、N分別在線段BC、AC上,且滿足CN=3AN,CM=3BM.
(1)如圖,當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且m=8時,則MN=______;
(2) 若點C在點A左側,同時點M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請判斷CN+2AM -2MN的值是否與m有關?并說明理由.(3) 若點C是直線AB上一點(不與點A、B重合),同時點M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求MN長度 (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1)6;(2) 無關,理由見解析;(3)m.
【分析】(1)根據中點可得到AC、BC的長,再根據CN=3AN,CM=3BM,可計算出CN、CM,最后根據線段的和差關系進行計算即可;(2)根據線段之間的關系及CN=3AN,CM=3BM,分別表示出CN、AM及MN,再進行化簡即可;(3)分情況討論,畫出圖形,根據線段之間的關系計算即可.
【詳解】解:(1)∵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且AB=m=8,∴AC=BC=AB=4,
∵CN=3AN,CM=3BM,∴CN=AC,CM=BC,
∴CN=3,CM=3,∴MN=CN+CM=3+3=6;
(2)若C在A的左邊,如圖所示,
∵CN=3AN,CM=3BM,∴MN=CM-CN=3BM-3AN,
∴AM=MN-AN=3BM-3AN-AN=3BM-4AN,
∴CN +2AM-2MN=3AN+2(3BM-4AN)-2(3BM-3AN)=AN,
∴CN +2AM-2MN的值與m無關;
(3)①當點C在線段AB上時,如圖所示,
∵CN=3AN,CM=3BM,∴CN=AC,CM=BC,
∴MN=CM+CN=BC+AC=(BC+AC)=AB=m;
②當點C在點A的左邊,如圖所示,
∵CN=3AN,CM=3BM∴CN=AC,BM=BC,
∴MN=BC-CN-BM=BC-AC-BC =(BC-AC)=AB=m;
③當點C在點B的右邊,如圖所示:
∵CN=3AN,CM=3BM,∴AN=AC,CM=BC,
∴MN=AC-AN-CM=AC-AC-BC =(AC-BC)=AB=m,
綜上所述,MN的長度為m.
【點睛】本題考查線段的計算,分情況討論,正確找出線段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6.11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
模塊1:學習目標
線段中的動態模型一直都是一大難點和常考點,它經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考查樣式也是很豐富,和平時所學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考。本專題就線段中的動態模型(與中點、和差倍分結合的動點問題;存在性(探究性)問題;閱讀理解(新定義)等)進行梳理及對應試題分析,方便掌握。
模塊2:知識梳理
1、在與線段長度有關的問題中,常會涉及線段較多且關系較復雜的問題,而且題中的數據無法直接利用,常設未知數列方程。
2、線段的動態模型解題步驟:
1)設入未知量t表示動點運動的距離; 2)利用和差(倍分)關系表示所需的線段;
3)根據題設條件建立方程求解; 4)觀察運動位置可能的情況去計算其他結果。
模塊3:核心模型與典例
模型1、線段中點、和差倍分關系中的動態模型
例1.(2022·重慶七年級期末)如圖,在數軸上點表示的數為,點表示的數為,點表示的數為,是最大的負整數,且,滿足.點從點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到達點后立刻返回到點,到達點后再返回到點并停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從點離開后,在點第二次到達點的過程中,經過秒鐘,,求的值.(3)點從點出發的同時,數軸上的動點,分別從點和點同時出發,相向而行,速度分別為每秒4個單位長度和每秒5個單位長度,假設秒鐘時,、、三點中恰好有一個點是另外兩個點的中點,請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的值.
例2.(2022·江蘇蘇州·七年級期末)如圖所示.點A,B,C是數軸上的三個點,且A,B兩點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
(1)點A表示的數是______;(2)若點P從點B出發沿著數軸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左運動,則經過______秒時,點C恰好是BP的中點;(3)若點Q從點A出發沿著數軸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右運動,線段QB的中點為M,當時,則點Q運動了多少秒?請說明理由.
例3.(2023秋·河北唐山·七年級統考期末)操作與探究:
(1)已知:如圖線段長為,點從點A以的速度向點運動,點運動時間為,則______,______
(2)已知:如圖,在長方形中,,,動點以的速度從A點沿著運動,運動時間為,用含的式子表示______
拓展與延伸:(3)已知:如圖,在(2)的基礎上,動點從點出發,沿著線段向點運動,速度為,、同時出發,運動時間為.其中一點到達終點,另一個點也停止運動.當點在上運動時,為何值時,?
模型2、線段上動點問題中的存在性(探究性)模型
例1.(2022·湖北武漢·七年級期末)已知線段AB=m,CD=n,線段CD在直線AB上運動(A在B的左側,C在D的左側),且m,n滿足|m-12|+(n-4)2=0.
(1)m=  ,n=  ;(2)點D與點B重合時,線段CD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左運動.
①如圖1,點C在線段AB上,若M是線段AC的中點,N是線段BD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②P是直線AB上A點左側一點,線段CD運動的同時,點F從點P出發以3個單位/秒的向右運動,點E是線段BC的中點,若點F與點C相遇1秒后與點E相遇.試探索整個運動過程中,FC-5DE是否為定值,若是,請求出該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例2.(2022·四川·成都實外七年級開學考試)已知線段AB=m(m為常數),點C為直線AB上一點,點P、Q分別在線段BC、AC上,且滿足CQ=2AQ,CP=2BP.
(1)如圖,若AB=6,當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時,則PQ=   ;
(2)若點C為直線AB上任一點,則PQ長度是否為常數?若是,請求出這個常數;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3)若點C在點A左側,同時點P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線段AP、CQ、PQ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請寫出你的結論,并說明你的理由.
模型3、閱讀理解型(新定義)模型
例1.(2022·江蘇淮安·七年級期末)【探索新知】
如圖1,點在線段上,圖中共有3條線段:、和,若其中有一條線段的長度是另一條線段長度的兩倍,則稱點是線段的“二倍點”.
(1)①一條線段的中點 這條線段的“二倍點”;(填“是”或“不是”)
②若線段,是線段的“二倍點”,則 (寫出所有結果)
【深入研究】如圖2,若線段,點從點的位置開始,以每秒2的速度向點運動,當點到達點時停止運動,運動的時間為秒.(2)問為何值時,點是線段的“二倍點”;
(3)同時點從點的位置開始,以每秒1的速度向點運動,并與點同時停止.請直接寫出點是線段的“二倍點”時的值.
例2.(2023秋·江蘇徐州·七年級校考期末)點是線段上一點,若(為大于1的正整數),則我們稱點是的最強點.例如,,,則,稱是的最強點;,則是的最強點.
(1)點在線段上,若,,點是的最強點,則______.
(2)若,是的最強點,則______.(用的代數式表示)
(3)一直線上有兩點,,,點從點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向運動,運動到點時停止.點從點出發,以每秒的速度沿射線運動,為多少時,點,,恰好有一個點是其余2個點的最強點.(用的代數式表示)
模塊4:同步培優題庫
全卷共26題 測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2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2·山東煙臺·七年級期中)如圖線段,點在射線上從點開始,以每秒的速度沿著射線的方向勻速運動,則時,運動時間為( )
A.秒 B.3秒 C.秒或秒 D.3秒或6秒
2.(2023秋·廣東廣州·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線段的長為6,點C為線段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D為中點,E為中點,隨著點C的運動,線段的長度為(  )
A.不確定 B.2.5 C.3 D.3.5
3.(2023秋·江蘇·七年級專題練習)如圖,在數軸上,O是原點,點A表示的數是4,線段(點B在點C的左側)在直線上運動,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甲:當點B與點O重合時,;
乙:當點C與點A重合時,若P是線段延長線上的點,則;
丙: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M,N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A.甲、乙 B.只有乙 C.只有丙 D.乙、丙
4.(2023·河南駐馬店·七年級校考期末)線段 ,點A從點M開始向點N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點B從點N開始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M運動,當時,t的值為( )
A.秒 B.秒 C.12秒 D.秒或12秒
5.(2022·廣東七年級課時練習)已知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2,點B在點A的右側8個單位長度處,動點M從點A出發,以每秒4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運動,動點N從點B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運動,已知點M,N同時出發,相向運動,運動時間為t秒.當時,運動時間t的值為( )
A. B. C.或 D.或
6.(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級統考期末)已知有理數,滿足:.如圖,在數軸上,點是原點,點所對應的數是,線段在直線上運動(點在點的左側),,
下列結論①,;②當點與點重合時,;
③當點與點重合時,若點是線段延長線上的點,則;
④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為線段的中點,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2022秋·安徽蚌埠·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如圖,為射線上一點,,比的多,,兩點分別從,兩點同時出發.分別以單位秒和單位秒的速度在射線上沿方向運動,運動時間為秒,為的中點,為的中點,以下結論:①;②;③當時,,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是( )
A. B. C. D.
8.(2022秋·貴州六盤水·七年級統考期中)如圖,已知,(在的左側)是數軸上的兩點,點對應的數為,且,動點從點出發,以每秒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向左運動,在點的運動過程中,,始終為,的中點,設運動時間為()秒,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有( )
①點對應的數是;②點到達點時,;③時,;④在點的運動過程中,線段的長度不變.
A.個 B.個 C.個 D.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不需寫出解答過程,請把答案直接填寫在橫線上)
9.(2023秋·河北邢臺·七年級統考期末)已知長方形中,,,動點從點出發沿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運動;同時,點也從點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的速度沿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隨之停止運動.
設運動時間為秒.

(1)當點到達終點時,點在邊 ;(2)當點在邊上運動時,用表示的式子為 ;
(3)點、相遇時, 秒.
10.(2022·沙坪壩區·七年級月考)如圖,數軸上有兩點,點C從原點O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點D從點B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滿足,若點M為直線上一點,且,則的值為_______.
11.(2023秋·貴州貴陽·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點A,B,C在直線上,已知A,B兩點間的距離為24個單位長度,點位于A,B兩點之間,且到點的距離為15個單位長度,點P,Q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沿直線向右運動,點的速度是3個單位長度,點的速度是1個單位長度,設運動時間為,在運動過程中,當點P,Q,C這三點中恰好有一點是以另外兩點為端點的線段的中點時,滿足條件的值為 .

12.(2022秋·四川巴中·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數軸上點、、表示的數分別是,,1,且點為線段的中點,點為原點,點在數軸上,點為線段的中點.、為數軸上兩個動點,點從點向左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從點向左運動,速度為每秒3個單位長度,、同時運動,運動時間為.
有下列結論:①若點表示的數是3,則;②若,則;③當時,;④當時,點是線段的中點;其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13.(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級校考期末)已知有理數a,b滿足:.如圖,在數軸上,點O是原點,點A所對應的數是a,線段在直線上運動(點B在點C的左側),.
下列結論:①;②當點B與點O重合時,;
③當點C與點A重合時,若點P是線段BC延長線上的點,則;
④在線段運動過程中,若M為線段的中點,N為線段的中點,則線段的長度不變.
所有結論正確的序號是 .
14.(2022·四川·石室中學七年級期末)如圖,有一根木棒放置在數軸上,它的兩端、分別落在點、處.將木棒在數軸上水平移動,當的中點移動到點時,點所對應的數為,當的右三等分點移動到點時,點所對應的數為,則木棒的長度為_______.
15.(2023·河北承德·統考二模)如圖,數軸上點M對應的數為,點N在點M右側,對應的數為a,矩形的邊在數軸上.矩形從點A與M重合開始勻速向正方向運動,到點D與點N重合時停止運動.同時一動點P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A出發沿折線繞矩形勻速運動一周,且點P與矩形同時到達各自終點.已知,,設運動時間為t秒,過點Р作垂直于數軸的直線,將垂足對應的數稱為點Р對應的數.

(1)若矩形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則點A對應數軸上的數為 ;(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不必寫范圍).(2)若,當,即點Р在邊上時,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為 ;(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3)若運動過程中有一段時間,點Р對應數軸上的數不變,則 .
16.(2023秋·廣東深圳·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點是線段上一點,,動點從出發以的速度沿直線向終點運動,同時動點從出發以的速度沿直線向終點運動,當有一點到達終點后,兩點均停止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總有,則 .
17.(2022·江蘇·無錫市七年級期中)如圖,數軸上有兩點,點C從原點O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點D從點B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線段上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滿足,若點M為直線上一點,且,則的值為_______.
18.(2022·江蘇宿遷·七年級期末)如圖,C為線段AB上一點,,AC比BC的多5,P,Q兩點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分別以3個單位/秒和1.5個單位/秒的速度在射線AB上沿AB方向運動,運動時間為秒,M為BP的中點,N為QM的中點,以下結論:①;②;③當時,.其中正確的結論是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66分.請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解答時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9.(2022·廣東汕頭·七年級期末)定義:若線段上的一個點把這條線段分成1:2的兩條線段,則稱這個點是這條線段的三等分點.如圖1.點C在線段上,且,則點C是線段的一個三等分點,顯然,一條線段的三等分點有兩個.
(1)已知:如圖2,,點P是的三等分點,則=__________.
(2)已知,線段,如圖3,點P從點A出發以每秒的速度在射線上向點B方向運動;點Q從點B出發,先向點A方向運動,當Q與點P重合后立馬改變方向與點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終為每秒,設運動時間為t秒.
①若點P點,Q同時出發,且當點Q是線段AB的三等分點時,求PQ的長.
②若點P點,Q同時出發,且當點P是線段AQ的三等分點時,求t的值.
20.(2022·湖南·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七年級開學考試)已知:如圖1,點M是線段AB上一定點,AB=12cm,C、D兩點分別從M、B出發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線BA向左運動,運動方向如箭頭所示(C在線段AM上,D在線段BM上)
(1)若AM=4cm,當點C、D運動了2s,此時AC=   ,DM=   ;(直接填空)
(2)當點C、D運動了2s,求AC+MD的值.
(3)若點C、D運動時,總有MD=2AC,則AM=   (填空)
(4)在(3)的條件下,N是直線AB上一點,且AN﹣BN=MN,求的值.
21.(2022·四川·北大附中七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數軸上點分別對應數,其中.
(1)當,時,線段的中點對應的數是   .(直接填結果)
(2)若該數軸上另有一點對應著數.
①當,,且時,求代數式的值;
②.且時學生小朋通過演算發現代數式是一個定值,
老師點評;小朋同學的演算發現還不完整!
請你通過演算解釋為什么“小朋的演算發現”是不完整的?
22.(2022·四川成都·七年級期末)如圖,直線1上有A,B兩點,AB=12cm,點O是線段AB上的一點,OA=2OB.(1)OA=______cm,OB=______cm;
(2)若點C是線段AB上一點(點C不與點AB重合),且滿足AC=CO+CB,求CO的長;
(3)若動點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向右運動,點P的速度為2cm/s,點Q的速度為1cm/s.設運動時間為t(s),當點P與點Q重合時,P,Q兩點停止運動.求當t為何值時,2OP-OQ=4(cm);
23.(2023春·黑龍江哈爾濱·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已知:關于x,y的多項式不含四次項.數軸上A、B兩點對應的數分別是m、n.

(1)點A表示的數為_____________;點B表示的數為_______________;
(2)如圖1,線段在線段上,且,點M為線段的中點,若,求點C表示的數;
(3)如圖2,在(2)的條件下,線段沿著數軸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同時點Q從B點出發,以每秒4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是否存在時間t,使,若存在,求出C點表示的數;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24.(2023春·山東煙臺·七年級統考期中)學習材料:
如圖1,點在線段上,圖中有三條線段,分別為線段,和,若其中一條線段的長度是另外一條線段長度的倍,則稱點是線段的“巧點”.
解決問題:(1)線段的中點 這條線段的“巧點”,線段的三等分點 這條線段的“巧點”(填“是”或“不是”) ;(2)若線段,點為線段的“巧點”,則 ;
(3)如圖,已知,動點從點A出發,以的速度沿向點運動,點從點出發,以的速度沿向點A運動,點、同時出發,當其中一點到達終點時,運動停止,設運動的時間為秒,當為何值時,點為線段的“巧點”?并說明理由.
25.(2023·云南楚雄·七年級統考期末)如圖1,已知點A,B在數軸上,M是線段上一點,多項式的次數為a,項數為b,當時,此多項式的值為c.(1)分別求出a,b,c的值.(2)如圖1,數軸上的點A,M,B表示的數分別是,試比較和的大小.
(3)在(2)的條件下,如圖2,點C在線段上,點D在線段上,若點C,D分別從M,B出發以(一個單位長度表示)的速度沿直線向左運動,運動方向如箭頭所示.
①當點C,D運動了時,求的值.②設點C,D的運動時間為.當時,求t的值.
26.(2022·四川成都·七年級期末)已知線段AB=m(m為常數),點C為直線AB上一點(不與點A、B重合),點M、N分別在線段BC、AC上,且滿足CN=3AN,CM=3BM.
(1)如圖,當點C恰好在線段AB中點,且m=8時,則MN=______;
(2) 若點C在點A左側,同時點M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請判斷CN+2AM -2MN的值是否與m有關?并說明理由.(3) 若點C是直線AB上一點(不與點A、B重合),同時點M在線段AB上(不與端點重合),求MN長度 (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冀州市| 新野县| 沽源县| 彭阳县| 揭东县| 翼城县| 寿宁县| 洛隆县| 普陀区| 桦甸市| 前郭尔| 临夏县| 大方县| 德州市| 浑源县| 勐海县| 阿拉善右旗| 龙井市| 丰台区| 赫章县| 潢川县| 梁河县| 衡水市| 宁津县| 封开县| 保山市| 尉犁县| 房山区| 万全县| 应用必备| 延寿县| 黄大仙区| 新宾| 沙田区| 罗源县| 金川县| 邢台县| 万载县| 柳州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