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0年經濟特區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對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013年中國夢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闡述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2017年中共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2022年中共二十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那是一種空前絕后的場景,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夫妻攜手同進一個考場,同擠‘獨木橋’?!?br/>八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粉碎“四人幫”后,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是什么?當時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又提出了怎樣的指導方針?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指導方針:“兩個凡是”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學好文件抓住綱》,載《人民日報》1977年2月7日實質“左”傾錯誤的繼續。“兩個凡是”方針關于“兩個凡是”的方針,你們如何看?“兩個凡是”是錯誤的。理論上 它違背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思想上 它是一種新的個人崇拜,導致思想僵化,不利于解放思想政治上 不利于糾正“文革”的錯誤鄧小平當時的中國人都在呼喚著一位偉人的復出。他就是鄧小平。概況:1978年,《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在思想理論界引發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用:這場討論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打破了長期以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開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新時期作了思想準備。材料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了。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載《人民日報》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的這次講話說明了什么?認識到當時的中國急需改革,只有改革,我們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才能繼續發展。1978年12月,北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思想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政治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組織“兩個凡是”方針“以階級斗爭為綱”“左”的錯誤的領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概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意義。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實,你能說說為什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嗎?材料研讀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從黨的指導思想上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沖破了長期以來“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從黨的工作中心上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代替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從經濟體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從發展模式上看,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為目的的改革開放取代閉門式的發展模式。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時期的劃分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1956年1966年1976年1949年1978年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從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后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開。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冤假錯案,成為阻礙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障礙。撥亂反正,就是撥林彪、“四人幫”破壞之亂,回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正確軌道。材料到1982年底,全國大規模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基本結束。平反案件涉及的范圍,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平反案件涉及的時間,上起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下迄“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兩個凡是”制造的新冤案。據不完全統計,經中共中央批準平反的影響較大的冤假錯案有30多件,有300多萬名干部洗雪了沉冤,近2萬件集團性冤假錯案得到平反,47萬多名共產黨員恢復了黨籍,數以千萬計無故受到株連的干部和群眾也由此得到解脫。——朱紅勤《撥亂反正的歷史進程及意義》,載《山西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材料內容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哪一特點?這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勇氣糾正自己錯誤的黨。我們黨經歷過多次錯誤,但是我們每一次都依靠黨而不是離開黨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到1982年底,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基本結束,300多萬名干部、知識分子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數千萬受到株連的人,也得到解脫。他們精神振奮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與此同時,黨和政府還認真調整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地調動了社會各個階層人員的積極性,對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最大的冤案平反恢復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頓下來,很多青年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主持決策和直接推動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撥亂反正,為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材料這次全會是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黨歷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是總結經驗、團結前進的會議。這次會議將以在黨的指導思想上完成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而載入史冊。——《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該文件有何重要意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1.下圖所示變化主要緣于( )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開展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B根據圖片可知,1978年前以階級斗爭為綱,1978年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所學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這反映了中共中央( )A.“以階級斗爭為綱” B.討論真理標準問題C.推行“兩個凡是”方針 D.全面平反冤假錯案D根據“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的名譽”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中央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材料一 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鄧小平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性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了思想準備。(1)根據材料一,概括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性質。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歷史意義。答案來源能力要求作答范圍作答內容答案來源能力要求作答內容解放思想的爭論(或:思想解放運動)。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了思想準備。材料二 國外一位學者曾提出了“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的觀點,飽經滄桑的中國在1978年再一次開始了命運的抉擇,對于無數人來說,12月18日開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的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在思想、政治和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十一屆三中全會.mp4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