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課標要求】把握邏輯要義;遵循邏輯思維要求。【問題導學】1.怎樣理解“邏輯”的多種含義?2.狹義邏輯學和廣義邏輯學的含義。3.邏輯學研究思維的方法是什么?形式邏輯研究思維的核心任務是什么?4.同一律的含義和要求。如何避免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錯誤?5.理解矛盾律的含義與要求。如何避免犯“自相矛盾”的錯誤?6.理解排中律的含義與要求。如何避免犯“兩不可”的錯誤?【體系構建】【必備知識】知識點一 “邏輯”的不同用法 eq \a\vs4\al()現代漢語中的“邏輯” 或者與“規律”同義,或者指“邏輯規律與規則”,或者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規律”意義上的“邏輯” 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 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邏輯學研究試圖將邏輯規律與規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以區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律”服務的知識點二 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1.邏輯學(1)狹義邏輯學: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2)廣義邏輯學: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3)關系: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2.推理(1)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2)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3.論證與論辯(1)論證: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2)論辯: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3)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知識點三 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與規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2.內容:通常用公式“A是A”來表示同一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3.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4.錯誤: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5.實質: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知識點四 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2.內容: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4.條件(1)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2)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知識點五 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原因: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2.內容: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對“是”與“非”各打五十大板。4.錯誤: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5.意義: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難點突破】規律名稱 基本內容 公式 適用范圍 要求 邏輯錯誤矛盾律 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并且非A 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兩可)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斷 明確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兩不可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斷 確定性(自身同一) 偷換概念、偷換論題【易錯剖析 】1. 狹義的邏輯學是指辯證邏輯。2. 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3.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充分必要條件。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一詩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5.“自相矛盾”與客觀矛盾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6.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7.矛盾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8. “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違背矛盾律。9.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10.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有可能是科學的思維。【當堂達標】1.(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校運會跳高決賽中,1號、5號兩位選手激烈競逐,吸引了全場師生的目光。甲說:“5號肯定能打破學校跳高紀錄。”乙說:“如果1號能破學校紀錄,那么5號也能破紀錄。”丙說:“我看好1號,但不覺得5號能破紀錄。”丁說:“我覺得他倆都能破紀錄。”結果證明,只有一人預測錯誤。由此推斷( )A.只有1號選手打破紀錄 B.兩位選手都沒打破紀錄C.只有5號選手打破紀錄 D.兩位選手都打破了紀錄2.(2023·浙江·統考高考真題)近日,6歲萌娃因熟背《滕王閣序》獲免票游滕王閣的新聞登上了熱榜。有人認為,6歲兒童熟誦《滕王閣序》很大程度上是機械背誦,而機械背誦不利于好奇心與想象力的培養,也不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假設以下陳述為真,對上文觀點反駁最有力的是( )A.以前曾有4歲的萌娃背《滕王閣序》贏得免票而上熱榜的事件B.小孩子愛背就背,不愛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強迫,就沒必要較真C.兒童本來就應該免費游覽,而不是等他們熟背《滕王閣序》才免票D.背通有一定難度的古詩文,可以讓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激發其好奇心3.(2023·北京·統考高考真題)2023年4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借助這批影像,國際天文聯合會根據相關規則,以中國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命名了火星上的22個地理實體,楊柳青、古田、周莊、漠河等中國地名“刻印”在火星大地,基于上述材料,下列三段論推理違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A.所有的文化名鎮都在地球,有的楊柳青是文化名鎮,所以,所有的楊柳青都在地球B.古田是歷史名鎮,古田是火星地理實體,所以有的火星地理實體是歷史名鎮C.有的周莊不是地球地名,有的火星地名不是周莊,所以有的火星地名是地球地名D.地球上的漠河是地名,火星上的漠河是地名,所以火星上的漠河是地球上的漠河4.(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某校舉辦教職工健康長跑比賽,分男女兩組記名次。賽后,趙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錢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第三。”孫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最后。”李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師所言屬實,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 )A.李、錢、趙、孫 B.錢、李、趙、孫C.李、趙、錢、孫 D.李、錢、孫、趙5.(2024·貴州六盤水·統考一模)2023年8月22日,貴州省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在黔南州荔波縣民族體育活動中心籃球館閉幕。來自全省各市州9支代表隊共188名運動員參加比賽。賽后,記者采訪了甲、乙、丙三位獲獎選手:“你們哪位是冠軍 ”其中一位獲獎選手說:“我們各提示你句話且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然后你猜看誰是冠軍。”甲說:“不是我。”乙說:“也不是我。”“丙說:“是乙。”記者停頓了一會兒推理出了誰是冠軍。記者推理的冠軍和推理的依據分別是( )A.甲,矛盾律 B.乙,矛盾律 C.丙,排中律 D.甲,排中律6.(2024·河北邯鄲·統考模擬預測)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和規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小王和小李的對話中,違反同一律的是( )①小王:你是怎樣認識莫言的 小李:我根本不認識莫言。②小王:你怎么每天都吃外賣 小李:你不也天天拿快遞嗎 ③小王:去年我還是個大四學生。小李:是啊,今年你都是創業精英了。④小王:你相信我的話嗎 小李:我堅信媽媽給我說的“不要相信任何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河北·二模)一只大老虎患上重感冒,想要吃掉熊貓,熊貓傷心地哭著說:“你患重感冒了,為什么要吃掉我呢 ”大老虎回答:“廣告商都說了,重感冒就要吃白加黑!”從形式邏輯的角度看,大老虎( )①違反了同一律要求②違反了矛盾律要求③犯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④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海南·模擬預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邏輯與思維角度看,這是基于( )①不同風格的思維在質量和效果上有很大差異②正確的思維能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③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幫助人們完整認識事物④合乎邏輯的思維具有確定性和一致性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吉林長春·統考模擬預測)2023年5月21日,七國集團峰會在日本廣島閉幕。此次峰會的目標之一,是希望各國在廢棄核武器上達成一致,但七國集團認為他們自己擁核沒問題,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核是危險的,暴露出明顯的雙重標準。七國集團的觀點( )①變更判斷、混淆視聽,違反同一律的要求②騎墻居中、模棱兩可,違反排中律的要求③自相矛盾、前后不一,違反思維一致性要求④轉移論題、偷換概念,違反思維明確性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北京房山·統考二模)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喜劇《威尼斯商人》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鮑西亞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她的父親在臨終前立下遺囑,要求“猜匣為婚”:三個匣子中只有一個匣子里裝著鮑西亞的照片,金匣子上刻著“肖像不在此匣中”,銀匣子上刻著“肖像在金匣子中”,鉛匣子上刻著“肖像不在此匣中”,這三句話中只有一句話為真,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①鉛匣子上刻著“肖像不在此匣中”為假②鉛匣子上刻著“肖像不在此匣中”為真③根據矛盾律,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與銀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子中”必有一真④根據排中律,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與銀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子中”必有一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俄烏沖突懸而未決,2022年9月26日,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北溪二號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五家歐洲公司的合作項目,可繞過鳥克蘭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通過德國干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針對這次爆炸,有人說,只有從中獲益者才會去干這件事兒,以下推理能夠成立的是( )A.如果烏克蘭沒有從中獲益,那烏克蘭不一定沒干這件事兒B.如果德國從中獲益了,那德國一定干了這件事兒C.如果美國干了這件事,那美國一定會從中獲益D.如果俄羅斯沒干這件事,那俄羅斯一定不會從中受益12.(2022·北京豐臺·統考一模)以下說法違反了同一個邏輯思維基本要求的是( )①甲一會兒說種小麥,一會兒說不種小麥。乙說:“你的兩種意見我都不同意。”②甲說:“你會做飯嗎?”乙說:“我會呀!”甲:“那你會做什么菜啊?”乙:“我只會做飯!”③甲對乙說:“這件事情我不會參與,我只會在必要的時候指導一下你們。”④甲說:“我的記憶完全消失了。”乙問:“什么時候開始消失的呢?”甲:“去年3月13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3·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八中學模擬預測)酸奶大家都是很喜歡喝的,口感潤滑,又好吸收。酸奶又含有鈣和蛋白質,營養比較豐富。很多人飯后都不忘來杯酸奶,他們覺得這樣能夠幫助消化。但有專家指出,飯后喝酸奶其實并不能幫助消化。以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專家觀點的是( )A.飲用過量的酸奶會增加胃液,從而引發腹脹和胃酸反流B.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被攝入后可促進腸胃蠕動,但酸奶不含膳食纖維C.消化需要消化酶和有規律的腸胃運動,酸奶中沒有消化酶,也不能促進有規律的腸胃運動D.酸奶含有一定的糖分,營養豐富,飯后喝酸奶會加重腸胃負擔,容易導致肥胖14.(2023·山東聊城·統考三模)以下是某同學關于民營企業的觀點以及對這些觀點的認識某同學的觀點 對前述觀點的認識① 民營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所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多余力量都不是民營企業② 甲企業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因此甲企業屬于新興行業 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③ 我既贊成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贊成限制民營企業發展 違反了排中律,犯了“騎墻居中”的邏輯錯誤④ 民營企業家要踏踏實實辦好企業、真情實意回饋社會 乙作為民營企業家應真情實意回報社會對該同學觀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3·江蘇揚州·揚州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下面是甲乙兩個同學的對話,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甲:“我和同桌關系很好,沒有發生過矛盾。”乙:“我不相信,矛盾具有普遍性,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A.甲違反了邏輯思維明確性的要求 B.乙違反了邏輯思維明確性的要求C.甲違反了邏輯思維確定性的要求 D.乙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16.(2023·遼寧葫蘆島·統考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長期以來,美國自詡為“民主燈塔”“民主教師爺”“民主樣板間”,認為自己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順我者民主,逆我者專制”。如美國政客將發生在本國的民眾沖擊國會山的行為視為暴行,卻把反中亂港暴行稱為“美麗風景線”;當美國、西歐等國家或地區發生恐襲事件后,美憂心忡忡,并對恐襲受害者表達同情之情,而對包括在中國、俄羅斯、中東等國家或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美國往往很少譴責恐怖分子或組織,反而會借題發揮,指責這些國家或地區存在所謂的“人權問題”。結合材料,從邏輯思維基本要求的角度,揭示“美式民主”的虛偽和雙標。17.(2023·北京·模擬預測)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的底線,是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的重要精神。關于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在經濟學界存在如下甲乙兩種不同的論斷。內容 依據論斷甲 糧食安全沒問題 我國口糧自給率為98%,糧食連續19年豐收,糧食儲備量足夠吃1年論斷乙 糧食安全是難題 口糧消費只是糧食總消費的一部分,我國民眾吃飽沒問題、吃好需進口,每年進口糧食達1-1.5億噸,對外依存度高有人說:甲乙兩個論斷只能有一個是正確和有益的。依據材料和《邏輯與思維》知識簡要辨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