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三、天氣的成因3.9 露和霜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1)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霜是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科學思維:基于觀察,培養比較、推理、概括、推導的思維方法。科學實踐:(1)能夠基于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對露的成因提出有根據的猜測。(2)能夠設計實驗模擬露和霜形成。(3)能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有根據地推導露和霜的成因。責任態度:(1)樂于探究霜和露的成因,并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2)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將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起來。導入聚焦導入聚焦導入聚焦導入聚焦導入聚焦“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有時候,在早晨我們會發現路邊的小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而到中午露珠又不見了。露是在什么天氣下形成的?露是怎樣形成的?科學實踐露的形成?怎樣設計模擬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測 推測:自然界中的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在其表面凝結形成的。科學實踐科學實踐溫度傳感器科學實踐科學實踐既要觀察金屬罐外壁會不會出現小水珠,還要測量杯壁的溫度。科學實踐1.溫度傳感器探頭緊貼金屬罐外壁。3.靜置,測量外壁溫度并觀察金屬罐外壁的現象。2.往金屬罐里加冰,放在濕抹布上。實驗(一)科學實踐實驗(一)科學實踐實驗(一)科學實踐科學實踐科學實踐科學實踐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樣形成的?空氣中水蒸氣遇到凝結冷小水珠露的成因科學實踐自然界中的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溫度比較低的物體例如清晨植物的葉子,就凝結成了小水珠。露的成因科學實踐1.用紙巾把金屬罐外壁的水擦干。3.靜置,觀察金屬罐外壁的現象并測量外壁溫度。2.往裝了冰的金屬罐中加鹽。實驗(二)科學實踐實驗(二)科學實踐實驗(二)科學實踐科學實踐小冰晶科學實踐科學實踐小冰晶是怎樣形成的?科學實踐空氣中水蒸氣低于0℃小冰晶霜的成因遇到科學實踐空氣中水蒸氣遇到低于0℃小冰晶凝華霜的成因科學實踐空氣中水蒸氣空氣中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遇到冷的物體(0℃以上)露(0℃以下)霜(固體)(液體)(氣體)科學實踐三、“白露”和“霜降”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節氣到來,悶熱的暑天基本結束,天氣由熱轉涼。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節氣的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很多地方有結霜現象。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天氣漸漸轉入寒冷。白露和霜降都是秋天的節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里的這句詩描寫的是深秋時節蘆葦結霜的景象,也反映了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拓展應用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拓展應用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拓展應用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零度以上)凝結成的小水珠,霜是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零度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露是液體,霜是固體。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將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起來。課堂總結空氣中水蒸氣露霜0℃以上0℃以下(液體)(固體)(氣體)板書設計查閱資料,了解更多二十四節氣的信息。作業布置【基礎練習】1、露和霜都是地面附近的_________遇冷凝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2、形成露的溫度在_______以上,形成霜的溫度_______以下。3、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的________,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的_________。課堂練習水蒸氣0℃0℃小水滴小冰晶【能力培養】1、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露和霜是兩種不同物質。( )(2)霜是固態的水,露是液態的水。( )(3)秋天的早晨,草葉上的水珠是霜。( )(4)造霜實驗中加鹽為了快速降溫。( )(5)白露和霜降都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課堂練習 √ √√2、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內。(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中提到的露是一種( )A. 水蒸氣 B. 小水滴 C. 小冰晶(2)夜間溫度在0℃以下,清晨室外可能看到( )A. 霧 B. 霜 C. 露(3)關于露和霜的描述有誤的是( )A. 露是液態,霜是固態 B. 露是無色,霜是白色 C. 形成露的天氣比形成霜的天氣冷(4)露一般在( )形成,當濕度升高后,就蒸發消失了。A. 中午 B. 傍晚 C. 夜間課堂練習BBCC【拓展提高】實驗題:露和霜的形成條件實驗材料:小水桶、冰塊、食鹽、實驗過程及結論:(1)往水桶中加入冰塊后,發現桶的外壁上出現了_________。通過探究得知:溫度逐漸下降(仍高于0C)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_________會凝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_________,這就是_________。(2)在第一個實驗基礎上,向冰塊上撒鹽,可以讓溫度,發現桶的外壁出現了_________。通過探究得知:溫度下降到0C以下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_________會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_________,這就是_________。課堂練習小水珠水蒸氣小水滴白色冰晶水蒸氣小冰晶霜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6《露和霜》教案設計課題 露和霜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核心 素養 目標 科學觀念: (1)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在其表面凝結形成的。 (2)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0 ℃的物體,在其表面凝華形成的 科學思維:基于觀察,培養比較、推理、概括、推導的思維方法。 科學實踐: (1)能夠基于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對露的成因提出有根據的猜測。 (2)能夠設計實驗模擬露和霜形成。 (3)能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有根據地推導露和霜的成因。 責任態度: (1)樂于探究霜和露的成因,并樂于分享自己的觀點。 (2)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將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起來。重點 能夠基于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運用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推導露和霜的成因。難點 能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有根據地推導露和霜的成因,并設計實驗模擬露和霜形成。教學準備一、引入聚焦出示圖片,展示露和霜。提問:“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有時候,在早晨我們會發現路邊的小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而到中午露珠又不見了。露是在什么天氣下形成的?二、科學探索1.露的形成學生交流討論,依據已有知識提出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露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凝結形成的猜想。談話:你們真善于思考,能夠根據上節課學過的實驗現象推測出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物體,在其表面凝結形成的。真的是這樣嗎?怎樣模擬一下自然界中的場景,幫助我們驗證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呢?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設計實驗。談話:你想得真細致!為了更快地看到實驗效果,我們不僅可以借助濕抹布,還可以用金屬罐來裝冰塊放在濕抹布上。為了幫助我們了解加冰后的金屬罐是否能模擬自然界中早晨植物的葉片等溫度比較低的物體,我們可以借助溫度傳感器測量金屬罐外壁的溫度。就像這樣把溫度傳感器的探頭貼在金屬罐外壁上就可以了。談話:實驗過程中我們要觀察什么?溫馨提示:1.溫度傳感器探頭緊貼金屬罐外壁。2.往金屬罐里加冰,放在濕抹布上。3.靜置,測量外壁溫度并觀察金屬罐外壁的現象。談話:一會兒就按我們剛才討論的方法進行實驗,別忘了要將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在學習任務單中哦。下面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實驗材料,開始實驗吧。學生做模擬露的形成的實驗。談話:通過實驗你們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學生匯報交流。談話:通過實驗我們得出了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金屬罐,就在外壁上面凝結成小水珠的結論,那自然界中的露水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利用剛才模擬實驗的結論解釋露的形成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播放視頻。2. 霜的形成談話:通過模擬實驗我們知道了自然界中露的成因。你們還有問題嗎?學生提出并推測當金屬罐的溫度低到0攝氏度以下會怎么樣。談話:你們猜想的對不對呢,讓我們親自來驗證一下吧。實驗的方法,我們要先把金屬罐外壁擦干,只要在金屬罐中加入鹽,通過鹽吸收熱量,使金屬罐外壁的溫度低于零攝氏度。同樣,要把觀察到的現象和測量的溫度記錄在任務單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實驗吧(出示實驗視頻)學生做模擬霜的形成的實驗。談話:剛剛你們在實驗當中發現了什么?測得的溫度是多少?學生匯報交流。談話:看來大家都測到了0℃以下,而且杯子外面都結成了一層小冰晶。那按照我們剛才小水珠的來源你能不能說一說這個小冰晶是怎么形成的?小結:水蒸氣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就形成了小冰晶,這個過程我們把它叫做凝華。談話:這個小冰晶類似于我們生活中哪一種自然現象呢?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交流生活中的霜現象。談話:自然界中霜的形成是不是和我們剛才得出的結論一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問:為什么同樣是水蒸氣,有時遇冷會變成小水珠,有時遇冷會變成小冰晶呢?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小結:露和霜形成的相同點是:溫度下降(遇冷),需要大量的水蒸氣;它們的不同點是:開始結霜的溫度(霜點)更低,在0 ℃以下,露形成的溫度(露點)在0 ℃以上;露是從氣態到液態的變化,霜是從氣態到固態的變化三、拓展應用“白露”和“霜降”1、閱讀資料,你有哪些收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節氣到來,悶熱的暑天基本結束,天氣由熱轉涼。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節氣的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很多地方有結霜現象。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天氣漸漸轉入寒冷。白露和霜降都是秋天的節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里的這句詩描寫的是深秋時節蘆葦結霜的景象,也反映了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2、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播放視頻。3、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零度以上)凝結成的小水珠,霜是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零度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露是液體,霜是固體。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古人對露和霜的認識,將科學、技術與社會聯系起來。板書設計課后作業查閱資料,了解更多二十四節氣的信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9 露和霜 課件.pptx MyAudio_1.mp3 MyAudio_2.mp3 MyAudio_3.mp3 MyAudio_4.mp3 MyAudio_5 .mp3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mp4 (核心素養目標)3.9 露和霜 教案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