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光現象 (第1課時)一、課程標準1.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記住光的三原色與顏料的三原色;2.知道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性質和應用;3.能用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現象。二、知識梳理1、光的色散:太陽光由 等七種顏色的光組成。2、光的三原色: ,這三種光按相同比例混合產生 光。3、紅外線能使被照到的物體 ,具有 。紅外線的應用有: 和 等。紫外線具有 性質,紫外線應用有 和 。4、光在 沿直線傳播, 、 、 等事例證明了光的直線傳播。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光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填“快”或“慢”)三、考點梳理1、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梭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這個現象叫______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塊紅色玻璃,我們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______;如果將白色光屏換成綠色紙板。我們能看到____________。(太陽光白屏)2、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 上,這樣操作的依據是 .操作過程中他還在B紙片上看到了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 的(正立/倒立)3、下列有關紅外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用紅外線拍出的“熱譜圖”,有助于對疾病做出診斷B.在步槍的瞄準器上安裝夜視儀,在夜間能捕捉到敵人C.在醫院的手術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紅外燈來滅菌D.紅外線可以用來對儀器設備進行遙控4、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小鐵球。⑴標出小鐵球A在甲圖中位置時,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點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請在圖乙框中畫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運動的軌跡。四、課堂反饋1、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儀器中,屬于利用紫外線工作的是( )A.電視遙控器 B.醫用“B超機” C.驗鈔機 D.夜視儀2、關于不可見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可見光是由于光的亮度太弱因而人眼看不見B.不可見光是由于其頻率超出了人眼的視覺頻率范圍C.不可見光的速度比可見光慢 D.不可見光不能傳遞能量3、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由于陽光的照射常會看到樹蔭下的地面上有許多的光斑,這些光斑是 ( )A.樹葉的形狀 B.各種形狀 C.圓形的 D.樹枝形狀4、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5、產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圖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區域分別是( )A.光的反射;a區 B.光的折射;b區C.光的直線傳播;a區 D.光的直線傳播;b區6、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光是單色光 B.五星紅旗是紅色的,因為它能吸收紅光,反射其它色光C.我們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畫面,因為屏幕是光源 D.紅外線烤箱是利用了紅外線的熱效應7、如圖所示,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彩虹的形成 C.太陽灶聚光 D.從岸上看魚的位置變淺8、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物理知識,下列成語中的“影”哪個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離 C.形單影只 D.立竿見影9、白紙上印有黑字,我們能看清楚的原因是 ( )A.白紙黑字分別發出了不同顏色的光進入眼睛B.白光照到紙上,自紙和黑字分別發出白光和黑光進入眼睛C.白光照到紙上,白紙反射出白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紙反射光的本領強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B.夏天雨后出現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C.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 D.汽車的后視鏡是凹面鏡,可以擴大視野11、如圖所示為光的色散實驗示意圖.(1)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白屏從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光.(2)如果我們把一支溫度計放在紅光外側,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這種不可見光我們稱為紅外線,為了讓溫度計的示數上升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 .(3)若在三棱鏡與白屏之間插一塊紅玻璃,則白屏上將會呈現 光.12、電視機的遙控器能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即___ __,以實現對電視的控制;對于流入市場的假幣,人們常借助驗鈔機發出的 來辨別真偽;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色彩是由紅、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13、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是光的 現象。一朵紅色的月季花在陽光下看上去十分鮮艷,這是因為月季花將太陽光中的 色光反射進入了人眼。14、人們把紅、 、 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圖所示,三種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陰影部分),可以形成 。15、如圖所示,發生“日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應處在同一直線上,則地球應在圖中 所示的位置。(甲/乙)16、小明和小亮做小孔成像實驗。他們準備了幾個孔,物體是點燃的小蠟燭。實驗時,小明看到了蠟燭的像,這些像的形成原因是 ,像的特點是 。小亮他沒有看到小蠟燭的像,而是形狀不一的光斑,經仔細觀察,這些光斑形狀就是小孔的形狀。小亮做小孔成像實驗失敗了,他失敗的原因可能是 或者 。17、一束光從地球到月球需要1.27s,則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 m。18、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株洲長江北路茂密的樟樹林下,你會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而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這是光的 現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19、畫出圖中物體AB在白紙板上影子A B 的位置20、小雨在吃烤肉串時,偶然發現了一個現象:通過烤爐上方看對面的人,感覺對面的人好像在晃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小雨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火爐上方的空氣被加熱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斷發生變化,光進入這種不均勻的熱空氣會發生折射,傳播方向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看起來感覺對面的人在晃動。為了驗證這種分析是否正確,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筆、一個裝有酒精的淺盤及火柴,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圖所示,將激光筆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噴壺向激光筆的前方噴水,看到激光筆發出的一束紅光射向墻面,墻面上有一個紅色光點保持不動,這說明光在均勻的空氣中是____________傳播的。(2)如果要讓這束紅光穿過不均勻的空氣,接下來小雨的做法應該是:_______________。(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確的,他觀察到的現象應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