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光現象 (第2課時)一、課程標準1.知道光的反射現象,理解反射定律,知道鏡面反射、漫反射;2.了解平面鏡的成像原理,知道平面鏡成像的主要特點和應用;3.知道實象與虛像的區別,會根據像的成因作光路圖。二、知識梳理1.光的反射分為 和 ,它們都遵循反射定律。在反射時光路是 的。2.平面鏡成 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 像與物的大小 ,像與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 ,像與物左右 。三、考點梳理1、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的實驗時(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 。(2)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 ,這是為了 。(3)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填“A”或“B”)這一側觀察。小明無論怎樣調節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蠟燭的像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 。(4)張紅用跳棋代替點燃的蠟燭進行實驗,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請你幫她想個辦法看清跳棋的像 。(5)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2、小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請在下列空格中填寫適當內容:(1)圖1中反射角是 度;(2)圖1中當入射角變大時,反射光束 (偏離/靠攏)法線,反射角 ;(3)如圖2所示,將紙板NOF向后折,在紙板NOF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束,這說明了 。(4)圖1中,小明讓光沿F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 。3、小明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圖中的數字序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圖過程正確的是( )4、如圖甲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時鐘的像,請在乙圖上面畫出時鐘的實際時間。5、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當小鳥距湖面4m時,該倒影距小鳥 m,小鳥在湖面上的倒影是(實/虛)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6、多媒體教室中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使教室里每位同學都能看到畫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顏色的光,使同學們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現在城市里很多高樓大廈采用玻璃幕墻作裝飾,當強烈的太陽光照射到玻璃幕墻時,就會發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7、如圖所示,AB、CD是某一點光源S發出的二條入射光線,請只用三角尺和鉛筆準確地畫出它們的反射光線,并標出點光源S的位置。8、如圖所示,從S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其反射光線恰好通過P點.請你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四、當堂反饋1.如圖所示,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A.激光準直B.照鏡子C.海市蜃樓D.放大鏡)2、“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是白居易的詩句,詩里描繪的太陽在水中的像屬于( )A.色散現象 B.透鏡成像 C.小孔成像 D.平面鏡成像3、清澈平靜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沖捕食。小燕子向下俯沖過程中,通過湖面所成像的虛實、及其與像之間距離的變化是( )A.虛像、距離變小 B.虛像、距離變大 C.實像、距離不變 D.實像、距離變小4、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溫墻上的小鏡子,這時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B.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C.墻是黑色的,鏡子是白色的 D.墻是白色的,鏡子是黑色的5、如圖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燈、可折轉的光屏、平面鏡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能顯示光路,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B.將右側光屏向后折轉,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 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C.驗證“光路可逆”時必須用兩個激光燈D.驗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時,入射角不能為0°6、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小明同學沒有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發現( )A.蠟燭A的像總是與蠟燭B完全重合 B.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上方C.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下方 D.蠟燭A的像與蠟燭B總在同一水平面上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現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處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則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A.2m B.1.4m C.0.6m D.2.6m8、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見“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引起的。9、如圖所示,當汽車在AB路段行駛時,由于(從光學角度回答),司機看不到BC路段的情況;為了看到BC路段的情況,人們利用 規律,在公路急拐彎B處裝上凸面鏡,以減少事故的發生。10、學面鏡成像的特點后,小華和小虎作了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1)他們分別代表物和像模擬平面鏡成像,若小華向右轉,小虎應向 轉。(2)小華走近辦公樓的自動感應門時,門自動平移打開,則他在玻璃門中的像將 (隨/不隨)門平移。(3)傍晚,小虎在河邊看到的夕陽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像,這是由于光在平靜的水面上發生了 反射。11、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發生光的反射,請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要求畫出法線)。12、如圖所示為一輛轎車的俯視示意圖。E點為司機眼部所在位置,司機在右側的后視鏡AB(看作平面鏡)中能看到車尾S點。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畫出司機眼睛看到C點的光路圖。(平面鏡AON入射光)13、如圖所示,護林員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點,請你通過作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14、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小紅同學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能/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3)為了便于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你的方法是:。(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大小關系的普遍規律,應當 。15、一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一側,如圖3-2-6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1)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 上來回移動,發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2)解決上面的問題后,移動B蠟燭尋找點燃的A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_______(選填A或B)蠟燭一側觀察。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 。(3)圖乙是他們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4)他們發現,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說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