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教材核心練:1.“推恩令”的實施:(1)背景: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與官府分庭抗禮,導致社會秩序混亂。(2)推恩令:漢武帝采納 的“推恩”建議,下詔規定諸侯王可將其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這樣諸侯王的 和勢力越來越小。(3)奪爵除國:漢武帝找各種借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叛亂。(4)作用:諸侯王從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易混警示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對地方的統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西漢實施“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2.罷黜百家,尊崇儒術:(1)漢武帝接受 的建議,把 學說立為正統思想。(2)設立太學:在長安興辦 ,以儒家的《詩》《書》《禮》《易》《 》作為教材,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權機構,使得儒學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3.鹽鐵專賣:(1)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 。(2)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實行 。(3)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 。易混警示秦朝統一貨幣是“半兩錢”,漢武帝統一貨幣為“五銖錢”。4.北擊匈奴:公元 年的漠北戰役,是對抗匈奴的高潮。漢武帝派大將 、 出擊匈奴。匈奴經過 的沉重打擊,再無力與西漢對抗。基礎達標練1.《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據此判斷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A.削弱王國勢力 B.恩澤貴族C.實現民族交融 D.增加稅收2.《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新的起點上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指出國家之權乃“神器”,是個神圣的東西。……不關進籠子,公權力就會被濫用。漢武帝為了強化監察體制,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采取的措施是 ( )A.設立御史大夫B.建立刺史制度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頒布“推恩令”3.西漢初年,諸子百家學說流行,諸侯王門下的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漢武帝即位后,為了使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政權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以農為本,減輕賦稅B.焚書坑儒,禁錮思想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北擊匈奴,安定邊疆4.如圖《漢代講經圖》反映了漢武帝時期太學授課的場景。這一時期太學使用的教材是 ( )①《禮》 ②《易》③《春秋》 ④《孫子兵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歷史解釋)漢武帝時,為了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下令廢半兩錢,改鑄 ( )6.(史料實證)從現有史料來看,深圳市南頭古城一帶是漢武帝時期番禺鹽官的駐地。由此可印證漢武帝 ( )A.實施“推恩令” B.實行鹽鐵專賣C.鑄造五銖錢 D.建立刺史制度素養提升練7.(時空觀念)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采取攻勢,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漢武帝態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和親”政策不再起作用C.漢武帝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武帝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與漢武帝有關的史實公元前141年 即位,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公元前134年 罷黜百家,尊崇儒術,聽取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學立為正統思想公元前127年 頒布“推恩令”公元前111年 平南越,置9郡;平西南夷,置5郡材料二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卒,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亡德澤于民,不宜為立廟樂。”——《漢書 夏侯勝傳》(1)材料一反映了漢武帝在哪些領域的成就 如果讓你再增添一個領域的成就,你會增添哪一領域的什么史實 (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武帝的過失。(3)綜上所述,按照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則,對漢武帝進行簡短評價。參考答案教材核心練:1.“推恩令”的實施:(1)背景: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與官府分庭抗禮,導致社會秩序混亂。(2)推恩令: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下詔規定諸侯王可將其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這樣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3)奪爵除國:漢武帝找各種借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叛亂。(4)作用:諸侯王從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易混警示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對地方的統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西漢實施“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2.罷黜百家,尊崇儒術:(1)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2)設立太學:在長安興辦 太學,以儒家的《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權機構,使得儒學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3.鹽鐵專賣:(1)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 五銖錢。(2)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實行鹽鐵官營、專賣。(3)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 平抑物價。易混警示秦朝統一貨幣是“半兩錢”,漢武帝統一貨幣為“五銖錢”。4.北擊匈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戰役,是對抗匈奴的高潮。漢武帝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匈奴經過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再無力與西漢對抗。基礎達標練1.《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據此判斷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A)A.削弱王國勢力 B.恩澤貴族C.實現民族交融 D.增加稅收2.《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新的起點上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指出國家之權乃“神器”,是個神圣的東西。……不關進籠子,公權力就會被濫用。漢武帝為了強化監察體制,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采取的措施是 (B)A.設立御史大夫B.建立刺史制度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頒布“推恩令”3.西漢初年,諸子百家學說流行,諸侯王門下的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漢武帝即位后,為了使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政權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C)A.以農為本,減輕賦稅B.焚書坑儒,禁錮思想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北擊匈奴,安定邊疆4.如圖《漢代講經圖》反映了漢武帝時期太學授課的場景。這一時期太學使用的教材是 (A)①《禮》 ②《易》③《春秋》 ④《孫子兵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歷史解釋)漢武帝時,為了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下令廢半兩錢,改鑄 (B)6.(史料實證)從現有史料來看,深圳市南頭古城一帶是漢武帝時期番禺鹽官的駐地。由此可印證漢武帝 (B)A.實施“推恩令” B.實行鹽鐵專賣C.鑄造五銖錢 D.建立刺史制度素養提升練7.(時空觀念)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采取攻勢,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C)A.漢武帝態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和親”政策不再起作用C.漢武帝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武帝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與漢武帝有關的史實公元前141年 即位,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公元前134年 罷黜百家,尊崇儒術,聽取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學立為正統思想公元前127年 頒布“推恩令”公元前111年 平南越,置9郡;平西南夷,置5郡材料二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卒,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亡德澤于民,不宜為立廟樂。”——《漢書 夏侯勝傳》(1)材料一反映了漢武帝在哪些領域的成就 如果讓你再增添一個領域的成就,你會增添哪一領域的什么史實 答:領域:經濟領域、思想領域、政治領域、疆域領域。增加:軍事領域;史實: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武帝的過失。答:對外征伐,造成士兵傷亡和財產損失,人民流離失所。(3)綜上所述,按照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則,對漢武帝進行簡短評價。答:漢武帝雖有好大喜功的過失,但漢武帝在位時,西漢出現了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大一統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和加強,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