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材料,引領學生探尋理解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交融之間的 關系。 2.初步理解民族交融交往交流交融的內涵。初步掌握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指 導下的歷史解釋方法 3.認同中華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是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 共,民族交融的結果課前學習任務通過閱讀教材復習舊知回顧魏晉南北朝政權更替的歷史以及少數民族內遷的大背景。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通過閱讀材料和教材,歸納概括淝水之戰的概況。 1. 閱讀材料,填寫表格 材料一:強大的前秦與南方的東晉形成對峙的局面。 383 年, 苻堅不顧一致反對,強 征各族人民當兵(約 80 多萬),企圖統一中國……晉軍以 8 萬精兵應戰,打敗前秦 軍。苻堅中箭負傷,帶領殘兵逃回北方。淝水之戰是中國古代又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 戰役。淝水之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狀態。 材料二:前秦軍隊雖然有 80 多萬,但向南進軍時前后千里,戰線過長,力量分散, 到達前線的只有 30 萬人,隔著淝水,苻堅遠望對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誤以為都是晉 兵,開始有所畏懼。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為“草木皆兵”。淝水陣前潰退后,敗逃的 前秦士兵, 一路上聽見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因此晝夜不敢停歇。 —— 以上均摘自《七年級歷史》上冊【學習任務二】通過文字材料的閱讀分析,認識孝文帝自幼深受漢文化影響以及漢文 化對孝文帝的影響。 1. 閱讀文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孝文帝說: “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 慈嚴兼至, 臣子之情, 君父之道, 無不 諄諄教誨。 ” —— 《魏書》 ①這里的“朕 ”指的是誰? ②孝文帝是在誰的養育下成長起來的? ③你怎么理解太后對他“慈嚴兼至? ” ④孝文帝從太后那里學到了什么? 2.閱讀圖片材料,回答問題①圖中的人在干什么? 下身穿著有什么特點? 他們褲子的膝蓋處,有什么特點?說明什么?②圖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根據圖中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注意圖中右邊的女子的發型)③圖中有幾個人?還有什么? 圖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根據圖中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注意揚場的人的發型)【學習任務三】通過對文字材料和文物的閱讀分析,歸納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1. 閱讀材料,請你歸納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①(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 《魏書》 ②孝文帝自己迎娶漢族高門士族的女兒入宮, 同時令自己的六個兄弟都娶漢族高門士 族的女兒為正妃。 ③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漢、鮮卑雜用, 孝文帝在模仿兩晉、南朝官制的基礎上又有所創 新,清除官制中的鮮卑成分。④⑤2. 閱讀材料,請你歸納孝文帝改革的意義 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 15 年間,只發生 6 次暴動事件。 —— 許春宏《一位歷史改革者的啟示》 材料二: 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 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 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推薦的學習資源《中國通史故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參考答案: 【學習任務一】1.【學習任務二】 1. ①孝文帝。②太后,即奶奶。③既慈愛又嚴格要求。④親情和怎么當 皇帝。 2. ①四人邊走邊演奏;穿著褲子,當時叫褲褶服;被帶子系上了;民族 交融②抬手采摘桑葉;北方少數民族已經學會了種桑,掌握了絲織技術。③3 個。 有牛、犁等;耕地、耙地和揚場。 那時少數民族向漢族人學習種莊稼, 過上了農耕生活。 【學習任務三】1.2. 緩和了矛盾,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