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五 學期 第一學期課題 《計量時間》教科書 書名:《科學》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課后練習判斷題。(1)表停了,時間也就停止流逝了。( )(2)因為流水的速度不是勻速的,所以不能用來計量時間。( )(3)我們制作的水鐘的刻度都是均勻的。( )(4)機械擺鐘是一種利用擺的等時性來計時的時鐘。( )(5)擺錘的質量越大,每分鐘擺動的次數就越多。( )(6)可以用調節擺繩長度的方法來調節擺的快慢。( )(7)航天器的發射過程,需要精確計時,才能保證安全和成功。( )2.選擇題。(1)下列三種儀器中,不是利用光影計時的是( )。A.日晷B.圭表 C.渾天儀(2)要用水滴來計時關鍵要解決( )問題。A.滴水速度 B.水量 C.水質(3)下列方法中,能使水鐘計時更準確的是( )。A.用輸液控制器控制漏水的速度 B.將滴漏的小孔扎得大一些 C.在上方容器中加更多的水(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擺的擺動具有等時性 B.所有實驗小組制作的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都是相同的 C.擺鐘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計量時間的精確度(5)關于下面三個擺擺動的快慢,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個擺擺動的快慢相同 B.擺①擺動得最快 C.擺③擺動得最快(6)制作1分鐘擺動60次的擺時,如果擺1分鐘擺動61次,為了計時準確,我們應該( )。A.加重擺錘 B.增加擺繩長度 C.減少擺繩長度(7)從古至今,計時儀器的演變正確的是( )。A.圭表→ 水鐘→ 機械擺鐘→ 原子鐘→ 石英鐘 B.圭表→ 水鐘→ 機械擺鐘→ 石英鐘→ 原子鐘 C.圭表→ 機械擺鐘→ 水鐘→ 石英鐘→ 原子鐘3.連線題。請將下列成語與對應的時間連線。日落西山 早晨日懸中天 上午旭日東升 中午日上三竿 傍晚4.實驗探究題。某小組做滴漏實驗,在自制的容器內裝300毫升水,觀察并記錄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重復多次實驗。水量第一次測量第二次測量第三次測量100毫升59秒61秒(1)從實驗記錄中我們可以推測,第三次測量的時間可能為( )。A.50秒 B.60秒 C.70秒(2)該小組又觀察并記錄了從滴漏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水分別需要的時間。水量第一次測量第二次測量第三次測量10毫升6秒7秒6秒50毫升31秒29秒30秒從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水的時間相當于漏出100毫升水的時間的( )。漏出50毫升水的時間也差不多是漏出100毫升水的時間的( )。(3)利用滴漏( )A.可以幫助我們精確計時 B.可以幫助我們粗略計時 C.無法幫助我們計時(4)我的發現:如果孔的大小不變,那么漏完同樣多的水,( )。(5)由此,小明推測這個滴漏漏完3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應該在180秒左右。你認為他的推測正確嗎?為什么?參考答案1.(1)X (2)X (3)X (4)√ (5)X (6)√ (7)√2.(1)C (2)A (3)A (4)B (5)A (6)B (7)B3.日落西山 早晨日懸中天 上午旭日東升 中午日上三竿 傍晚4.(1)B (2)十分之一 一半 (3)B (4)用的時間相同 (5)正確 自制水鐘可以粗略計時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復習教案【教材簡析】本單元帶領學生研究計時問題,以從古至今人類計時方法的發展脈絡為線索設計課程內容,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設計制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研究太陽、水流、擺等的運動規律,經歷古人運用事物變化的規律探索計時方法、制作計時工具的過程,發展工程思維,體會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親歷科學實踐活動,了解人類計時工具發展史上燃香、水鐘、擺鐘這幾個比較典型的階段,學會觀察、研究這些計時工具的特點和工作原理,發現各種計時工具的局限和不足,產生改進計時工具的內在需求。本單元的編排邏輯如下。第1課讓學生明確本單元要研究的主題,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燃香等計時工具;第2~6課引導學生探究水鐘、擺鐘等典型計時工具的特點及計時原理,其中第2~3課重點研究水鐘,第4~6課重點研究擺鐘,使學生認識人類計時工具的發展進程,體會技術發明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和變化;第7課引導學生調查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關注計時和我們生活的關系。第1課“時間在流逝”先提出問題“在鐘表發明之前,人們是怎樣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引出本單元要研究的主題,通過對日晷的介紹使學生簡要了解一些古代的計時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觀察研究“一炷香”的時間的本質是觀察研究事物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變化所需的時間是否一致,這為本單元的后續研究提供了基本方法。第2課“用水計量時間”是在學生了解了燃香計時的局限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并研究水鐘,即先通過預測和實測在不同水位高度時流出相同量的水所需的時間,認識到水位的高度會影響水流的速度,然后觀察古代水鐘,了解古人是如何通過控制水位不變從而使水流速度保持不變的。第3課“我們的水鐘”引導學生在已經認識了水流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制作自己的水鐘,可以是泄水型水鐘,也可以是受水型水鐘。這是學生在本單元需要完成的第一項簡易工程,學生將在這一過程中把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實物,收獲成就感。第4課“機械鐘擺”引導學生通過研究鐘擺(單擺)進一步提高計時的精確性。在本課中,學生將重復觀測擺1分鐘內擺動的次數,發現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即擺具有等時性,進而發現擺可以用來計時;同時,學生通過統計各組自制擺的擺動次數,發現不同擺的擺動快慢不同,由此引發“擺的快慢受什么影響”的思考。第5課“擺的快慢”承接上一課的思考,引導學生討論并預測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通過兩組對比實驗分別探究擺錘質量、擺繩長度與擺動快慢之間的關系,進而發現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錘質量無關,與擺繩長度有關,即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繩越長,擺動越慢。第6課“制作鐘擺”引導學生基于前兩課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1分鐘擺動60次的單擺。這是學生在本單元需要完成的第二項簡易工程。同樣,學生將經歷設計、制作、測試、研討等環節,將創意轉化為實物,收獲成就感。第7課“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探究過的計時工具,調查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發現一些做規律性運動的事物可以用于計時;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計時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舉例說明精確計時的重要性以及不精確計時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從而關注計時,珍惜時間,準確用時。【學情分析】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要大致了解人類計時工具發展的幾個比較典型的階段:燃香鐘→水鐘→擺鐘。學生要學會觀察、研究這些不同計時工具的差異性,以及保障計時準確的科學原理。在此基礎上模擬設計和制作水鐘、鐘擺等計時工具。如同古人一樣,學生通過親歷科學實踐活動會發現一些計時方法的局限和不足,于是便會產生改進計時工具的內在需求。由于燃香鐘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因此,計時方法直接進階到水鐘。水鐘可以說是時鐘發展史上比較典型的機械計時工具了,但是其準確性和方便性都有待提高,于是又進階到擺鐘。另外,在研究同一種計時工具時,學生的認知和思維也是在不斷向前推進的,例如研究水鐘,一開始發現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徑不變,流出相同多的水,時間是相等的;繼而又發現當水位變化后,水流速度并不是相等的;最后認識到只有保持水位不變時,水流速度才是相等的。再比如,對于單擺的研究,學生一開始會發現同一個單擺在擺動起來的時候具有等時性(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相同),但是不同單擺的擺動速度卻不同。進一步研究發現,擺繩長度會影響單擺擺動的快慢。因此,本單元是學生理解“科學上的解釋、理論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時期內與可獲得的實證最為吹勿合的”這一觀點很好的材料。當學生回顧整理整個單元的研究時,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具有一定周期性運動的事事物可用于計時。【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燃香、水流在一定情況下勻速變化,單擺具有等時性。這些具有周期性運動特點的事物可以用來計時。●計時工具準確性的提高主要依靠設計、材料等的改進。科學思維●能觀察和記錄燃香長度變化的信息。●能辨別和控制實驗中的可變因素。●能預測和測試怎樣改變一個可變因素從而影響實驗結果。●能解釋結果并能總結可變因素是如何改變、影響實驗結果的。會用圖表等記錄、整理、交流信息。●會設計、制作和改進“水鐘”“擺鐘”等簡易計時器。●能通過閱讀和研究科學資料來獲取更多的信息。探究實踐●發展探究時間以及計時工具的興趣。意識到重復實驗證實結果的重要性。●欣賞前人在測量時間和解釋自然現象方面所做的貢獻。●初步體驗到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態度責任●體會社會的需求是計時工具發展的動力。●體會計時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意識到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制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復習本單元內容,整體梳理、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難點:通過復習本單元內容,整體梳理、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進一步建構“計量時間”相關的科學概念。【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等。【教學過程】一、看一看1.復習聚焦: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們是怎樣來計時的,計時工具是怎么發展的,計時工具的背后有哪些科學原理,以及精確計時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過渡:古時候沒有鐘表人們怎樣計量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系統地回顧一下本單元對于“計量時間”的認識!揭示課題:《計量時間》單元整理(板書)逐課復習本單元教學內容。理一理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完成了哪些學習目標呢?讓我們一起理一理!三、想一想本單元有哪些需要我們重點學習的科學概念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1.本單元按照從古至今人類計時方法的發展脈絡組織課程內容,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設計制作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研究太陽、水流、擺等的運動規律;經歷古人運用事物變化的規律探索計時方法、制作計時工具的過程;發展工程思維;體會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提示:大家可以圍繞以下問題,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并把自己小組的結果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記錄下來。(1)古代的人們是怎樣計時的?(2)怎樣用水計量時間?(3)制作一個水鐘,需要注意什么?(4)提高計時準確性的方法—擺鐘,怎樣計時?2.學生小組討論、記錄、分享。3.擺具有哪些特點?(1)影響擺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怎樣制作一個計時1分鐘的擺?4.學生小組討論、記錄、分享。5.回顧計時工具的演變,感受精確計時的重要性。四、做一做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你掌握了嗎?一起來做一做。1.復習闖關,完成課上闖關復習題【板書設計】《計量時間》單元整理太陽-天太陽鐘-日晷、圭表水鐘、香鐘、沙漏擺鐘 擺繩長,擺動慢擺的快慢:與擺繩長段有關,擺繩長,擺動慢=等時性原理計時工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3張PPT)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計量時間復習課件第三單元1看一看:學習內容2理一理:學習目標3想一想:理解概念4做一做:解決問題1看一看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們是怎樣來計時的,計時工具是怎么發展的,計時工具的背后有哪些科學原理,以及精確計時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計量時間研究的主題是與我們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計時問題。第1課“時間在流逝”通過對日晷等的介紹,簡要了解古代計時方法,然后開展“一炷香”時間的研究。第2課“用水計量時間”關注、研究水鐘。第3課“我們的水鐘”,學生在對水流特點認識的基礎上,開始設計制作自己的水鐘。第4課“機械擺鐘”,通過研究擺鐘,進一步提高計時的精確性。第5課“擺的快慢”,討論并預測哪些因素影響擺的擺動速度,第6課“制作鐘擺”,在前兩課的研究基礎上,學生將設計制作一個1分鐘擺60次。第7課“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學生將回顧本單元探究過幾種計時工具,調查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歸納并初步發現自然界一些周期性運動的事物可用于計時本單元按照從古至今人類計時方法的發展脈絡組織課程內容,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設計制作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研究太陽、水流、擺等的運動規律;經歷古人運用事物變化的規律探索計時方法、制作計時工具的過程;發展工程思維;體會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用原子鐘計時制作鐘擺計時工具的改進太陽東升西落計“天”日晷圭表陰天晚上無法計時用太陽來計時用日影來計時泄水型水鐘受水型水鐘受孔徑大小、水位高低等影響,仍不太準確用水來時擺具有等時性擺的擺動快慢與與擺錘質量無關,與擺繩長短有關伽利略計時精確度大大提高用擺來計時調節擺繩控制鐘擺的快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用燃香來計時用石英鐘來計時原子鐘香燃燒變短的速度基本均勻受風影響,不太準確至今最準確石英振動的等時性計時非常準確計時工具的改進------越來越精確2理一理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完成了哪些學習目標呢?讓我們一起理一理!科學觀念1.具有周期性運動特點的事物,可以用來計時,比如天體運動、燃香、水流、沙漏、擺……3.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相同,這就是擺的等時性。2.保持水位的高度、孔徑的大小不變,水流的速度不變。4. 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質量無關,與擺繩的長度有關,擺繩長,擺得慢,擺繩短,擺得快。科學思維觀察并記錄燃香時間、水流速度、鐘擺及自制擺的相關數據;用表格的形式調查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對比實驗觀察記錄動手制作分享信息辨別和控制實驗中的可變因素,預測和測試擺錘質量、擺繩長度對擺快慢的影響。會設計、制作和改進“水鐘”“擺鐘”等簡易計時器。閱讀、整理并分析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的相關資料,并樂于與他人分享。探究實踐在水鐘等的制作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發展探究時間及計時工具的興趣。213初步體驗不同的計時工具滿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欣賞前人在測量時間方面所做的貢獻,感受到科技的進步能更好地造福人類。在觀察和記錄水流速度、擺的擺動次數時,在制作水鐘和鐘擺時,能始終保持嚴謹細致的態度,意識到重復實驗、分工合作以及細心觀察的重要性。態度責任體會社會的需求是計時工具發展的動力。體會計時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意識到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計時工具,社會的需求是計時工具發展的動力,也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3想一想本單元有哪些需要我們重點學習的科學概念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1. 時間在流逝目錄目錄2. 用水計量時間4. 機械擺鐘5. 擺的快慢3. 我們的水鐘6. 制作鐘擺7.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計量工具制作計時工具計量原理回顧計時工具的演變,感受精確計時的重要性概念一、太陽鐘的原理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會隨著時間有規律地發生變化。人們根據一天中影子的方向變化制成了日晷。用來測量一天的時間。人們根據一年中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制成了圭表。用來確定季節。概念二、用水測量時間的原理去底的透明塑料瓶鉆孔的瓶蓋燒杯滴漏裝置同一裝置,孔徑大小、初始水位不變,流出相同多的水,所需的時間相同,即水流是均勻的。同一裝置,孔徑大小不變,水的流速與水位高低有關。水位越低,流速越慢。水的流速與孔徑大小有關。孔徑越大,流速越快。研究的問題一:每次從200ml流出50ml所用的時間提示:每次需要重新把水加到200ml研究的問題二:繼續流出第二個50ml,第三個50ml,所用的時間概念三、用水測量時間的原理泄水孔:保持水位高低錐體:控制孔徑大小概念四、擺的特點和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擺結構擺繩擺錘擺速往、返算擺動一次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等時性)只改變擺幅大小,擺擺動的快慢不變只改變擺錘質量,擺擺動的快慢不變擺角只改變擺繩長度,擺擺動的快慢會改變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多次實驗減小誤差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擺角大,擺動的幅度大擺角小,擺動的幅度小擺動的幅度簡稱擺幅闖關練習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你掌握了嗎?一起來做一做。4做一做1.要研究擺的快慢是否與擺繩長短有關,應該選擇( )裝置。A.1和2 B.2和3 C.1和3 D.都可行提示:在研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關系時,只能改變擺繩長短,擺繩長,擺得慢,擺繩短,擺得快。2.30毫升水的滴漏實驗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比較,( )。A.前10毫升水漏得快 B.前10毫升水漏得慢 C.漏得速度是一樣的 D.無法確定提示:滴漏速度與水位高低有關,水位高漏得快,水位低漏得慢。3. 右圖中,( )的組合,在開始的相同時間內流速快。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提示:水流速度與孔徑大小、水位高低有關,孔越大,水位越高,流速越快。BAB一、小丁做了一個水鐘,并進行計時實驗,一下是他前7分鐘的數據記錄。(1)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小丁發現滴水速度 。(2)到10分鐘時,小丁的水鐘能流完50毫升嗎?請你一下你的理由。。(3)要改進水鐘,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滴水,方法是控制 不變。(4)古代水鐘又叫刻漏、漏壺,和日晷比,它的主要優點是 ,不足之處是 。時間/分鐘 1 2 3 4 5 6 7 8 9 10水量/毫升 6 12 17 22 27 31 35 先快后慢不能,滴水速度逐漸變慢,平均每分鐘滴水量小于5毫升水位不受天氣影響天冷結冰,體積大,不夠準確二、為了研究擺在相同時間里擺動的次數是否相同,設計實驗測量擺動5次所需的時間。每組測了三次,數據如表。( 1)擺在擺動時的技術方法應該是一個來回算 次。(2)每組的三個數據都不一樣,但都比較接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計時出錯 B數數出錯 C無法避免的錯誤(3)分析每組數據,我們認為擺的擺動具有的特點1C等時性三、下面是小明制作的四個擺,他測試并記錄其中兩個擺的擺動快慢。(1)想要探究擺錘質量對擺動快慢的影響,應該選擇1號擺和 號擺。(2)利用2號擺和4號擺進行對比實驗,可以研究的問題是擺的快慢是否( )A和擺錘質量有關 B受擺繩長短影響 C隨時間發生變化(3)數據上表的數據進行推測,小明測試的?是 號擺。(4)利用上表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 )A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有關 B擺的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 C無法得到準確的結論2B4B四、為了探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的關系”科學小組選擇3個相同的球做擺錘,課時在擺繩長度的選擇上出現爭論,你覺得應該怎么選擇?不同長度的棉繩: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5厘米、20厘米(1)請根據材料中提供的棉繩,選擇正確的長度填寫到上面的表格中。(2)上表數據中,屬于實驗操作失誤產生的數據是 。(3)通過時實驗我們發現擺的快慢和 有關,他們之間的關系是: 。(4)該同學想做一個一分鐘擺動60 的擺,實驗發現1分擺動65次,他應該 。20151024擺繩長度1擺繩越短,擺動越快增加擺長五、小可利用鐵架臺自制滴漏實驗和擺的實驗。滴漏實驗中的塑料瓶力有300毫升水(實驗中不再加水);擺的實驗中墊圈質量是10克,擺繩長度是30厘米。(1)小可觀察到擺擺動15次時,地漏正好滴下30滴水。10分鐘后不再加水的情況下再觀察一次,同一個擺擺動15次時,這個滴漏中滴下的水滴( )A小于30滴 B正好30滴 C大于30滴(2)小可觀察到量筒內的水積聚到10毫升需要1分鐘,那么塑料瓶內的水全部滴完的時間將會( ) A小于3分鐘 B等于3分鐘 C大于3分鐘(3)在實驗中,小可用這個滴漏給擺計時,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A滴漏每滴50滴水,同一個擺的擺動次數是一樣的B滴漏每滴50滴水,同一個擺的擺動次數比之前實驗次數多C滴漏每滴50滴水,同一個擺的擺動次數比之前實驗次少(4)如果將繩子縮短到15厘米,那么與原來相比,15秒內擺的擺動次數( )A會增加 B會減少 C基本不變(5)如果用兩個墊圈(20克)做擺錘,那么與原來相比,15秒內擺的擺動次數( )A會增加 B會減少 C不變ACBAC六、小明探究“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他用兩個鐵架臺、棉線、鐵球組成一個簡易的擺。(1)請在甲圖中寫出擺對應的結構的名稱(2)甲乙是研究擺的快慢與 關系的一組實驗裝置,此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保持相同的條件是 、 等。(3)通過實驗得到數據如下。15秒內擺動的次數.分析數據前,我們對數據進行處理,上表中你認為數據最有可能是實驗操作失誤錯誤產生的數據是 。我們經常進行多次實驗,這樣的目的是 。(4)小明家里的機械擺鐘走慢了,正確的調整方法是( )A向上調整螺母 B向下調整螺母 C增大擺錘質量擺繩長度擺繩長度擺錘質量擺動幅度25避免偶然性,使實驗更準確A七、下面兩個表格是研究擺的運動規律做的觀察記錄(1)分析表一我們發現擺的運動具有 的性質,推測這個擺在25秒內能擺動 次。(2)根據表二數據,研究的是擺的快慢與 之間的關系。該實驗保持不變的條件有 和 。(3)小明把試驗中擺動次數6和11弄混了,請幫他寫在表二中。(4)分析兩表數據,推測表一使用的擺繩長度在( )厘米之間A0-20 B20-40 C40-60等時性擺繩長度擺錘質量擺動幅度11306A表一: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表 表二: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表 原來質量 兩倍質量 三倍質量 原來繩長 兩倍繩長 三倍繩長第一次 15 15 15 第一次 15 12 9第二次 15 15 15 第二次 15 12 9第三次 15 15 15 第三次 15 12 樂樂對“不同的擺自有擺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開展了研究。實驗一:擺自由擺動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把細繩固定在掛鉤上,下端掛一擺錘,讓擺自有擺動,記錄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保持擺繩的長度不變,增加擺錘的質量,使擺錘的質量分別是原來的兩倍、三倍,記錄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實驗二:擺自有擺動的快慢與擺繩長度的關系保持擺錘質量不變,改變擺繩長度,使擺繩長度分別增加到原來的兩倍、三倍,觀察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1)樂樂通過 試驗方法來研究。其中,實驗一改變的條件是 ,不變的條件是 、 。(2)實驗一可得出的結論: 。(3)在實驗二中,樂樂馬上要做“三倍繩長”的第三次實驗,請你預測一下實驗數據,可能是 次。(4)實驗二得出的結論: 。(5)如果實驗時,豆豆的擺原來擺動一次需要1.5秒,他想讓樂樂幫他讓擺擺動得更快一些,樂樂可以(多選) 。A擺錘質量不變,加長擺繩 B擺錘質量不變,縮短擺繩 C增加擺錘質量,加長擺繩D增加擺錘質量,縮短擺繩 E減少擺錘質量,加長擺繩 F減少擺錘質量,縮短擺繩對比擺錘質量擺繩長度擺動幅度A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無關9A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有關,擺繩越短,擺動越快。246琪琪蕩秋千發現自己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幾乎相同。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對此琪琪提出了一下猜想。猜想1: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人的質量有關。猜想2: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秋千繩長有關。猜想3:秋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與秋千擺動的幅度有關。(1)為了驗證猜想,利用的實驗材料有 、 細繩、小球。(2)為了驗證猜想1,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應該選擇序號 做實驗。(3)為了驗證猜想2,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應該選擇序號 、 做實驗。(4)為了驗證猜想3,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應該選擇序號 、 做實驗。(5)實驗結論:小球往返擺動一次所需時間與 有關,與 無關。刻度尺、秒表小球質量23繩長12擺動幅度34擺繩長度擺錘質量、擺動幅度圖中三組小朋友在公園蕩秋千(1)三組小朋友( )擺動最快。 A甲 B乙 C丙(2)甲組一分鐘能擺28次。如果不秋千上只剩下一名同學,一分鐘會擺動( )次。A39 B21 C28(3)秋千蕩的越來越高了,秋千( )A擺得越來越快了 B擺的越來越慢了 C擺動快慢不會改變(4)丙組一分鐘能擺動17次,如果所有的同學都坐在丙組的秋千上,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同學們都去丙組,太重了,擺動不起來 B一分鐘擺動次數不變C擺會遇得越來越快,停不下來CCBB觀察古代水鐘,回答問題(1)圖一水鐘 的類型是( )A受水型 B泄水型 C流水型(2)圖一中漏斗上方的溢水口的作用( )A防止水流入漏斗太少B使漏斗內水位保持不變C讓臟水從里面流出來(3)圖一中水從漏斗出水口流入容器的速度是( )A固定不變的 B不斷加快的 C不斷減慢的(4)圖二容器內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 ,從而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所以它是 型水鐘。ABB下降泄作業布置課后作業完成對應課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計量時間》單元復習教案.doc 3.《計量時間》單元復習課件.pptx 3.《計量時間》單元復習課后練習.doc 50毫升快進2倍.mp4 連續第二個,第三個50毫升合集快進8倍.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