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文教育學科老師個性化教案教師 學生姓名 上課日期學科 科學 年級 初一 教材版本 浙教版學案主題 重力、牛頓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課時數量(全程或具體時間) 第()課時 授課時段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1、重力的含義,重力的方向、施力物體。2、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3、二力平衡個性化學習問題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g的意義、慣性的大小因素二力平衡的條件教學過程 重力一、重力及其方向1.歸納:(1)定義:物體由于 叫做重力。 A、施力物體是 B、受力物體是 (2)作用點-------- A規則物體: B、不規則物體:(3)重力的方向是 ,即 始終垂直于 向下。(4)應用--- ,用來檢測墻體是否 ,或者用來檢測相框是否掛正。鞏固訓練1 在下圖中,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滾下時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鞏固訓練2 扔出去的鉛球在下落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方向與大小是( ) A.大小不變,方向變化 B.大小增加,方向不變 C.大小和方向始終保持不變 D.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二、重力的大小1.歸納: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成 :重力/質量= 牛/千克,公式:G/m=g=9.8牛/千克。g的物理意義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 牛。例1質量為50千克的小明同學,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例2一本書受到的重力為7.84牛,則它的質量為多少千克?鞏固訓練3 質量是0.1千克的書本放在桌子上,則書本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施力物體是( ) A.0.98牛 地球 B.9.8牛 地球 C.0.98牛 桌面 D.9.8牛 桌面3. 不同星球上的重力” 月球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 牛/千克,表示 。4.重力與質量的區別和聯系 (1)概念不同:質量表示 的多少,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2)符號不同:質量用m表示,重力用G表示。 (3)單位不同:質量的單位是 ,重力的單位是 。 (4)質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 ,且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5)大小與地理位置是否有關:同一物體在任何位置質量大小均不變;物體的重力大小會隨 的變化而變化。 (6)測量工具不同:質量用天平和秤測量;重力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 (7)聯系:G=mg,質量越大的物體,所受的重力也越大【跟蹤演練】1.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_,它的方向總是_________。利用這個性質,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_________,還可用重垂線來檢查桌面或窗臺是否_________。思路解析:物體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叫重力。任何物體的重力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就是利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這個特點,做了重垂線,利用重垂線就能檢查墻壁是否豎直和檢查窗臺是否水平。答案:重力 豎直向下 豎直 水平2.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有一定的關系,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是比例常量,一般情況下認為是不變的,通常取9.8N/kg。思路解析:重力的表達式是經常要用到的,理解它是非常必要的。該公式表示的是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量之間的關系。g是比例常量,它隨所處的緯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最小,在南北極附近最大。在要求不那么嚴格的情況下可以認為是不變的。答案:G=mg3.關于比值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A.9.8N等于1kgB.9.8kg等于1NC.質量是9.8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ND.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思路解析:物體的重力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數量關系,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重力是9.8N,根據這個比值可寫成公式G=mg,進而求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故此題正確選項為D。常有些人不了解9.8N的含義,以為1kg=9.8N,實際上g是重力G與質量m的比值。就地球附近而言,它是一個常數值,絕不能把質量與重力混為一談。答案:D (強化類訓練)1.關于重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吸引而產生的B.重力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C.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D.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思路解析: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A項說法正確。重力并不是物體固有的屬性,B項說法不對。由公式G=mg可知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C項說法正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D項說法正確。答案:B2.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桌面對書的支持力B.重力、書對桌面的壓力C.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書對桌面的壓力D.重力、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書對桌面的壓力思路解析:書是靜止的,說明它受到的是平衡力。首先找到的是重力,能和重力相平衡的力只能是桌面對它的支持力。因為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書與桌面接觸,書會給桌面以壓力,桌面也同時給書一支持力。A正確,BCD錯。答案:A3.關于質量和重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質量與重力是一回事,質量大的重力大B.質量與重力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C.在同一地點,質量相同的物體重力一定相等D.買米和背米時,人們只關心重力思路解析:由質量和重力的關系可知質量是含物質的多少,沒有方向;而重力是地球的引力,有方向。在地球的同一地點,質量相同的物體重力是相同的。買米時人們關心的是質量,即所含物質的多少,而背米時關心的才是重力。答案:C4.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作用點在物體的_________上。思路解析:重力也是力,力的三要素同樣適合它。通常情況下我們取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答案:豎直向下 重心5.地面附近的物體都受重力,重力與質量關系寫成公式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其中取g=9.8N/kg,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由G=mg式相聯系。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答案:G=mg 物體所受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6.一個質量為3kg的鉛球,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方向指向_________。當運動員向斜上方推出這個鉛球時,主要是_________的作用使鉛球不能做直線運動。思路解析:由重力公式G=mg得重力大小為29.4N,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當向斜上方推出鉛球后,由于重力作用使鉛球不能做直線運動。答案:29.4 豎直向下 重力7.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斜面上勻速下滑,試在圖13-2-1中畫出物體所受重力的圖示。圖13-2-1思路解析:(1)計算重力,G=mg=5kg×9.8N/kg=49N;(2)作出標度,每標度表示9.8N;(3)作對角線,交點為重心,豎直向下方向畫出5個標度長;(4)在線段末端畫箭頭表示方向,并標出G=49N,結果如下圖所示。答案:如上圖所示。 (鞏固類訓練)1.(2010湖北黃岡)如圖13-2-2所示,下列各力中屬于引力性質的力是( )圖13-2-2A.運動員對杠鈴的力B.大象對蹺蹺板的力C.推土機對泥土的力D.月亮對地球的力思路解析:運動員對杠鈴的力是舉力;大象對蹺蹺板的力是壓力;推土機對泥土的作用力是推力;只有月亮對地球的作用力是吸引力。答案:D2.用天平和彈簧測力計分別在北京和廣州稱量同一物體,兩次的稱量結果是( )A.天平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都相同B.天平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都不相同C.天平示數不相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D.天平示數相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相同思路解析:用天平稱量的是物體的質量,用彈簧測力計稱量的是物的重力,由重力和質量關系可知D正確。答案:D3.如果沒有重力,下列哪些現象不會出現( )A.灰塵揚起后不會落回地面B.湯水能倒進嘴里C.人輕輕一跳就會跳得非常高D.河水就不會流動了思路解析:假如沒有了重力,即地球的引力消失了,A、C、D現象都會出現。而湯水不能倒進嘴里,所以ACD錯,B對。答案:B4.不計空氣阻力,跳高運動員騰空后施力給他的物體的個數有( )A.1個 B.2個 C.3個 D.0思路解析:跳高運動員騰空后不計空氣阻力只受一個力——重力,而不受地面對它向上的彈力,因為他已經離開了地面,所以A對。答案:A5.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約為地球的1/6,一個人在地球上能舉起200kg的物體,那么到月球上他能舉起物體的質量為( )A.200kgB.1200kgC.200/6kgD.無法計算思路解析: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為地球的1/6,說明要舉起同一物體,月球上的舉力只需地球上的1/6,要產生相同的力,則月球上的物體的質量為地球上的6倍。本題重點考查物體所受的重力會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在同一地點,物體所受的重力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同一個人的舉力是相同的,在地球上此人能舉的物重G為G=mg=200kg×9.8N/kg=200×9.8N在月球上人的舉力與在地球上相同所以G′=m′g′=G所以m′===1200kg。答案:1200kg6.圖13-2-3所示的重力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圖13-2-3思路解析: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接觸面、斜面。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圓球的重心在球心處,所以A正確。答案:A7.一個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人在地球上的質量是60kg,到月球上他的重力為( )A.60NB.588NC.98ND.10N思路解析:質量為60kg的人在地球的重力為60×9.8N=588N。由于此人的質量不變,所以人在月球上的重力為588×1/6N=98N。答案:C8.質量為1.2t的重物,所受重力是______N,當其被吊車加速向上吊起時,物體重力將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吊車吊升距離與地球半徑相比可忽略不計)。思路解析:物體的質量與重力的關系由公式G=mg決定。使用公式要注意統一單位,m=1.2t=1.2×103kg,g=9.8N/kg,則有G=mg=1.2×103kg×9.8N/kg=11760N。答案:11760 不變9.一個質量為40kg的學生,在地面上時,對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約為________N。思路解析:物體的質量與重力的關系由公式G=mg決定。已知g=9.8N/kg,m=40kg則有G=mg=40kg×9.8N/kg=396N。答案:39610.如圖13-2-4所示,質量為10kg的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試畫出物體所受重力的圖示。圖13-2-4思路解析:要作重力的圖示,必須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同時還要畫出標度。(1)重力的大小:G=mg=10kg×9.8N/kg=98N。(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地面向下)。(3)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A的幾何中心處。答案:物體重力圖示如下。11.圖13-2-5中虛線為拋出的瓶子在空中運動的軌跡,請在圖中瓶子的位置作出它在下落階段所受重力的圖示(瓶子的質量是0.5kg)。圖13-2-5思路解析: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瓶子重力的圖示如圖所示。G=mg=0.5kg×9.8N/kg=4.9N。2.5N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作用的時候,總保持 狀態或 。這個定律是在 的基礎上經過 得出來的。2.勻速直線上升的物體,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則該物體做 運動。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是改變物體的原因,而不是 的原因。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4.在“斜面小車”實驗中,使用同一輛小車沿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來,比較小車在毛巾、紙板和玻璃三種表面上滑行的距離,其中在 上滑行得最遠,說明小車在 上速度變化最慢,受到 最小,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則小車做 運動。例1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維持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則認為:運動的物體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到底誰說得對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和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要探究運動到底需不需要力來維持,只需研究力對運動物體的影響,所以小明讓一輛運動的小車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變化。小明在實驗中是如何讓小車受到不同阻力的? 。(2)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我們應該保持小車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小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3)請將小明在本實驗中的結論填寫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4)根據小明的結論,你能推斷出若小車不受阻力,將做什么運動嗎?2.科學家們的探究歷程(1)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有力才會運動,力是物體產生運動的 ;(2)400多年前,伽利略: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 它的速度將 ;(3)笛卡爾補充: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將做 運動;(4)牛頓補充:靜止的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時將保持 狀態。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作用的時候,總保持 狀態或 。理解:(1)對象:(2)條件:(3)狀態:(4)靜止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 運動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 沿斜面以5米/秒速度向上運動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二、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 運動的原因;力是 的原因。三、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 ),慣性的大小只取決于( )。【跟蹤演練】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靜止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做勻速運動 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2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 B.物體受力才會運動,當外力停止作用后,物體會慢慢停下來 C.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也能改變表面情況毛巾棉布木板小車運動距離(米)0. 270. 420. 793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見下表。通過探究,我們可以反駁如下說法中的哪條( ) A.摩擦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 B.小車受到力就運動,小車不受力就不運動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D.運動物體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二力平衡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 狀態或 狀態,就說這兩個力是相互 的。2.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兩個力要作用在 上, 、 ,并且要在 上。3.一個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將保持 狀態或 狀態。4:重為10牛的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兩力的施力物體分別為 、 ,兩力的方向分別為 、 ,兩力的關系是 。5.一對平衡力與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區別:一對平衡力一對相互作用力相同點1大小相等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同點1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平衡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為零)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一對相互作用力不能互相抵消,也不能求它們的合力)2不一定同時存在同時存在,同時消失3不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一定是同一性質的力【跟蹤演練】1. 某同學靜立在磅秤上,下列幾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B.人對磅秤的壓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D.磅秤的重力與人的重力2.在下列圖示中,表示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圖是( )3.如圖所示的鐵球,在被壓縮的彈簧上面能保持靜止不動的原因是( )A.重力的作用 B.彈簧對它的支持力C.地面對它的支持力 D.平衡力的作用4.空中勻速下降的兩只降落傘,其總質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5米/秒,所受阻力F甲、F已之比是( ) A.3:5 B.2:5 C.5:3 D.1:15.教室里的課桌處于靜止狀態,這是因為課桌受到 和 的作用;這兩個力是 力。6.某人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地豎直向上提起重50牛的物體,這時人對物體施力的大小為 牛。如果以2米/秒的速度勻速向上提起這一物體,那么這個人對物體施力的大小為 牛。7.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明動手制作了如圖1所示的木塊作為受力物體,木塊上的四個掛鉤作為如圖2 所示的兩鉤碼上端細繩的系掛點。 (1)當兩端細繩分別系于1、2兩個掛鉤且保持兩繩共線,在左盤中放1個鉤碼,右盤中放2個鉤碼時(每個鉤碼質量相等),木塊會向 運動。此時木塊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兩個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當兩端細繩分別系于3、4兩個掛鉤,在兩盤中各放人1個砝碼時,木塊會發生 ,直到兩邊的拉力在 為止。 (3)當把兩個吊盤上的細繩都系于一個掛鉤上,且讓兩吊盤都朝右拉木塊時,木塊將向 運動。 (4)通過(1)、(2)、(3)的實驗可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8.質量為5千克的箱子,在25牛的水平推力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箱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用力的示意圖畫出來。課堂練習 另附課后作業 另附學生成長記錄 本節課教學計劃完成情況: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的接受程度: 5 4 3 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的課堂表現:很積極□ 比較積極□ 一般積極□ 不積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上次作業完成情況: 優□ 良□ 中□ 差□ 存在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管師( 班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備 注學生簽字 班主任審批 教學主任審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