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地球的故事湘科版四年級上冊目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典型習題課外延伸0102030405新課導入導入想一想太陽和月亮都是球形導入想一想同學們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嗎?新課教學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然而在古代,然而在古代,人們不是這樣認為的。那時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呢?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如何你是古代的人,你現在正在思考地球的形狀,我們要怎樣尋找證據呢?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天像一個鍋是圓的;地像一張有褶皺的紙,是平的。大地是盾形的大盤子,天空像扣在盤子上的銅碗。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古代人們憑直覺認識地球,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由此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同學們,你們覺得“天圓地方”這種猜想對不對?古時候的人們為什么不能把地球的形狀描述正確呢?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這種猜想是錯誤的。古時候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只能憑自己的直覺,光靠自己的眼睛來判斷,盡管結論是錯誤的,但他們畢竟也是在仔細觀察之后做出的猜測,并不是憑空想象。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隨著歷史的發展,慢慢地人們對“天圓地方”的想法產生了懷疑。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古希臘人發現:進港的船只總是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船只出港總是先不見船身,然后船桅再逐漸隱沒在海平面下,因為他們提出了大膽的假設。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古希臘人通過觀察船只進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設: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個大圓球。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猜想與假設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模擬實驗,看看是否也能觀察到古希臘人看到的現象。觀察探究模擬進港的帆船用橡皮泥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為船桅,用籃球當作地球,讓“船”在“地球”上“航行”。觀察探究模擬進港的帆船觀察“船”進出“港”時,有沒有古希臘人一樣的發現?先看見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觀察探究模擬進港的帆船把“船”放在平面上“航行”,能看到相同的現象嗎?在平面上移動時,我們可以看到完整的船。觀察探究模擬進港的帆船想一想,古希臘人為什么假設地球是球形的?觀察探究亞里士多德的推測公元前359年前后,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月食,根據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形的事實,作出了“地球是個球體”的推測。觀察探究亞里士多德的推測讓我們來做個實驗驗證一下準備一個正方體和一個球體,用手電筒照射它們,看投射到白紙上的影子是怎樣的。觀察探究亞里士多德的推測經實驗得知:正方體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體的影子是圓形的。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不斷地求證盡管人們早就推測地球是個球體,可是真正用實踐來證明這個推測還是16世紀以后的事。如果地球是個球體,從地球上的一個點出發,朝著一個方向一直走,一定能夠重新回到出發點。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支持了這一猜想。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不斷地求證1519年9月,麥哲倫帶領由5艘艦船組成,共237人的船隊開始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他們從西班牙出發,一直向西航行。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不斷地求證在漫長的航行中,麥哲倫一行歷盡艱苦,船員大批死亡,麥哲倫也在與途中部落沖突后死亡,4艘船先后沉沒。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不斷地求證當最后一艘船與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時,船上只剩下18人。觀察探究人類對地球形狀不斷地求證讀完上面的史實,你有什么感想?對待心中的疑問,要大膽的去猜測,更要想辦法去證明。在探究的過程中懂得利用科學技術。科學探究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我們也要學習麥哲倫的堅持不懈的吃苦精神。觀察探究在太空中看地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們能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觀察探究在太空中看地球1972年12月7日,乘坐“阿波羅17號”的宇航員拍攝了一張著名的地球照片,被命名為“藍色彈珠。”觀察探究在太空中看地球2003年10月15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了14圈后,于次日返回地球。觀察探究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其赤道的周長大約為4萬千米,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典型習題填空題1.很久很久以前,古人認為地球是 的。方2. 航海,1522年后回到了出發地。麥哲倫判斷題1.看遠處的船,先看到船頂,是因為船頂比較高。( )2.地球是圓的是古人就發現的現象。( )XX選擇題以下現象中可以推翻古人認識的是( )A.用望遠鏡看遠方進港的船,總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A BB.月食時,觀察到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的C.在沙漠里,偶爾會看到海市蜃樓現象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課外延伸課外延伸同學們想一想,地球是正圓形嗎?課外延伸地球是個球體,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圓球,赤道周圍也因此向外隆起。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