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導學目標1.學習應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質的性質,從而建立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單位;知道水的密度。3.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重點難點1.重點: 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密度的測量2.難點: 比值定義法,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導學過程【自主學習】一、閱讀課本92-93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猜想與假設:①相同體積的同種物質,其質量是________。②相同體積的不同種物質,其質量是________。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本實驗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用天平、量筒等工具分別測出它們的質量和體積,然后再計算相同體積內的質量,進行比較。(1)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測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比較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密度1.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________與它的________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密度公式:ρ= ,ρ表示________,m表示________,V表示________。變形式:________________。3.密度基本單位:________;常用單位:________。換算關系:1g/cm3===103kg/m3。4.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的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一、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比值1.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同學們分成四個大組或者若干個小組,每組測量一種物質,分工合作,共同收集以下證據1組:測出若干杯體積不同的純水的質量與體積2組:測出若干個體積不同的鐵塊的質量與體積3組:測出若干個體積不同的銅塊的質量與體積4組:測出若干個體積不同的鋁塊的質量與體積。物質 實驗 次數 質量 m/g 體積 V/ cm3 比值(m/V)數值 單位1232.歸納總結:(1)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________。(2)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________。(3)表中有一個欄目“單位”應填寫為________。二、密度的測量交流討論:1.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石塊的密度2.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討論完成: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記錄表格等我來闖關1.由密度公式可知,對于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 )A.質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體積越大,其密度就越大C.其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D.質量跟體積成正比2.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是( )A. B. C. D.3.一支粗細均勻的蠟燭,燃燒掉一半,剩下的半支與原來的相比( )A.質量不變,體積不變,密度不變 B.質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變小C.質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D.質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4.有四個容量均為200ml的瓶子,分別裝滿醬油、純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裝的質量最多的是(ρ醬油>ρ純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純水 B.醬油 C.酒精 D.植物油5.用天平測量一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如圖甲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________;將該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圖中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石塊的密度是________g/cm3。6.夏天,自行車輪胎充氣后(密封良好)在陽光下暴曬,輪胎內氣體的質量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密度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兩個實心物體甲和乙,它們的質量之比是2∶5,體積之比是2∶3,則它們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我的收獲參考答案導學過程【自主學習】一、猜想與假設:①相同的 ②不同的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 控制變量法(1)天平、砝碼、量筒(2)不同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3)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二、1.質量 體積2.密度 質量 體積m=ρV、3.kg/m3 g/cm34.體積為1m3的水的質量為1.0×103kg【合作探究】一、2.(1)相同(2)不相同(3)g/cm3我來闖關1.D 2.B 3.D 4.B 5.24.2 2.426.不變 變小7.3∶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