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彈力及彈簧測力計導學目標1.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什么是彈力。2.在常見的力現象中,知道哪些是彈力。3.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4.經歷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實際過程,通過實際操作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重點難點1.重點: 彈力、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原理及使用方法2.難點: 彈力導學過程【自主學習】一、彈力閱讀課本第108頁“彈力”內容,完成下列問題:①物體受力后會發生形變,若撤去作用力后,該物體能夠________,則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②因物體發生________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二、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閱讀課本第109、110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彈簧測力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2.彈簧測力計的制作(測量)原理:在________內,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________。3.彈簧測力計使用前:①觀察________;②觀察________;③檢查指針是否指在________處,若沒有,需將指針________________。4.測力時,要使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________________在一條直線上,彈簧不要靠到刻度盤上。【合作探究】彈力活動1:學生演示用橡皮筋將粉筆頭彈出去。思考:不讓橡皮筋發生形變,能把粉筆頭彈出去嗎?當使橡皮筋、彈簧、氣球發生彈性形變的同時,你的手有何感覺?這又說明了什么呢?歸納總結:任何物體只要發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繩的拉力等,其實質都是彈力。活動2:取出廢舊圓珠筆里的小彈簧,先用較小的力拉,再用較大的力拉,觀察發生形變后的變化。觀察后一種情況下,撤去力后彈簧還能恢復原狀嗎?總結: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不能恢復到原狀。彈力產生的條件:1.物體________;2.物體發生________。我來闖關1.下圖中,所表現的力不是彈力的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是測量質量的工具B.彈力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C.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不允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D.有彈性的物體,對其施加任意大的力后均能恢復原狀3.如圖所示,把兩個質量均為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不是水平或豎直方向的力B.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C.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1ND.稱鉤碼重力前,需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4.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間不相互接觸,也能產生彈力B.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C.只要物體接觸,就一定產生力D.只有彈簧能產生彈力5.如圖所示,此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用來測量________的儀器,它的量程為________N,指針所指的示數為________N。6.圖中手的拉力為________N。如果該彈簧測力計彈簧的原長為10cm,在圖中的拉力作用下此彈簧的長度為12cm,那么在受到的拉力是3.2N時,彈簧劑力計的彈簧長度為________。我的收獲參考答案導學過程【自主學習】一、①恢復原狀②彈性形變二、1.彈簧 指針 刻度盤 外殼2. 一定范圍 越大3.①量程 ②分度值 ③零刻線 調回零刻度線處4.所測力的方向【合作探究】1.互相接觸 2.彈性形變我來闖關1.C 2.C 3.B 4.B 5.彈簧測力計 力的大小 0~5 3.46.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