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人類活動對地表變化的影響湘科版五年級上冊目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典型習題課外延伸01020304051.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想一想人類的活動對地表有影響嗎?在本單元第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人類修建大壩,修建海上機場,確實對地表產生了影響,人類還有哪些活動也會對地表產生影響呢?修建水庫開挖河道2.新課教學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人類活動對地表變化的影響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由于黃土結構疏松,本來就極易流失,經過幾千年來人類活動的影響,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形成了千溝萬壑的破碎地形。從1978年開始,我國在黃土高原開展了大范圍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為主的“三北工程”,使這里的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人類活動對地表變化的影響搜集因人類活動造成地表改變的典型事例,與同學交流。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人類活動對地表變化的影響大家都認識這條河嗎?這是京杭運河,它是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建的人工大運河,水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田地?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人類活動對地表變化的影響水邊這么多田地是在圍湖造田,大家知道什么是圍湖造田嗎?圍湖造田是指湖泊的淺水草灘由人工圍墾成為農田的活動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今天我們就以圍湖造田為例來分析一下人為改變地表的利與弊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人們為什么要圍湖造田?湖泊灘地土層厚、土質肥沃、地勢平坦、灌溉便利,我國勞動人民利用湖泊灘地從事開墾種植具有悠久的歷史。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新中國成立后,圍湖造田的速度和規模進入高潮,洞庭湖灘地圍墾造田面積總計曾經達1500平方千米,對解決當時的糧食問題起了一定作用。然而洞庭湖的水域面積也因此而大量減少,從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位。洞庭湖面積變化歷史表年份容量(億立方米)面積(平方千米)1896194919581977198354002934350268314121027401782691174分析上表中洞庭湖面積的變化趨勢洞庭湖的面積在逐漸減小,隨著洞庭湖面積的減小它的容量也在逐漸減小。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這樣大規模的圍湖造田會造成什么后果?說一說你的看法,與同學交流。土地多了可以多種糧食。但也會……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耕地面積雖然增加了,但卻導致湖中不能容納原來那么多水了。湖中的魚類、水草都會減少。水上以捕魚為食的鳥、鴨子也會減少。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看來圍湖造田對我們的影響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有弊的方面。圍湖造田糧食增產耕地面積增大利利水容量變小生物變少蓄水能力差弊弊弊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圍湖造田的利與弊1998年長江中游夏季大洪災過后,我國政府明確提出“退田還湖,加固干堤”等政策,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護工程開始實施。3.典型習題填空題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1. 1998年長江中游夏季大洪災過后,我國政府明確提出“ ”等政策,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護工程開始實施。退耕還湖、加固干堤2.從1978年開始,我國在黃土高原開展了大范圍 、退耕還林為主的“三北工程”。植樹造林判斷題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1.為了收獲更多的糧食,我們要盡可能多地開墾土地。( )2.人類活動雖然能夠改變地表形態,但是最終可能給人類帶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X√選擇題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下列人類活動中,有利于保護地表形態的是( )。A.占用耕地建樓房B.退耕還林C.圍湖造田D.亂砍濫伐B4.課堂小結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我們要注重可持續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5.課外延伸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與同學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呢?還有什么疑惑沒有解答呢?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