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你有我有他也有,烏黑身子烏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謎底:影子19、太陽與影子學習目標:1.能描述形成影子的原因和條件。2.能歸納出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影子在不同時間是不一樣的。自學提示:自學課本第53頁活動一:找影子,思考以下問題。1. 在哪里能發現影子呢?2. 根據自己的動作,描述影子的變化。3. 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先自學2分鐘,小組討論交流3分鐘,組長做好分工。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會形成阻擋物的影子。太陽是一顆能夠發光發熱的恒星,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人和物都會產生影子。阻擋物光影子模擬實驗實驗方法:1、按照上北下南的方向擺好紙張,小木棒放在紙張中間位置。2、用手電模擬太陽的東升西落,在移動過程中保持手電的光照射在小木棒上,觀察小木棒影子長短和方向的變化。3、中午時,“太陽”要足夠高。注意: 手電不要直接照射別人的眼睛。影子的變化規律:1.早上太陽從 升起,影子在 ;中午太陽在 ,影子在 ;下午太陽在,影子在 。2. 和 影子最長, 影子最短。3.上午影子由 逐漸變 ,中午 ,下午影子由 逐漸變 。一天中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 。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西方東方清晨傍晚中午長短最短短長長短長影子的變化跟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關系?答:(1)、太陽和影子的方向總是相反的。(2)、太陽在天空中位置越高,影子越短;位置越低,影子越長。1.影子形成的條件:光和阻擋物。2.影子形成的原因: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影子。太陽是一顆能夠發光發熱的恒星,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人和物都會產生影子。3.影子的變化規律: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陽在南方,影子在北方;下午太陽在西方,影子在東方。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長,中午影子最短。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漸變長。一天中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4.影子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有關:物體的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反,太陽在天空中位置越高,影子越短;位置越低,影子越長。當堂檢測:1、行進中的光被 時,就會形成阻擋物的 。2、太陽是一顆能夠發光發熱的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人和物都會產生 。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 。4、14時,測得陽光下大樹影子長5米,,再過一小時測量,大樹的影子應比5米 。影子阻擋恒星影子長短長長1.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陽在南方,影子在北方;下午太陽在西方,影子在東方。2.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長,中午影子最短。3.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漸變長。一天中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19課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日晷及日晷的組成。2、認識無影燈。自學提示:學生自學課本第54頁活動三---制作日晷,思考以下問題。1.日晷的原理是什么?2.日晷由哪幾部分組成?3.日晷可以分為哪些類型?4.怎樣制作簡易日晷?學生先自學2分鐘,小組討論交流3分鐘,組長做好分工。1.日晷是古代重要的計時工具,2.日晷的原理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3.日晷通常由晷針和帶時間刻度的晷面組成。4.日晷分為赤道式日晷和地平式日晷等類型。帶時間刻度的晷面底座晷針學生作品想一想,利用日晷判斷時間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日晷判斷時間的原理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位置不斷變化,晷針的影子也發生相應變化。神奇的無影燈醫生進行手術時,如果病人的手術部位被影子覆蓋,就會給醫生的操作帶來困難。因此,醫生都是在無影燈下給病人做手術。1、無影燈真的“無影”嗎?為什么叫無影燈?答,無影燈不是真的無影,因為它是利用多點光源效應,減弱手術區域的陰影,最終形成無影區,所以取名叫無影燈。無影燈設計的原理是利用多點光源效應,減弱手術區域的陰影,最終形成無影區。無影燈的設計原理課堂小結。1.日晷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計時工具,也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2.日晷的原理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3.日晷由晷針和帶時間刻度的晷面組成。4.日晷分為赤道式日晷和地平式日晷等類型。5.利用日晷判斷時間的原理是陽光下晷針影子的方向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6.無影燈設計的原理是利用多點光源效應,減弱手術區域的陰影,最終形成無影區,所以取名叫無影燈。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