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科學入門復習課浙教版初中科學七年級(上)第一章科學:1.1 科學并不神秘研究各種的自然現象,并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1.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 )A.千島湖中哪種魚脂肪含量最低B. 杭州植物園內哪種花卉最美觀C.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內哪幾種植物冬季開花D.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內哪種植物自然生長速度最快B科學研究的是各種自然現象,自然現象是客觀的,花卉美不美觀是主觀的,所以不屬于科學問題。1.2 走進科學實驗室1、常用的加熱儀器:酒精燈火柴點燃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從外到內:外焰、內焰和焰心溫度最高溫度最低1.2 走進科學實驗室2、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石棉網1.2 走進科學實驗室試管加熱注意事項①加熱前要擦干試管外壁,防止水滴流下炸裂②試管試管中所盛的試劑不能超過試管的1/3。③試管可以加熱,加熱時要用試管夾夾在離試管口1/3處④加熱時,要先預熱,以免破裂。⑤加熱時,管口不要對著別人或自己3、試管:用于少量的試劑的反應1.2 走進科學實驗室4、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的液體√①使用滴管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滴管要保持豎直于容器正上方,避免傾斜,切忌倒立②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不能觸碰到容器壁③滴管用后應立即沖洗,未經沖洗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使用注意事項:膠頭滴管1.2 走進科學實驗室5.取用較多量的液體:傾倒法a、瓶塞倒放在桌上;b、試劑瓶標簽向手心;c、試管略傾斜,瓶口緊挨試管口;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桌面防止流出的試劑腐蝕標簽d、倒完液體,立即蓋緊瓶塞。防止試劑流出防止試劑被空氣污染注意事項:1.2 走進科學實驗室1.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BCDC1.2 走進科學實驗室2、下列儀器中,用來加熱其他物體的是_________,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常用來攪拌的是______,可以用來直接加熱的容器是_______,用來添加少量固體的是________,能用來加熱但不能直接加熱的容器是______。(填序號)①燒杯 ②膠頭滴管 ③試管 ④酒精燈 ⑤玻璃棒 ⑥藥匙④②⑤③⑥①1.3 科學觀察直接觀察:直接利用感官進行的觀察間接觀察:借助儀器進行的觀察單憑我們的感官進行觀察還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地判斷作出準確的判斷擴大觀察的內容和范圍觀察記錄要客觀、有效、規范。常見的記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1.3 科學觀察下面是幾種情況的觀察實例:①某學生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②醫院的化驗員用顯微鏡觀察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③用手背摸額頭判斷是否發燒;④用體溫計測量體溫;⑤用耳辨聽是哪種樂器發音。以上既屬于直接觀察又屬于定性觀察的是( )A.①⑤ B.③⑤ C.②④ D.②⑤B1.4 科學測量1、測量是一個把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2、測量工具:刻度尺3、測量步驟①選正確:②放準確:③看準確:④讀準確:⑤記準確:根據物體長度和要求選用合適的量程和最小刻度的刻度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一端,刻度線緊靠被測物。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應當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長度測量測量值=準確值+估計值1.4 科學測量4、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另外,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納米(nm)。5、長度幾種特殊的測量方法:⑴累積法:金屬絲直徑 ⑵滾輪法:跑道長度⑶化曲為直法:地圖上鐵路的長 ⑷組合法:金屬圓柱體的直徑1.4 科學測量1.如圖,物體的長度為 ______ cm,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581mm2.用刻度尺測得某物體的長度是1.358米,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準確值是__________;估計值是_______.1cm1.35m0.008m1.4 科學測量3.仔細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小明用毫米刻度尺(如圖甲所示)測量一本書每張紙的厚度(不計封面,共200頁),由此可知每張紙的厚度大約是__________毫米。0.061.4 科學測量仔細觀察下圖,回答問題。(2)小剛在測金屬絲直徑時,采用了如圖乙所示的方法。他將細金屬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16圈后用刻度尺測量,測得這個線圈的長度是_________毫米,細金屬絲的直徑是_________毫米。(3)小明和小剛的實驗都用到了特殊測量方法,你認為它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測量方法。12.00.75提高測量的精度1.4 科學測量體積測量182、量筒的正確使用:①測量前: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量程、最小刻度②使用時,必須將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液體后不能用手拿起來讀數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中央最低處保持水平1、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cm 、dm 、m ,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mL、L。量筒量杯1020304050俯大仰小3、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排水法。1.4 科學測量如圖所示,測量一塊小蠟塊的體積,步驟如下:A.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_______毫升;B.用細線拴住一枚鐵釘;C.將鐵釘慢慢地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示數為V2=________毫升,則鐵釘體積為______厘米3;D.用細線將鐵釘和蠟塊拴在一起;232631.4 科學測量如圖所示,測量一塊小蠟塊的體積,步驟如下:E.將鐵釘和蠟塊慢慢地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讀數為V3=______毫升,則蠟塊體積為______厘米3。分析上述步驟,其中不必要讀數的步驟是_____(填字母),蠟塊的體積可表示為V=_____________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 4923AV3-V21.4 科學測量溫度測量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液體的熱脹冷縮。2、溫度計的正確使用:①不能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②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④溫度計的玻璃泡進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液面相平。⑤記錄時,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并注意是否漏了負號。1.4 科學測量溫度測量常用溫度計 體溫計最小刻度量程結構讀數時原理一般為1°C0.1°C一般為0~100°C35-42°C玻璃泡容積相對較小玻璃泡容積大,內徑細有一段很細的彎口不能離開被測物體可以離開被測物體,用之前需要甩液體的熱脹冷縮1.4 科學測量1.用體溫計測得小科的體溫為37. 3℃,若沒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妍和小孫的體溫,小妍和小孫的實際體溫為37. 1℃和38. 4 ℃,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 )A. 37. 1 ℃和 37. 3 ℃ B. 37. 1℃和38. 4 ℃C. 37. 3℃和37. 3℃ D. 37. 3℃和38.4℃D2.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為 20 ℃ ,用它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 80 ℃ ,若用這支溫度計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 41 ℃ ,則這杯溫水的實際溫度是( )A . 41 ℃ B . 21 ℃ C . 35 ℃ D . 36 ℃C1.4 科學測量3.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_________和認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分別進行了三次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______。圖乙中所示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酒精和水的溫度,那么酒精的溫度是_______℃,水的溫度是_______℃。量程-288C1.4 科學測量4.為了研究“伽利略溫度計”,某學習小組按資料描述自制一個簡易測溫裝置。A 為一塑料瓶,B 為吸管,通過軟木塞與 A 相連,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 h,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測出對應水柱高度 h,記錄數據如下表:(1)一般來說,________(填“氣體”或“液體”)熱脹冷縮最顯著,固體最不顯著(2)此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此溫度計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測 29 ℃及其以上的溫度,為什么?氣體瓶內氣體的熱脹冷縮不能溫度每升高 2℃,液柱下降 5.2 cm ,而在 27 ℃時液柱高度已經小于5.2cm。1.5 科學探究1.5 科學探究1、當你肚子疼到醫院里看病時,通常醫生問你哪里疼,有無拉肚子,是否感覺疲勞;然后用手去觸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驗血液、大便等。醫生采取這些行動直接目的是為了( )A、建立假設 B、獲取事實和證據 C、提出問題 D、制定計劃2、為研究陽光對花生發芽的影響,李明同學設計了一組對照實驗,在甲和乙兩個花盆中種了花生,并對陽光、溫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兩處應是( )A.20℃ 不充足 B.20℃ 充足C.30℃ 不充足 D.30℃ 充足BB1.5 科學探究3.現在是柿子成熟的季節,果農們在柿子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就進行了采摘,怎樣才能使柿子早點成熟呢 小西做了下面的實驗,并且實驗結果做了記錄。他選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種柿子,分成三組,每組10個,分別放在三個相同的紙箱中,往第一個紙箱中放了兩個成熟的蘋果;第二個紙箱放在溫度稍高的地方;第三個紙箱只放10個柿子,放在與第一個紙箱相同的地方。觀察柿子的顏色和軟硬來比較是否成熟。(1)小西同學的探究的問題是: ?(2)實驗中第三組的作用是 。(3)請你幫助小西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怎么樣才能使柿子早點成熟作對照溫度稍高和加蘋果都能加快柿子成熟1.5 科學探究4.某小組在“探究環境條件對葉綠素形成的影響”的活動中,作出的假設是:光照能影響葉綠素的形成。據此假設該小組設計如表實驗方案:(1)全班同學們討論后認為:按上述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不能對“光照能影響葉綠素形成”的假設進行探究,因為該實驗方案中變量有 個。(2)請根據“光照能影響葉綠素形成”的假設寫出你的實驗方案:①環境條件的設計:甲組環境條件是乙組環境條件是 。②實驗材料選擇 。適宜溫度,陰暗適宜溫度,光照充足同樣多株韭苗或蒜苗3練習鞏固1.小潘同學用刻度尺測量課本的寬度時,五次數據是18.14厘米、18.13厘米、18.13厘米、18.36厘米、18.15厘米,則正確的測量結果應該是( )A. 18.182厘米B. 18.18厘米C. 18.14厘米D. 18.1375厘米C練習鞏固2.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個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度數為38.4℃,該同學在沒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依次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的結果是:甲為38.4℃,乙為39.6℃,丙為39.6℃,則( )A.只有甲正確B.乙肯定正確,甲和丙也可能正確C.只有丙正確D.丙肯定正確,甲和乙也可能正確B練習鞏固3.小楊是個愛實驗的同學,在實驗室完成了下列實驗,請你和他一起完成實驗中的問題:(1)圖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圓的直徑是 ;(2)圖乙是點燃的酒精燈,他用火柴梗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1~2秒,觀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顯碳化,說明酒精燈火焰的 溫度最高;(3)他把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內,如圖丙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是 。1mm1.54cm外焰(D2-D1)/2n練習鞏固4.小明想測量小球的體積,但手里只有—把刻度尺和一個容積為480厘米的瓶子,瓶子帶蓋,沒裝滿水.受《烏鴉喝水》故事的啟發,他利用瓶子和體積相同的小球進行了如圖操作:先測量出沒放小球時瓶中水的高度為10厘米,再將瓶子倒放,測量出瓶中無水部分的高度為6厘米。(1)瓶中水的體積為 ;(2)小明將20個小球放入瓶中,此時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勻部分)。結合這些數據,每個小球的體積為 。300cm33c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