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22.美麗的月球農歷初三農歷十五月亮形狀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切地描述了農歷初三月亮的形狀,那么你知道其他時間月亮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嗎?學習目標1、探究月相的變化規律,找出月相和日期的關系。2、觀察月球表面,了解月球表面的樣子。3、借助工具,模擬月球“發光”。自學提示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60頁活動一(觀察月相變化規律),思考以下問題。1. 月相是如何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2. 月相的變化有什么規律?1觀察月相變化規律(學生自學2分鐘,小組討論交流2分鐘)日期 初一 初四 初八 十二月相名稱 新月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日期 十五 十六 十九 二十三月相名稱 滿月 滿月 凸月 下弦月日期 二十七 二十九月相名稱 蛾眉月 殘月月相名稱及對應的日期月亮形狀的變化就是月相的變化,月相變化周期大約是29天半。月相的變化有什么規律?農歷上半月,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農歷下半月,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殘月,亮面在左側。在觀察月球時,遠遠望去,我們發現天上的明月中似乎有一副明暗分布的圖畫。那么,月球表面是什么樣的呢?2觀察月球表面我們看到月亮上比較亮的地方是高地和高山,比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亮上的山脈都是環形山。應用與拓展模擬月球“發光”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用地球儀模擬地球,用箔紙包起來的小球模擬月球,使月球繞地球轉動,觀察現象。提示:將教室里的光線盡量調暗,使現象更加明顯。課堂總結:1、從農歷的月初到月底,月亮形狀是由缺到圓,再由圓到缺。2、月相的變化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殘月。3、月相的變化與日期有什么關系?①農歷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亮面在右側;農歷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的面積逐漸變小,直至殘月,亮面在左側。②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是29天半。4、我們看到月亮上比較亮的地方是高地和高山,比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亮上的山脈都是環形山。環形山是由于流星體,隕石的撞擊形成的。5、月球繞著地球轉動,是地球的衛星,也是地球最近的“鄰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天體,月球本身不能發光,明亮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陽的光。檢測:1、我們觀察到的月亮形狀的變化就是( )的變化,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是( )。2、月球繞著( )轉動,是地球的( )。3、月球本身不會( ),月球之所以看起來好像在發光,是因為它反射了( )的光線。月相29天半地球衛星發光太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