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電壓學習目標1 . 知道電壓的作用、單位及換算關系及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 . 了解電壓表的用途和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課前學習任務復習: 電流表的構造及使用方法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寫出下列三塊電壓表的讀數。 U 甲= V U 乙= V U 丙= V【學習任務二】 實驗一:用電壓表測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畫出實驗電路圖: 實驗二:用電壓表測出電源兩端的電壓 畫出實驗電路圖:推薦的學習資源伏打(伏特) 意大利物理學家,對電流的早期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伏打從 1765 年開始從事靜電 實驗研究, 1775 年發明了起電盤(靜電起電機),1787 年發明了靈敏的麥秸靜電計。他的最 大功績是發明了伏打電池。 1780 年,博洛尼亞大學的解剖學和生理學教授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時偶然地發現蛙腿 的痙攣,伽伐尼將這一現象歸因于“動物電” 。伏打注意到伽伐尼的發現,做了許多動物 電實驗。 1793 年他全然否定了動物電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電的接觸學說。他用不同金 屬連成的環接觸蛙腿及其背,從而成功地使活青蛙痙攣。他還觀察到由兩種金屬連成的 彎桿, 一端與眼球接觸(注意不要模仿),當另一端與嘴接觸的瞬間有光亮感等。伏打由此 猜測,這些實驗中最根本的是不同金屬與身體的接觸,并且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斷言伽伐 尼電產生于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伏打將導體分為第一類導體(金屬)和第二類導體(潮濕導體)。他證實,只有通過不同 類導體的接觸才可能產生“ 電動勢”(伏打用語)。他又發現,產生電循環的本質條件是必 須由兩種不同的第一類導體和第二類導體組成回路。 1799 年,他發明了一種倍增伽伐尼 電的兩類導體的組合接觸法,這就是用一片片潮濕的紙板隔開一對對鋅板和銅板,由此 組成伏打電堆。他還發明了第一個電池組一伏打電池組。伏打電堆和伏打電池在此后的 一段時間中成為產生電流的唯一手段,它們的發明和運用開拓了電學的研究領域后人為 了紀念伏打在電學上的貢獻,將電動勢和電勢差的單位以他的姓氏命名為伏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