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單元復習課一、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項目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背景 政權統一,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 四分五裂,社會矛盾重重時間 從646年開始 622年,穆斯林公社建立,阿拉伯國家雛形形成;630年之后,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政治形式 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影響 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過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轉變共同點 實現了社會性質的轉變;都善于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都緩解了社會危機,實現了社會的穩定二、世界三大宗教對比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背景 種姓制度導致社會矛盾尖銳 遭受苦難的猶太人渴望“救世主”的到來 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之間相互仇殺時間 公元前6世紀 1世紀 7世紀初地點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區 麥加創始人 喬達摩·悉達多 耶穌 穆罕默德教義 主張“眾生平等” 早期基督教提倡平等、博愛和互助 信仰唯一的神——安拉【發散思維】1.日本和阿拉伯國家在走上封建道路的不同點。2.三大宗教的共同點。中考真題1.(2022 東營中考)“7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農奴制改革C.倒幕運動 D.明治維新2.(2021·臨沂中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A.公民 B.國家 C.部民 D.貴族3.(2022 益陽中考)“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4.(2021·株洲中考)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有關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B.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C.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D.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5.(2022 株洲中考)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 )A.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B.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C.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D.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6.(2022 鎮江中考)世界文明成果輝煌燦爛,各具特點。其中,完整的代數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的《醫學集成》和《醫典》,都屬于 ( )A.古希臘文明 B.古羅馬文明C.阿拉伯文明 D.華夏文明7.(2022 宜昌中考)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生了怛羅斯之戰。該帝國是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8.(2022 重慶中考)如圖為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阿拉伯國家興起于兩河流域B.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扼守紅海交通要沖C.8世紀中期,地中海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內湖D.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9.(2022 連云港中考)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發明與創新 B.冒險與挑戰C.貿易與交流 D.統一與擴張第四單元單元復習課一、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項目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背景 政權統一,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 四分五裂,社會矛盾重重時間 從646年開始 622年,穆斯林公社建立,阿拉伯國家雛形形成;630年之后,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政治形式 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影響 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過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轉變共同點 實現了社會性質的轉變;都善于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都緩解了社會危機,實現了社會的穩定二、世界三大宗教對比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背景 種姓制度導致社會矛盾尖銳 遭受苦難的猶太人渴望“救世主”的到來 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之間相互仇殺時間 公元前6世紀 1世紀 7世紀初地點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區 麥加創始人 喬達摩·悉達多 耶穌 穆罕默德教義 主張“眾生平等” 早期基督教提倡平等、博愛和互助 信仰唯一的神——安拉【發散思維】1.日本和阿拉伯國家在走上封建道路的不同點。提示:(1)背景不同:日本社會矛盾尖銳,政局混亂;阿拉伯半島當時四分五裂,人民渴望統一。(2)方式不同:日本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阿拉伯國家則通過武力統一。(3)特點不同:日本通過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改革;阿拉伯國家則利用伊斯蘭教進行擴張。2.三大宗教的共同點。提示:(1)都產生于亞洲, 都是在社會矛盾重重的背景下產生的。(2)都是在人們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況下產生的。(3)它們的教義都宣揚忍耐、順從等主張。中考真題1.(2022 東營中考)“7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A)A.大化改新 B.農奴制改革C.倒幕運動 D.明治維新2.(2021·臨沂中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B)A.公民 B.國家 C.部民 D.貴族3.(2022 益陽中考)“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A)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4.(2021·株洲中考)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有關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錯誤的是 (D)A.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B.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C.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D.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5.(2022 株洲中考)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B)A.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B.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C.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D.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6.(2022 鎮江中考)世界文明成果輝煌燦爛,各具特點。其中,完整的代數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的《醫學集成》和《醫典》,都屬于 (C)A.古希臘文明 B.古羅馬文明C.阿拉伯文明 D.華夏文明7.(2022 宜昌中考)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生了怛羅斯之戰。該帝國是 (D)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8.(2022 重慶中考)如圖為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D)A.阿拉伯國家興起于兩河流域B.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扼守紅海交通要沖C.8世紀中期,地中海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內湖D.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9.(2022 連云港中考)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C)A.發明與創新 B.冒險與挑戰C.貿易與交流 D.統一與擴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 單元復習課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第四單元 單元復習課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