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目標導學1.知道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時代背景2.了解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人物的代表作品和思想內涵3.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本質4.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基礎主干一、文藝復興1.概括“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的背景。(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發展。(2)階級基礎:新興資產階級的形成。(3)直接原因: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的不滿。(4)客觀原因:意大利豐富的文化遺產、意大利的人才優勢。史料研習: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一定的發展,新興市民階級地位的提高……這些是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條件。——齊世榮《文藝復興及其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系》2.如何理解文藝復興是“從中世紀轉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 (1)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2)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3)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思維導引: 文藝復興運動不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重新興起,而是資產階級新文化的興起。文藝復興不再被認為是與漆黑一團的中世紀相對立的時期……而是從中世紀轉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冊)》二、代表人物及作品1.《最后的晚餐》是哪一時期的作品 體現了怎樣的思想內涵 (1)時期:文藝復興運動時期。(2)思想內涵:人文主義。2.完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的相關表格。人物 地位 代表作但丁 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之一 《神曲》達·芬奇 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 《蒙娜麗莎》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文學藝術家 《哈姆雷特》 《羅密歐與朱麗葉》(注:描繪的是耶穌遇難前與12個門徒共進最后一次晚餐,當他告知其中有人出賣自己時,門徒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的場面) 思想文化產生于特定的環境中,思想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是時代向前的不竭動力。任務一 探運動之因在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經出現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文藝復興并非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摘編自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1)根據材料概括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和實質。答: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新興資產階級的產生;封建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實質: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任務二 析運動之魂[教材再開發→課后活動]材料一 蒙娜麗莎的微笑被稱為“神秘的微笑”。有人對《蒙娜麗莎》推崇備至,認為蒙娜麗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2)這一時期,達 芬奇在藝術創作上有何特點 答: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材料二 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哈姆雷特》(3)分析材料二,回答莎士比亞的劇作體現了怎樣的思想。答: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任務三 評運動之果文藝復興運動就是高舉思想解放的旗幟,打破中世紀神學的桎梏,使文化的各領域從蒙昧主義、禁欲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創造了遠比千年中世紀更多、更絢麗多彩的成就,對人類文化寶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摘編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飆疾進時代》(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這一運動”對歐洲近代社會的影響。答: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孕育了西歐近代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A層 基礎必會1.(2022·佛山期末)在14、15世紀的佛羅倫薩這一所有強大的政治勢力牽涉其中的貨幣與資本市場,追求財富的態度在倫理上依然被認為是極不正當的,或者至多只能勉強容忍。這表明當時歐洲 (C)A.資本主義尚未產生B.城市的自由只是形式C.思想禁錮仍然嚴重D.天主教沒有受到沖擊2.(2022 揚州期中)文藝復興期間,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據此可知,文藝復興運動主張 (B)A.教會神權至上 B.發揚人的個性C.復興古典文化 D.廢除封建制度3.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時“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那里當觀眾,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他們要在生活舞臺上充當演員。他們要對他們自己的思想進行表達”。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 (B)A.肯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B.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C.固守了封建等級的觀念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4.“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及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些信息指向的文學家是(C)A.莎士比亞 B.亞里士多德C.但丁 D.彼特拉克5.15、16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這些國家和地區涌現出很多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屬于“這些國家和地區”代表人物的是 (C)A.但丁 B.達·芬奇C.莎士比亞 D.彼特拉克B層 能力進階6.“文藝復興的產生不能脫離中世紀在各個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當然它并不是這些方面簡單的數的增長,而是有了質的變化。”材料強調了文藝復興 (D)A.根本來源是中世紀文化B.與中世紀文化性質相同C.徹底拋棄了中世紀文化D.與中世紀文化不可分割7.(2022·南京期末)文藝復興開始后,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風格逐漸取代了在歐洲盛行多時的哥特式風格。這樣的建筑風格突破了常規,創造出一種新穎而生動的活力。這說明文藝復興 (D)A.推動了君主專制的強化B.主要目標是反宗教壓迫C.實質是古典文化的重現D.意在恢復被毀滅的人性8.自14世紀中葉起,世界發生巨變,西歐進入了“人被發現”的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運動)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一是新生,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因為從一方面看來,它是希臘羅馬的古文藝和人生觀的復活,是一種復生的運動;從其他方面看來,它卻是歐洲近古文化的先鋒,是一種文化的新誕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傾向是偏于復古的;后來到了盛極將衰的時期,卻又見老樹根上,到處產生新芽兒了。——摘編自陳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如圖(1)據材料一,指出“運動”的名稱?!皬蜕焙汀靶卵績骸狈謩e指的是什么 答:運動:文藝復興;“復生”: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或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或復活希臘羅馬的古文藝和人生觀);“新芽兒”:宣傳資產階級新文化(或弘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中的人物及其代表作一例。他們的代表作品反映的思潮是什么 答:圖一:但丁《神曲》、圖二:達·芬奇《蒙娜麗莎》(或《最后的晚餐》)、圖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或《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的歷史事件對歐洲近代社會的發展起到的作用。答: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C層 創新挑戰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古羅馬流傳下來的舞蹈傳統在中世紀被禁止。14、15世紀人性、個性的解放使人們可以率性而舞,被教會禁止的雙人舞蹈開始盛行。舞蹈活動是如此的普及與頻繁,以至于教會不得不承認舞蹈的作用,放松對舞蹈的限制。——摘編自瓦爾特 索雷爾《西方舞蹈文化史》等材料二 如圖所示材料三 以下是《世界文明史》部分目錄:第十八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約1350-約1550年)一、意大利的歷史背景二、意大利思想和文學的復興三、意大利藝術的復興四、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衰微五、北方的文藝復興六、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發展七、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成就——摘編自[美]菲利普 李 拉爾夫等著,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簡述14、15世紀前后歐洲舞蹈地位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變化原因。答:變化:由被禁止到開始盛行。原因:文藝復興弘揚人文主義;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教會勢力的相對衰落。(2)請判斷材料二中兩幅圣母像中哪一幅更能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并說明理由。答:圖二;理由:人物形象鮮活,反映母子親情,展現人性之美,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的發展趨勢。答:趨勢:文藝復興的領域從思想、文學、藝術擴展到自然科學、音樂等;文藝復興的地域從意大利擴展到歐洲其他地區。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目標導學1.知道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時代背景2.了解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人物的代表作品和思想內涵3.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本質4.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基礎主干一、文藝復興1.概括“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的背景。(1)根本原因: 的萌芽和發展。(2)階級基礎:新興 的形成。(3)直接原因: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的不滿。(4)客觀原因:意大利豐富的文化遺產、意大利的人才優勢。史料研習: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一定的發展,新興市民階級地位的提高……這些是文藝復興發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條件。——齊世榮《文藝復興及其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系》2.如何理解文藝復興是“從中世紀轉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 (1)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 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2)推動了歐洲 領域的繁榮。(3)為歐洲 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思維導引: 文藝復興運動不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重新興起,而是資產階級新文化的興起。文藝復興不再被認為是與漆黑一團的中世紀相對立的時期……而是從中世紀轉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冊)》二、代表人物及作品1.《最后的晚餐》是哪一時期的作品 體現了怎樣的思想內涵 (1)時期: 時期。(2)思想內涵: 。2.完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的相關表格。人物 地位 代表作文藝復興的 ,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之一 《神曲》達·芬奇 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 《 》 《最后的晚餐》文學藝術家 《 》 《羅密歐與朱麗葉》(注:描繪的是耶穌遇難前與12個門徒共進最后一次晚餐,當他告知其中有人出賣自己時,門徒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的場面) 思想文化產生于特定的環境中,思想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是時代向前的不竭動力。任務一 探運動之因在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經出現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文藝復興并非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摘編自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1)根據材料概括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和實質。任務二 析運動之魂[教材再開發→課后活動]材料一 蒙娜麗莎的微笑被稱為“神秘的微笑”。有人對《蒙娜麗莎》推崇備至,認為蒙娜麗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2)這一時期,達 芬奇在藝術創作上有何特點 材料二 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哈姆雷特》(3)分析材料二,回答莎士比亞的劇作體現了怎樣的思想。任務三 評運動之果文藝復興運動就是高舉思想解放的旗幟,打破中世紀神學的桎梏,使文化的各領域從蒙昧主義、禁欲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創造了遠比千年中世紀更多、更絢麗多彩的成就,對人類文化寶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摘編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飆疾進時代》(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這一運動”對歐洲近代社會的影響。A層 基礎必會1.(2022·佛山期末)在14、15世紀的佛羅倫薩這一所有強大的政治勢力牽涉其中的貨幣與資本市場,追求財富的態度在倫理上依然被認為是極不正當的,或者至多只能勉強容忍。這表明當時歐洲 ( )A.資本主義尚未產生B.城市的自由只是形式C.思想禁錮仍然嚴重D.天主教沒有受到沖擊2.(2022 揚州期中)文藝復興期間,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據此可知,文藝復興運動主張 ( )A.教會神權至上 B.發揚人的個性C.復興古典文化 D.廢除封建制度3.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時“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那里當觀眾,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他們要在生活舞臺上充當演員。他們要對他們自己的思想進行表達”。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 ( )A.肯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B.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C.固守了封建等級的觀念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4.“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及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些信息指向的文學家是( )A.莎士比亞 B.亞里士多德C.但丁 D.彼特拉克5.15、16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這些國家和地區涌現出很多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屬于“這些國家和地區”代表人物的是 ( )A.但丁 B.達·芬奇C.莎士比亞 D.彼特拉克B層 能力進階6.“文藝復興的產生不能脫離中世紀在各個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當然它并不是這些方面簡單的數的增長,而是有了質的變化?!辈牧蠌娬{了文藝復興 ( )A.根本來源是中世紀文化B.與中世紀文化性質相同C.徹底拋棄了中世紀文化D.與中世紀文化不可分割7.(2022·南京期末)文藝復興開始后,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風格逐漸取代了在歐洲盛行多時的哥特式風格。這樣的建筑風格突破了常規,創造出一種新穎而生動的活力。這說明文藝復興 ( )A.推動了君主專制的強化B.主要目標是反宗教壓迫C.實質是古典文化的重現D.意在恢復被毀滅的人性8.自14世紀中葉起,世界發生巨變,西歐進入了“人被發現”的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運動)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一是新生,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因為從一方面看來,它是希臘羅馬的古文藝和人生觀的復活,是一種復生的運動;從其他方面看來,它卻是歐洲近古文化的先鋒,是一種文化的新誕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傾向是偏于復古的;后來到了盛極將衰的時期,卻又見老樹根上,到處產生新芽兒了。——摘編自陳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如圖(1)據材料一,指出“運動”的名稱?!皬蜕焙汀靶卵績骸狈謩e指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中的人物及其代表作一例。他們的代表作品反映的思潮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的歷史事件對歐洲近代社會的發展起到的作用。C層 創新挑戰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古羅馬流傳下來的舞蹈傳統在中世紀被禁止。14、15世紀人性、個性的解放使人們可以率性而舞,被教會禁止的雙人舞蹈開始盛行。舞蹈活動是如此的普及與頻繁,以至于教會不得不承認舞蹈的作用,放松對舞蹈的限制。——摘編自瓦爾特 索雷爾《西方舞蹈文化史》等材料二 如圖所示材料三 以下是《世界文明史》部分目錄:第十八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約1350-約1550年)一、意大利的歷史背景二、意大利思想和文學的復興三、意大利藝術的復興四、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衰微五、北方的文藝復興六、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發展七、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成就——摘編自[美]菲利普 李 拉爾夫等著,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簡述14、15世紀前后歐洲舞蹈地位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變化原因。(2)請判斷材料二中兩幅圣母像中哪一幅更能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并說明理由。(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文藝復興的發展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第五單元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