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構建1.分析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2.了解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火車與鐵路時代的到來、現代工廠制度等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3.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基礎主干一、工業革命的原因1.“產業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 說出這一“產業革命”的實質。(1)產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2)實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即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2.分析“英國率先興起了一場產業革命”的原因。(1)政治基礎: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2)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3)直接原因: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史料研習:十八世紀中葉,由于政治、經濟及技術方面逐漸成熟,英國率先興起了一場產業革命……——摘自《英國歷史發展階段簡介》二、工業革命的成果 完善工業革命的成果紡織 技術 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機器 動力 改 進 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影 響 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更快地向縱深發展;傳統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交通 運輸 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思維導引: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其標志性發明是改進蒸汽機。瓦特的主要成就是改進蒸汽機,而不是發明蒸汽機。【時空觀念】生產方式的變革三、工業革命的影響結合第一工業革命談談對右欄史料的理解。(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其他西方國家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先后進行工業革命。史料研習: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去哪—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共產黨宣言》 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伴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世界展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工廠里機器在轟鳴,江河中輪船在航行,鐵路上火車在奔馳……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新時代。任務一溯革命之起源(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資金用的流動資本……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據材料概括該學者認為工業革命的發生需要滿足的三個因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從英國開始。答:因素: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很多的、可作工業革命資金用的流動資本;充裕的流動勞動力。原因: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在英國確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迫切要求生產技術的改進。任務二觀革命之進程入選發明 發明之星 獲選理由珍妮紡紗機 哈格里夫斯 ?、佟?改進蒸汽機 瓦特 ?、凇?蒸汽機車 ③ 鐵路交通迅 速發展起來(2)以上三項科技成果被評為工業革命的“發明之星”。請寫出上表中序號代表的內容。答:①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②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③斯蒂芬森。任務三談革命之影響……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后世稱之為“工業革命”……在各種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引領著世界的發展。——摘自《大國崛起》解說詞(3)材料中“嶄新的生產方式”指的是什么 哪些“合力”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舉出兩點即可) 答:大機器生產。英國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英國最先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現代工廠制度。任務四悟革命之啟示[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棉織工廠都是大建筑,不過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要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周一良、吳于廑總主編、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4)材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綜合以上探究談談你的認識。答:工廠的工人勞動環境差、勞動時間長、被機器束縛。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在發展科技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A層 基礎必會1. (2022·石家莊期末)如圖是女工操作珍妮機的想象圖。這部機器的使用(C)A.提高了婦女的政治地位B.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C.刺激了紡織技術的革新D.標志著“蒸汽時代”來臨2.(2022·北京期末)有學者認為,他在人類動力技術史上的地位,相當于牛頓在物理學、貝多芬在音樂中的地位。為了彰顯他的貢獻,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這種計量單位。這里所說的“他” (C)A.著有《地理學指南》B.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C.改進了蒸汽機D.設計了蒸汽機車3.(2022·長春期中)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蒸汽機車的設計者是 (D)A.凱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4.某小組要制作一份主題為“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手抄報,同學們將歷史事物按照出現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序。以下排序正確的是 (B)A.改進蒸汽機、珍妮機、現代工廠B.珍妮機、改進蒸汽機、現代工廠C.珍妮機、現代工廠、改進蒸汽機D.現代工廠、改進蒸汽機、珍妮機5.(2022·北京期中)閱讀如表,①所代表的國家應該是 (A)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B層 能力進階6.(2022·保定期中)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棉紡織廠數量變化如下表格,其變化的原因是 (B)時間 1780年 1802年 1809年 1830年數量 2家 52家 64家 99家A.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B.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C.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D.外國棉紡織品的大量涌入7.1829年,卡萊爾在《愛丁堡評論》中指出:“在各個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趕出他的作坊,讓位給一個速度更快的、沒有生命的工匠。梭子從織工的手指間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鐵指當中?!辈牧戏从吵?(B)A.工人階級日益貧困B.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C.生產效率得到提高D.珍妮機得到了廣泛應用8.近代英國以一個小島國演繹了大國崛起的奇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錢乘旦總主編《世界現代化歷程》(1)材料一中英國“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根據材料一,概括這種新制度對英國社會的影響。答:制度:君主立憲制。影響: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創造了一個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材料二 200多年前,英國曾發生過一場完全不同的革命,這場革命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明。答:改進蒸汽機、火車等。材料三 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上所有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蠊I使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平民百姓有機會享受過去帝王將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適生活。但是,工業化逐漸、而且不可挽回地改變了大自然,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和生態危機,最突出的是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和公共衛生安全。人類社會面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矛盾的兩難局面。——摘編自張躍發《近代文明史》(3)據材料三,歸納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針對材料中“人類社會面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矛盾的兩難局面”提出你的對策。答:影響:改變了社會上所有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了工業的發展,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和生態危機。對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結合上述三則材料,你認為14-18世紀英國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答:制度創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科技創新(工業革命)。C層 創新挑戰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收集史料再現歷史材料二 如圖所示(1)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兩種類型。材料一中哪幅圖片的內容能夠作為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 答:圖二。(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可以選擇材料中的兩個歷史事件,并結合世界近代史一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示例:觀點:工匠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者(引領者)論述:1765年,英國紡紗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18世紀,修理工瓦特在生產的過程中,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改進后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19世紀,煤礦工人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綜上所述,第一次工業革命許多機器發明大都來源于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或技師,這些工匠們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構建1.分析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2.了解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火車與鐵路時代的到來、現代工廠制度等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3.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基礎主干一、工業革命的原因1.“產業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 說出這一“產業革命”的實質。(1)產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2)實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即 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2.分析“英國率先興起了一場產業革命”的原因。(1)政治基礎:17世紀末,英國 建立后,政局穩定。(2)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不斷擴大。(3)直接原因: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史料研習:十八世紀中葉,由于政治、經濟及技術方面逐漸成熟,英國率先興起了一場產業革命……——摘自《英國歷史發展階段簡介》二、工業革命的成果 完善工業革命的成果紡織 技術 1733年, 發明了飛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 ”機器 動力 改 進 1785年, 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19世紀30年代, 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影 響 極大地提高了 ,使工業革命更快地向縱深發展;傳統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 制度最終確立交通 運輸 1825年, 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 的開始思維導引: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其標志性發明是改進蒸汽機。瓦特的主要成就是改進蒸汽機,而不是發明蒸汽機。【時空觀念】生產方式的變革三、工業革命的影響結合第一工業革命談談對右欄史料的理解。(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 ,人類進入“ ”。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其他西方國家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先后進行工業革命。史料研習: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去哪—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共產黨宣言》 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伴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世界展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工廠里機器在轟鳴,江河中輪船在航行,鐵路上火車在奔馳……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新時代。任務一溯革命之起源(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資金用的流動資本……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據材料概括該學者認為工業革命的發生需要滿足的三個因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從英國開始。任務二觀革命之進程入選發明 發明之星 獲選理由珍妮紡紗機 哈格里夫斯改進蒸汽機 瓦特蒸汽機車 鐵路交通迅 速發展起來(2)以上三項科技成果被評為工業革命的“發明之星”。請寫出上表中序號代表的內容。任務三談革命之影響……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后世稱之為“工業革命”……在各種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引領著世界的發展。——摘自《大國崛起》解說詞(3)材料中“嶄新的生產方式”指的是什么 哪些“合力”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舉出兩點即可) 任務四悟革命之啟示[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棉織工廠都是大建筑,不過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要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周一良、吳于廑總主編、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4)材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綜合以上探究談談你的認識。A層 基礎必會1. (2022·石家莊期末)如圖是女工操作珍妮機的想象圖。這部機器的使用( )A.提高了婦女的政治地位B.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C.刺激了紡織技術的革新D.標志著“蒸汽時代”來臨2.(2022·北京期末)有學者認為,他在人類動力技術史上的地位,相當于牛頓在物理學、貝多芬在音樂中的地位。為了彰顯他的貢獻,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這種計量單位。這里所說的“他” ( )A.著有《地理學指南》B.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C.改進了蒸汽機D.設計了蒸汽機車3.(2022·長春期中)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蒸汽機車的設計者是 ( )A.凱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4.某小組要制作一份主題為“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手抄報,同學們將歷史事物按照出現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序。以下排序正確的是 ( )A.改進蒸汽機、珍妮機、現代工廠B.珍妮機、改進蒸汽機、現代工廠C.珍妮機、現代工廠、改進蒸汽機D.現代工廠、改進蒸汽機、珍妮機5.(2022·北京期中)閱讀如表,①所代表的國家應該是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B層 能力進階6.(2022·保定期中)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棉紡織廠數量變化如下表格,其變化的原因是 ( )時間 1780年 1802年 1809年 1830年數量 2家 52家 64家 99家A.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B.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C.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D.外國棉紡織品的大量涌入7.1829年,卡萊爾在《愛丁堡評論》中指出:“在各個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趕出他的作坊,讓位給一個速度更快的、沒有生命的工匠。梭子從織工的手指間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鐵指當中?!辈牧戏从吵?( )A.工人階級日益貧困B.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C.生產效率得到提高D.珍妮機得到了廣泛應用8.近代英國以一個小島國演繹了大國崛起的奇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錢乘旦總主編《世界現代化歷程》(1)材料一中英國“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根據材料一,概括這種新制度對英國社會的影響。材料二 200多年前,英國曾發生過一場完全不同的革命,這場革命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明。材料三 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上所有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蠊I使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平民百姓有機會享受過去帝王將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適生活。但是,工業化逐漸、而且不可挽回地改變了大自然,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和生態危機,最突出的是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和公共衛生安全。人類社會面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矛盾的兩難局面。——摘編自張躍發《近代文明史》(3)據材料三,歸納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針對材料中“人類社會面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矛盾的兩難局面”提出你的對策。(4)結合上述三則材料,你認為14-18世紀英國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C層 創新挑戰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收集史料再現歷史材料二 如圖所示(1)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兩種類型。材料一中哪幅圖片的內容能夠作為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 (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可以選擇材料中的兩個歷史事件,并結合世界近代史一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單元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第七單元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