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專題特訓系列(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01)——考點12—17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題2分,共40分)1.網絡游戲是很多人的酷愛。網絡游戲《羅馬帝國》再現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羅馬帝國的崛起和全盛時期。你知道羅馬帝國的締造者是誰嗎?( )A.伯利克里 B.克拉蘇 C.凱撒 D.屋大維2.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則開啟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下列關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說法,符合史實的有( )21*cnjy*com①民主政治時期的雅典沒有國王②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決策機構③伯里克利時期,雅典民主政治達到了頂峰④包括婦女在內的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民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小華擬定了主題為“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的四個探究主題,其中最切題的是( )A.儒家思想與和諧社會 B.墨家思想與生態文明C.兵家思想與依法治國 D.法家思想與以德治國4.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漢內斯·阿爾義曾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 B.“兼愛”和“非攻” C.“無為而治” D.實行“法治”5.經典誦讀已成為當今中國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經》中“贏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所包含的朝代順序是( )A.秦→西漢 B.西漢→東漢 C.東漢→三國 D.三國→西晉6.秦、隋、元是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朝代,在許多方面有著相似點,主要表現為( )①都是由漢族人建立的統一政權 ②都結束了分裂局面③都對西藏進行了有效的管轄 ④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中國歷代疆域的沿革是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見證。下列四幅示意圖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2·1·c·n·j·yA.圖一、圖三、圖二、圖四 B.圖四、圖二、圖一、圖三C.圖一、圖三、圖四、圖二 D.圖四、圖一、圖二、圖三8.小明在某博物館看到一張破損的古地圖,依稀能辨認出“遼陽行、嶺北行省”等字,下列四個朝代中最有可能繪制這張地圖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西周 B.東漢 C.宋朝 D.元朝9.小張將我國歷朝的制度創新歸納成下表,請判斷表中內容正確的一組是( )序號①②③④朝代秦朝隋朝唐朝清朝制度創新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金瓶制掣簽制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目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節目曾對右圖中的歷史人物進行過評述,下面說法最適合他的是( )A.他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B.他推行大一統措施,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C.他統治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進民族融合11.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歌頌了嬴政哪方面的功績( )A.首次實現國家統一 B.統一貨幣、度量衡 C.推行郡縣制 D.修筑萬里長城12.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采取的共同統治措施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在長安設立太學C.抵御匈奴,鞏固邊防 D.統一度量衡13.下列屬于唐太宗執政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有( )①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 ②出現了“貞觀之治”③尊稱皇帝為“天可汗” ④首創科舉取士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為了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漢以來的中央政府都加強了對邊疆的管理,以下朝代與其采取的措施對應正確的是( )2-1-c-n-j-yA.漢朝——大規模修筑長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進攻B.唐朝——設立西域都護府,管轄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務C.宋朝——實行“改土歸流”,加強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D.元朝——設立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15.自漢朝以來,歷代中央政府都對新疆地區實施有效管轄。下列選項中與此有關的是( )①設置西域都護 ②制定“金瓶掣簽”制度③平定天山南路貴族的叛亂 ④設置駐藏大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6.熱播電視劇《宮》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時空來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 ②皇帝選調親信設立軍機處③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④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7.七年級(2)班的同學正在進行研究性學習,他們使用的資料有“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閉關鎖國政策”等。由此可知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21教育網A.統一國家的建立 B.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18.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夠體現這一愿望的是( )①鄭和下西洋 ②鄭成功收復臺灣 ③設置駐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實地尋訪古代絲綢之路,他們不應該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陜西 C.甘肅 D.新疆20.某導演想拍一部有關唐朝對外友好往來的電視專題片,他選取的下列素材中與唐朝無關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鑒真東渡 B.馬可·波羅來華 C.玄奘西游 D.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二、非選擇題(6小題,共60分)21.讀圖說史。(10分)(1)人們說圖中AB兩國是歐洲古典文明的兩顆“明珠”,請說出AB兩國的名稱。A: ;B: 。(2分)(2)英國史學家約翰索利曾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這個她是指誰?你怎么看待這一民主制度?(3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有個德國人曾說:“B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請你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解釋這句話的含義。(3分)(4)A、B兩國創造的古典文化被譽為西方文化的源頭,試各舉一例說明。(2分)22.【追尋歷史足跡】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孔子學院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都首爾掛牌。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思想繁榮,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如圖。 (1)據材料一,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可閱讀孔子的哪一著作?從中能學到什么?(2分)【來源:21cnj*y.co*m】(2)材料二圖中的人是戰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們其中的思想,請把他們的名字填在括號里。(2分)①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 ( )②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度。 ( )(3)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治國理念,秦朝和漢初即借鑒了諸子百家中不同的思想主張。試各舉例說明。(3分) 21*cnjy*com(4)2014年上半年始,杭州在城區主要交通路口集中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不管紅綠燈,湊夠一撥人就走的現象。運用所學知識,你來分析:如果是孔子和韓非子,他們會分別主張采取何種舉措來治理闖紅燈現象?(4分)23.【帝王·興亡】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如下表。人物具體做法結果秦始皇徭役繁多、賦稅沉重、嚴刑酷法。秦始皇的暴政導致階級矛盾激化,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最終秦朝至二世而亡。漢文帝漢景帝吸取秦亡教訓,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提倡節約,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漢初的社會經濟得到繼續發展,社會秩序安定,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 ▲ 。隋煬帝大興土木,濫征徭役、兵役,揮霍浪費。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瓦解了隋朝統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輕徭薄賦、重視農業、虛心納諫、善于用人。政治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增強,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 ▲ 。材料二:秦始皇創秦制,為漢以后各朝所沿襲;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1)在材料一中 和 處填上合適的內容。(2分)(2)請舉出秦、隋兩朝創制的、并為其后朝代所沿襲遵循的制度各一例。(4分)(3)有人說,秦、漢與隋、唐之間在諸多方面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請根據兩則材料加以說明。(4分)24.請同學們判斷下列說法有沒有錯誤之處。如有,請簡要說明理由。(8分)(1)小青問:“小明,你認為古代被稱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的是什么?”小明:“當然知道,‘陶瓷之路’嘛。”(2)小張:“小李,據說你對三國時期的歷史非常感興趣,那么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是哪一事件?”小李:“222年,孫權稱王,建立吳國唄。”(3)小文:“小珍,現在‘藏獨’分子企圖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可以用哪一史實證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小珍:“從唐朝開始,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中國正式的行政區。”(4)小張:“小剛,我對中國歷史上的古代戰爭非常感興趣,你能給我推薦一本介紹兵法的古代軍事著作嗎?”21cnjy.com小剛:“那太簡單了,你看看司馬遷的《史記》吧!”25.每一粒沙土每一寸絲綢,每一次微微向著遠方的笑,承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一路上叮叮當當的駝鈴,輕輕裝點著旅人“大漠孤煙直”的石榴花般的夢想。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1分)www.21-cn-jy.com材料一:“初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惟二人得還。”材料二:在漢代的城市街頭就能看到古羅馬的魔術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馬球游戲就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除了絲綢,中國的陶瓷、鐵器、漆器等商品出現在西方,而西方商人把毛皮、香料、藥材、珠寶等物品傳入中國。(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它與材料二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何聯系?(2分)(2)公元前后,在絲綢之路這條要道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個重要的文明古國,它們分別是哪兩個國家? (2分)www-2-1-cnjy-com(3)材料一中主人公是受哪位皇帝的派遣出使西域的?請你寫出這位皇帝在政治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3分)(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將絲綢之路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結合材料三,說說絲綢之路被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4分)26.閱讀分析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材料二:秦末,統治者征發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人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尖銳。后來,便在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中,短命而亡了。【版權所有:21教育】材料三: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國家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1)材料一中的這句話是誰提出來的?他是哪一學派的代表人物?(2分)(2)根據材料二,下列選項中,你認為哪個封建王朝和秦朝情況最為相似?(2分)(3)唐太宗統治時期,采取了哪些措施發展農業生產?試舉一例。出現了什么太平盛世?(3分)(4)以史可以為鑒,你覺得上述材料對我們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3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910DCAAADBDCA11121314151617181920ACCDDCDDAB二、非選擇題:21.(1)A:古希臘;(1分) B:古羅馬。(1分)(2)她是指雅典。(1分)這種民主制度使公民主動積極地參政議政;但它仍然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政治權利。(2分)(3)武力: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擴張成為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人帝國。(1分)宗教:公元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創立基督教并不斷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1分)法律:羅馬頒布的《十二銅表法》,影響深遠,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1分)(4)如: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1分)古羅馬的建筑風格影響深遠。(1分)22.(1)《論語》。(1分)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1分)(2)①(墨子)(1分) ②(莊子)。(1分)(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為鞏固統一,采用法家(韓非子)的思想。具體舉措:①建立一套中央集權的封建官僚制度,實行君主專制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設立郡縣。西漢初年:采用儒家思想。具體舉措:①實行休養生息政策;②結合文景之冶中“減輕田租,減免徭役”等舉措。(3分)(4)孔子強調以德治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2分)21·cn·jy·com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2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25.(1)張騫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起友好關系,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2分)(2)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2分)(3)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諸侯王原來的封地和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對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進行監督,以加強皇帝的權威。(3分)(4)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在東兩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4分)【出處:21教育名師】26.(1)孟子。儒家。(2分)(2)隋朝。(2分)(3)非常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貞觀之治。(3分)(4)要以人為本,愛惜民力,采取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和措施;要與時俱進,實行改革,完善各項制度等等。(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