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不等式1 基本不等式若,則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① 叫做正數(shù)的算術(shù)平均數(shù),叫做正數(shù)的幾何平均數(shù).② 基本不等式的幾何證明(當點重合,即時,取到等號)③運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時,牢記:一正,二定,三等.一正指的是;二定指的是是個定值,三等指的是不等式中取到等號.2 基本不等式及其變形(調(diào)和均值幾何均值算術(shù)均值平方均值)以上不等式把常見的二元關(guān)系(倒數(shù)和,乘積,和,平方和)聯(lián)系起來,我們要清楚它們在求最值中的作用.① ,積定求和;② ,和定求積:③ (聯(lián)系了與平方和)④ (聯(lián)系了與平方和)3 對勾函數(shù)① 概念 形如的函數(shù).② 圖像③ 性質(zhì)函數(shù)圖像關(guān)于原點對稱,在第一象限中,當時,函數(shù)遞減,當時,函數(shù)遞增.④ 與基本不等式的關(guān)系由圖很明顯得知當時,時取到最小值,其與基本不等式時取到最小值是一致的.【題型一】對基本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等”的理解情況1 一正:求函數(shù)的最值.情況2 二定:定值求函數(shù)的最值.情況3 三等:取到等號求函數(shù)的最值.【題型二】基本不等式運用的常見方法方法1 直接法【典題1】設(shè),則三個數(shù)、、 ( ).都大于4 至少有一個大于4至少有一個不小于4 至少有一個不大于4【典題2】設(shè),下列不等式中等號能成立的有( )① ; ② ;③ ; ④ ;A.個 B.個 C.個 D.個【典題3】已知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方法2 湊項法【典題1】若,則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典題2】若,則的最小值是 .【典題3】設(shè),則的最小值是 .方法3 湊系數(shù)【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是 .【典題2】已知為正數(shù),,則的最大值為 .方法4 巧法【典題1】已知,,,則的最大值是 .【典題2】已知,,且,則的最小值是 .【典題3】設(shè),,若,則的最小值為 .方法5 換元法【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為 .【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 .【典題2】設(shè)是正實數(shù),且,則的最小值是 .方法6 不等式法【典題1】已知,且,則的取值范圍是 .【典題2】 已知,,,則的取值范圍是 .鞏固練習1 (★★) 已知,則與的比較 .2 (★★) 已知,,若,則的最大值為 .3 (★★) 若,,且,則的最小值是 .4 (★★) 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5(★★) 已知實數(shù),則的最大值為 .6 (★★) [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的最小值是 的最小值是的最小值是 的最大值是7 (★★★) [多選題]設(shè),,且,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的最小值為 B.的最小值為C.的最小值為 D.恒成立8(★★★)若實數(shù),,滿足,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有( )A.的最小值為 B.的最小值為C.的最小值為 D.的最小值為9 (★★★) 已知正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小值為 .10 (★★★) 若正數(shù)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11 (★★★) 已知,則的最小值是 .12 (★★★) 已知,,,則的最大值為 .13 (★★★) 若正數(shù)滿足1,則的最小值為 .14 (★★★★) 已知實數(shù),,且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15 (★★★★) 已知,,則的最大值是 .16 (★★★★) 設(shè)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挑戰(zhàn)學霸方程的實數(shù)解的個數(shù)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基本不等式1 基本不等式若,則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① 叫做正數(shù)的算術(shù)平均數(shù),叫做正數(shù)的幾何平均數(shù).② 基本不等式的幾何證明(當點重合,即時,取到等號)③運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時,牢記:一正,二定,三等.一正指的是;二定指的是是個定值,三等指的是不等式中取到等號.2 基本不等式及其變形(調(diào)和均值幾何均值算術(shù)均值平方均值)以上不等式把常見的二元關(guān)系(倒數(shù)和,乘積,和,平方和)聯(lián)系起來,我們要清楚它們在求最值中的作用.① ,積定求和;② ,和定求積:③ (聯(lián)系了與平方和)④ (聯(lián)系了與平方和)3 對勾函數(shù)① 概念 形如的函數(shù).② 圖像③ 性質(zhì)函數(shù)圖像關(guān)于原點對稱,在第一象限中,當時,函數(shù)遞減,當時,函數(shù)遞增.④ 與基本不等式的關(guān)系由圖很明顯得知當時,時取到最小值,其與基本不等式時取到最小值是一致的.【題型一】對基本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等”的理解情況1 一正:求函數(shù)的最值.【誤解】,故最小值是.【誤解分析】誤解中套用基本不等式,,當忽略了的前提條件!【正解】 ,(當取到等號),故函數(shù)的最大值為,沒有最小值.情況2 二定:定值求函數(shù)的最值.【誤解】【誤解分析】套用基本不等式,滿足均為正數(shù),但是最后求不出最值,因為不是一定值.【正解】.(當時取到等號)(通過湊項得到定值“”)故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沒有最大值.情況3 三等:取到等號求函數(shù)的最值.【誤解】,即最小值為.【誤解分析】在誤解中把,滿足了“一正二定”,但忽略了能否取到等號?若,則顯然方程無解,即不等式取不到等號,只能說明,那它有最小值么?【正解】,令,則,因為對勾函數(shù)在上單調(diào)遞增,當時,取得最小值.故的最小值為,無最大值.【題型二】基本不等式運用的常見方法方法1 直接法【典題1】設(shè),則三個數(shù)、、 ( ).都大于4 至少有一個大于4至少有一個不小于4 至少有一個不大于4【解析】假設(shè)三個數(shù)且且,相加得:,由基本不等式得:;;;(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相加得:,與假設(shè)矛盾;所以假設(shè)不成立,三個數(shù)、、至少有一個不小于.故選:.【點撥】本題利用了反證法求解,當遇到“至少”“至多”等的字眼可考慮反證法:先假設(shè),再推導得到矛盾從而證明假設(shè)不成立.【典題2】設(shè),下列不等式中等號能成立的有( )① ; ② ;③ ; ④ ;A.個 B.個 C.個 D.個【解析】,,,當時取到,所以①成立,,當時取到,顯然②成立,,運用基本不等式不能取等號,此時,顯然不成立,,當時成立,故正確的有三個,故選:.【點撥】① 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時,一是要做到“一正二定三等”,二是要選擇適當?shù)氖阶映洚?② 連等問題本題中④ ,當時成立,這里連續(xù)用到基本不等式,這要注意連等問題,即要確定兩個等號是否能同時取到,是當時取到等號,是當時取到等號,即要同時滿足方程組才行,而方程組有解,即是成立的,當取到等號.再看一例子:設(shè),求的最小值.誤解1:,.誤解2:.以上兩種解法問題在哪里呢?【典題3】已知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解析】 (分子、分母均為二次項同除),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故最大值為.【點撥】要用基本不等式的直接法求解需要尋找“乘積為定值的兩個式子”,比如與,,與之類的.方法2 湊項法【典題1】若,則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解析】,當且僅當時取等號.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點撥】把湊項成,目的是使得與的乘積為定值.【典題2】若,則的最小值是 .分析:三項都不能乘積為定值,而與乘積為定值的分別是與,而它們的和剛好是,故想到令,完成湊項.【解析】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用了兩次基本不等式,要注意是否能同時取到等號)故的最小值是.【典題3】設(shè),則的最小值是 .【解析】 ;(這里巧妙地完成湊項).當且即當且,即時取等號,的最小值為.【點撥】湊項的目的是使得“為定值”,它需要一定的技巧!本題觀察到的分母之和,剛好是所求式子的第三項.方法3 湊系數(shù)【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是 .【解析】,且,則,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即的最大值為.【點撥】基本不等式的變形,和定求積(若為定值,可求的最值).本題中不是定值,故通過湊系數(shù),使得為定值從而求出最值.本題僅是二次函數(shù)最值問題,這里重在體會下“和定求積”.【典題2】已知為正數(shù),,則的最大值為 .【解析】因為,則,(這里用到了不等式,遇到二次根式可利用平方去掉根號)當且僅當時,取得最大值.【點撥】① 不等式把,兩者聯(lián)系在一起,知和為定值,可求積的最值.② 平時做題要多注意常見二元關(guān)系:倒數(shù)和、積、和、平方和,能夠靈活使用以下不等式能夠達到快速解題的效果.方法4 巧法【典題1】已知,,,則的最大值是 .【解析】 (當時取到等號)(加“1” 巧妙的把與,與聯(lián)系起來)相加得即,故最大值為.【典題2】已知,,且,則的最小值是 .【解析】,當且僅當時,即時等號成立,故的最小值為.【點撥】本題的方法很多,比如消元法、換元法等,但屬巧法最簡潔了!【典題3】設(shè),,若,則的最小值為 .【解析】若,則,(湊項再利用巧法)則,又由,則,當時取到等號,則,即的最小值為.方法5 換元法【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為 .【解析】令,則,,原式,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故的最大值為.【點撥】本題是屬于求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它常用到基本不等式或?qū)春瘮?shù),換元法是常見手段.【典題1】若,,則的最大值 .【解析】設(shè),(遇到二次根式,用換元法達到去掉根號的目的)則,(這相當已知求的最大值,想到算術(shù)均值平方和均值)即,故最大值為.【點撥】① 本題本來是“已知求的最大值 ”,通過換元法后變成“已知求的最大值 ”.顯然問題比問題看起來更舒服些,故換元法就能把問題的表示形式轉(zhuǎn)化為令人“順眼”些.你說不更簡潔?是的,它們的解法本質(zhì)是一樣的,換元法本質(zhì)是“整體思想”.用上換元法更容易找到解答思路.② 本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可多思考體會下數(shù)學思維的魅力!【典題2】設(shè)是正實數(shù),且,則的最小值是 .【解析】令,,則,;由題意得為正實數(shù),且;(以上純是運算,沒太大難度,作到這就相當于“已知,求最小值”,較易想到巧“1”法).當且僅當即取到等號,即的最小值是.【點撥】本題再次讓你體驗到換元法能把問題轉(zhuǎn)化為更簡單的形式,本題是分母“換元”,“寧愿分子復雜些,也想分母簡單些”就這么樸素的想法!方法6 不等式法【典題1】已知,且,則的取值范圍是 .分析:相當是“關(guān)于與的方程”,而由基本不等式又確定了“關(guān)于與的不等關(guān)系”,那用“消元思想”不就得到的不等式么?!其范圍就有了!【解析】,,由得代入不等式可得,整理可得,,解得.【典題2】 已知,,,則的取值范圍是 .【解析】,,(這要確定與的關(guān)系,想法與上題相似,利用與的等式關(guān)系與不等關(guān)系最終得到關(guān)于的不等式)而,解得,的取值范圍是.鞏固練習1 (★★) 已知,則與的比較 .【答案】【解析】已知,因為,且,所以,解得,所以的值小于.2 (★★) 已知,,若,則的最大值為 .【答案】【解析】正數(shù),滿足,,,解得,故,當且僅當時取等號.的最大值為3 (★★) 若,,且,則的最小值是 .【答案】【解析】,且,,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4 (★★) 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答案】【解析】令,;(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故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5(★★) 已知實數(shù),則的最大值為 .【答案】【解析】由于,所以,故:,(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6 (★★) [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的最小值是 的最小值是的最小值是 的最大值是【答案】【解析】由基本不等式可知,時,,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故正確;:,當時取得等號,故正確;:,令,則,因為在上單調(diào)遞增,當時,取得最小值,故錯誤;:在時,沒有最大值,故錯誤.故選:.7 (★★★) [多選題]設(shè),,且,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的最小值為 B.的最小值為C.的最小值為 D.恒成立【答案】【解析】因為,,且,對于,,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故選項錯誤;對于,,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故選項正確;對于,,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故選項正確;對于,當時,,但,故選項錯誤.故選:.8(★★★)若實數(shù),,滿足,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有( )A.的最小值為 B.的最小值為C.的最小值為 D.的最小值為【答案】實數(shù),,,整理得:,當且僅當時取,故選項錯誤;(,當且僅當時取,故選項錯誤;,,,當且僅當時取,,故選項錯誤;,,,當且僅當時取,故選項正確,故選:.9 (★★★) 已知正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小值為 .【答案】【解析】正實數(shù),滿足,則,當且僅當且即,時取等號,10 (★★★) 若正數(shù)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答案】正數(shù)滿足,,解得,,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的最大值為.11 (★★★) 已知,則的最小值是 .【答案】,則,12 (★★★) 已知,,,則的最大值為 .【答案】,.則,令,則,令,即,可得,由,當且僅當,時上式取得等號,可得,則的最大值為,13 (★★★) 若正數(shù)滿足1,則的最小值為 .【答案】正數(shù),滿足1,,且;1變形為,,,;,,當且僅當4(a-1),即時取“”(由于,故取,的最小值為;14 (★★★★) 已知實數(shù),,且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答案】【解析】實數(shù),,且滿足,,,又,,當且僅當時取,故答案為:.15 (★★★★) 已知,,則的最大值是 .【答案】【解析】,令,則,當且僅當時取等號,函數(shù),在[4,+∞)上單調(diào)遞增,的最小值為:,,.的最大值為:.故答案為:.16 (★★★★) 設(shè)實數(shù)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答案】【解析】方法1令, ,則再令則當且僅當時取到等號,方法2令,則,當且僅當時取到等號.挑戰(zhàn)學霸方程的實數(shù)解的個數(shù)為 .【答案】1【解析】由題意知,設(shè) ①,則 ②,所以①+②得(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所以,又因為(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所以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因此實數(shù)解的個數(shù)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 基本不等式 -(必修第一冊) (學生版).docx 2.2 基本不等式 -(必修第一冊)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