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三 知法 守法 用法第一部分:知法、守法、用法基本觀點1.法律的三個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含義):①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②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法律最本質、最主要的特征);③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什么?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是人民治理國家(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工具。3.法律和道德的區別是什么?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道德是靠 輿論、習慣、自愿來保證履行;道德的調節范圍比法律廣。4.法律的作用和功能:①規范作用(制裁功能),②保護作用。5.違法行為的含義: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6.違法行為包括哪幾類 ⑴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承擔行政責任。(情節較輕,一般違法)⑵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為。要承擔民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損失、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情節較輕,一般違法)⑶刑事違法行為。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屬于嚴重違法行為。(情節較重,即犯罪,嚴重違法)⑷ 違憲行為。違反憲法的行為。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能是一般違法,也可能是嚴重違法)7.什么是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8.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① 嚴重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②是觸犯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性的必然后果。9.刑罰的含義: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10.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11.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系?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違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是違法。一般違法(包括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 犯罪(又是嚴重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區別 危害性 違法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 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性很大觸犯法律 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 刑法處罰程度 承擔民事責任或行政處罰 受到刑事處罰聯系 (1)本質一樣,都是違法行為,都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或法規,都有社會危害性、都應承擔法律責任。(2)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12.拒絕不良誘惑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結合自己的實際,用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戰勝誘惑。方法包括:(1)避開誘因法;(2)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制力;(3)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4)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5)聯想后果法;(6)請人監督法。13.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18 周歲的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公民,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兩部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4.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四個基本保護,它們分別是 家庭保護 、 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與 司法保護。15.社會保護是指創造一種有利于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16.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17.青少年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訴訟途徑、 非訴訟途徑、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 。18.非訴訟途徑主要指投訴、調解、 裁決 、仲裁、復議、申訴等。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19.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 最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規、 最權威 、 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20.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21.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 弊,網絡交往要遵守 網絡道德 和網絡法律 。22.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犯罪行為按情節輕重排序: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嚴重違法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23.法律服務的主要機構: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二、基本問題24.為什么(國家/法律)要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必要性)①未成年人代表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國家角度)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沒有經濟實力,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自身角度)③社會環境復雜,存在著許多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因素。(社會角度)25.為什么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為什么“小錯不斷,大錯不犯”是不會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觀點是錯誤的?)(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的關系)①許多違法犯罪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違法與犯罪,二者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不良行為,如果不改正,發展下去可能導致犯罪。②“小錯不斷,大錯不斷”的思想是危險的,大錯往往是從小錯開始的。一個人如果不注意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注意防微杜漸,有可能從犯小錯發展到違法犯罪。③青少年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26.如何減少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一定要理解與掌握)個人:①自覺依法自律,重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德修養。②努力學習,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自制力,善于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正確對待從眾心理和好奇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③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改正不良行為。④熱情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同學。政府、社會、學校、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②加強對青少年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③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家庭、社會環境。家庭、學校、社會對青少年齊抓共管。27.如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請你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合理建議?答:國家、社會:完善立法,加大執法力度,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網絡環境)。網絡經營者:加強道德修養,誠信、依法經營。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制觀念,提高學生健康文明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家庭:家長要加強教育、監督和引導,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青少年: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侵蝕,遵守道德和法律,增強自制力,防微杜漸。28.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1)家庭原因:缺乏家庭保護,家教不嚴,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方法單一、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家庭成員不良行為的影響。(2)學校原因:只重視知識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單一。(3)社會原因:缺乏社會保護,社會環境復雜,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4)個人原因:身心不成熟,缺乏自我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護的意識和能力,道德水平低,是非、法制觀念淡薄,自制力差,沒有調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緒,沒有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沒有正確對待好奇心和從眾心理,貪圖享受,交友不慎,無心向學,具有不良行為等。29.如何才能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1)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2)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學校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發展。(3)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社會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發展。(4)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5)加強自我保護。個人要努力學習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到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強,增強法制觀念和辨別是非能力,自覺依法律已,重視道德修養。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警惕,面對不法侵害,用智慧來保護自己,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0.未成年人如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1)認真學習法律、交通規則、安全自救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社會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和緊急疏散逃生演練活動。(2)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注意積累經驗。(3)要依法自律,遵守社會規則。(4)虛心接受家長、學校的教育。(5)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31.未成年人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①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②用智慧來保護自己。我們與違法犯罪分子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③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第二部分:權利和義務一、基本觀點:1.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2.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及內容?由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內容:①平等權; ②政治權利和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權利; ⑤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 ⑥社會經濟權利; 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3.公民基本義務的含義及內容有哪些?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內容: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保守國家秘密;③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④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⑤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⑥依法納稅等。4.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 一致性 。5.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親權、配偶權、監護權)。6.人格權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7.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是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8.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殊保護:①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_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9.人身自由權是指公民的身體由自己支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權利;人身自由權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__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 等屬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10.人格尊嚴權是指作為“人”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具體體現為_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11.侵犯名譽權的主要表現①侮辱(謾罵、諷刺、嘲笑、挖苦、潑臟物)②誹謗(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12.侵犯肖像權的主要表現——①未經本人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②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③利用公民的肖像進行_人身攻擊。13.侵犯姓名權的表現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②盜用他人姓名。③冒用他人姓名。14.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15.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①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②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③公民有權對_通信內容保密。如果個人的私生活和個人信息與社會公共利益,社會政治生活有關,則不屬于隱私,不受隱私權保護。16.侵犯隱私權的主要表現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②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刺探他人的秘密;③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④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權行為。17.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18.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19.義務教育的特征: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20.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21.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護合法財產的__銳利武器。22.財產繼承的方式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于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23.“法定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其中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法定繼承人 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遺產,不屬于遺囑繼承,而屬于遺贈。24.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司法保護)25.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26.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榮譽權不受侵犯。2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 安全權、知情權 、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 、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二、基本問題:28.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②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③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某些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如受教育、勞動。④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還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29.公民如何行使權利?①尊重他人的權利。②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權利。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30.公民如何忠實履行義務?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③法律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31.為什么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進行特殊保護?(1)生命健康權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2)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3)由于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權較容易受到侵害。(4)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32.我們怎樣維護生命健康權?(1)積極鍛煉身體,有病及時醫治。(2)有防范和保護意識,受到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3)除了為正義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主義道義相悖,與法不合。(4)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權。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大義滅親也不允許;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5)當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時,要伸出援助之手。33.為什么要保護隱私權?(1)能夠自覺地尊重和維護隱私及隱私權,是現代文明的標志,是社會進步的體現。(2)隱私權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自由。(3)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34.怎樣尊重和維護隱私權?(1)尊重自己的隱私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 http: / / www.21cnjy.com ),給自己的隱私權上把鎖。(2)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3)依法維護隱私權。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應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35.如何維護受教育的權利?當受教育權被他人剝奪或受到侵犯時,可以采用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訴訟或訴訟的方式予以維護。具體做法:①尋求家長或監護人的幫助;②尋求學校老師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③也可以到居委會、婦聯等部門請求幫助;④尋求報紙、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幫助;⑤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6.中學生怎樣履行受教育義務?(1)按時入學;(2)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3)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4)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7.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權?①受教育不僅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②接受良好的教育,已成為人們生存發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的命運。③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民族振興的基石。38.怎樣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1)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知識。(2)在消費過程中,我們要具有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侵權行為發生后,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消費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正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法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④根據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9.怎樣保護消費者權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提建議)(1)國家:加強對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立法,加大執法力度,制裁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2)生產經營者要自覺守法,誠信經營;增強社會責任感。(3)消費者要提高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40.怎樣維護自身××權益?(通用版)(1)我們應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的合法權益。(2)通過非訴訟途徑:自行與侵權人協商和解,找有關部門調解,向有關部門投訴、請求仲裁機構仲裁。(3)通過訴訟途徑:必要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究竟采取哪種方式維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