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四講 物質的性質和化學變化答案BCADDBCCBBBDCDADBDBADD(1)①②③⑤(2)(3)密封保存、嚴禁煙火23、(1)①②③④⑤;(2)⑦⑧;(3)⑥.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四講 物質的性質和化學變化易錯知識點:判斷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依據是該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應抓住其本質的特征: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書寫離子方程式時,首先要正確寫出分子式,如果分子式寫錯了,配平及后續的計算就會全錯,配平時要學會檢驗。氧化還原反應可以先掌握某一較簡單的反應,如H2+CuO===Cu+H2O中,H2得到氧,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被氧化,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然后以點帶面分析其他反應。中考規律盤點及預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這一知識點一般以根據信息作判斷的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方程式的書寫經常會出現未見過的反應式,但在題目中會已知原料及產物。書寫方程式時,一定要認真讀題,先把原料和產物全部寫全,再配平,這類題目近幾年來在中 考中常出現。本講有很多的小知識點,如基本反應類型、氧化性和還原性等,故中考中很可能會出現將這些知識點綜合起來出一個選擇題進行考查。易錯題訓練1、下列不能用來判斷蠟燭燃燒發生的是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白瓷板蓋在蠟燭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觀察到黑色的粉末狀物質B.蠟燭燃燒時發光、放熱C.在火焰上放置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壁上有水珠出現D.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D.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3、材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下列不同時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 石器 B. 青銅器 C. 鐵器 D. 高分子材料4、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A.銅用于制導線,是由于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是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氣大D.鐵制品表面涂“銀粉”(鋁粉)防生銹,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穩定5、下列一些物質的自我介紹,其中介紹自己化學性質的是 ( ) A、 B、 C、 D、 6、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因為熟石灰能和酸發生反應,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因為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起到防腐的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產品C.因為銅有良好的導電性,所以銅用于制導線D.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裝袋內防腐7、下圖表示物質A()與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的微觀示意圖(和表示兩種質子數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在反應前后其原子種類沒有發生變化,但原子數目減少B.A、B、C三種物質在分類上均屬于化合物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2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8、按照“綠色化學”的原則,最理想的化工生產方式是( )A.得到的產物為綠色物質B.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C.參與化學反應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D.參與化學反應的原子全部重新組合成無毒的物質9、下圖所示的是某化學反應前后粒子數目和種類的變化情況,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B.置換反應C.分解反應D.復分解反應10、W、X、Y、Z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質WXYZ反應前質量g222340反應后質量g240待測16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W在反應中可能是催化劑 B.該反應中生成X的質量為40g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該反應中Y全部參加反應 11、某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化學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則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據此可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Fe2O3+3CO═2Fe+3CO2C.Na2CO3+2HCl=2NaCl+H2O+CO2↑D.H2CO3=H2O+CO2↑12、下列化學方程式符合事實且書寫正確的是( )A.向氯化鈣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著在試管壁上的銅:Cu+H2SO4==CuSO4+H2↑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4Fe+3O22Fe2O3D.高溫煅燒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13、某純凈物M微熱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還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M不穩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種元素組成14、在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都能發生反應的是( ) A.AgNO3、HCl、Ca(NO3)2B.NaCl、BaCl2、Na2SO4C.NaOH、BaCl2、H2SO4D.K2CO3、HCl、Ca(OH)215、以下兩幅微觀示意圖揭示了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恒的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可以再分的C.兩幅圖表示的都是化合反應D.以上圖示中未涉及置換反應16、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緩解石油危機。從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過發酵產生乙醇。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長B.汽油中加入乙醇C.乙醇的燃燒D.蔗糖的發酵17、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18、化學家在環境問題上提出的最新構想是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例如:燃料燃燒產物燃燒燃料進行如下循環:這樣既可解決能源問題,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構想中兩個轉化過程的變化為( ) A.(1)為物理變化,(2)為化學變化B.均為化學變化C.(1)為化學變化,(2)為物理變化D.均為物理變化19、網絡、報紙等媒體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用硫磺燃燒來熏蒸粉絲使其變白 B. 用工業石蠟等給瓜子“美容” C.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奶粉” D. 用銅粉和鋅粉熔合成“黃金” 20、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21、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謝赫曼,以表彰他在發現準晶體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貢獻。準晶體可能具有下列性質,其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密度低 B.耐磨損 C.導電性差 D.抗氧化性強22、2014年4月2日~4日發生了清華學生PX詞條“保衛戰”,最終在百度百科上鎖定“PX”為“低毒化合物”的準確描述,向國人揭示了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PX是“對二甲苯”,其組成和結構如圖,相關性質如下:①無色透明液體,帶有芳香氣味②熔點13.2℃、沸點138.5℃③密度0.86g/cm3④可燃⑤有揮發性,但比汽油低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⑦低毒,毒性與汽油相當.根據上述信息,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中屬于PX物理性質的是(填數字序號)______;(2)是寫出P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3)根據PX性質,從防止環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應如何保存和儲運PX?______. 23、2014年4月11日某市自來水出現了苯含量超標事故.苯是一種①液體,②無色透明,③有香味,④難溶于水,⑤易溶于有機溶劑,⑥本身也可作為有機溶劑.在常溫下,苯還是一種⑦易燃物,⑧有高的毒性,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有損害,也是一種致癌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癥.根據上述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質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2)描述苯的化學性質的是______;(3)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四講 物質的性質和化學變化.docx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四講 物質的性質和化學變化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