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A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3年秋高中數(shù)學(xué)1.4空間向量的應(yīng)用 學(xué)案(含答案)(10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A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3年秋高中數(shù)學(xué)1.4空間向量的應(yīng)用 學(xué)案(含答案)(10份打包)

資源簡介

1.4.1 用空間向量研究直線、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
第1課時(shí) 空間中點(diǎn)、直線和平面的向量表示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描述直線和平面,理解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數(shù)學(xué)抽象) 2.會(huì)求一個(gè)平面的法向量.(數(shù)學(xué)運(yùn)算、邏輯推理)
立體幾何研究的基本對象是點(diǎn)、直線、平面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空間圖形,為了用空間向量解決幾何問題,首先必須把點(diǎn)、直線、平面用向量表示出來.
那么,如何利用向量刻畫直線與平面的方向與位置?
知識(shí)點(diǎn)1 空間中點(diǎn)的位置向量
如圖,在空間中,我們?nèi)∫欢c(diǎn)O作為基點(diǎn),那么空間中任意一點(diǎn)P就可以用向量來表示.我們把向量稱為點(diǎn)P的位置向量.
知識(shí)點(diǎn)2 空間直線的向量表示式
(1)如圖1,a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在直線l上取=a,設(shè)P是直線l上的任意一點(diǎn),則點(diǎn)P在直線l上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實(shí)數(shù)t,使得=ta,即=t.如圖2,取定空間中的任意一點(diǎn)O,點(diǎn)P在直線l上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實(shí)數(shù)t,使=+ta①,或=+t②.①式和②式都稱為空間直線的向量表示式.
(2)空間任意直線由直線上一點(diǎn)及直線的方向向量唯一確定.
1.如何確定直線的方向向量?
提示:l是空間一直線,A,B是l上任意兩點(diǎn),則及與平行的非零向量均為直線l的方向向量.
知識(shí)點(diǎn)3 空間平面的向量表示式
(1)通過平面α上的一個(gè)定點(diǎn)和兩個(gè)向量來確定
條件 平面α內(nèi)兩條相交直線的方向向量a,b和交點(diǎn)O
形式 對于平面α上任意一點(diǎn)P,存在唯一有序?qū)崝?shù)對(x,y),使得=xa+yb
(2)通過平面α上的一個(gè)定點(diǎn)和法向量來確定
平面的法向量 直線l⊥α,直線l的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確定平面位置 過點(diǎn)A,以向量a為法向量的平面是完全確定的
2.如果n為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A,B為平面α內(nèi)的兩點(diǎn),則n與有什么關(guān)系?
提示:n⊥,即n·=0.
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cuò)誤的打“×”)
(1)零向量不能作為直線的方向向量. (  )
(2)若向量v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則λv(λ≠0)也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  )
(3)直線l的方向向量都平行,且方向相同. (  )
(4)平面α的所有法向量都平行,且同向. (  )
(5)若n是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則λn(λ∈R)也是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 (  )
(6)向量i=(1,0,0)是坐標(biāo)平面Oyz的一個(gè)法向量. (  )
提示:(1)√ (2)√ (3)×
(4)× 法向量也可能方向相反.
(5)× 當(dāng)λ=0時(shí),λn=0,不能作為平面的法向量.
(6)√ x軸垂直于坐標(biāo)平面Oyz.
2.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xyz中,點(diǎn)A(1,2,3)的位置向量是________.
=(1,2,3) [位置向量=(1,2,3).]
類型1 直線的方向向量
【例1】 (1)已知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m=(2,-1,3),且直線l過A(0,y,3)和B(-1,2,z)兩點(diǎn),則y-z等于(  )
A.0   B.1    C.   D.3
(2)(源自湘教版教材)如圖所示,已知長方體ABCD-A′B′C′D′的棱長AB=2,AD=4,AA′=3.以點(diǎn)D為原點(diǎn),分別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并均以1為單位長度,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求下列直線的一個(gè)方向向量:
①AA′;②BD′.
(1)A [∵A(0,y,3)和B(-1,2,z),
=(-1,2-y,z-3),
∵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m=(2,-1,3),
故設(shè)=km,∴-1=2k,2-y=-k,z-3=3k.
解得k=-,y=z=.∴y-z=0.]
(2)[解] 由已知可得,長方體頂點(diǎn)A,B,A′,D′的坐標(biāo)分別為A(4,0,0),B(4,2,0),A′(4,0,3),D′(0,0,3).
①因?yàn)橄蛄浚?0,0,3),所以直線AA′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0,0,3).
②因?yàn)橄蛄浚?-4,-2,3),所以直線BD′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4,-2,3).
 求直線的方向向量的兩種方法
(1)在直線l上確定兩點(diǎn)A,B,則就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2)在與直線l平行的直線m上確定兩點(diǎn)A1,B1,則就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跟進(jìn)訓(xùn)練]
1.(1)(多選)若M(1,0,-1),N(2,1,2)在直線l上,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是(  )
A.(2,2,6) B.(1,1,3)
C.(3,1,1) D.(-3,0,1)
(2)從點(diǎn)A(2,-1,7)沿向量a=(8,9,-12)的方向取線段長||=34,則B點(diǎn)的坐標(biāo)為(  )
A.(18,17,-17) B.(-14,-19,17)
C. D.
(1)AB (2)A [(1)∵M(jìn),N在直線l上,
∴=(1,1,3),
故向量(1,1,3),(2,2,6)都是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
(2)設(shè)B點(diǎn)坐標(biāo)為(x,y,z),則=λa(λ>0),即(x-2,y+1,z-7)=λ(8,9,-12),因?yàn)閨|=34,
即=34,得λ=2,
所以x=18,y=17,z=-17.]
類型2 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diǎn).AB=AP=1,AD=,試建立恰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求平面ACE的一個(gè)法向量.
[解] 因?yàn)镻A⊥平面ABCD,底面ABCD為矩形,
所以AB,AD,AP兩兩垂直.
如圖,以A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的方向分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D(0,,0),P(0,0,1),E,C(1,,0),于是==(1,,0).
設(shè)n=(x,y,z)為平面ACE的法向量,
則即
所以令y=-1,則x=z=.
所以平面ACE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
[母題探究]
本例條件不變,試求直線PC的一個(gè)方向向量和平面PCD的一個(gè)法向量?
[解] 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P(0,0,1),C(1,,0),
所以=(1,,-1),即直線PC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1,,-1).
設(shè)平面PCD的法向量為n=(x,y,z).
因?yàn)镈(0,,0),所以=(0,,-1).
由即
所以令y=1,則z=.
所以平面PCD的一個(gè)法向量為(0,1,).
 如何確定平面的法向量?
提示:按如下步驟求平面的法向量:
(1)設(shè)向量: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n=(x,y,z).
(2)選向量:在平面內(nèi)選取兩個(gè)不共線向量.
(3)列方程組:由列出方程組.
(4)解方程組:
(5)賦非零值:取x,y,z其中一個(gè)為非零值(常取±1).
(6)得結(jié)論:得到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跟進(jìn)訓(xùn)練]
2.(源自湘教版教材)如圖所示,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B,D,A1的坐標(biāo)分別為A(0,0,0),B(a,0,0),D(0,a,0),A1(0,0,a).分別求平面ABCD與平面BDA1的一個(gè)法向量.
[解] 由于z軸垂直于平面ABCD,而z軸可用方向向量=(0,0,a)表示,因此(0,0,a)是平面ABCD的一個(gè)法向量.
設(shè)n=(x,y,z)是平面BDA1的法向量.
由已知得=(-a,a,0),=(-a,0,a),
因而
取x=1,得y=z=1,
則n=(1,1,1)是平面BDA1的一個(gè)法向量.
1.若A(2,1,1),B(1,2,2)在直線l上,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  )
A.(2,1,1)     B.(-2,2,2)
C.(-3,2,1) D.(2,1,-1)
B [∵=(-1,1,1),而與共線的非零向量都可以作為直線l的方向向量,故選B.]
2.過空間三點(diǎn)A(1,1,0),B(1,0,1),C(0,1,1)的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是(  )
A.(1,1,1) B.(1,1,-1)
C.(1,0,1) D.(-1,0,1)
A [=(0,-1,1),=(-1,0,1).設(shè)該平面的法向量為a=(x,y,z).
由題意知a·=0,a·=0,
所以,即,令z=1,得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是(1,1,1).]
3.(多選)設(shè)(1,-2,-1),(3,-1,2)是空間直線l上的兩點(diǎn),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v的坐標(biāo)可以是(  )
A.(2,1,3) B.(4,1,6)
C. D.(2,-4,-2)
AC [設(shè)點(diǎn)A(1,-2,-1),B(3,-1,2),那么=(2,1,3),即為空間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2,1,3)=也是空間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故選AC.]
4.已知平面α經(jīng)過點(diǎn)O(0,0,0),且e=(1,2,-3)是α的一個(gè)法向量,M(x,y,z)是平面α內(nèi)任意一點(diǎn),則x,y,z滿足的關(guān)系式是______.
x+2y-3z=0 [由題意得e⊥,則·e=(x,y,z)·(1,2,-3)=0,故x+2y-3z=0.]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如何求直線l的方向向量?直線的方向向量唯一嗎?
提示:在直線l或與直線l平行的直線上取兩點(diǎn)A,B,則就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直線的方向向量有無數(shù)個(gè),哪個(gè)易求求哪個(gè).
2.平面的法向量有無數(shù)個(gè),它們是什么關(guān)系?
提示:共線.
3.如何求一個(gè)平面的法向量?
提示:(1)設(shè)法向量n=(x,y,z);
(2)在已知平面內(nèi)找兩個(gè)不共線向量a=(a1,a2,a3),b=(b1,b2,b3);
(3)建立方程組
(4)解方程組:用一個(gè)未知量表示其他兩個(gè)未知量,然后對用來表示兩未知量的未知量賦以特殊值,從而得到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1.4.1 用空間向量研究直線、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
第1課時(shí) 空間中點(diǎn)、直線和平面的向量表示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描述直線和平面,理解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數(shù)學(xué)抽象) 2.會(huì)求一個(gè)平面的法向量.(數(shù)學(xué)運(yùn)算、邏輯推理)
立體幾何研究的基本對象是點(diǎn)、直線、平面以及由它們組成的空間圖形,為了用空間向量解決幾何問題,首先必須把點(diǎn)、直線、平面用向量表示出來.
那么,如何利用向量刻畫直線與平面的方向與位置?
知識(shí)點(diǎn)1 空間中點(diǎn)的位置向量
如圖,在空間中,我們?nèi)∫欢c(diǎn)O作為基點(diǎn),那么空間中任意一點(diǎn)P就可以用向量來表示.我們把向量稱為點(diǎn)P的位置向量.
知識(shí)點(diǎn)2 空間直線的向量表示式
(1)如圖1,a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在直線l上取=a,設(shè)P是直線l上的任意一點(diǎn),則點(diǎn)P在直線l上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實(shí)數(shù)t,使得=ta,即=t.如圖2,取定空間中的任意一點(diǎn)O,點(diǎn)P在直線l上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實(shí)數(shù)t,使=+________①,或=+________②.①式和②式都稱為空間直線的向量表示式.
(2)空間任意直線由直線上一點(diǎn)及直線的方向向量唯一確定.
1.如何確定直線的方向向量?
                                    
                                    
知識(shí)點(diǎn)3 空間平面的向量表示式
(1)通過平面α上的一個(gè)定點(diǎn)和兩個(gè)向量來確定
條件 平面α內(nèi)兩條________直線的方向向量a,b和交點(diǎn)O
形式 對于平面α上任意一點(diǎn)P,存在唯一有序?qū)崝?shù)對(x,y),使得=________
(2)通過平面α上的一個(gè)定點(diǎn)和法向量來確定
平面的法向量 直線l⊥α,直線l的________,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確定平面位置 過點(diǎn)A,以向量a為法向量的平面是完全確定的
2.如果n為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A,B為平面α內(nèi)的兩點(diǎn),則n與有什么關(guān)系?
                                    
                                    
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cuò)誤的打“×”)
(1)零向量不能作為直線的方向向量. (  )
(2)若向量v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則λv(λ≠0)也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  )
(3)直線l的方向向量都平行,且方向相同. (  )
(4)平面α的所有法向量都平行,且同向. (  )
(5)若n是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則λn(λ∈R)也是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 (  )
(6)向量i=(1,0,0)是坐標(biāo)平面Oyz的一個(gè)法向量. (  )
2.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xyz中,點(diǎn)A(1,2,3)的位置向量是________.
類型1 直線的方向向量
【例1】 (1)已知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m=(2,-1,3),且直線l過A(0,y,3)和B(-1,2,z)兩點(diǎn),則y-z等于(  )
A.0 B.1   C.   D.3
[嘗試解答]                                     
                                    
                                    
                                    
                                    
(2)(源自湘教版教材)如圖所示,已知長方體ABCD-A′B′C′D′的棱長AB=2,AD=4,AA′=3.以點(diǎn)D為原點(diǎn),分別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并均以1為單位長度,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求下列直線的一個(gè)方向向量:
①AA′;②BD′.
[嘗試解答]                                     
                                    
                                    
                                    
                                    
                                    
                                    
                                    
                                    
 求直線的方向向量的兩種方法
(1)在直線l上確定兩點(diǎn)A,B,則就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2)在與直線l平行的直線m上確定兩點(diǎn)A1,B1,則就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
[跟進(jìn)訓(xùn)練]
1.(1)(多選)若M(1,0,-1),N(2,1,2)在直線l上,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是(  )
A.(2,2,6)    B.(1,1,3)
C.(3,1,1) D.(-3,0,1)
(2)從點(diǎn)A(2,-1,7)沿向量a=(8,9,-12)的方向取線段長||=34,則B點(diǎn)的坐標(biāo)為(  )
A.(18,17,-17) B.(-14,-19,17)
C. D.
類型2 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diǎn).AB=AP=1,AD=,試建立恰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求平面ACE的一個(gè)法向量.
[嘗試解答]                                     
                                    
                                    
                                    
                                    
                                    
                                    
                                    
                                    
                                    
                                    
                                    
                                    
                                    
                                    
                                    
[母題探究]
本例條件不變,試求直線PC的一個(gè)方向向量和平面PCD的一個(gè)法向量?
                                    
                                    
                                    
                                    
 如何確定平面的法向量?
                                    
                                    
                                    
[跟進(jìn)訓(xùn)練]
2.(源自湘教版教材)如圖所示,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B,D,A1的坐標(biāo)分別為A(0,0,0),B(a,0,0),D(0,a,0),A1(0,0,a).分別求平面ABCD與平面BDA1的一個(gè)法向量.
                                    
                                    
                                    
                                    
                                    
                                    
                                    
                                    
                                    
                                    
                                    
1.若A(2,1,1),B(1,2,2)在直線l上,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  )
A.(2,1,1)      B.(-2,2,2)
C.(-3,2,1) D.(2,1,-1)
2.過空間三點(diǎn)A(1,1,0),B(1,0,1),C(0,1,1)的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是(  )
A.(1,1,1) B.(1,1,-1)
C.(1,0,1) D.(-1,0,1)
3.(多選)設(shè)(1,-2,-1),(3,-1,2)是空間直線l上的兩點(diǎn),則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v的坐標(biāo)可以是(  )
A.(2,1,3) B.(4,1,6)
C. D.(2,-4,-2)
4.已知平面α經(jīng)過點(diǎn)O(0,0,0),且e=(1,2,-3)是α的一個(gè)法向量,M(x,y,z)是平面α內(nèi)任意一點(diǎn),則x,y,z滿足的關(guān)系式是______.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如何求直線l的方向向量?直線的方向向量唯一嗎?
2.平面的法向量有無數(shù)個(gè),它們是什么關(guān)系?
3.如何求一個(gè)平面的法向量?第2課時(shí) 空間中直線、平面的平行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關(guān)系.(數(shù)學(xué)抽象) 2.熟練掌握用方向向量、法向量證明線線、線面、面面間的平行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平行是立體幾何中主要的位置關(guān)系,那么如何用向量方法進(jìn)行研究呢?
知識(shí)點(diǎn) 空間中直線、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
位置關(guān)系 向量表達(dá)式
線線平行 設(shè)μ1,μ2分別是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則l1∥l2 μ1∥μ2 λ∈R,使得μ1=λμ2
線面平行 設(shè)μ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法向量,l α,則l∥α μ⊥n μ·n=0
面面平行 設(shè)n1,n2分別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則α∥β n1∥n2 λ∈R,使得n1=λn2
若已知平面外一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則這兩向量滿足哪些條件可說明直線與平面平行?
提示:可探究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是否垂直,進(jìn)而確定線面是否平行.
用向量方法證明線線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兩直線不重合;證明線面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直線不在平面內(nèi);證明面面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兩個(gè)平面不重合.
1.若平面β外的一條直線l的方向向量是u=(-1,2,-3),平面β的法向量為n=(4,-1,-2),則l與β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l∥β [由u·n=(-1)×4+2×(-1)+(-3)×(-2)=0知,l∥β.]
2.若兩個(gè)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2,-1),v=(-4,-8,4),則平面α,β的位置是________.
α∥β [由v=-4u知u∥v,所以α∥β.]
類型1 直線和直線平行
【例1】 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3,AD=4,AA1=2,點(diǎn)M在棱BB1上,且BM=2MB1,點(diǎn)S在棱DD1上,且SD1=2SD,點(diǎn)N,R分別為A1D1,BC的中點(diǎn).求證:MN∥RS.
[證明] 法一: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根據(jù)題意得M,N(0,2,2),R(3,2,0),S.
則分別為MN,RS的方向向量,
所以==,
所以=,所以∥,
因?yàn)镸 RS,
所以MN∥RS.
法二:設(shè)=a,=b,=c,
則==c-a+b,
==b-a+c.
所以=,所以∥.
又R MN,所以MN∥RS.
 向量法證明直線平行的兩種思路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D⊥平面ABCD,E為CP的中點(diǎn),N為DE的中點(diǎn),DM=DB,DA=DP=1,CD=2.求證:MN∥AP.
[證明] 法一:由題意知,直線DA,DC,DP兩兩垂直.如圖所示,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DC,DP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D(0,0,0),A(1,0,0),B(1,2,0),P(0,0,1),E,N,M,
所以=(-1,0,1),=,
所以=,故MN∥AP.
法二:由題意可得==+=+×)=++=+=)=,
所以MN∥AP.
類型2 直線和平面平行
【例2】 如圖所示,在空間圖形P-ABCD中,PC⊥平面ABCD,PC=2,在四邊形ABCD中,CD∥AB,∠ABC=∠BCD=90°,AB=4,CD=1,點(diǎn)M在PB上,且PB=4PM,∠PBC=30°,求證:CM∥平面PAD.
[思路導(dǎo)引]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BC,PB―→點(diǎn)A,C,D,P的坐標(biāo)點(diǎn)M的坐標(biāo)―→n·=0,n·=0―→n―→⊥nCM∥平面PAD.
[證明]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Cxyz.
因?yàn)椤螾BC=30°,PC=2,
所以BC=2,PB=4.
于是D(1,0,0),C(0,0,0),A(4,2,0),P(0,0,2).
因?yàn)镻B=4PM,
所以PM=1,M.
所以==(-1,0,2),=(3,2,0).
設(shè)平面PAD的法向量為n=(x,y,z),
則有即
令x=1,解得z=,y=-.
故n=.
又因?yàn)椤==0.
所以⊥n,又CM 平面PAD,
所以CM∥平面PAD.
[母題探究]
在本例條件下,在PA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N,使得DN∥平面PBC?若存在,求出點(diǎn)N的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Cxyz.
由原例題的解析可知,
D(1,0,0),C(0,0,0),A(4,2,0),P(0,0,2).
因?yàn)楣簿€,
所以可設(shè)=λ,
所以=λ(),
所以=λ+(1-λ)=λ(4,2,0)+(1-λ)(0,0,2)=(4λ,2λ,2(1-λ)),
==(4λ-1,2λ,2(1-λ)),
由PC⊥平面ABCD,知PC⊥CD,
又BC⊥CD,PC∩BC=C,
所以CD⊥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1,0,0),
若DN∥平面PBC,則=4λ-1=0,
解得λ=,所以=.
即存在點(diǎn)N在PA上,且滿足PN∶PA=1∶4時(shí),DN∥平面PBC.
 利用空間向量證明線面平行的三種方法
(1)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任意兩個(gè)不共線的向量共面,即可用平面內(nèi)的一組基底表示.
(2)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某一向量共線,轉(zhuǎn)化為線線平行,利用線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證.
(3)先求直線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平面的法向量,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2.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N分別是CC1,C1B1的中點(diǎn).求證:MN∥平面A1BD.
[證明] 法一:如圖,以D為原點(diǎn),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1,
則D(0,0,0),A1(1,0,1),B(1,1,0),M,N,于是=(1,0,1),=(1,1,0),=.
設(shè)平面A1BD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取x=1,則y=-1,z=-1,
所以平面A1BD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1,-1).
又·n=·(1,-1,-1)=0,
所以⊥n.又MN 平面A1BD,
所以MN∥平面A1BD.
法二:==-
=)=,
所以∥,又MN 平面A1BD,
所以MN∥平面A1BD.
法三:==-=-=)-)=-.即可用線性表示,故是共面向量,又MN 平面A1BD,故MN∥平面A1BD.
類型3 平面與平面平行
【例3】 (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a,M,N,E,F(xiàn)分別是棱A1D1,A1B1,D1C1,B1C1的中點(diǎn).
求證:平面AMN∥平面BDEF.
[證明] 如圖所示,以點(diǎn)D為原點(diǎn),分別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并均以1為單位長度,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D(0,0,0),A(a,0,0),B(a,a,0),M,
N,E,F(xiàn).
于是==,
==.
設(shè)n1=(x1,y1,z1)是平面AMN的法向量,

取z1=1,得x1=2,y1=-2,則n1=(2,-2,1).
設(shè)n2=(x2,y2,z2)是平面BDEF的法向量,

取z2=1,得y2=-2,x2=2,則n2=(2,-2,1)=n1.
又平面AMN與平面BDEF不重合,
故平面AMN∥平面BDEF.
 證明面面平行問題可用以下方法去證明:
(1)轉(zhuǎn)化為相應(yīng)的線線平行或線面平行.
(2)分別求出這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證明這兩個(gè)法向量平行.
[跟進(jìn)訓(xùn)練]
3.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F(xiàn)是棱AB的中點(diǎn).試用向量的方法證明:平面AA1D1D∥平面FCC1.
[證明] 因?yàn)锳B=4,BC=CD=2,F(xiàn)是棱AB的中點(diǎn),所以BF=BC=CF,
所以△BCF為正三角形.
因?yàn)锳BCD為等腰梯形,AB=4,BC=CD=2,
所以∠BAD=∠ABC=60°.
取AF的中點(diǎn)M,連接DM,
則DM⊥AB,所以DM⊥CD.
以D為原點(diǎn),DM為x軸,DC為y軸,DD1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則D(0,0,0),D1(0,0,2),A(,-1,0),F(xiàn)(,1,0),C(0,2,0),C1(0,2,2),
所以=(0,0,2),=(,-1,0),
=(,-1,0),=(0,0,2),
所以∥∥,
所以DD1∥CC1,DA∥CF,
因?yàn)镈D1 平面AA1D1D,CC1 平面AA1D1D,
所以CC1∥平面AA1D1D.
因?yàn)镈A 平面AA1D1D,CF 平面AA1D1D,
所以CF∥平面AA1D1D.
又CF∩CC1=C,CF 平面FCC1,
CC1 平面FCC1,
所以平面AA1D1D∥平面FCC1.
1.若不重合的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1,2,-2),b=(-3,-6,6),則(  )
A.l1∥l2      B.l1⊥l2
C.l1,l2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確定
A [因?yàn)椋剑剑詀∥b.又直線l1,l2不重合,所以l1,l2平行.]
2.(2022·遼寧高二月考)若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為n=(-2,1,1),則(  )
A.l∥α B.l⊥α
C.l α或l∥α D.l與α斜交
C [因?yàn)閍=(1,0,2),n=(-2,1,1),所以a·n=1×(-2)+0×1+2×1=0,所以l α或l∥α.故選C.]
3.設(shè)平面α的法向量為(1,2,-2),平面β的法向量為(-2,-4,k),若α∥β,則k=(  )
A.2 B.-4
C.4 D.-2
C [因?yàn)棣痢桅拢裕剑剑詋=4.]
4.若平面α外的一條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是n=(-1,2,-3),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m=(4,-1,-2),則l與α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平行 [n·m=(-1,2,-3)·(4,-1,-2)=0,
所以n⊥m.又l α,所以直線l與平面α平行,即l∥α.]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兩直線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μ1,μ2分別是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則l1∥l2 μ1∥μ2 λ∈R,使得μ1=λμ2.
2.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μ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且l α,則l∥α μ⊥n μ·n=0.
3.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n1,n2分別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則α∥β n1∥n2 λ∈R,使得n1=λn2.
4.證明線面平行有哪些方法?
提示:(1)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某一向量是共線向量且直線不在平面內(nèi);
(2)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兩個(gè)不共線向量共面且直線不在平面內(nèi);
(3)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線不在平面內(nèi).第2課時(shí) 空間中直線、平面的平行
學(xué)習(xí) 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關(guān)系.(數(shù)學(xué)抽象) 2.熟練掌握用方向向量、法向量證明線線、線面、面面間的平行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平行是立體幾何中主要的位置關(guān)系,那么如何用向量方法進(jìn)行研究呢?
知識(shí)點(diǎn) 空間中直線、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
位置關(guān)系 向量表達(dá)式
線線 平行 設(shè)μ1,μ2分別是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則l1∥l2 μ1∥μ2 λ∈R,使得μ1=λμ2
線面 平行 設(shè)μ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n是平面α的法向量,l α,則l∥α μ⊥n μ·n=0
面面 平行 設(shè)n1,n2分別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則α∥β n1∥n2 λ∈R,使得n1=λn2
若已知平面外一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則這兩向量滿足哪些條件可說明直線與平面平行?
                                    
                                    
                                    
用向量方法證明線線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兩直線不重合;證明線面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直線不在平面內(nèi);證明面面平行時(shí),必須說明兩個(gè)平面不重合.
1.若平面β外的一條直線l的方向向量是u=(-1,2,-3),平面β的法向量為n=(4,-1,-2),則l與β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2.若兩個(gè)不同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2,-1),v=(-4,-8,4),則平面α,β的位置是________.
類型1 直線和直線平行
【例1】 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3,AD=4,AA1=2,點(diǎn)M在棱BB1上,且BM=2MB1,點(diǎn)S在棱DD1上,且SD1=2SD,點(diǎn)N,R分別為A1D1,BC的中點(diǎn).求證:MN∥RS.
[嘗試解答]                                     
                                    
                                    
                                    
                                    
                                    
                                    
                                    
                                    
                                    
                                    
 向量法證明直線平行的兩種思路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D⊥平面ABCD,E為CP的中點(diǎn),N為DE的中點(diǎn),DM=DB,DA=DP=1,CD=2.求證:MN∥AP.
                                    
                                    
                                    
                                    
                                    
                                    
                                    
                                    
                                    
                                    
                                    
                                    
                                    
                                    
                                    
                                    
類型2 直線和平面平行
【例2】 如圖所示,在空間圖形P-ABCD中,PC⊥平面ABCD,PC=2,在四邊形ABCD中,CD∥AB,∠ABC=∠BCD=90°,AB=4,CD=1,點(diǎn)M在PB上,且PB=4PM,∠PBC=30°,求證:CM∥平面PAD.
[思路導(dǎo)引]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BC,PB―→點(diǎn)A,C,D,P的坐標(biāo)點(diǎn)M的坐標(biāo)―→n·=0,n·=0―→n―→⊥nCM∥平面PAD.
[嘗試解答]                                     
                                    
                                    
                                    
                                    
                                    
                                    
                                    
                                    
                                    
                                    
                                    
                                    
[母題探究]
在本例條件下,在PA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N,使得DN∥平面PBC?若存在,求出點(diǎn)N的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利用空間向量證明線面平行的三種方法
(1)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任意兩個(gè)不共線的向量共面,即可用平面內(nèi)的一組基底表示.
(2)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某一向量共線,轉(zhuǎn)化為線線平行,利用線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證.
(3)先求直線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平面的法向量,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2.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N分別是CC1,C1B1的中點(diǎn).求證:MN∥平面A1BD.
                                    
                                    
                                    
                                    
                                    
                                    
                                    
                                    
                                    
                                    
                                    
類型3 平面與平面平行
【例3】 (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a,M,N,E,F(xiàn)分別是棱A1D1,A1B1,D1C1,B1C1的中點(diǎn).
求證:平面AMN∥平面BDEF.
[嘗試解答]                                     
                                    
                                    
                                    
                                    
                                    
                                    
                                    
 證明面面平行問題可用以下方法去證明:
(1)轉(zhuǎn)化為相應(yīng)的線線平行或線面平行.
(2)分別求出這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證明這兩個(gè)法向量平行.
[跟進(jìn)訓(xùn)練]
3.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F(xiàn)是棱AB的中點(diǎn).試用向量的方法證明:平面AA1D1D∥平面FCC1.
                                    
                                    
                                    
                                    
                                    
                                    
                                    
                                    
                                    
                                    
                                    
1.若不重合的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1,2,-2),b=(-3,-6,6),則(  )
A.l1∥l2       B.l1⊥l2
C.l1,l2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確定
2.(2022·遼寧高二月考)若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為n=(-2,1,1),則(  )
A.l∥α B.l⊥α
C.l α或l∥α D.l與α斜交
3.設(shè)平面α的法向量為(1,2,-2),平面β的法向量為(-2,-4,k),若α∥β,則k=(  )
A.2 B.-4
C.4 D.-2
4.若平面α外的一條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是n=(-1,2,-3),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m=(4,-1,-2),則l與α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兩直線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2.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3.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4.證明線面平行有哪些方法?第3課時(shí) 空間中直線、平面的垂直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垂直關(guān)系.(數(shù)學(xué)抽象) 2.熟練掌握用方向向量、法向量證明線線、線面、面面間的垂直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由直線上一點(diǎn)及直線的方向向量可以刻畫直線的位置,由平面內(nèi)一點(diǎn)及平面的法向量可以刻畫平面的位置,那么就可以利用向量運(yùn)算來判定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下面我們就利用向量來研究垂直問題.
知識(shí)點(diǎn) 空間中直線、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
位置關(guān)系 向量表達(dá)式
線線垂直 設(shè)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μ1,μ2,則l1⊥l2 μ1⊥μ2 μ1·μ2=0
線面垂直 設(shè)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μ,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l⊥α μ∥n λ∈R,使得μ=λn
面面垂直 設(shè)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n1,n2,則 α⊥β n1⊥n2 n1·n2=0
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cuò)誤的打“×”)
(1)若兩條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則這兩條直線一定垂直相交. (  )
(2)若一直線與平面垂直,則該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所有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 (  )
(3)兩個(gè)平面垂直,則其中一平面內(nèi)的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另一平面內(nèi)的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 (  )
(4)若兩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μ1=(1,0,1),μ2=(0,2,0),則平面α,β互相垂直. (  )
提示:(1)× 兩條直線可能異面垂直.
(2)√ 根據(jù)線面垂直的定義可知.
(3)× 也可能平行.
(4)√ 由μ1·μ2=0知μ1⊥μ2,從而α⊥β.
類型1 直線和直線垂直
【例1】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四邊形ABCD是矩形,PA=AB=1,F(xiàn)是PB的中點(diǎn),點(diǎn)E在邊BC上移動(dòng).
求證:無論點(diǎn)E在邊BC上的何處,都有PE⊥AF.
[證明] 法一:以A為原點(diǎn),以AD,AB,AP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AD=a,
則A(0,0,0),P(0,0,1),B(0,1,0),C(a,1,0),于是F.
∵E在BC上,設(shè)E(m,1,0),∴=(m,1,-1),=,
∴=0,∴PE⊥AF.
∴無論點(diǎn)E在邊BC上何處,總有PE⊥AF.
法二:因?yàn)辄c(diǎn)E在邊BC上,可設(shè)=λ,
于是=()·)=+λ)·()=+λ+λ)=(0-1+1+0+0+0)=0.
因此⊥.
故無論點(diǎn)E在邊BC上的何處,都有PE⊥AF.
 用向量法證明直線與直線垂直的方法和步驟
(1)基底法:①選取三個(gè)不共面的已知向量(通常是它們的模及其兩兩夾角為已知)為空間的一個(gè)基底;②把兩直線的方向向量用基底表示;③利用向量的數(shù)量積運(yùn)算,計(jì)算出兩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④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兩直線垂直.
(2)坐標(biāo)法:①根據(jù)已知條件和圖形特征,建立適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正確地寫出各點(diǎn)的坐標(biāo);②根據(jù)所求出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出兩直線方向向量的坐標(biāo);③計(jì)算兩直線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④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兩直線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xiàn)分別為AC,DC的中點(diǎn).求證:EF⊥BC.
[證明] 法一:(基底法)設(shè)=a,=b,=c,
則{a,b,c}為空間的一個(gè)基底.
∵AE=EC,DF=FC,
∴EF∥AD,且EF=AD,
∴===(c-a).
又=b,AB=BC=BD=2,∠ABC=∠DBC=120°,
∴=(c-a)·b=(c·b-a·b)=0,
∴⊥,∴EF⊥BC.
法二:(坐標(biāo)法)由題意,以點(diǎn)B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在平面DBC內(nèi)過點(diǎn)B作垂直于BC的直線為x軸,BC所在直線為y軸,在平面ABC內(nèi)過點(diǎn)B作垂直于BC的直線為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易得B(0,0,0),A(0,-1,),D(,-1,0),C(0,2,0),
所以E,F(xiàn),
所以==(0,2,0),
因此=0,從而⊥,
所以EF⊥BC.
類型2 直線和平面垂直
【例2】 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2,BC=CC1=1,E是CD的中點(diǎn).求證:B1E⊥平面AED1.
[思路導(dǎo)引]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寫出相關(guān)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平面AED1的一個(gè)法向量―→證明與平面AED1的法向量平行―→B1E⊥平面AED1
[證明] 建立如圖所示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D(0,0,0),A(1,0,0),D1(0,0,1),C(0,2,0),B1(1,2,1).
又E為CD的中點(diǎn),∴E(0,1,0),∴=(-1,-1,-1),=(-1,1,0),=(-1,0,1).
設(shè)平面AED1的法向量為n=(x,y,z),
則取x=1,
則y=1,z=1,∴n=(1,1,1)是平面AED1的一個(gè)法向量.
又=-n,∴∥n,
∴B1E⊥平面AED1.
 證明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1)選基底,將相關(guān)向量用基底表示出來,然后利用向量的計(jì)算來證明.
(2)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利用坐標(biāo)將向量的運(yùn)算轉(zhuǎn)化為實(shí)數(shù)(坐標(biāo))的運(yùn)算,以達(dá)到證明的目的.
[跟進(jìn)訓(xùn)練]
2.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是BB1,D1B1的中點(diǎn).求證:EF⊥平面B1AC.
[證明] 法一:設(shè)=a,=c,=b,
則==)
=)=)
=(-a+b+c).
∵==a+b,
∴=(-a+b+c)·(a+b)
=(b2-a2+c·a+c·b)=+0+0)=0.
∴⊥,即EF⊥AB1.同理,EF⊥B1C.又AB1∩B1C=B1,AB1,B1C 平面B1AC,∴EF⊥平面B1AC.
法二: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2,以D為原點(diǎn),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A(2,0,0),C(0,2,0),B1(2,2,2),E(2,2,1),F(xiàn)(1,1,2).
∴=(-1,-1,1),=(0,2,2),=(-2,2,0).
∴=(-1,-1,1)·(0,2,2)=(-1)×0+(-1)×2+1×2=0,
=(-1,-1,1)·(-2,2,0)=2-2+0=0,
∴⊥⊥,
∴EF⊥AB1,EF⊥AC.
又AB1∩AC=A,AB1,AC 平面B1AC,
∴EF⊥平面B1AC.
法三:由法二得=(0,2,2),
=(-2,2,0),=(-1,-1,1).
設(shè)平面B1AC的法向量n=(x,y,z),則·n=0,·n=0,

取x=1,則y=1,z=-1,
∴n=(1,1,-1),∴=-n,
∴∥n,∴EF⊥平面B1AC.
類型3 平面與平面垂直
【例3】 (源自湘教版教材)在四面體ABCD中,AB⊥平面BCD,BC=CD,∠BCD=90°,∠ADB=30°,E,F(xiàn)分別是AC,AD的中點(diǎn).
求證:平面BEF⊥平面ABC.
[證明] 如圖所示,以點(diǎn)B為原點(diǎn),分別以為y軸、z軸的正方向,并取相同的單位長度,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設(shè)A(0,0,a),則B(0,0,0),C,D(0,a,0),E,F(xiàn).
于是=(0,0,-a),=,
==.
法一:(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設(shè)n1=(x1,y1,z1)是平面ABC的法向量,

取x1=1,得y1=-1,z1=0,則n1=(1,-1,0)是平面ABC的一個(gè)法向量.
設(shè)n2=(x2,y2,z2)是平面BEF的法向量,

取x2=1,得y2=1,z2=-,則n2=(1,1,-)是平面BEF的一個(gè)法向量.
因?yàn)閚1·n2=(1,-1,0)·(1,1,-)=0,
所以平面BEF⊥平面ABC.
法二:(利用線面垂直)∵=,
∴=0,=0,∴EF⊥AB,EF⊥BC,
又AB∩BC=B,AB 平面ABC,BC 平面ABC
∴EF⊥平面ABC,又EF 平面BEF
∴平面BEF⊥平面ABC.
 證明面面垂直的兩種方法
(1)常規(guī)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線線垂直去證明.
(2)法向量法:證明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3.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B=BC=2,BB1=1,E為BB1的中點(diǎn),證明:平面AEC1⊥平面AA1C1C.
[證明] 由題意得AB,BC,B1B兩兩垂直.以B為原點(diǎn),BA,BC,BB1分別為x,y,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A(2,0,0),A1(2,0,1),C(0,2,0),C1(0,2,1),E,
則=(0,0,1),=(-2,2,0),=(-2,2,1),
=.
法一:(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設(shè)平面AA1C1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x1,y1,z1).

令x1=1,得y1=1.∴n1=(1,1,0).
設(shè)平面AEC1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x2,y2,z2).

令z2=4,得x2=1,y2=-1.
∴n2=(1,-1,4).
∵n1·n2=1×1+1×(-1)+0×4=0.
∴n1⊥n2,∴平面AEC1⊥平面AA1C1C.
法二:(利用線面垂直)取AC1的中點(diǎn)D,連接ED(圖略).
則D=(1,1,0),
∴=0,=0,
∴ED⊥AC1,ED⊥AC,
又AC1∩AC=A,AC1,AC 平面AA1C1C,
∴ED⊥平面AA1C1C,
又ED 平面AEC1,
∴平面AEC1⊥平面AA1C1C.
1.已知直線l1的方向向量a=(1,2,-2),直線l2的方向向量b=(-2,3,m).若l1⊥l2,則m=(  )
A.1    B.2   C.    D.3
B [由于l1⊥l2,所以a⊥b,故a·b=-2+6-2m=0,即m=2.]
2.若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a=(1,0,2),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0,-4),則(  )
A.l∥α B.l⊥α
C.l α D.l與α斜交
B [∵n=(-2,0,-4)=-2(1,0,2)=-2a,
∴n∥a,∴l(xiāng)⊥α.]
3.如圖,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中,正方體的棱長為2,點(diǎn)E是棱AB的中點(diǎn),點(diǎn)F(0,y,z)是正方體的面AA1D1D上一點(diǎn),且CF⊥B1E,則點(diǎn)F(0,y,z)滿足方程(  )
A.y-z=0 B.2y-z-1=0
C.2y-z-2=0 D.z-1=0
D [因?yàn)镋(1,0,0),B1(2,0,2),C(2,2,0),
所以=(-1,0,-2),=(-2,y-2,z),
因?yàn)镃F⊥B1E,所以=0,
即2-2z=0,即z=1.]
4.已知平面α與平面β垂直,若平面α與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0,5),v=(t,5,1),則t的值為________.
5 [∵平面α與平面β垂直,∴平面α的法向量u與平面β的法向量v互相垂直,
∴u·v=0,即-1·t+0×5+5×1=0,解得t=5.]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兩直線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u1,u2,則l1⊥l2 u1⊥u2 u1·u2=0.
2.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u,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l⊥α u∥n λ∈R,使得u=λn.
3.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提示:設(shè)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n1,n2,則
α⊥β n1⊥n2 n1·n2=0.
4.證明線面垂直有哪些方法?
提示:(1)基底法:把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內(nèi)兩個(gè)不共線向量用同一個(gè)基底表示,然后再證明它們垂直.
(2)坐標(biāo)法,利用線線垂直: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把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內(nèi)兩條不共線向量用坐標(biāo)表示,再證明它們垂直.
(3)坐標(biāo)法,利用平面的法向量: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求出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標(biāo),然后證明它們平行.第3課時(shí) 空間中直線、平面的垂直
學(xué)習(xí) 任務(wù) 1.能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垂直關(guān)系.(數(shù)學(xué)抽象) 2.熟練掌握用方向向量、法向量證明線線、線面、面面間的垂直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由直線上一點(diǎn)及直線的方向向量可以刻畫直線的位置,由平面內(nèi)一點(diǎn)及平面的法向量可以刻畫平面的位置,那么就可以利用向量運(yùn)算來判定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下面我們就利用向量來研究垂直問題.
知識(shí)點(diǎn) 空間中直線、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
位置關(guān)系 向量表達(dá)式
線線 垂直 設(shè)直線l1,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μ1,μ2,則l1⊥l2 μ1⊥μ2 μ1·μ2=0
線面 垂直 設(shè)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μ,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l⊥α μ∥n λ∈R,使得μ=λn
面面 垂直 設(shè)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n1,n2,則 α⊥β n1⊥n2 n1·n2=0
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cuò)誤的打“×”)
(1)若兩條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則這兩條直線一定垂直相交. (  )
(2)若一直線與平面垂直,則該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內(nèi)的所有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 (  )
(3)兩個(gè)平面垂直,則其中一平面內(nèi)的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另一平面內(nèi)的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 (  )
(4)若兩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為μ1=(1,0,1),μ2=(0,2,0),則平面α,β互相垂直. (  )
類型1 直線和直線垂直
【例1】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四邊形ABCD是矩形,PA=AB=1,F(xiàn)是PB的中點(diǎn),點(diǎn)E在邊BC上移動(dòng).
求證:無論點(diǎn)E在邊BC上的何處,都有PE⊥AF.
[嘗試解答]                                     
                                    
                                    
                                    
                                    
                                    
                                    
                                    
 用向量法證明直線與直線垂直的方法和步驟
(1)基底法:①選取三個(gè)不共面的已知向量(通常是它們的模及其兩兩夾角為已知)為空間的一個(gè)基底;②把兩直線的方向向量用基底表示;③利用向量的數(shù)量積運(yùn)算,計(jì)算出兩直線的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④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兩直線垂直.
(2)坐標(biāo)法:①根據(jù)已知條件和圖形特征,建立適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正確地寫出各點(diǎn)的坐標(biāo);②根據(jù)所求出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出兩直線方向向量的坐標(biāo);③計(jì)算兩直線方向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④由方向向量垂直得到兩直線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xiàn)分別為AC,DC的中點(diǎn).求證:EF⊥BC.
                                    
                                    
                                    
                                    
                                    
                                    
                                    
                                    
                                    
                                    
                                    
                                    
                                    
類型2 直線和平面垂直
【例2】 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2,BC=CC1=1,E是CD的中點(diǎn).求證:B1E⊥平面AED1.
[思路導(dǎo)引]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寫出相關(guān)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平面AED1的一個(gè)法向量―→證明與平面AED1的法向量平行―→B1E⊥平面AED1
[嘗試解答]                                     
                                    
                                    
                                    
                                    
                                    
                                    
                                    
                                    
                                    
                                    
                                    
                                    
                                    
 證明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1)選基底,將相關(guān)向量用基底表示出來,然后利用向量的計(jì)算來證明.
(2)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利用坐標(biāo)將向量的運(yùn)算轉(zhuǎn)化為實(shí)數(shù)(坐標(biāo))的運(yùn)算,以達(dá)到證明的目的.
[跟進(jìn)訓(xùn)練]
2.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是BB1,D1B1的中點(diǎn).求證:EF⊥平面B1AC.
                                    
                                    
                                    
                                    
                                    
                                    
                                    
                                    
                                    
                                    
類型3 平面與平面垂直
【例3】 (源自湘教版教材)在四面體ABCD中,AB⊥平面BCD,BC=CD,∠BCD=90°,∠ADB=30°,E,F(xiàn)分別是AC,AD的中點(diǎn).
求證:平面BEF⊥平面ABC.
[嘗試解答]                                     
                                    
                                    
                                    
                                    
                                    
                                    
                                    
                                    
 證明面面垂直的兩種方法
(1)常規(guī)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線線垂直去證明.
(2)法向量法:證明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跟進(jìn)訓(xùn)練]
3.如圖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B=BC=2,BB1=1,E為BB1的中點(diǎn),證明:平面AEC1⊥平面AA1C1C.
                                    
                                    
                                    
                                    
                                    
                                    
                                    
                                    
                                    
                                    
                                    
                                    
                                    
                                    
                                    
1.已知直線l1的方向向量a=(1,2,-2),直線l2的方向向量b=(-2,3,m).若l1⊥l2,則m=(  )
A.1 B.2 C. D.3
2.若直線l的一個(gè)方向向量為a=(1,0,2),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0,-4),則(  )
A.l∥α B.l⊥α
C.l α D.l與α斜交
3.如圖,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中,正方體的棱長為2,點(diǎn)E是棱AB的中點(diǎn),點(diǎn)F(0,y,z)是正方體的面AA1D1D上一點(diǎn),且CF⊥B1E,則點(diǎn)F(0,y,z)滿足方程(  )
A.y-z=0
B.2y-z-1=0
C.2y-z-2=0
D.z-1=0
4.已知平面α與平面β垂直,若平面α與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0,5),v=(t,5,1),則t的值為________.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兩直線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2.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3.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向量表達(dá)式是什么?
4.證明線面垂直有哪些方法?1.4.2 用空間向量研究距離、夾角問題
第1課時(shí) 用空間向量研究距離問題
學(xué)習(xí) 任務(wù) 能用向量方法解決點(diǎn)到直線、點(diǎn)到平面、互相平行的直線、互相平行的平面的距離問題.(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空間中的距離問題包括兩點(diǎn)間的距離、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之間的距離、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與平面平行的直線到平面的距離、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異面直線的距離等.空間兩點(diǎn)間的距離即為以這兩點(diǎn)為起點(diǎn)和終點(diǎn)的向量的模長.本節(jié)主要研究點(diǎn)到直線、點(diǎn)到平面、平行線之間、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這些距離都可以通過求向量的投影長得到.
知識(shí)點(diǎn)1 點(diǎn)P到直線l的距離
如圖,直線l的單位方向向量為u,A是直線l上的定點(diǎn),P是直線l外一點(diǎn).設(shè)=a,則向量在直線l上的投影向量=(a·u)u.在Rt△APQ中,由勾股定理,得點(diǎn)P到直線l的距離為PQ=_=.
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與兩條平行直線之間的距離有什么關(guān)系?
提示:在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上取一定點(diǎn),該點(diǎn)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即為兩條平行直線的距離.
知識(shí)點(diǎn)2 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
如圖,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為n,A是平面α內(nèi)的定點(diǎn),P是平面α外一點(diǎn).過點(diǎn)P作平面α的垂線l,交平面α于點(diǎn)Q,則n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且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就是在直線l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因此PQ===.
1.已知直線l過定點(diǎn)A(2,3,1),且方向向量為s=(0,1,1),則點(diǎn)P(4,3,2)到l的距離d為(  )
A.  B.  C.  D.
A [=(2,0,1),由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d===.]
2.已知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2,1),點(diǎn)A(-1,3,0)在平面α內(nèi),則點(diǎn)P(-2,1,4)到平面α的距離為________.
 [由題意知,=(-1,-2,4),|n|==3,
·n=(-1)×(-2)+(-2)×(-2)+4×1=10,
∴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為=.]
類型1 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
【例1】 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為平面A1ABB1的中心,E為BC的中點(diǎn),求點(diǎn)O到直線A1E的距離.
[解]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A1(1,0,1),E,O,
因?yàn)椋剑?br/>u==,
取a==,
所以a2=,a·u=-.
所以點(diǎn)O到直線A1E的距離為==.
 用向量法求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的一般步驟
(1)求直線的方向向量.
(2)計(jì)算所求點(diǎn)與直線上某一點(diǎn)所構(gòu)成的向量在直線的方向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
(3)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另外,要注意平行直線間的距離與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之間的轉(zhuǎn)化.
[跟進(jìn)訓(xùn)練]
1.(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是棱B1C1和C1D1的中點(diǎn),求點(diǎn)E到直線AF的距離.
[解] 如圖所示,以D為原點(diǎn),分別以為x軸、y軸、z軸的正方向,并均以1為單位長度,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A(1,0,0),E,F(xiàn),
于是==.
因此||=.
過點(diǎn)E作FA的垂線交FA于H,則上的投影向量.
于是,||===.
所以點(diǎn)E到直線AF的距離||===.
類型2 點(diǎn)、直線、平面到平面的距離
【例2】 如圖,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PD⊥平面ABCD,且PD=1,E,F(xiàn)分別為AB,BC的中點(diǎn).
(1)求點(diǎn)D到平面PEF的距離;
(2)求直線AC到平面PEF的距離.
[思路導(dǎo)引] (1)建系P,A,C,E,F(xiàn)―→設(shè)平面PEF的法向量為n―→求n―→利用d=求距離.
(2)易知AC∥EF點(diǎn)A到平面PEF的距離即為AC到平面PEF的距離―→求―→利用求A到平面PEF的距離.
[解] (1)建立以點(diǎn)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分別為x軸,y軸,z軸正方向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所示.
則P(0,0,1),A(1,0,0),C(0,1,0),E,F(xiàn),
所以==,=.
設(shè)平面PEF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令x=2,則y=2,z=3,所以n=(2,2,3).
所以點(diǎn)D到平面PEF的距離d===.
(2)因?yàn)椋剑?br/>所以點(diǎn)A到平面PEF的距離d′===,
所以直線AC到平面PEF的距離為.
 1.用向量法求點(diǎn)面距離的步驟
(1)建系:建立恰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
(2)求點(diǎn)坐標(biāo):寫出(求出)相關(guān)點(diǎn)的坐標(biāo).
(3)求向量:求出相關(guān)向量的坐標(biāo)(,α內(nèi)兩不共線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n).
(4)求距離d=.
2.線面距、面面距實(shí)質(zhì)上都是點(diǎn)面距,求直線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離的前提是線面、面面平行.
[跟進(jìn)訓(xùn)練]
2.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點(diǎn)O為A1B的中點(diǎn),∠ABC=90°,AB=BC=2,AA1=2.
(1)證明:BC∥平面AOC1;
(2)求點(diǎn)B到平面AOC1的距離.
[解] (1)證明:連接A1C,交AC1于點(diǎn)E,則E為A1C的中點(diǎn).
連接OE,在△A1BC中,OE為中位線,則OE∥BC.因?yàn)镺E 平面AOC1,BC 平面AOC1,
所以BC∥平面AOC1.
(2)設(shè)AC的中點(diǎn)為D,在平面ACC1A1內(nèi)過點(diǎn)D作AC的垂線,連接BD.
如圖,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分別以DB,DC,DE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
則D(0,0,0),B(,0,0),A(0,-,0),
O,C1(0,,2),
所以=(,,0),=,
=(0,2,2).
設(shè)平面AOC1的法向量n=(x,y,z),
則得不妨取y=,則n=(,,-).
故點(diǎn)B到平面AOC1的距離為==.
1.已知直線l上一點(diǎn)A(2,3,1),直線l與平面α平行,平面α上有一點(diǎn)P(4,3,2)且平面α的法向量為s=(0,1,1),則直線l到平面α的距離為(  )
A.    B.   C.    D.
B [因?yàn)锳(2,3,1),P(4,3,2),所以=(2,0,1),因?yàn)閘∥α,所以l到平面α的距離即為點(diǎn)A到平面α的距離.
由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公式得d===,故選B.]
2.若三棱錐P-ABC的三條側(cè)棱兩兩垂直,且滿足PA=PB=PC=1,則點(diǎn)P到平面ABC的距離是(  )
A.    B.   C.    D.
D [以P為原點(diǎn),分別以PA,PB,P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A(1,0,0),B(0,1,0),C(0,0,1).
可以求得平面AB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1,1),又=(1,0,0),則點(diǎn)P到平面ABC的距離d==.]
3.兩平行平面α,β分別經(jīng)過坐標(biāo)原點(diǎn)O和點(diǎn)A(2,1,1),且兩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n=(-1,0,1),則兩平面間的距離是(  )
A.    B.   C.    D.3
B [∵兩平行平面α,β分別經(jīng)過坐標(biāo)原點(diǎn)O和點(diǎn)A(2,1,1),=(2,1,1),且兩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n=(-1,0,1),∴兩平面間的距離d===.故選B.]
4.如圖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側(cè)棱AA1=,在△ABC中,∠ACB=90°,AC=BC=1,則點(diǎn)B1到平面A1BC的距離為________.
 [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A(1,0,0),B(0,1,0),C(0,0,0),A1(1,0,),B1(0,1,),C1(0,0,),
∴=(-1,1,-),
=(-1,0,-),
=(-1,1,0).
設(shè)平面A1BC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令z=1,得x=-,y=0,
∴n=(-,0,1).
∴點(diǎn)B1到平面A1BC的距離d==.]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用空間向量求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已知直線l的單位方向向量為u,A是直線l上的定點(diǎn),P是直線l外一點(diǎn),則點(diǎn)P到直線l的距離為
2.用空間向量求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為n,A是平面α內(nèi)的定點(diǎn),P是平面α外一點(diǎn),則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是
3.如何用空間向量求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距離?
提示:先證明直線和平面平行,平面和平面平行,然后把所求距離轉(zhuǎn)化為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最后利用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公式求解.
異面直線間的距離
設(shè)直線a,b異面,向量a,b分別為它們的一個(gè)方向向量,如何求出這兩條異面直線間的距離呢?
如圖1所示,過直線a上任意一點(diǎn)A作b′∥b,過直線b上任意一點(diǎn)B作a′∥a,則a∩b′=A,a′∩b=B,于是a與b′,a′與b均可確定一個(gè)平面,依次記作α,β.由立體幾何的知識(shí)可以證明:平面α,β均由直線a,b唯一確定,與點(diǎn)A,B的位置無關(guān),且α∥β.于是,異面直線a,b的距離就轉(zhuǎn)化為平行平面α,β的距離,故只需先求出這兩個(gè)平行平面的法向量,再求在此法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即可.
如何求這兩個(gè)平行平面的法向量呢?
設(shè)n是平行平面α,β的一個(gè)法向量,顯然有n⊥a,n⊥b.因?yàn)橄蛄縜,b不共線,所以滿足這個(gè)條件的所有向量都平行.也就是說,只需找到與向量a,b均垂直的向量即可.
如圖2所示,設(shè)點(diǎn)A,B分別是異面直線a,b上任意一點(diǎn),向量a,b分別是直線a,b的方向向量,向量n是與向量a,b均垂直的向量,則異面直線a,b的距離為d=.1.4.2 用空間向量研究距離、夾角問題
第1課時(shí) 用空間向量研究距離問題
學(xué)習(xí) 任務(wù) 能用向量方法解決點(diǎn)到直線、點(diǎn)到平面、互相平行的直線、互相平行的平面的距離問題.(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空間中的距離問題包括兩點(diǎn)間的距離、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之間的距離、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與平面平行的直線到平面的距離、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異面直線的距離等.空間兩點(diǎn)間的距離即為以這兩點(diǎn)為起點(diǎn)和終點(diǎn)的向量的模長.本節(jié)主要研究點(diǎn)到直線、點(diǎn)到平面、平行線之間、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這些距離都可以通過求向量的投影長得到.
知識(shí)點(diǎn)1 點(diǎn)P到直線l的距離
如圖,直線l的單位方向向量為u,A是直線l上的定點(diǎn),P是直線l外一點(diǎn).設(shè)=a,則向量在直線l上的投影向量=(a·u)u.在Rt△APQ中,由勾股定理,得點(diǎn)P到直線l的距離為PQ=________________.
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與兩條平行直線之間的距離有什么關(guān)系?
                                    
                                    
                                    
知識(shí)點(diǎn)2 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
如圖,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為n,A是平面α內(nèi)的定點(diǎn),P是平面α外一點(diǎn).過點(diǎn)P作平面α的垂線l,交平面α于點(diǎn)Q,則n是直線l的方向向量,且點(diǎn)P到平面α的距離就是在直線l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因此PQ===______________.
1.已知直線l過定點(diǎn)A(2,3,1),且方向向量為s=(0,1,1),則點(diǎn)P(4,3,2)到l的距離d為(  )
A.  B.  C.  D.
2.已知平面α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2,1),點(diǎn)A(-1,3,0)在平面α內(nèi),則點(diǎn)P(-2,1,4)到平面α的距離為________.
類型1 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
【例1】 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為平面A1ABB1的中心,E為BC的中點(diǎn),求點(diǎn)O到直線A1E的距離.
[嘗試解答]                                     
                                    
                                    
                                    
                                    
                                    
                                    
                                    
                                    
                                    
                                    
 用向量法求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的一般步驟
(1)求直線的方向向量.
(2)計(jì)算所求點(diǎn)與直線上某一點(diǎn)所構(gòu)成的向量在直線的方向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
(3)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另外,要注意平行直線間的距離與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之間的轉(zhuǎn)化.
[跟進(jìn)訓(xùn)練]
1.(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是棱B1C1和C1D1的中點(diǎn),求點(diǎn)E到直線AF的距離.
                                    
                                    
                                    
                                    
                                    
                                    
                                    
類型2 點(diǎn)、直線、平面到平面的距離
【例2】 如圖,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PD⊥平面ABCD,且PD=1,E,F(xiàn)分別為AB,BC的中點(diǎn).
(1)求點(diǎn)D到平面PEF的距離;
(2)求直線AC到平面PEF的距離.
[思路導(dǎo)引] (1)建系P,A,C,E,F(xiàn)―→設(shè)平面PEF的法向量為n―→求n―→利用d=求距離.
(2)易知AC∥EF點(diǎn)A到平面PEF的距離即為AC到平面PEF的距離―→求―→利用求A到平面PEF的距離.
[嘗試解答]                                     
                                    
                                    
                                    
                                    
                                    
                                    
                                    
                                    
                                    
                                    
                                    
                                    
                                    
 1.用向量法求點(diǎn)面距離的步驟
(1)建系:建立恰當(dāng)?shù)目臻g直角坐標(biāo)系.
(2)求點(diǎn)坐標(biāo):寫出(求出)相關(guān)點(diǎn)的坐標(biāo).
(3)求向量:求出相關(guān)向量的坐標(biāo)(,α內(nèi)兩不共線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n).
(4)求距離d=.
2.線面距、面面距實(shí)質(zhì)上都是點(diǎn)面距,求直線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離的前提是線面、面面平行.
[跟進(jìn)訓(xùn)練]
2.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點(diǎn)O為A1B的中點(diǎn),∠ABC=90°,AB=BC=2,AA1=2.
(1)證明:BC∥平面AOC1;
(2)求點(diǎn)B到平面AOC1的距離.
                                    
                                    
                                    
                                    
                                    
                                    
                                    
                                    
                                    
                                    
                                    
                                    
1.已知直線l上一點(diǎn)A(2,3,1),直線l與平面α平行,平面α上有一點(diǎn)P(4,3,2)且平面α的法向量為s=(0,1,1),則直線l到平面α的距離為(  )
A.    B.    C.    D.
2.若三棱錐P-ABC的三條側(cè)棱兩兩垂直,且滿足PA=PB=PC=1,則點(diǎn)P到平面ABC的距離是(  )
A.    B.    C.    D.
3.兩平行平面α,β分別經(jīng)過坐標(biāo)原點(diǎn)O和點(diǎn)A(2,1,1),且兩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n=(-1,0,1),則兩平面間的距離是(  )
A.    B.    C.    D.3
4.如圖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側(cè)棱AA1=,在△ABC中,∠ACB=90°,AC=BC=1,則點(diǎn)B1到平面A1BC的距離為________.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用空間向量求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是什么?
2.用空間向量求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的方法是什么?
3.如何用空間向量求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距離?
異面直線間的距離
設(shè)直線a,b異面,向量a,b分別為它們的一個(gè)方向向量,如何求出這兩條異面直線間的距離呢?
如圖1所示,過直線a上任意一點(diǎn)A作b′∥b,過直線b上任意一點(diǎn)B作a′∥a,則a∩b′=A,a′∩b=B,于是a與b′,a′與b均可確定一個(gè)平面,依次記作α,β.由立體幾何的知識(shí)可以證明:平面α,β均由直線a,b唯一確定,與點(diǎn)A,B的位置無關(guān),且α∥β.于是,異面直線a,b的距離就轉(zhuǎn)化為平行平面α,β的距離,故只需先求出這兩個(gè)平行平面的法向量,再求在此法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長度即可.
如何求這兩個(gè)平行平面的法向量呢?
設(shè)n是平行平面α,β的一個(gè)法向量,顯然有n⊥a,n⊥b.因?yàn)橄蛄縜,b不共線,所以滿足這個(gè)條件的所有向量都平行.也就是說,只需找到與向量a,b均垂直的向量即可.
如圖2所示,設(shè)點(diǎn)A,B分別是異面直線a,b上任意一點(diǎn),向量a,b分別是直線a,b的方向向量,向量n是與向量a,b均垂直的向量,則異面直線a,b的距離為d=.第2課時(shí) 用空間向量研究夾角問題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會(huì)用向量法求線線、線面、面面夾角.(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2.能正確區(qū)分向量夾角與所求線線角、線面角、面面角的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在必修教材的課程中,我們學(xué)習(xí)過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相交所成的角以及兩個(gè)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那么,在空間中怎樣描述這些角呢?這些角的大小與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有何關(guān)系?
知識(shí)點(diǎn)1 利用向量方法求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若異面直線l1,l2所成的角為θ,其方向向量分別是u,v,則cos θ=|cos 〈u,v〉|==.
知識(shí)點(diǎn)2 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直線AB與平面α相交于點(diǎn)B,設(shè)直線AB與平面α所成的角為θ,直線AB的方向向量為u,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sin θ=|cos 〈u,n〉|==.
1.設(shè)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θ,直線的方向向量為v1,平面的法向量為n,則θ與〈v,n〉有什么關(guān)系?
提示:θ=-〈v,n〉或θ=〈v,n〉-.
知識(shí)點(diǎn)3 利用向量方法求兩個(gè)平面的夾角
(1)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形成四個(gè)二面角,我們把這四個(gè)二面角中不大于90°的二面角稱為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
(2)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是n1和n2,則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即為向量n1和n2的夾角或其補(bǔ)角,設(shè)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為θ,則cos θ=|cos 〈n1,n2〉|==.
2.(1)二面角與平面的夾角范圍一樣嗎?
(2)設(shè)n1,n2分別是平面α1,α2的一個(gè)法向量,平面α1與平面α2的夾角為θ,則θ與〈n1,n2〉的關(guān)系是什么?
提示:(1)不一樣.二面角的范圍為[0,π],而兩個(gè)平面的夾角是不大于直角的角,范圍是.
(2)θ=〈n1,n2〉或θ=π-〈n1,n2〉.
1.設(shè)兩條異面直線a,b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1,1,0),b=(0,-1,1),則a與b所成的角為________.
 [設(shè)直線a與b所成的角為θ,則cos θ===,又θ∈,故θ=.]
2.設(shè)直線a的方向向量為a=(-1,2,1),平面α的法向量為b=(0,1,2),則直線a與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為________.
 [由題意設(shè)直線a與平面α所成的角為θ,則sin θ===.]
3.平面α的法向量為(1,0,-1),平面β的法向量為(0,-1,1),則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為________.
 [設(shè)u=(1,0,-1),v=(0,-1,1),α與β的夾角為θ,
則cos θ=|cos 〈u,v〉|==,∴θ=.]
類型1 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例1】 (源自北師大版教材)如圖所示,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中有長方體ABCD-A′B′C′D′,AB=2,BC=1,AA′=3.求AC′與A′D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設(shè)s1,s2分別是AC′和A′D的一個(gè)方向向量,取s1=,s2=.
因?yàn)锳(0,0,0),C′(2,1,3),A′(0,0,3),D(0,1,0),
所以s1==(2,1,3),s2==(0,1,-3).
設(shè)AC′與A′D所成角為θ,則cos θ=|cos 〈s1,s2〉|===.
故AC′與A′D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步驟
(1)確定兩條異面直線的方向向量.
(2)確定兩個(gè)向量夾角的余弦值的絕對值.
(3)得出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在三棱柱OAB-O1A1B1中,平面OBB1O1⊥平面OAB,∠O1OB=60°,∠AOB=90°,且OB=OO1=2,OA=,求異面直線A1B與AO1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以O(shè)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的方向?yàn)閤軸,y軸的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則O(0,0,0),O1(0,1,),A(,0,0),
A1(,1,),B(0,2,0),
∴=(-,1,-),=(,-1,-).
∴|cos 〈〉|=
==.
∴異面直線A1B與AO1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類型2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例2】 (2022·全國甲卷)在四棱錐P-ABCD中,PD⊥底面ABCD,CD∥AB,AD=DC=CB=1,AB=2,DP=.
(1)證明:BD⊥PA;
(2)求PD與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思路導(dǎo)引] (1)―→四邊形ABCD為等腰梯形―→―→BD⊥平面PAD―→BD⊥PA.
(2)由(1)建系―→相關(guān)點(diǎn)坐標(biāo)―→―→平面PAB的法向量―→PD與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證明:在四邊形ABCD中,
因?yàn)锳B∥CD,AD=DC=CB=1,AB=2,
所以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
易得BD=,且AD2+BD2=AB2,
所以AD⊥BD,
又因?yàn)镻D⊥底面ABCD,BD 底面ABCD,
所以PD⊥BD.
因?yàn)镻D,AD 平面PAD,PD∩AD=D,
所以BD⊥平面PAD,
又因?yàn)镻A 平面PAD,所以BD⊥PA.(2)由(1)可知,DA,DB,DP兩兩互相垂直,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DB,DP所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如圖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
則D(0,0,0),A(1,0,0),
B(0,,0),P(0,0,),
所以=(0,0,-),=(1,0,-),
=(0,,-),
設(shè)平面PAB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令y=1,則z=1,x=,
故可取n=(,1,1),
設(shè)直線PD與平面PAB所成角為θ,
則sin θ=|cos 〈n,〉|===,
所以PD與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
 利用法向量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基本步驟
(1)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2)求直線的方向向量;
(3)求平面的法向量n;
(4)計(jì)算:設(shè)線面角為θ,則sin θ=.
[跟進(jìn)訓(xùn)練]
2.(2020·全國Ⅱ卷)如圖,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側(cè)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別為BC,B1C1的中點(diǎn),P為AM上一點(diǎn),過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
(1)證明:AA1∥MN,且平面A1AMN⊥平面EB1C1F;
(2)設(shè)O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線B1E與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證明:因?yàn)镸,N分別為BC,B1C1的中點(diǎn),所以MN∥CC1.
又由已知得AA1∥CC1,故AA1∥MN.
因?yàn)椤鰽1B1C1是正三角形,
所以B1C1⊥A1N.
又B1C1⊥MN,A1N∩MN=N,
故B1C1⊥平面A1AMN.
所以平面A1AMN⊥平面EB1C1F.
(2)由已知得AM⊥BC.
以M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的方向?yàn)閤軸正方向,||為單位長,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Mxyz,則AB=2,AM=.
連接NP,則四邊形AONP為平行四邊形,
故PM=,E.
∵M(jìn)N⊥BC,AM⊥BC,MN∩AM=M,
∴BC⊥平面A1AMN.
又∵BC 平面ABC,且平面A1AMN∩平面ABC=AM,
平面A1AMN⊥平面ABC,
在平面A1AMN內(nèi)作NQ⊥AM,垂足為Q,
則NQ⊥平面ABC.
設(shè)Q(a,0,0),則NQ=,
B1,
故=,
||=.
又n=(0,-1,0)是平面A1AMN的一個(gè)法向量,
故sin =cos 〈n,〉==.
所以直線B1E與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類型3 兩個(gè)平面的夾角
【例3】 (2022·新高考Ⅰ卷)如圖,直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4,△A1BC的面積為2 .
(1)求A到平面A1BC的距離;
(2)設(shè)D為A1C的中點(diǎn),AA1=AB,平面A1BC⊥平面ABB1A1,求二面角A-BD-C的正弦值.
[思路導(dǎo)引] (1)直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4―→三棱錐A-A1BC的體積―→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
(2)題設(shè)條件―→BA,BC,BB1兩兩垂直平面ABD與平面BDC的法向量平面ABD與平面BCD的法向量的夾角的余弦值二面角A-BD-C的正弦值.
[解] (1)設(shè)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為h,
因?yàn)橹比庵鵄BC-A1B1C1的體積為4,
所以=S△ABC×AA1==,
又△A1BC的面積為2,
=h=×2h=,所以h=,
即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為.
(2)取A1B的中點(diǎn)E,連接AE,則AE⊥A1B,
因?yàn)槠矫鍭1BC⊥平面ABB1A1,平面A1BC∩平面ABB1A1=A1B,AE 平面ABB1A1,
所以AE⊥平面A1BC,所以AE⊥BC,
又AA1⊥平面ABC,
所以AA1⊥BC,因?yàn)锳A1∩AE=A,
所以BC⊥平面ABB1A1,所以BC⊥AB.
以B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分別以的方向?yàn)閤,y,z軸的正方向,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Bxyz,
由(1)知,AE=,所以AA1=AB=2,A1B=2,
因?yàn)椤鰽1BC的面積為2,
所以2=×A1B×BC,所以BC=2,
所以A(0,2,0),B(0,0,0),C(2,0,0),
A1(0,2,2),D(1,1,1),E(0,1,1),
則=(1,1,1),=(0,2,0),
設(shè)平面ABD的法向量為n=(x,y,z),
則即
令x=1,得n=(1,0,-1),
又平面BD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0,-1,1),
所以cos 〈,n〉===-,
設(shè)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為θ,
則sin θ==,
所以二面角A-BD-C的正弦值為.
 求兩平面夾角的兩種方法
(1)定義法:在兩個(gè)平面內(nèi)分別找出與兩平面交線垂直的直線,這兩條直線的夾角即為兩平面的夾角.也可轉(zhuǎn)化為求與兩平面交線垂直的直線的方向向量的夾角,但要注意其異同.
(2)法向量法:分別求出兩平面的法向量n1,n2,則兩平面的夾角為〈n1,n2〉或π-〈n1,n2〉.
[跟進(jìn)訓(xùn)練]
3.(2021·全國乙卷改編)如圖,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PD=DC=1,M為BC的中點(diǎn),且PB⊥AM.
(1)求BC;
(2)求平面APM與平面PMB夾角的正弦值.
[解] (1)因?yàn)镻D⊥平面ABCD,
所以PD⊥AD,PD⊥DC.
在矩形ABCD中,AD⊥DC,故以點(diǎn)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所示.
設(shè)BC=t,則A(t,0,0),B(t,1,0),M,
P(0,0,1),
所以=(t,1,-1),=.
因?yàn)镻B⊥AM,所以=-+1=0,得t=,
所以BC=.
(2)易知C(0,1,0),由(1)可得=(-,0,1),==(,0,0),=(,1,-1).
設(shè)平面APM的法向量為n1=(x1,y1,z1),
則即
令x1=,則z1=2,y1=1,所以平面APM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1=(,1,2).
設(shè)平面PMB的法向量為n2=(x2,y2,z2),則

得x2=0,令y2=1,則z2=1,所以平面PMB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0,1,1).
cos 〈n1,n2〉===,
所以平面APM與平面PMB夾角的正弦值為.
1.已知向量m,n分別是直線l與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n〉=-,則l與α所成的角為(  )
A.30°    B.60°   C.150°    D.120°
B [設(shè)l與α的夾角為θ,則sin θ=|cos 〈m,n〉|=,
∴θ=60°,應(yīng)選B.]
2.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則異面直線A1B與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D [以C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CA,CB,CC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可知A1(1,0,2),B(0,1,0),A(1,0,0),C(0,0,0),
則=(-1,1,-2),=(-1,0,0),
∴cos 〈〉===,即A1B與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3.在一個(gè)銳二面角的兩個(gè)半平面內(nèi),與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兩個(gè)向量分別為(0,-1,3),(2,2,4),則這個(gè)銳二面角的兩個(gè)半平面的夾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A [由==,知這個(gè)銳二面角的兩個(gè)半平面的夾角的余弦值為.]
4.如圖所示,點(diǎn)A,B,C分別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xyz的三條坐標(biāo)軸上,=(0,0,2),平面AB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1,2),平面ABC與平面ABO的夾角為θ,則cos θ=________.
 [cos θ===.]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用向量語言表述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提示:若異面直線l1,l2所成的角為θ,其方向向量分別為u,v,則cos θ=|cos 〈u,v〉|=.
2.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提示:直線l和平面α所成的角為θ,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u,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sin θ=|cos 〈u,n〉|=.
3.用向量語言表述平面和平面的夾角.
提示: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為θ,其法向量分別為n1,n2,則cos θ=|cos 〈n1,n2〉|=.
4.試總結(jié)用坐標(biāo)法求兩平面的夾角的步驟.
提示:(1)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求出相應(yīng)點(diǎn)的坐標(biāo).
(2)求出兩個(gè)平面的法向量.
(3)求出兩個(gè)法向量的夾角.
(4)兩個(gè)法向量的夾角或其補(bǔ)角就是兩平面的夾角.第2課時(shí) 用空間向量研究夾角問題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會(huì)用向量法求線線、線面、面面夾角.(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2.能正確區(qū)分向量夾角與所求線線角、線面角、面面角的關(guān)系.(邏輯推理、數(shù)學(xué)運(yùn)算)
在必修教材的課程中,我們學(xué)習(xí)過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相交所成的角以及兩個(gè)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那么,在空間中怎樣描述這些角呢?這些角的大小與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有何關(guān)系?
知識(shí)點(diǎn)1 利用向量方法求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若異面直線l1,l2所成的角為θ,其方向向量分別是u,v,則cos θ=|cos 〈u,v〉|==______________.
知識(shí)點(diǎn)2 利用向量方法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直線AB與平面α相交于點(diǎn)B,設(shè)直線AB與平面α所成的角為θ,直線AB的方向向量為u,平面α的法向量為n,則sin θ=|cos 〈u,n〉|==__________.
1.設(shè)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θ,直線的方向向量為v1,平面的法向量為n,則θ與〈v,n〉有什么關(guān)系?
                                    
                                    
知識(shí)點(diǎn)3 利用向量方法求兩個(gè)平面的夾角
(1)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形成四個(gè)二面角,我們把這四個(gè)二面角中____________的二面角稱為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
(2)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別是n1和n2,則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即為向量n1和n2的夾角或其補(bǔ)角,設(shè)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為θ,則cos θ=|cos 〈n1,n2〉|==____________.
2.(1)二面角與平面的夾角范圍一樣嗎?
(2)設(shè)n1,n2分別是平面α1,α2的一個(gè)法向量,平面α1與平面α2的夾角為θ,則θ與〈n1,n2〉的關(guān)系是什么?
                                    
                                    
1.設(shè)兩條異面直線a,b的方向向量分別為a=(-1,1,0),b=(0,-1,1),則a與b所成的角為________.
2.設(shè)直線a的方向向量為a=(-1,2,1),平面α的法向量為b=(0,1,2),則直線a與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為________.
3.平面α的法向量為(1,0,-1),平面β的法向量為(0,-1,1),則平面α與平面β的夾角為________.
類型1 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例1】 (源自北師大版教材)如圖所示,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中有長方體ABCD-A′B′C′D′,AB=2,BC=1,AA′=3.求AC′與A′D所成角的余弦值.
[嘗試解答]                                     
                                    
                                    
                                    
                                    
                                    
                                    
                                    
                                    
                                    
                                    
                                    
                                    
                                    
 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步驟
(1)確定兩條異面直線的方向向量.
(2)確定兩個(gè)向量夾角的余弦值的絕對值.
(3)得出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跟進(jìn)訓(xùn)練]
1.如圖,在三棱柱OAB-O1A1B1中,平面OBB1O1⊥平面OAB,∠O1OB=60°,∠AOB=90°,且OB=OO1=2,OA=,求異面直線A1B與AO1所成角的余弦值.
                                    
                                    
                                    
                                    
                                    
                                    
                                    
                                    
                                    
類型2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例2】 (2022·全國甲卷)在四棱錐P-ABCD中,PD⊥底面ABCD,CD∥AB,AD=DC=CB=1,AB=2,DP=.
(1)證明:BD⊥PA;
(2)求PD與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思路導(dǎo)引] (1)―→四邊形ABCD為等腰梯形―→―→BD⊥平面PAD―→BD⊥PA.
(2)由(1)建系―→相關(guān)點(diǎn)坐標(biāo)―→―→平面PAB的法向量―→PD與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
[嘗試解答]                                     
                                    
                                    
                                    
                                    
                                    
                                    
                                    
                                    
 利用法向量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基本步驟
(1)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2)求直線的方向向量;
(3)求平面的法向量n;
(4)計(jì)算:設(shè)線面角為θ,則sin θ=.
[跟進(jìn)訓(xùn)練]
2.(2020·全國Ⅱ卷)如圖,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側(cè)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別為BC,B1C1的中點(diǎn),P為AM上一點(diǎn),過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
(1)證明:AA1∥MN,且平面A1AMN⊥平面EB1C1F;
(2)設(shè)O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線B1E與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
                                    
                                    
                                    
                                    
                                    
                                    
                                    
類型3 兩個(gè)平面的夾角
【例3】 (2022·新高考Ⅰ卷)如圖,直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4,△A1BC的面積為2 .
(1)求A到平面A1BC的距離;
(2)設(shè)D為A1C的中點(diǎn),AA1=AB,平面A1BC⊥平面ABB1A1,求二面角A-BD-C的正弦值.
[思路導(dǎo)引] (1)直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4―→三棱錐A-A1BC的體積―→點(diǎn)A到平面A1BC的距離.
(2)題設(shè)條件―→BA,BC,BB1兩兩垂直平面ABD與平面BDC的法向量平面ABD與平面BCD的法向量的夾角的余弦值二面角A-BD-C的正弦值.
[嘗試解答]                                     
                                    
                                    
                                    
                                    
                                    
                                    
 求兩平面夾角的兩種方法
(1)定義法:在兩個(gè)平面內(nèi)分別找出與兩平面交線垂直的直線,這兩條直線的夾角即為兩平面的夾角.也可轉(zhuǎn)化為求與兩平面交線垂直的直線的方向向量的夾角,但要注意其異同.
(2)法向量法:分別求出兩平面的法向量n1,n2,則兩平面的夾角為〈n1,n2〉或π-〈n1,n2〉.
[跟進(jìn)訓(xùn)練]
3.(2021·全國乙卷改編)如圖,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PD=DC=1,M為BC的中點(diǎn),且PB⊥AM.
(1)求BC;
(2)求平面APM與平面PMB夾角的正弦值.
                                    
                                    
                                    
                                    
                                    
                                    
                                    
                                    
                                    
                                    
                                    
1.已知向量m,n分別是直線l與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n〉=-,則l與α所成的角為(  )
A.30°    B.60°    C.150°    D.120°
2.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則異面直線A1B與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3.在一個(gè)銳二面角的兩個(gè)半平面內(nèi),與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兩個(gè)向量分別為(0,-1,3),(2,2,4),則這個(gè)銳二面角的兩個(gè)半平面的夾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4.如圖所示,點(diǎn)A,B,C分別在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Oxyz的三條坐標(biāo)軸上,=(0,0,2),平面AB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2,1,2),平面ABC與平面ABO的夾角為θ,則cos θ=________.
回顧本節(jié)知識(shí),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用向量語言表述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用向量語言表述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3.用向量語言表述平面和平面的夾角.
4.試總結(jié)用坐標(biāo)法求兩平面的夾角的步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舟山市| 兴国县| 渝北区| 曲靖市| 平远县| 舒兰市| 密云县| 贵定县| 苏尼特右旗| 乌海市| 甘泉县| 德惠市| 安陆市| 绥宁县| 秭归县| 贵溪市| 吴江市| 松桃| 南康市| 新安县| 昌图县| 阿瓦提县| 西昌市| 萍乡市| 林口县| 合阳县| 南城县| 陇南市| 建宁县| 景洪市| 太仆寺旗| 壤塘县| 山西省| 庆元县| 宁陵县| 阳江市| 自贡市| 什邡市| 新津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