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信息系統概述 測試卷一、選擇題1.某餐廳點餐系統的工作流程是:顧客使用手機掃碼自主點餐,確認下單后,訂單數據保存到服務器的數據庫中,服務器再將數據傳輸到廚師、服務員和收銀員使用的終端設備上。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信息系統中的用戶只有餐廳職工和顧客 B.收銀軟件是系統軟件C.顧客的手機屬于該系統的硬件 D.掃描的二維碼不是該系統中的數據2.某餐廳點餐系統的工作流程是:顧客使用手機掃碼自主點餐,確認下單后,訂單數據保存到服務器的數據庫中,服務器再將數據傳輸到廚師、服務員和收銀員使用的終端設備上。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中網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服務器網絡故障不影響顧客使用手機點餐 B.餐廳的終端設備屬于網絡的組成部分C.掃碼點餐不需要遵循TCP/IP協議 D.終端設備與服務器須在同一個局域網中才能正常運行3.下列關于移動終端的說法,正確的是( )A.掃碼支付運用了NFC技術 B.只能連入移動通信網絡C.運行速度僅由存儲空間決定 D.普遍采用與計算機相同的體系結構4.智能手機進行支付寶付款時要求輸入密碼,這在網絡安全技術中稱為( )A.防火墻技術 B.身份認證技術 C.加密傳輸技術 D.防病毒技術5.華為Mate60Pro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該手機搭載“鴻蒙操作系統4.0”,即使在無網絡信號的情況下,也可以撥打接聽衛星電話,同時還將上線A1隔空操控、智感支付、注視不熄屏等智慧功能,華為的自研芯片麒麟9000s的成功推出為國家科技發展提供持續推動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手機搭載的“鴻蒙操作系統4.0”是應用軟件B.RAM中的數據在手機重啟后不會丟失C.該手機作為一款5G手機,下載速度最大可以達到5Gbit/sD.該手機具備多種“智慧功能”主要基于硬件上傳感器的植入6.某中學引進“智慧食堂”系統后,帶有電子標簽的餐盤通過智能結算臺,可精準識別不同餐盤進行快速結算。經測算,每單平均用時僅需1秒,有效降低了錯單率,大幅度縮短了排隊等候時長。全校師生通過支付寶綁定個人銀行卡并開通“刷臉”支付簽約,可通過“刷臉”進行餐費結算,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登陸系統后查看孩子在校的消費信息。依托“智慧食堂”系統,食堂管理人員可分析統計菜品銷量、人員流量等信息,為后廚按量供應、按需采購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推動食堂餐飲保障模式從經驗式、粗放式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關于該“智慧食堂”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系統的用戶是指全校師生、食堂工作人員B.從管理角度看,該信息系統是信息技術與食堂管理相結合的產物C.該“智慧食堂”系統的實現必須有數據庫的支持D.該“智慧食堂”系統需要軟硬件的支持7.某中學引進“智慧食堂”系統后,帶有電子標簽的餐盤通過智能結算臺,可精準識別不同餐盤進行快速結算。經測算,每單平均用時僅需1秒,有效降低了錯單率,大幅度縮短了排隊等候時長。全校師生通過支付寶綁定個人銀行卡并開通“刷臉”支付簽約,可通過“刷臉”進行餐費結算,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登陸系統后查看孩子在校的消費信息。依托“智慧食堂”系統,食堂管理人員可分析統計菜品銷量、人員流量等信息,為后廚按量供應、按需采購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推動食堂餐飲保障模式從經驗式、粗放式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關于該信息系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智慧食堂”系統中安裝防火墻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入侵B.該系統在設計時預留了指紋識別模塊,這體現了信息系統的可擴展性C.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查看孩子的消費信息說明系統采用C/S架構實現D.為了系統安全需要對家長、食堂管理人員等用戶身份進行認證,并設置不同權限8.下列關于中央處理器CPU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PU能直接訪問內存儲器 B.CPU由運算器和存儲器組成C.CPU能直接存取硬盤上的文件 D.CPU既可以執行程序也可以存儲程序9.計算機病毒是一種惡意軟件, 它會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下列選項中不是計算機病毒特性的是( )A.傳染性 B.免疫性 C.隱蔽性 D.潛伏性10.如果用作信息系統中的口令設置,下列選項中最安全的是( )A.hello B.123456 C.PASSWORD D.amp158!@&*11.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全球,我國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迅速開啟了高科技防疫模式:利用大數據快速進行流調、普及非接觸式體溫檢測、啟用樓院刷臉|門禁系統、推出場所碼準確掌握進出人員信息、開通移動終端健康碼行程碼實時查驗、 建立常態化核酸檢測機制等....這些措施為有效防疫和保障經濟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請結合題目敘述回答下列問題:從題目敘述中可以看出疫情防控中采用的主要信息技術手段包括( )A.人工智能技術 B.大數據技術 C.5G技術 D.物聯網技術12.下列選項中,所列軟件都是操作系統的是( )A.Linux、Access B.Windows、Python C.I0S、WPS D.Android、Harmony0S13.在計算機上安裝程序,一般是安裝在計算機硬件的哪個部件上( )A.內存 B.硬盤 C.CPU D.控制器14.小仲為設計制圖需升級電腦,對計算機性能的理解,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提高CPU的主頻可提高CPU的性能 B.增加內存容量可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C.增加硬盤容量可大大提高CPU運算速度 D.增加CPU緩存可加快CPU存取數據的速度15.李軍同學在做研究性學習時,想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人們垃圾分類的情況,遇到了以下難題,請你幫他完成。請根據以上情境,完成此題。下列哪個不是填寫在線問卷的設備( )A.筆記本電腦 B.智能手機 C.平板電腦 D.繪圖儀16.手機指紋解鎖使用的傳感器是( )A.光線傳感器 B.加速度傳感器 C.溫度傳感器 D.指紋傳感器17.關于“遠程醫療”信息系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遠程醫療需要高清且低延時的畫面,對通信網絡環境要求高 B.涉及的信息系統僅指遠程醫療軟件C.對病例圖像信息的錄入主要是為了后期存儲 D.涉及的信息系統是指用到的相關硬件18.信息社會的典型特征是( )A.網絡化 B.碎片化 C.服務化 D.公益化19.華為HarmonyOS 3(鴻蒙3)系統屬于( )A.系統軟件 B.應用軟件 C.硬件 D.驅動程序20.小明同學胃部不適,他在手機上預約就診,合理安排時間去醫院,順利就診檢查。網絡預約掛號用到了什么系統( )A.監控系統 B.購票系統 C.操作系統 D.信息系統二、填空題21.電子點餐系統利用計算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流程優化能力,實現點餐、下單、退菜及結賬等信息化管理。電子點餐管理軟件的功能結構如下圖所示:結合圖示回答以下問題:(1)點餐信息系統配套的點餐管理軟件屬于( )A、系統軟件 B、應用軟件(2)要實現電子點餐,除了開發點餐管理軟件,還需要配備如下圖所示的設備(部分),這些設備統稱為( )A、硬件 B、軟件 C、數據資源 D、網絡(3)開發點餐管理軟件需要經過以下哪些步驟 ( )A、需求分析 B、系統設計 C、編碼 D、軟件測試 E、投放使用(4)開發點餐管理軟件過程中,需要對軟件進行測試,黑盒測試是其中主要測試方法之一。( )(判斷)(5)點餐管理軟件必須由商家自行開發,不能通過購買商業軟件的使用權來獲得。( )(判斷)22.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全球,我國為了更加快速、精準、高效地遏制疫情的擴散,各種高新科技紛紛登場:疫情實時報告、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同行查詢、健康碼為疫情的聯防聯控、疫情態勢研判提供了重要保障;智能機器人多種應用、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無接觸電梯按鈕的使用、紅外電子測溫門的使用,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下圖是在商場和學校等非常集中的場所安裝的紅外電子測溫門。閱讀以上資料,你認為疫情防控中采用的主要技術手段包括( )、( )、( )。(多選)A.人工智能技術 B.大數據技術 C.3D技術 D.多媒體技術 E.物聯網技術23. 鍵是屏幕打印鍵,使用該鍵可將屏幕內容輸出到剪貼板。24.Android系統的可執行程序文件的擴展名是 。25.①Cooledit ② premier ③GoldWave ④Authorware ⑤PowerPoint ⑥愛剪輯 ⑦錄音機,⑧會聲會影,⑨Excel,⑩Flash,在這①-⑩所列出來的軟件中,屬于聲音加工的軟件有 ,屬于視頻加工的軟件有 ,屬于多媒體作品加工的軟件有 。三、判斷題26.在網絡訂票系統中,系統接收乘客的訂票信息和費用支付信息后,通過分析生成車票的訂單信息,這個過程通常屬于信息系統的處理過程。( )27.計算機的存儲設備按用途通常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兩類。內存一般是指機箱內部的存儲器,如內存條、硬盤等;外存一般是指機箱外的存儲器,如優盤、光盤等。( )28.計算機病毒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破壞功能的程序,可以通過開發功能齊全、性能優異的殺毒軟件,一勞永逸徹底預防。( )29.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全球,我國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迅速開啟了高科技防疫模式:利用大數據快速進行流調、普及非接觸式體溫檢測、啟用樓院刷臉|門禁系統、推出場所碼準確掌握進出人員信息、開通移動終端健康碼行程碼實時查驗、 建立常態化核酸檢測機制等....這些措施為有效防疫和保障經濟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請結合題目敘述回答下列問題:場所碼與一維的條形碼只能存儲數字和字母相比,二維碼能存儲漢字、數字和圖片等信息。二維碼雖然應用領域更廣,但安全性不及條形碼。30.移動終端又稱為移動通信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智能設備等。( )四、操作題31.小明搭建了校園綠色植物自動澆灌系統,根據土壤濕度自動控制噴淋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1)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單選,填字母)A.數據采集:智能終端獲取傳感器信息B.數據傳輸:數據只能由智能終端傳輸到Web服務器C.數據加工處理:Web服務器根據濕度數據做出開啟或關閉水泵設備決策D.數據查詢:根據用戶輸入的傳感器編號,查詢對應的土壤濕度數據(2)系統根據傳感器(id為1)提交的數據,判斷是否需要澆灌,若需要,則開啟水泵澆灌10分鐘,然后停止。智能終端部分代碼如下,請在程序中畫線處填入合適代碼。 #導入函數庫,代碼略 #設置智能終端連接Web服務器的參數、連接網絡的參數并連接網絡,代碼略 while True: h=pin0. read_analog() errno, resp=Obloq. get("input id=1&h="+ ① ,10000) if errno!=200: #表明網絡通信連接異常 display. show(str(errno)) else: if resp=="1": #開啟水泵進行澆灌 pinl. write_digital(1) sleep(10 * 60 * 1000) ② sleep(1000*5)(3)通過增加傳感器,將該系統功能進行拓展,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多選,填字母)A.增加紅外傳感器,當檢測到周圍有人時,自動停止澆水B.增加濕度傳感器,當土壤濕度低于一定值時,啟動水泵澆水C.增加光線傳感器,當環境溫度過高時,調整灌溉水量D.增加壓力傳感器,當水壓過低,如水管破裂(水壓為零)時,故障報警燈閃爍E.增加溫度傳感器,當水溫過高時,先進行冷卻,然后再啟動澆灌系統(4)小明將該系統2023年8月10日的數據導出,部分數據如圖2所示,按設備名稱統計澆水次數,并將其可視化,如圖3所示。部分程序如下,請在畫線處填入合適代碼。 圖2 圖3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df=pd. read_excel("day. xlsx") df1=df[ ③ ] df2=df1. groupby("設備名稱", as_index=False). count() plt. ④ (df2.設備名稱,df2.是否澆水) plt. title("各區塊8月10日澆水次數統計") plt. show()32.為監測和調節室內濕度,小馬同學搭建了室內濕度監測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第14題圖a所示。當室內濕度高于閾值時,開啟通風裝置通風,起到除濕效果。Web服務器的IP地址為“192.168.10.10”,濕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由智能終端經IoT模塊發送到Web服務器并存儲于數據庫,服務器可根據濕度情況發送控制指令,智能終端根據指令控制通風裝置的啟動與停止。 圖a#服務端部分程序代碼: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nder_template,requestapp = Flask(_name_)@app.route('/')def query(): #查詢最近上傳的50條濕度記錄,并存儲在二維列表sdata中 return render_ template('index.html', ddata= =sdata)@app.route('/input')def upload(): hm = float(request.args get('hum')) #獲取濕度信息 #濕度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代碼略if hm> 70: return '1' else. return '0'if_ name_ = = '_ main_. app.run(host = '0.0.0.0', port = 8080, debug = True)請回答下列問題:(1)視圖函數upload的返回值由 接收(單選,填字母:A.Web服務器/B.瀏覽器/C.智能終端)。(2)智能終端上傳濕度數據時,采用的HTTP請求方式為 (單選,填字母:A.GET/B.POST)。(3)通過瀏覽器查詢最近的50條記錄時,輸入的網址為 。(4)當濕度在閾值70上下快速波動時,通風裝置會被頻繁啟動。為讓通風裝置的工作狀態更平穩,請為加框處代碼提供合理改進建議,可用簡短文字描述改進方法。(5)小馬為了解7月份某天每小時平均濕度的變化情況,從數據庫中導出數據并保存成EXCEL文件,格式如圖b所示,通過數據分析與處理,繪制如圖c所示圖表。請為劃線處填寫合適代碼。 圖b 圖c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 pd.read_ excel('data.xIsx')date = input('請輸入日期,示例: 2023/7/8')df= ①df.insert(0, '小時',")for i in df.index: time = df.at[;,"時間"] df.at[i, '小時'] = time[3:5]df= df groupby('小時', as_ index = False).mean()plt.plot (( )② ,df.濕度)plt.show()參考答案1.C2.B3.D4.B5.D6.A7.C8.A9.B10.D11.ABCD12.D13.B14.C15.D16.D17.A18.A19.A20.D21.B A ABCDE 正確 錯誤22.A B E23.PrintSrceen24..Apk25.①Cooledit ③GoldWave ② premier⑥愛剪輯⑧會聲會影 ④Authorware⑤PowerPoint ⑩Flash26.正確27.錯誤28.錯誤29.錯誤30.正確31.B str(h) pinl. write_digital(0) ADE df["是否澆水"]=="是" bar32. C A http://192.168.10.10:8080/ ①根據閾值70設置上限70.5和下限69.5,濕度上升時超過上限啟動通風裝置,濕度下降時低于下限停止通風裝置。②用包含當前時間點的連續多個濕度平均值替代當前濕度控制通風裝置。 df[df["日期"]= =date]或df[df.日期=date] df.小時或df["小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