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五上科學4.2《身體的運動》課件(71張PPT)+教案+課后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五上科學4.2《身體的運動》課件(71張PPT)+教案+課后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身體的運動
實驗記錄單
小組: 姓名:
1.舉啞鈴活動
用右手舉起啞鈴,感受右手從伸臂到曲臂過程中不同部位的變化。我發現:由伸臂到曲臂的過程中,骨骼的作用是: 關節的作用是: 肌肉的作用是: 肌肉的變化是:
2.制作運動模型
用筷子、橡皮筋、線繩制作運動模型。在括號內填寫模型模擬的哪一結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版權聲明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益,現依據相關法律法
規作出如下鄭重聲明:
一、本網站上所有原創內容,由本公司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安排專項經費,運營規劃,組織
名校名師創作完成的全部原創作品,著作權歸屬本公司所有。
二、經由網站用戶上傳至本網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容,由本公司獨家享有信息
網絡傳播權,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站不保證其內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
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站僅有義務協助司法機關了解事實情況。
三、任何個人、企事業單位(含教育網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本公司許可,不得使用本網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制、發行、表演、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
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現侵權,本公司將聯合司法機關獲取相關用戶信息并要
求侵權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四、一旦發現侵犯本網站作品著作權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
舉報電話:400-637-9991
舉報信息一經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
五、本公司將結合廣大用戶和網友的舉報,聯合全國各地文化執法機關和相關司法機關嚴厲
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特此聲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貴任公司
0307766(共73張PPT)
科學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
2.身體的運動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身體的運動是由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的。
2.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骼、關節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科學思維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觀察方法,感知人體運動時的變化。
2.能通過自制的模型將自己觀察、感知、思考的結果呈現出來。
探究實踐
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結果。
態度責任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與人體有相似的運動結構,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新知導入
健康歌
新知導入
在剛剛做健身操的過程中,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了運動?
新知導入
資料
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們身體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同時還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新知導入
資料
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方的關節,活動的方式不同。如肘關節和肩關節。關節的作用:支點、運動、緩沖。
新知導入
關節的運動方式:伸曲(肘關節、指關節、膝關節)、旋轉(前臂關節)、既能伸曲也能旋轉(肩關節、頜關節、髖關節)
新知導入
資料
人體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附著在骨骼上,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
新知導入
新知導入
資料
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新知導入
骨骼、關節和肌肉是怎樣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我們需要怎樣保護它們并促進它們的生長呢?
新知講解
活動要求:
1.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啞鈴,慢慢地移到胸前。
2.觀察在移動啞鈴的過程中,右上肢是怎樣運動的。
3.反復做上述運動,并在運動時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的變化。
探索一:舉啞鈴活動
新知講解
比較舉起和放下啞鈴時,手臂不同部位有什么變化。
描述在舉啞鈴的過程中,骨骼、關節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
交流:
新知講解
小組內組員在傳遞啞鈴時時輕拿輕放,避免形成噪音,影響其他同學觀察。
新知講解
舉啞鈴時,手和胳膊都在運動;
腕關節的活動和手指關節的活動不一樣;
用力時,胳膊上的肌肉變硬了。
上臂
前臂
內側肱二頭肌收縮
外側肱三頭肌舒張
新知講解
肌肉發生收縮、舒張時,牽拉著骨繞著關節運動,三者相互配合,完成舉起啞鈴的動作。
肩關節
肘關節
新知講解
人體在進行各種運動時,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完成工作,其中骨支持人體的運動,是人體運動的基礎;關節是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使骨的運動更靈活;肌肉附著在骨上,通過收縮帶動骨產生運動,為人體運動提供了動力。
新知講解
探索二:制作運動模型
用線繩和橡皮筋將兩根木棒的一頭固定在一起,并使一根木棒可以上下運動。(或用塑料彎管將兩根木棒的一頭套住連在一起,使連根木棒相連)。
將兩個皮筋固定在兩根木棒上。一個橡皮筋固定在兩根木棒的內側,另一根固定在兩根木棒的外側。
新知講解
溫馨提示
1.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運動模型。
2.思考:模型的哪一部分分別相當于骨、關節、肌肉?
3.制作完成后,使模型運動起來,以此模擬舉啞鈴的過程 。
4.觀察:各個部位在運動的過程中有什么特點?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模型中的哪些部分相當于骨、關節和肌肉?
思考:
新知講解

肌肉
關節
新知講解
肌肉

關節
新知講解
橡皮筋的拉動,帶動了整個手臂的運動,也就是肌肉可以帶動骨頭運動。
觀察竹棒上下運動過程中橡皮筋的變化
新知講解
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新知講解
保護骨、關節和肌肉的健康
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育,我們可以怎么做
新知講解
青少年時期,快速的生長和發育會促使肌肉、骨骼發生變化,骨骼會延長,肌肉會逐步發達。這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各部位均衡負重,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骨、關節的不健康生長
新知講解
經常進行身體鍛煉是相當重要的。球類運動、游泳、劃船、跑步、滑冰、騎自行車等運動器官的發育非常有益,因為參加這些運動幾乎會鍛煉身體所有的肌肉群。青少年時期,人體的骨骼和肌肉是發育得最快的,發育和運動又緊密得關聯著。經常參加運動,身體可以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會增強。
新知講解
經常科學鍛煉
骨骼更粗壯
肌肉更發達
關節更靈活
新知講解
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必要時穿戴護具,運動中保持正確的姿勢。
新知講解
加強體育鍛煉
新知講解
全面均衡的攝取營養
新知講解
資料
食物營養對人體骨骼、肌肉的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四大營養素——蛋白質、礦物質(尤其是鈣及各種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維生素(如維生素A、C、D)。為了保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工作,飲食中要保證蛋白質和鈣的攝入充足。
新知講解
蛋白質
肉類
海鮮
牛奶
——動物性食品
新知講解
蛋白質
豆類
谷類
核果類
——植物性食品
新知講解
鈣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并增加骨密度,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是累積骨量的好方法。
新知講解
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其主要來源有牛奶、魚肝油和動物肝臟等食物。此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動合成維生素D。
新知講解
平衡膳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免疫力也更強。
新知講解

關節
肌肉
骨、關節和肌肉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研討一:描述骨、關節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日完成去啞鈴的動作的?
新知講解
骨支持人體的運動,是人體運動的基礎;
肌肉收縮帶動骨產生運動,為人體運動提供了動力;
關節使骨的運動更靈活,使其可以做屈伸和旋轉等不同動作。
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肢體動作。
在手臂抬起的過
程中,內側的橡皮
筋收縮,外側的
橡皮筋舒張。
1.適當的進行運動
2.對容易受傷的部位進行保護
3.適當的補充些營養藥物
4.保證飲食的合理性
5.保證生活的規律性等
二: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我們應該做什么
新知講解
青少年時期是人體的骨骼和肌肉發育得最快的時期,經常參加運動,身體可以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會增強。同學們在生活中應該盡可能地多抽出一些時間來活動身體,可以打籃球或踢足球,也可以進行一些無氧運動。
1.適當的進行運動
新知講解
在運動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小意外,如擦傷、摔傷等,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形象,更會對身體的肌肉、骨骼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建議大家在外出運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比如佩戴護踝,護肘,護膝等,盡可能地降低出現意外的幾率與風險。
2.對容易受傷的部位進行保護
新知講解
骨骼的成長發育會對身高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若此時骨骼發育緩慢的話,不僅容易出現各種疾病,還可能會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可以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聽聽醫生的建議,必要的情況下,通過藥物進行適當的調整。
3.適當的補充些營養藥物
新知講解
要想對骨骼和肌肉起到保健作用,合理的飲食是必不可少的。建議同學們在生活中可以適當的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鈣類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紅柿、牛奶、魚、蝦、海帶、豆制品、青菜等。另外,平時也可以多吃些新鮮水果。
4.保證飲食的合理性
新知講解
早睡早起,不賴床、不熬夜。規律飲食,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按時上下學,放學后少看電子產品,定時鍛煉身體。假期居家時間安排要和上學時保持大體一致。這樣身體的骨骼、肌肉等才能長期處在一個健康、穩定的狀態之下。
5.保證生活的規律性等
新知講解
新知講解
生活中有許多與我們身體運動的結構相似的物體。觀察下面這些面的物體,它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節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拓展:
新知講解
你發現了什么與我們人體運動的相似之處?
合頁模仿的是人體的關節,使門的開合運動更靈活。
新知講解
塔吊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節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關節
肌肉
新知講解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利用骨、關節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新知講解
骨骼
骨骼:支撐
高塔
新知講解
蛇皮管
脊柱
骨:支撐、彎曲
新知講解
天線的
萬向節
肩關節
關節:轉動
新知講解
關節:
轉動、移動
骨骼:支撐
肌肉: 伸縮、牽引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
1、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支架--骨骼。骨骼可以支持運動,同時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2、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方的關節,活動方式不同。
3、人體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附著在骨骼上,肌肉收縮帶動骨骼產生運動。
4、身體的運動都是由骨、關節和肌肉共同參與完成的。骨支持人的運動,是人體運動的基礎;肌肉收縮帶動骨產生運動,肌肉為人體運動提供動力;關節使骨的運動更靈活,使其可以做伸曲和旋轉等不同動作。
5、青少年時期,快速的生長和發育會促使肌肉、骨骼發生變化。這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部位均衡負重,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
6、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關節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正確的坐、立、行等姿勢,全面均衡地攝取營養等。
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
課堂練習
1、 、 和 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
2、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支架-- ,
具有 、 和 的作用。
3、 支持人的運動,是人體運動的基礎; 收縮帶動骨產生運動,為人體運動提供動力; 使骨的運動更靈活,使其可以做伸曲和旋轉等不同動作。
4、我們做廣播體操的伸展運動,曲臂、伸臂動作的力量都來自手臂內的骨骼( )
5、我們之所以能靈活的轉動手腕,主要是( )發揮作用
A 骨骼 B關節 C肌肉
骨 關節 肌肉
骨骼
支持運動 支撐身體 保護內臟器官

肌肉
關節

B
課堂練習
6. 人體的肌肉共有( )塊。
A.500多 B.600多 C.700多
7.下列不屬于人體骨骼作用的是( )。
A.支撐我們的身體 B.保護內臟器官
C.運輸人體需要的營養
B
C
課堂練習
8. 如圖是某同學用力舉起啞鈴的情景,他右臂上肢的肌肉( )。
A.變硬了
B.變軟了
C.沒有變化
A
作業布置
課后作業
完成對應課時練習
作業布置
活動拓展
體驗下蹲、踢腿等動作,描述一下在活動中,骨骼、關節、肌肉是如何協調運動的。
作業布置
做好《心臟和血液》學習準備
洗耳球
塑料管
盛水的容器
染成紅色的水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程基本信息
課例編號 23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第一學期
課題 《身體的運動》
教科書 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學生信息
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知道身體的運動是由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的。知道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關節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科學探究目標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觀察方法,感知人體運動時的變化。能通過自制的模型將自己觀察、感知、思考的結果呈現出來。科學態度目標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結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與人體有相似的運動結構,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前學習任務
1.了解身體的運動。2.課前準備:啞鈴(或其它類似的重物)、硬紙板條、橡皮筋(或氣球皮)、圖釘等實驗材料。
課上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利用筷子、橡皮筋和線繩,做一個前臂抬起的運動模型,將我們關于骨骼、關節、肌肉運動的想法展示出來。通過收集到的外部信息,推測機體內部骨、關節、肌肉協同工作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模型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以此驗證自己的推測。【學習任務二】生活中有許多與我們身體運動的結構相似的物體。觀察合頁、塔吊,它們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節或肌肉的作用相似?說一說你的看法,并尋找生活中更多的類似的結構。【學習任務三】下節課前準備一張測量心率的記錄表、洗耳球、塑料管、盛水的容器、染成紅色的水等實驗材料,也可以準備類似的器材。
推薦的學習資源
1.《DK人體大百科》2.科普繪本《身體結構的秘密——骨骼和肌肉》3.科普繪本《我可愛的身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身體的運動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健康生活》單元的第2課。身體的運動機能狀況是檢驗身體健康與否的最外顯的指標之一。與所有生物體一樣,人體的身體結構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是為了滿足其自身生長發育和生存的需要。如果說第一課是從整體視角審視評估學生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那么本節課則站在人體系統、器官的角度認識人體,了解人體的工作機制,促進學生提升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本節課在引領學生悉心體驗移動啞鈴過程中上肢各部分的變化,認識骨、關節和肌肉,構建骨、關節、肌肉協同配合完成運動的肢體運動模型,進而了解保護運動器官的重要性,以及促進其健康生長發育的方法與策略。
【學生分析】
作為五年級學生,這將是一個有趣而神秘的單元。身體內部的各種活動和變化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個暗箱,學生雖已能感受到骨骼和關節的作用,但是肌肉的作用以及身體各部分是如何協調配合的,還需通過一系列體驗、模擬活動來發現,并感受到人體的精密、和諧之美。在第1課中,學生已經從整體的視角認識了自己的身體,并評估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本課將視角從整體轉到局部,學生將在四年級“呼吸與消化系統”的認知方法經驗和日常運動中對骨、關節和肌肉感受與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反復、典型的身體活動,反復觀察與體驗,以此觸發對內部機體運動機制的思考和推測,引導學生從人體系統和器官的角度認識人體,了解人體的工作機制,提升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身體的運動是由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的。
2.體育運動對促進骨骼、關節和肌肉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科學思維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觀察方法,感知人體運動時的變化。
2.能通過自制的模型將自己觀察、感知、思考的結果呈現出來。
探究實踐
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結果。
態度責任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與人體有相似的運動結構,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知道身體的運動是骨、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完成的。
2.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體健康成長。
難點:學生能清楚地記錄和描述身體在運動過程中,骨骼、關節和肌肉是怎樣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硬卡紙、橡皮筋、膠帶、鉚釘、剪刀、筆等。
教師準備:關于人體骨、關節和肌肉的相關資料,與人體運動結構相似的物體圖片。
【教學過程】
一、運動感知——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身體的各個部分能否靈活運動,是一個人健康與否最為外顯的標志之一。那么,靈活的身體是怎樣運動的呢?下面,我們站起來做一做曲臂和伸臂運動來感受一下(播放健康歌視頻)。
教師提問:活動中,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了活動?我們來摸一摸這些部位,摸到了什么?板書:(骨頭、肌肉、關節)
教師引導:自由做一些別的運動,看看你還摸到了哪些骨頭、關節和肌肉,用手指出它們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學生初步認識了骨頭、關節、肌肉,并知道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
二、觀察感受——體驗探究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知道了骨、關節、肌肉共同組成人體的運動系統。那么,我們在探究身體的運動時,參與運動的骨、關節和肌肉各起什么作用?它們又是怎樣相互協調完成運動的呢?
1.探究骨骼的作用。
教師引導:你們知道我們人的身體里面共有多少塊骨頭嗎?(206塊)它們在身體里面組成了身體的支架——骨骼。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還可以利用X光來看見骨骼。(出示骨骼的X光片)
教師出示人體骨骼模型:骨骼能夠支撐我們的身體。猜猜骨骼除了有支持運動、支撐作用,還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引導: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心肺,能摸到嗎?是什么擋著呢?擋住以后,我們的心肺就不易受到傷害,這說明骨頭有保護內臟的作用。
2.感受關節的作用。
教師引導:我們知道,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方的關節,活動方式是不同的。伸出手臂,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手臂上有什么關節?(肘關節)你還能說出別的關節的名稱嗎?
教師引導:我們來進行一個體驗活動。先用兩只手摸一摸耳朵,有什么感受?現在我們把肘關節固定住,再去摸,又有什么樣的感受?除了摸耳朵,我們還可以試著寫字,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當關節不能靈活運動,我們做各種動作就會非常困難,有了靈活的關節,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
3.了解肌肉的作用。
教師提問:我們身體有了骨骼、關節,就可以進行運動了嗎?還得有誰的參與呢?說說你對肌肉的了解。
學生交流:肌肉在運動中所起的作用,肌肉可以帶動骨骼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感知活動,激發學生去探究骨骼、關節、肌肉的作用,為學生下一步研究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作鋪墊。
4.體驗感受骨骼、關節、肌肉協調運動。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活動來推理、描述一下肌肉是如何帶動骨骼和關節進行運動的。
(1)教師指導學生用一只手拿起地上的啞鈴,慢慢地移到胸前,觀察骨骼、關節和肌肉是怎樣運動和變化的。同時,用另一只手觸摸、感受手臂不同部位的變化。反復做幾次舉起和放下啞鈴的動作,多次觀察、感受。
(2)教師請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舉起、放下啞鈴的動作,請另一位學生觀察、觸摸舉啞鈴同學的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和變化,并說出感受。
(3)同桌之間交替做舉起、放下啞鈴的動作,彼此觀察、觸摸對方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和變化,并說出感受。
(4)小組討論、交流。
①比較一下,舉起和放下啞鈴時,手臂不同部位有什么變化?
②學生描述在舉啞鈴的過程中,骨骼、關節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
③交流總結:通過舉、放啞鈴活動,我們知道人體各種活動都是由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而實現的,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對地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舒張。
5.體驗下蹲、踢腿等活動,描述一下在下蹲和踢腿活動中,骨骼、關節、肌肉是如何協調運動的。
設計意圖:由舉啞鈴活動拓展到身體其他部位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骨骼、關節和肌肉的作用。老師指導學生準確描述活動中骨骼、關節、肌肉的變化,從而推測出骨骼、關節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
四、制作模型——解釋驗證
教師引導:手臂活動模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制作一個手臂活動模型。
1.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硬卡紙、橡皮筋、膠帶和鉚釘等材料,團結協作,制作上肢運動模型。(學生的制作可以有所創新,只要能說明意思就行)
2.介紹制作過程:
(1)將其中一張卡紙對折,作為手臂前臂。
(2)另一張卡紙對折后剪開,將其中一張的一端剪圓,另一張剪成手掌模樣。
(3)將手掌與前臂用膠帶粘牢,再將兩根一樣長的橡皮筋用鉚釘分別固定在手臂模型的兩個硬卡紙上。
(4)慢慢拉動其中一根橡皮筋,就可以看到手臂模型彎曲了。
3.溫馨提示:
(1)手臂模型的尺寸比例必須把握好。
(2)使用剪刀、鉚釘等工具時,要注意安全。
教師引導:請認真觀察并思考,模型的哪一部分相當于骨、關節和肌肉?推測它們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運動的?
教師小結:從這個制作實驗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到:橡皮筋的拉動,帶動了整個手臂的運動,也就是肌肉可以帶動骨頭運動。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體驗與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畫出、制作上肢運動模型,進一步理解肢體完成運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內化知識。
五、研討交流——關注健康
教師引導:如果運動不當,青少年時期的運動系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說一說,你見過或遭遇過骨骼、關節、肌肉受到損壞的例子。
學生交流:怎樣做可以使我們的骨骼健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教師出示資料,介紹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為了促進骨骼、肌肉的健康發育,要加強體育鍛煉,意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運動習慣。
六、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教師提問:觀察圖中的起重機,它的哪一部分和我們身體中的骨、關節和肌肉的作用相似?
教師課件出示生活中一些利用骨、關節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物體,讓學生找一找,物體的哪一部分是利用骨、關節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教師引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生活中有許多與我們身體運動的結構相似的物體。這樣的發現,對你有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關注生產生活中許多工具的結構、功能與生物體相似,滲透仿生學知識,激發學生創造發明的欲望。
【板書設計】
身體的運動
骨 肌肉 關節
支持運動 收縮帶動 骨與骨之間
支撐身體 骨運動 活動的連接
保護內臟
相互配合、協調運動
加強鍛煉
健康成長
【作業設計】
1.在上肢做屈臂運動時,肌肉的變化規律是( )。
A.內側的肌肉收縮,外側的肌肉舒張
B.內側的肌肉舒張,外側的肌肉收縮
C.內外側都舒張 D.內外側都收縮
2.在自制運動模型中,可以用( )模擬關節。
A.小木棒 B.橡皮筋 C.塑料彎管 D.氣球皮
3.塔吊中的起重臂,與我們身體中的( )作用相似。
A.肌肉 B.關節 C.骨骼 D.神經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程基本信息
課例編號 23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第一學期
課題 《身體的運動》
教科書 書名:《科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學生信息
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
課后練習
一、填空題1、骨骼、( )、( )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 ),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2、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 )。不同地方的( ),活動的方式不同。3、青少年時期,快速的生長和發育會促使肌肉、骨骼發生變化。骨骼會( ),肌肉會逐步( )。這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部位均衡( ),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 )。4、骨骼具有支撐( ),保護( )的作用。二、判斷題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靈活。( )2、做啞鈴運動時,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情況是一樣的。( )3、骨骼不能獨立運動,必須有肌肉和關節的參與,才能使我們進行各種活動。( )4、曲臂和伸臂時,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情況是一樣的。( )三、選擇題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人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B.在進行不同的運動時,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情況是不同的 C.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膚保護,因此我們不用再小心保護2、曲臂時,右圖中的( )的肌肉會收縮鼓起。A.M處 B.N處 C.M處和N處3、關節具有( )的作用。A.支撐、保護 B.牽引骨骼,為運動提供動力 C.連接、支點4、人體有( )多塊骨頭,( )多塊肌肉。A.200 600 B.600 200 C.600 600答案:一、1、肌肉 關節 配合 2、關節 關節 3、延長 發達 4、身體 內臟器官二、√ × √ ×三、C A C 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高碑店市| 青浦区| 徐水县| 临泽县| 临泽县| 安远县| 卢氏县| 丘北县| 青川县| 井研县| 南昌县| 中超| 广州市| 左权县| 株洲市| 高尔夫| 海口市| 深州市| 庆元县| 浪卡子县| 鹤山市| 察哈| 清徐县| 土默特右旗| 兰西县| 余干县| 中牟县| 凤凰县| 茌平县| 漳州市| 赞皇县| 桓仁| 冷水江市| 广宁县| 寻甸| 寻乌县| 东兴市| 莫力| 中超|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