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學習目標1.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基本探究方法。3.會運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重點難點重點:經歷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并找出凸透鏡成像規律難點: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導學過程自主學習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應先將凸透鏡的光心、燭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調整到_______,這樣才能使燭焰的像成在_______。 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 物距和像距問題1:什么是物距、像距,各用什么符號表示?物體到 的距離叫做物距,用字母 表示;像到 的距離叫做像距,用字母 表示。探究活動二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提出問題2.猜想假設3.實驗器材:4.設計實驗①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怎樣調節?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沿直線傳播,而像是光線的實際會聚點,也必然在這條直線上,所以像點、透鏡的光心、物點必然在同一直線上,因此實驗中要求 和 以及 應該處于同一直線上,可以使像 。②實驗時我們可以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的中間,怎樣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實驗時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每次移動 一小段距離,再移動 ,找到 的像,記錄 、 和 。③觀察虛像時眼睛應該在以凸透鏡為界的蠟燭一側還是光屏一側?為什么?答:眼睛應該在 一側,因為光通過凸透鏡發生折射后傳播到 一側,所以只能在 一側朝向凸透鏡觀察像的情況。④實驗記錄表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物與像的位置關系 (同側或異側)虛實 大小 正倒5.進行實驗,收集數據6.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歸納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u>2f時,成 、 的 像,此時 ;當u=2f時,成 、 的 像,此時 ;當f<u<2f時,成 、 的 像,此時 ;當u=f時,不成像;當u<f時,成 、 的 像。當堂檢測1.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當蠟燭距它15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將蠟燭向透鏡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當物距為20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當物距為25cm時,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當物距為5cm時,成像情況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應用是______。(選填“放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把蠟燭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4.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從高空飛機上拍攝到的畫面,若用一鏡頭焦距為60mm的相機在高空拍照,此時膠片到鏡頭的距離( )A.大于120mm B.恰為60mm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5.小明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蠟燭實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換,則( )A.光屏上有倒立、縮小的實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實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虛像D.光屏上沒有像6.如果電影院投影儀的鏡頭上不慎落上了一個黑點,那么投影出的影片( )A.有一個放大的黑影 B.有一個縮小的黑影C.無法成像 D.影片基本正常答案:1.放大 不能 2.縮小 正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3.A 4. D 5.B 6.D我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