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1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導與練江 西 王笑開??【重點講解】?一、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第一,政治基礎。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爆發革命以來到1688年光榮革命的最終勝利,其間經歷了資產階級(以克倫威爾為代表)與封建舊貴族(以復辟斯圖亞特王朝查理二世為代表)的殊死較量,最后,在雙方的妥協下,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較強的民主性的君主立憲制度。?第二,經濟基礎。資本主義深入農村是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特點,由于新航路的開辟,引起英國固有的階級關系的變化,即使英國資產階級和具有資產階級傾向的新貴族強大起來,經濟實力的增強,必然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第三,宗教因素。思想意識上的專制的天主教與當時英國的新教的矛盾沖突升級,反映在社會形態上,使英國新教成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革命中戰勝封建王權的一面重要旗幟。?第四,歷史傳統。從中世紀開始形成議會傳統,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成為英國人民同英國王權進行斗爭的重要場所。?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從封建社會開始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一次重要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對歐美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資產階級革命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占統治地位的君主立憲制度,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第二,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廢除了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加速了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形成,推動了英國的生產力的發展,為英國成為“日不落”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第三,在世界史上,資產階級革命沖擊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推動了歐美等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崩潰,推動了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難點分析】?一、《權利法案》的內容和意義?1.主要內容:未經議會同意,國王廢除法律及其實施或者僭越權利均為非法。議會選舉自由,議會的辯論、演說、或議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的任何法院和地方,受到彈劾和詢問等等。?2.意義:《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進一步限制了王權,把國王真正納入到了議會之中,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在英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保證了議會的立法、司法、財政和軍權等。以致國王的權利被架空,使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得以確立起來。?二、首相與國王的地位及其存在的意義?第一,對于首相而言,擁有對國家各部門大臣和大主教的提名權并送交國王批準,擁有國家高級文官的任免權,議會的主持權,重大決策的決策權等國家權力,首相身兼政府首腦、議會黨團領袖、多數黨領袖數職,是最高的決策者、領導者,是國家實際的控權者掌有國家的行政和立法大權。?第二,對于國王而言,國王是國家的元首,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國王是國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征,國王作為英聯邦的首腦,起著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第三,首相和國王都是議會的不可或缺組成機構。?【學法導航】?1.從光榮革命的歷史淵源、經濟基礎、政治因素三個方面來闡述其發生的歷史必然性,掌握光榮革命成功的歷史意義。?2.了解《權利法案》的內容和《權利法案》頒布的歷史意義,從首相的權力、地位,內閣的組成、權力、性質來理解責任制內閣的主要特點。?3.了解君主立憲制度的特點,掌握在這種制度下其國王的重要地位。要充分認識到在君主立憲制度下,君主與首相的差異之處以及他們在國家的不同的作用。從橫向上認識到英國國王與中國的封建君主的差異,從而認識到在當時的條件下兩個國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異。掌握君主立憲制度對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作用。?【熱點追蹤】?卡梅倫──最年輕的英國首相?2011年8月10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倫敦的局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政府正在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打擊暴力騷亂。目前,這場由示威引起的騷亂,警方已在全國逮捕超過一千人。?隨著人們對倫敦局勢的關注,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卡梅倫也逐漸引起人們注意。?戴維·卡梅倫,1966年10月出生于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具有純正的英國王室血統,是英國保守黨的政治明星。2001年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2005年在年僅39歲時成為英國保守黨領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為英國第53任首相,也是英國自1812年以來最年輕的首相。2010年11月9日,戴維·卡梅倫曾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之旅,這是他2010年5月就任以來首次對中國進行訪問。?【小資料】?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光榮革命以后的一百多年間,英國議會下院沒有增加過一個選區,也沒有對選舉權和選舉辦法進行過任何修改,可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的地區人口分布和階級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人口密集的東南城鎮選區,已經衰敗,其中一個舊選區甚至已經完全淹沒在茫茫北海中了,可是卻仍然擁有院議員的選舉權。而在工業革命中崛起的西部和北部新興工業城市,人口興旺,經濟發達,卻沒有辦法向下院選舉自己的議員。同時,舊的選舉辦法按照土地的多少規定選舉資格,使選舉長期為貴族地主掌握。?1830年,工業資產階級在廣大下層人民的支持下提出了議會改革方案。1832年4月,英國保守派做出讓步,通過了一項關于議會改革的法案。法案規定,城鎮選區的選民每人每年至少需要支付房租10英鎊;在鄉村選區,選民每人每年交納地租不少于10英鎊,租約須達60年。這樣,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有選舉權的都是有產者,窮人則仍然被排除在政治權利之外,盡管如此,英國全國的選民人數還是大大增加了,從50萬增加到81.3萬人。同時,重新確定了下院席位,對選區設置、選舉名額進行了重新調整分配。56個衰敗選區被撤銷,30個小選區選舉名額從2名減至1名。這樣,共有143個有效席位空出來讓給了新興城市。?1832年改革對工業資產階級有利;工人和小資產階級受財產資格限制仍得不到選舉權。?【同步訓練】?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國王與議會的關系緊張,其主要原因是?A.國王厲行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利益?B.國王經常違背議會慣例?C.國王不按與大臣協商的原則治理國家?D.國封建剝削太重導致國內證據動蕩?2.英國資產階級將1688年的宮廷政變稱為“光榮”革命的主要原因是?A.政變成功趕走了詹姆士一世?B.政變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妥協?C.沒有經過大的流血而獲成功?D.標志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統治的最終確立?3.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其目的在于?A.確保王權至高無上?????????? ????????B.保障平民的自由民主權利?C.確立議會主權????????? ?????????????D.保障貴族的一切特權?4. 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于 ?A.17世紀末??????? ??????????????????B.18世紀??????? ?C.19世紀??????? ????????????????????D.20世紀?5.以下關于近代英國內閣制說法正確的是?A.內閣成員經國王提名,首相批準組成 ??B.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C.首相只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 ?D.首相無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6.下列關于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 ②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強大,強烈要求參與政權管理 ③工業資產階級在國會取得了優勢,擴大了資產階級民主 ④工人取得普選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7.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下列哪些方面的混合物?①君主制 ???????②貴族制 ??????③民主制 ???????④首相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8.有人說:“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革命”,“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實際表明?A.革命前后國王的地位沒有發生變化,議會的地位發生了變化?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同掌握國家大權,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國王和議會不僅互換了地位,而且發生了質變?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沒有發生變化,都處于無權地位?9.下列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先后出現的情景。對這一現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復性????????????? B.符合英國的國情?C.封建勢力在英國的成功復辟??????????? D.是各階級利益集團相互妥協的產物?10.關于英國責任制內閣的評述正確的有?①下院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②內閣成員由國王提名決定? ③首相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④首相有解散議會的權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11.觀察下面圖片:??請回答:?(1)英國女王在國家中的地位如何??(2)工黨領袖布朗成為英國首相,應具備什么條件???【提示與答案】?1.A 2.C 3.C 4.B 5.B 6.C 7.B?8.C 英國革命前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實行專制統治,議會的權力來自國王。革命后,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限制王權,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議會的權力增強。由此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9.C本題考查的核心是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的認識。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曲折反復;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反復的原因;③光榮革命的實質。圖片體現了革命的曲折反復性,經濟決定政治,符合英國國情;光榮革命是資產階級和封建統治的妥協而非封建勢力的復辟。?10.B 根據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下院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由國王任命在下院選舉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由首相提名內閣成員,經國王批準組成責任制內閣。首相有權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首相還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首相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11.(1)英國女王在國家中是“虛位元首”,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僅僅是國家禮儀的象征。(2)工黨必須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議會中的第一大黨,布朗必須是工黨領袖,必須通過英王的任命。?作者簡介:王笑開,畢業于井岡山大學歷史教育專業,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歷史教學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試報》《中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報》《中學生導報》《素質教育報》《高考天地》等10多家報刊發表文章80余篇。?必修1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導與練江 西 王笑開??【重點講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作用及其評價?1.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第一,立法權歸于國會。主要包括①國會實行兩院制;②參議院、眾議院的選舉規則;③立法權歸于國會,法律的實施經總統批準;④國會擁有宣戰權;⑤參議院對總統任命權、締結條約的審批權;⑥在職官員不得成為國會議員。?第二,行政權歸于總統。①包括總統的民間直接選舉;②總統的國內行政權力、外交權力和行政立法權力三方面進行闡述。③總統在國家機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司法權歸于聯邦法院。主要包括法官的來源及其聯邦法院的權力?2.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作用:使美國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權力之間制約達到平衡,在建國初期,有力地防止了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出現。?3.評價:美國1787年憲法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可以從它的積極意義和階級局限性來辯證的評述。?美國1787年憲法的積極意義:?(1)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法律基礎;?(2)西歐的啟蒙思想政治學說與美國實際的結合,在整個政治制度史中堪稱典范,對以后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3)聯邦制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利于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4)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于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5)體現和維護了獨立戰爭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則的基礎上,帶來美國的長期穩定。?美國1787年憲法的階級局限性:?(1)憲法沒有規定廢除奴隸制度,這是它反民主的表現。憲法不僅沒有否定奴隸制度,而且在分配眾議院各州代表名額時,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這就更加降低了奴隸的地位。?(2)憲法沒有提到保證人權問題。相反,憲法明文規定了保留奴隸和種族歧視的條款,將黑人、印第安人、婦女和窮人排除在人權保護之外。?【難點分析】?對美國1787年憲法中“分權與制衡”的理解?第一,“分權與制衡”的理論基礎:充分吸收了歐洲洛克、孟德斯鳩等著名啟蒙思想家思想精華。?第二,“分權與制衡”的實質:政府結構必須能使各部門之間有適當的控制和平衡。使權力為公眾福利和正義的目的有效形式其管理職能,同時又保持對權力的優良控制,實現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平衡,管理與控權的動態平衡,是分權和制約的歸宿。通過分權、制約最終達到平衡,是憲政的最終目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國家權力相互制約,相互制衡,以達到權力的平衡,防止獨裁和專制的出現。?第三,“分權與制衡”的結果:調節平衡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是規范和約束資產階級政黨競爭的最高原則和政治平衡器;強有力的防止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出現。?【學法導航】?1.了解邦聯制政府和聯邦制政府;了解什么是1787年美國憲法。?2.理解“分權與制衡”內涵,以及了解這種思想出現的歷史背景。?3.掌握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4.運用:通過閱讀和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5.通過掌握教材關于美國1787年憲法的闡述,通過認識美國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掌握有關對歷史現象的評價方法和規律。?【熱點追蹤】?美國得克薩斯州州長宣布參加2012總統大選?美國得克薩斯州州長佩里,2011年8月13號正式宣布參加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而有意參選的多名共和黨人,就在艾奧瓦州進行非正式選舉,測試一下自己的實力。?佩里在南卡羅來納州宣布角逐明年的總統大選。他批評現任總統奧巴馬多項政策失誤,美國人不能再讓他連任四年。“是時候讓美國重上軌道,所以在家人的支持以及對美國品德的堅定信念下,我今天宣布參加美國總統選舉。”?61歲的佩里,是立場堅定的保守主義份子,反對墮胎和同性戀權益。因為在得州創造了大量職位而大受民眾歡迎,三度獲選為得州州長。他表示一旦當選,將會減稅和精簡做生意的手續,以刺激經濟。不過有共和黨人擔心,佩里的保守立場,未必能夠得到全國其他州份選民的認同。艾奧瓦州的選民,當天就舉行了一次模擬投票。多位有意角逐黨內總統提名資格的共和黨人都有參加,藉此測試自己的實力。?共和黨將會在大約半年后舉行黨內初選,決定哪一位代表共和黨,挑戰奧巴馬的總統寶座。預料佩里和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將會是兩大熱門人選。?【小資料】?美國國會大廈?它是美國國會的辦公大樓,坐落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一處海拔83英尺高的高地上(此地后被稱為國會山)。國會大廈通體用象征著圣潔的白色大理石建造,巨大的建筑體富麗堂皇,與獨立紀念碑、白宮共處在華盛頓中軸線。在國會山的山頂傲視全城,意喻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至高無上。?1793年,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親自為它奠基,于1800年落成并開始使用。以后又經不斷修繕擴建,才達到目前的規模。?這座長達751英尺,寬350英尺的大廈,正中是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廳,可容納二三千人,大廳四周的墻壁和圓穹形的天花板上滿是記述美國獨立戰爭和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巨幅油畫和壁畫。大廈的北廂為參議院,大會場內懸掛著一面碩大的美國國旗,旗前面是議長的席位,再前面是記錄席和發言席,美國總統也在這里宣讀國情咨文。大廈南廂為眾議院,眾議院的會場形式與參議院相差無幾。兩院還有小會議廳和國會領袖辦公室等大小540間房子。連結參議院與眾議院的是長廊與雕像廳。在長廊兩旁,意大利的名畫家把全美國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組成圖案繪成壁畫,蔚為壯觀;雕像廳中有幾十座坐式立式,或銅鑄成或石雕的巨型雕像,它們是美國各州歷任議員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刻像。?根據美憲法規定,首都華盛頓的建筑物都不得超過國會的高度,所以,國會山上的國會大廈成為華盛頓的最高點。?【同步訓練】?1. 美國1787年憲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內容中最能體現這一性質的是?A.三權分立?????????????????? ?B.規定總統和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C.允許奴隸制的存在?????????? ?D.規定人民有言論、出版、集會和信仰自由?2.根據1787年憲法,下列哪項是違憲的?A.總統是國家權力的重心??????? ??????B.行政機關官員兼任國會議員?C.總統統率海陸空三軍?????????? ?????D.聯邦法院的法官除非瀆職任職終身?3.下列對1787年憲法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確定了美國的共和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B.使聯邦政府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礎之上,帶來了長期的穩定?C.否定了奴隸制和種族歧視,體現人人平等的原則?B.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的利益?4.下列有關美國總統權力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②軍隊的總司令,戰時可以行使獨裁大權? ③有權提名并經國會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級官員? ④可以對國會通過的法律實行否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是原則體現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觀點?A.霍布斯????????????????????????? ??B.伏爾泰??????? ?C.盧梭??????????????????????? ??????D.孟德斯鳩?6. 1787年美國憲法體現了啟蒙思想家的哪些學說主張?①君主立憲制主張? ②三權分立學說 ?③社會契約論 ?④人民主權說????????????????????????????????????????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7.“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其中“類型”主要是從哪個角度考慮?A.國體?????????? ???????????????????B.政體?????????? ?C.社會發展階段?????????????????? ???D.階級屬性?8.1787年憲法規定美利堅合眾國實行的政權組織形式是?? ?A.議會共和制?? ??? ?????????????????B.總統共和制 ?C.君主立憲制?? ????????????????? ???D.責任內閣制?9.美國與清政府簽訂的《望廈條約》最后生效須經 ?A. 總統批準???? ?????????????????????B. 國會批準????? ?C.外交部批準?????? ?????????????????D.參議院批準?10.2007年10月美國總統布什在國會發表演說解釋2008財政預算中龐大是軍費開支。布什這樣做的原因是?A.總統對議會負責?????????????????? ?B.議會掌握立法權?C.軍費數目太大,引起整個世界的不滿 ?D.議會掌握聯邦財政?11.華盛頓在1787年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談到:“新英格蘭出現的騷亂,我們商業上的不景氣以及籠罩全國各地的那種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最高權力機構的無權。”華盛頓這段話表明美國建國之初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A.加強中央集權與維護共和的矛盾????? B.大州與小州之間的矛盾?C.解決州權問題????????????????????? D.南北生產方式的差異?12.2008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麥凱恩和奧巴馬誰能入主白宮,將決定著民主黨和共和黨誰能執政的重大問題。最后的結果是奧巴馬獲勝,就任美國總統。這說明美國實行的是?A.兩黨制的議會君主制??????????????? B.兩黨制的議會共和制?C.一黨制的總統共和制?? ?????????????D.兩黨制的總統共和制?13.下圖是名為《最后沖刺》的漫畫。漫畫反映的這種政治制度,對美國政治生活產生的最主要影響是???A.相互競爭,利于選出優秀人才??????? B.輪流執政,滿足民眾某些利益?C.分權制衡,保障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D.依法行政,維護了社會公平和公正?14.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每當人們談到美國1787年憲法的制定時,都會記起他:華盛頓。他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創立了一個共和國;他主持了制憲會議,為美利堅合眾國憲政體制奠定了基本結構和框架。?材料二:在1787年的費城制憲會議上,富蘭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華盛頓座椅上的太陽是日出還是日落。當他含著激動的眼淚在憲法文本上簽字后,他說:“現在,我很高興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的憲政體制及其突出特點。?(2)試從1787年憲法確立的憲政體制的角度談談你對“日出”一詞的理解。??【提示與答案】?1.B 2.B 3.C 4.C 5.D 6.C 7.B 8.B 9.D 10.D?11.A?獨立戰爭后,美國建立了松散的邦聯,這種政體經濟上不能實行統一的保護關稅政策,政治上不能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穩定統治秩序,保護國家的利益與主權。?12.D?通過材料中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競選可知是兩黨制,而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了美國政體是共和制,因此美國實行的是兩黨制的總統共和制。?13.C?在美國兩黨制下,作為在野黨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對執政黨實行監督,并在所控制的國會議員中行使否決權從而制約執政黨,減少決策上的失誤,保障資產階級民主制度。?14.(1)總統制共和制。特點:三權分立。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相互制衡。(2)對“日出”的理解: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憲法賦予聯邦政府強有力的權力,有利于國家的穩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相互制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利于證據的長治久安;對以后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被各國仿效。?作者簡介:王笑開,畢業于井岡山大學歷史教育專業,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歷史教學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試報》《中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報》《中學生導報》《素質教育報》《高考天地》等10多家報刊發表文章80余篇。必修1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導與練江 西 王笑開??【重點講解】?一、簡析近代法國艱難共和之路的原因?法國民主共和制政體的建立,經歷了從1789年大革命爆發到1875年正式確立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其中政權更迭了7次,那么法國民主共和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具體表現在,內因:?1.法國的封建勢力強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臺。在這78年間,資產階級與封建復辟勢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間斗爭不斷。?2.共和國時期,政局動蕩、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滿。?3.法國小農經濟發達,君主制傳統還很濃厚。?4.由于法國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致使法國工業資產階級力量相對弱小,而法國同一時期的大資產階級與金融貴族的力量比較強大,所以法國共和制的確立相當不易。?外因:周邊國家都是君主制,法國率先廢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對,甚至外來武裝干涉。?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及其影響?1.內容?(1)立法權屬參、眾兩院,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方式選出。?(2)行政權屬總統和內閣。總統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選出,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3)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有創議法律權,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任命內閣部長。?(4)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對議會負責,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長副署。?2.影響:法國1875年憲法從法律上阻斷了保皇派復辟的道路。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得到了最終的確立,為工業資產階級提供分享政權的機會,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三、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的內容、特點及其評價?1.內容?(1)全國二十多個邦和幾個自由市享有一定自主權,帝國政府掌握國家的軍事、外交、海關和立法權。?(2)憲法確定了君主立憲政體,授予帝國皇帝巨大的權力。作為國家元首,皇帝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可以任命官吏、創制法律、統帥軍隊、決定帝國對外政策等。?(3)帝國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4)憲法規定,帝國設立兩院制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議長由帝國宰相擔任,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行使立法權,但任何法案都要通過聯邦議會和皇帝批準,作用很小。?2.特點:行政權與立法權沒真正分開;議會中,聯邦議會(上議院)權力大,帝國議會(下議院)權力小;帶有濃厚的封建性。?3.評價:《德意志帝國憲法》表明德意志帝國是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的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民主是虛,君主專制是實。但是,帝國的成立和憲法的頒布是德國邁入資本主義時期的標志,便利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保證了國家的統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難點分析】?一、全面認識資產階級代議制度?資產階級代議制度是19世紀70年代,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通過革命戰爭或和平改革制定了憲法,設立了議會,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1.核心: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議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2.本質:資產階級力圖通過立法的設置把立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總統等對行政權力的濫用,并通過立法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3.主要特征:議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議會由議員組成,議員是普選產生,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議會制是一種間接的民主形式;一般都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都實行資產階級政黨政治。?4.評價:資產階級代議制度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從法律上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議制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調節、緩和了矛盾,穩定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秩序。代議制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在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進步作用和歷史意義。但這一制度仍有局限性,如:行政權日益擴張;司法機關侵犯立法權;仍然是代表一定利益集團的利益。?二、對比德意志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并分析原因?1.相同之處?(1)都是資產階級代議制和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2)都是以法律形式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政體。?(3)國家元首都是君主,實行世襲制并任期終身。?2.不同之處?(1)國王的權力不同:英國是“統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實際的國家首腦;德意志內閣對皇帝負責,英國的內閣對議會負責。?(2)議會的權力不同:德意志帝國議會權力很小。其原因在于:德意志的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容克貴族領導了德意志的統一,統一后的德意志政權主要掌握在容克貴族地主的手里。而英國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掌握了國家的領導權,通過立法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三、法蘭西總統制共和國與德國君主立憲制的比較?1.相同之處?(1)都實行兩院制,議會作為立法機構。?(2)國家元首都擁有大權,可以統帥軍隊,下議院的權力都比較小,立法權都受到限制等。?2.不同之處?(1)國家元首方面: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由議會選出,任期七年,在參議院同意下可以解散眾議院;德國以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擁有巨大權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議會。?(2)行政和立法權機構關系方面:法國行政權歸總統,立法權歸議會,總統由議會選出,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眾議院可以提出并通過法案,但受到總統的參議院的限制;德國皇帝任命帝國政府的宰相,宰相不由選舉產生,所以不對議會負責帝國議會雖是立法機構,但所有法案都須經過皇帝和聯邦議會批準。?(3)官員和代表產生方式方面:法國總統和參議院議員由選民間接選出,眾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德國皇帝世襲,宰相由皇帝任命,聯邦議會代表不經選舉,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組成。總之,法國的代議制比較完善,德國的代議制不夠完善和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四、德國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下的君主權力之比較?德國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有權統率全國的武裝力量。帝國宰相由“皇帝任命”,不由議會選舉,只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任期長短完全取決于皇帝。而英國立憲制下的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或首相負責。國王作為國家元首外交上代表國家,作為英聯邦首腦維系英聯邦,國王游離于政黨政治之外,無權廢止法律。?【學法導航】?綜觀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人類為了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探索。學習民主政治在法國和德國確立的艱難歷程,體會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與歷史作用。我認為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通過線索圖,再現法蘭西共和國之路的艱難,例如:法國近代政體的演變。法蘭西第一共國(1792-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948-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940年)?第二,對法、德民主政治特點的學習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結合德國和法國當時的國內形勢、階級力量的對比以及當時歐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去探尋其民主政治的特點和歷史淵源,從而對知識的掌握由淺顯到深刻,學習的過程也由簡單的記憶到主動的探究。?第三,通過史論結合分析方法,比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特點,歸納出兩部憲法的異同。同時以這兩部憲法為參照,認識法國、德國法治化的基本脈絡。?第四,注意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不要把本課的法、德政治制度與當今這兩國的政治制度相混淆,兩者之間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小資料】?法治的宣言:波茨坦郊外的老磨坊?130多年前德國波茨坦發生過的一起“磨坊主告國王”的故事。這個故事不但轟動了當時德國,也成為世界法制史的一個經典案例。1866年,德國普魯士大公國(德國的前身)的國王威廉一世想修建自己的行宮,但被一座又殘又舊的大風車磨坊擋住了,因此他下令拆掉它。可是,舊磨坊的犟老頭軟硬不吃,連國王給的錢也不要。于是威廉一世命令御林軍強行拆除,老磨坊頓時被夷為平地。老頭子在廢墟上大聲控訴,很快就有很多人圍了過來,個個義憤填膺,聲討國王的野蠻行徑,并且還有人建議老頭上法庭控告違法的國王。老頭子果然一紙訴狀把不可一世的國王送上被告席。小市民告國王的消息讓整個德意志都驚動了。法官一時之間也感到為難,不過正義女神的雕像,就矗立在法院的門外,雕像背后的那句格言,還銘刻在三位法官的心頭:“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法官最后裁定被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樣大小的磨坊。威廉一世最終在法律面前低下了頭,完完全全按照判決書給老頭子蓋了一座同樣的磨坊。如今,這座磨坊仍然矗立于德國波茨坦,成為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征。?【同步訓練】?1.“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馬克思這句話描述的是?A.資產階級革命后的英國??? ????????????B.法蘭西第一帝國?C.德意志帝國????????????? ????????????D.意大利王國?2.伊藤博文于1882年3月去歐洲考察憲法,據記載:“留歐三個月便掌握了制勝自由民權派的理論和手段,他滿懷信心的說:充分確立了鞏固皇室基礎,使大權不致旁落的大道理。”伊藤博文較快接受德國影響的最主要原因是?A.德意志統一前,日本明治維新前,兩國君主都握有實權?B.德意志統一前,日本明治維新前,兩國都沒有制定憲法?C.德、日兩國都保存了較多的封建殘余勢力?D.德、日兩國都要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3.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說:“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這句話強調了?A.容克地主控制煤鐵等礦產資源????????? B.工業化是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C.從法國奪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 D.普魯士憑借王朝戰爭實現統一?4.1875年法國憲法的條款中,起著從法律上斷絕保皇派復辟企圖作用的是?A.“共和國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依據絕對票數選出,可連選連任”?B.“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C.“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帥”?D.“凡曾統治過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5.第三共和國時期法國小學的《從軍歌》:“共和國號召我們,我們要懂得勝利或懂得犧牲,一個法國人應當為共和國而生存,一個法國人應當為共和國而獻身。”復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國政體更替的先后順序是?A.君主立憲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共和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帝制?C.共和制—帝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 D.君主立憲制—共和制—帝制?6.“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的進步事業……”,這種“完成了歷史上的進步事業”的“方式”對德國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形成產生的影響是?A.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B.建立了資產階級總統制?C.建立了與英國完全一樣的君主立憲制??? D.建立了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7.1871年,普魯士王國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經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此后,德國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這部憲法的頒布表明?A.歐洲大陸的封建專制統治徹底結束????? B.代議制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C.民主共和取代專制統治已不可逆轉????? D.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體趨向統一?8.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1)從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麥的策劃下,以什么方式完成了民族統一??(2)德意志帝國成立后,君主立憲制是怎樣確立的???【提示與答案】?1.C? 因為德意志雖然像美國一樣設有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但真正的大權仍然在皇帝手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所以說它是“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 ?2.C? 注意從“鞏固皇室基礎,使大權不致旁落”中去領會其真實的含義是確保當時日本的君主立憲政體,然后從當時(1882年)德日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根本原因上進行分析,很快就得出伊藤博文接受德國影響的最主要原因。?3.B? 鐵血政策是德意志帝國建立的途徑,而決定其統一的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要求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當時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因此“工業化是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的結論是正確的。?4.D? 凡曾統治過法國的家庭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使法國原有的貴族沒有再上臺的機會,從而從法律上斷絕了保皇派復辟的企圖。?5.A? 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建立的七月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1848年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6.D 德國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帶有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局限性,所以是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7.B? 盡管《德意志帝國憲法》本質仍然是為專制統治服務的,議會也沒有什么權力,但畢竟采取了代議制的形式,是“民主”“平等”等政治理念一定程度的反映。?8.(1)以王朝戰爭的方式完成了民族統一。(2)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告成立。同年4月,德意志帝國憲法正式頒布,憲法規定,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德國終于邁入資本主義門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作者簡介:王笑開,畢業于井岡山大學歷史教育專業,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歷史教學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試報》《中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報》《中學生導報》《素質教育報》《高考天地》等10多家報刊發表文章80余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課資料】人教版歷史必修1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導與練.doc 【備課資料】人教版歷史必修1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導與練.doc 必修1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導與練.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