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2023年秋高中物理1.3節(jié)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4節(jié)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學(xué)案含答案(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2023年秋高中物理1.3節(jié)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4節(jié)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學(xué)案含答案(6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3節(jié)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課時 速度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體的運動方向。 2.能區(qū)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并能進行相應(yīng)的計算。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速度和速率。 3.理解速度—時間圖像,能從v-t圖像中分析速度及其變化。
 速度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位移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之比。
3.定義式:v=。
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每時(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
注意:(1)1 m/s=3.6 km/h,(2)1 m/s=100 cm/s。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方向與時間Δt內(nèi)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小明、小紅和小兵由家到學(xué)校選擇了3條不同的路徑,所用時間如圖所示。三人同時出發(fā)。
問題1 小明、小紅和小兵在運動過程中哪個物理量是相同的?誰更“快”到達學(xué)校?
提示:位移;小紅。
問題2 對于問題1中的這個“快”是怎么比較的?可以用哪個物理量來表示?
提示:通過相同的位移,小紅所用的時間少;平均速度。
問題3 能說小紅在任何時刻的速度都大于小明和小兵的速度嗎?
提示:不能。
問題4 比較兩個速度是否相同時,為什么既要比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較其方向是否相同?
提示:因為速度是矢量。
1.對定義式v=的理解
(1)公式v=中的Δx是物體運動的位移,不是路程。
(2)v=是速度的定義式,不是決定式,不能認為v與位移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時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此時刻的運動方向。
(2)比較兩個速度是否相同時,既要比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較其方向是否相同。
3.路程與速度的關(guān)系
(1)物體在某一階段的路程為零時,速度一定為零。
(2)物體在某一階段的路程不為零時,由于位移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所以物體的速度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
【典例1】 (多選)(2022·江蘇徐州高一檢測)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勻速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甲質(zhì)點的速度為2 m/s,乙質(zhì)點的速度為-4 m/s,則可知(  )
A.乙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甲質(zhì)點的速度
B.因為(+2)>(-4),所以甲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乙質(zhì)點的速度
C.這里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fā),則10 s末甲、乙兩質(zhì)點相距60 m
ACD [速度是矢量,其正負表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速度大小的比較應(yīng)比較其絕對值的大小,A、C對;甲的速度大小為2 m/s,小于乙的速度大小4 m/s,正負號表示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沿相反方向運動,B錯;10 s內(nèi)甲運動了20 m,乙運動了40 m,因為甲、乙同時由同一點沿相反方向運動,故10 s末甲、乙相距60 m,D對。]
[跟進訓(xùn)練]
1.(多選)關(guān)于速度的定義式v=,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v與運動的位移Δx成正比,與運動時間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與運動的位移Δx和運動的時間Δt都無關(guān)
C.此速度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運動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位移Δx與運動時間Δt成正比
BCD [v=是計算速度的公式,適用于任何運動,C對;此式只說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時間Δt來計算,并不是說v與Δx成正比,與Δt成反比,A錯,B對;在勻速直線運動中,v不變,由v=得,Δx=vΔt,即Δx與Δt成正比,D對。]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1)定義:在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Δx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Δt的比值。
(2)公式:=。
(3)物理意義:粗略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4)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
(1)物理意義:描述物體在某時刻運動的快慢及方向。
(2)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
(3)矢量性:瞬時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3.勻速直線運動:指瞬時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
4.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根據(jù)紙帶計算平均速度,如圖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示意圖。測出D、G間的位移Δx和所用時間Δt,利用v=計算平均速度。
(2)測量瞬時速度:紙帶上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這一位置在內(nèi)的一小段位移Δx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據(jù)v=,當(dāng)Δt較小時,用這個平均速度代表紙帶經(jīng)過該位置的瞬時速度。如圖所示,E點的瞬時速度可用DF段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E=。
一輛汽車沿直線行駛,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用時2.0 h,行程120 km,所以它的速度為60 km/h。某時刻,它的速度計顯示為35 km/h。
問題1 上面提到的兩個速度為什么會不同?有什么區(qū)別?
提示:60 km/h是行駛?cè)痰钠骄俣龋?5 km/h是相應(yīng)時刻的瞬時速度。
問題2 測量瞬時速度的思路是什么?
提示:測量速度的依據(jù)是v=,當(dāng)時間很短時,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
問題3 能準確測量瞬時速度嗎?
提示:不能。
問題4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分別反映了什么?
提示:前者反映了汽車在全程的運動快慢,后者反映了汽車在某一瞬間的運動快慢。
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項目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區(qū)別 對應(yīng) 關(guān)系 與某一過程中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對應(yīng) 與運動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對應(yīng)
物理 意義 粗略描述物體在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快慢和方向 精確描述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矢量性 與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 與物體所在位置的運動方向相同
聯(lián)系 (1)在公式v=中,當(dāng)Δt→0時,平均速度即瞬時速度 (2)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各點的瞬時速度都相等,所以任意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三點說明
(1)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某段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是標量。
(3)速率為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的簡稱,而平均速率不是速率的平均值。
角度1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辨析
【典例2】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第3 s末的速度為6 m/s,這里是指平均速度
B.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這里是指瞬時速度
C.“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速度計顯示的速度為350 km/h,這里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
D.為了解決偏遠地區(qū)的配送問題,某快遞公司采取“無人機快遞”,無人機從某一投遞站帶著快件到達指定位置后又返回該投遞站,這一過程中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為零
CD [第3 s末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故A錯誤;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為平均速度,故B錯誤;速度計顯示的速度為瞬時速度,故C正確;無人機回到了原位置,位移為零,故平均速度為零,故D正確。]
角度2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計算
【典例3】 如圖所示,某質(zhì)點沿邊長AB=3 m、BC=4 m的矩形從A點沿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在5 s內(nèi)運動了矩形周長的一半到達C點。求:
(1)質(zhì)點的位移和路程;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為多大。
[思路點撥] (1)求質(zhì)點的位移和平均速度時必須指明其方向。
(2)求同一過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時對應(yīng)時間相同,但前者對應(yīng)質(zhì)點的位移,后者對應(yīng)質(zhì)點的路程。
[解析] (1)位移大小x=AC=
= m=5 m,方向由A指向C。
路程L=AB+BC=3 m+4 m=7 m。
(2)由平均速度公式== m/s=1 m/s,方向由A指向C。
由平均速率公式′== m/s=1.4 m/s。
[答案] (1)5 m,方向由A指向C 7 m
(2)1 m/s,方向由A指向C 1.4 m/s
[母題變式] 
上例中,若質(zhì)點再用2 s時間沿逆時針方向運動回到A點,則質(zhì)點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為多大?
提示:平均速度=0,平均速率′1= m/s=2 m/s。
[跟進訓(xùn)練]
2.某人騎自行車沿一斜坡從坡底到坡頂,再從坡頂?shù)狡碌淄狄淮危阎掀聲r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 m/s,下坡時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 m/s,則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與平均速率分別是(  )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D [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為0,由平均速度的定義式v==0,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0。設(shè)由坡頂?shù)狡碌椎穆烦虨閟,則此過程的平均速率為===4.8 m/s,故D正確。]
 速度—時間圖像的理解及初步應(yīng)用
1.圖像的建立:以時間t為橫軸,速度v為縱軸,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即得到如圖所示的速度—時間(v-t)圖像。
2.物理意義:速度—時間(v-t)圖像可直觀地表示物體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如圖所示,從圖中可看出物體的速度大小隨時間不斷變化;速度方向不變,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同,做直線運動。
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可以用圖像來直觀表示,圖甲、乙為兩個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
問題1 甲、乙質(zhì)點分別做什么運動?
提示:加速;減速。
問題2 甲、乙質(zhì)點的初速度分別為多少?
提示:1 m/s;3 m/s。
問題3 甲、乙兩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相同嗎?
提示:相同。
問題4 運動物體的圖像是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
提示:不是。
1.從v-t圖像中可獲得的信息
(1)可以從圖像上直接讀出某一時刻速度的大小。
(2)可以從圖像上直接判斷速度的方向。若圖像位于t軸的上方,表示物體向正方向運動;若圖像位于t軸的下方,表示物體向負方向運動,如圖中t0后。
(3)可以從圖像上直觀地看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為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b為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c為減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其中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
2.截距的意義
(1)縱軸上的截距:表示初始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
(2)橫軸上的截距:表示該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該時刻前后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3.圖線交點的意義:兩條圖線相交,表示該時刻兩物體的瞬時速度相同。
【典例4】 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2 s內(nèi)和第3 s內(nèi)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末物體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C.物體先沿正方向運動,在t=3 s后沿負方向運動
D.在3 s~4 s內(nèi)物體做減速運動
C [第2 s內(nèi)和第3 s內(nèi)物體的速度都是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錯誤;第3 s末物體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由正方向變?yōu)樨摲较颍蔅錯誤,C正確;在3 s~4 s內(nèi)物體沿負方向運動,速度的大小是增加的,故D錯誤。]
[跟進訓(xùn)練]
3.(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它們的速度—時間圖像分別如圖中直線a、b所示,在t1時刻(  )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AD [圖線在橫軸上方,速度均為正值,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均沿正方向,運動方向相同,A正確;由于在初始時刻甲、乙的位置關(guān)系未知,所以無法判斷在t1時刻甲、乙的位置關(guān)系,B錯誤;在t1時刻,b圖線對應(yīng)的坐標值大,故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C錯誤,D正確。]
1.關(guān)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  )
A.速度是表示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C.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D.汽車上的速度計是用來測量汽車平均速度大小的儀器
A [速度是表示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確;平均速度不一定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錯誤;速度大小及方向不變的運動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汽車上的速度計是用來測量汽車瞬時速度大小的儀器,故D錯誤。]
2.關(guān)于瞬時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瞬時速度可以看成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
B.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C.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初末時刻瞬時速度的平均值的大小
D.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平均速度是指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A [當(dāng)時間非常短時,物體的運動可以看成在這段很短時間內(nèi)的勻速運動,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A正確;平均速度是位移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與初末時刻及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并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B、C、D錯誤。]
3.(2022·湖北宜昌高一月考)一物體沿半徑分別為r和R的半圓弧由A點經(jīng)B點到達C點,經(jīng)歷的時間為t,如圖所示,則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別為(  )
A.;
B.,向東;
C.,向東;,向東
D.,向東;
D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則平均速度的大小v==,其方向是這段位移的方向,由A→C,即向東;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則平均速率v′==,平均速率是標量,無方向,選項D正確。]
回歸本節(jié)知識,自我完成以下問題: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提示:(1)在相同時間Δt內(nèi),物體的位移Δx越大,說明物體運動得越快。
(2)經(jīng)過相同位移Δx,物體所用的時間Δt越短,說明物體運動得越快。
(3)當(dāng)物體運動的Δx和Δt均不相同時,在物理學(xué)中用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即速度。
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提示:(1)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nèi)運動的快慢及方向,與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相對應(yīng),是過程量;瞬時速度精確地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運動的快慢及方向,與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相對應(yīng),是狀態(tài)量。
(2)v=中,當(dāng)Δt→0時,平均速度約等于瞬時速度。
(3)平均速度的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的方向為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相同。
3.圖像能直觀地描述物體的速度變化情況,你能在如圖所示的圖像中獲取哪些信息?
提示:物體的初速度,物體運動的速度先均勻減小,t0時刻速度為零,后反向均勻增加。第3節(jié)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課時 速度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體的運動方向。 2.能區(qū)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并能進行相應(yīng)的計算。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速度和速率。 3.理解速度—時間圖像,能從v t圖像中分析速度及其變化。
 速度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義:________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__之比。
3.定義式:v=________。
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每時(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
注意:(1)1 m/s=________ km/h,(2)1 m/s=________ cm/s。
5.矢量性:速度是________,方向與時間Δt內(nèi)的位移Δx的方向________。
小明、小紅和小兵由家到學(xué)校選擇了3條不同的路徑,所用時間如圖所示。三人同時出發(fā)。
問題1 小明、小紅和小兵在運動過程中哪個物理量是相同的?誰更“快”到達學(xué)校?
                                    
                                    
                                    
問題2 對于問題1中的這個“快”是怎么比較的?可以用哪個物理量來表示?
                                    
                                    
                                    
問題3 能說小紅在任何時刻的速度都大于小明和小兵的速度嗎?
                                    
                                    
                                    
問題4 比較兩個速度是否相同時,為什么既要比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較其方向是否相同?
                                    
                                    
                                    
1.對定義式v=的理解
(1)公式v=中的Δx是物體運動的位移,不是路程。
(2)v=是速度的定義式,不是決定式,不能認為v與位移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時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此時刻的運動方向。
(2)比較兩個速度是否相同時,既要比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較其方向是否相同。
3.路程與速度的關(guān)系
(1)物體在某一階段的路程為零時,速度一定為零。
(2)物體在某一階段的路程不為零時,由于位移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所以物體的速度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
【典例1】 (多選)(2022·江蘇徐州高一檢測)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勻速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甲質(zhì)點的速度為2 m/s,乙質(zhì)點的速度為-4 m/s,則可知(  )
A.乙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甲質(zhì)點的速度
B.因為(+2)>(-4),所以甲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乙質(zhì)點的速度
C.這里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fā),則10 s末甲、乙兩質(zhì)點相距60 m
[聽課記錄]                                     
                                    
                                    
                                    
                                    
                                    
                                    
                                    
[跟進訓(xùn)練]
1.(多選)關(guān)于速度的定義式v=,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v與運動的位移Δx成正比,與運動時間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與運動的位移Δx和運動的時間Δt都無關(guān)
C.此速度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運動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位移Δx與運動時間Δt成正比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1)定義:在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Δx跟發(fā)生這段位移____________的比值。
(2)公式:=________。
(3)物理意義:________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4)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物體的________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
(1)物理意義:描述物體在________運動的快慢及方向。
(2)速率:瞬時速度的________。
(3)矢量性:瞬時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物體的________方向相同。
3.勻速直線運動:指____________保持不變的運動。
4.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根據(jù)紙帶計算平均速度,如圖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示意圖。測出D、G間的位移Δx和所用時間Δt,利用v=________計算平均速度。
(2)測量瞬時速度:紙帶上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這一位置在內(nèi)的一小段位移Δx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據(jù)v=,當(dāng)Δt較小時,用這個平均速度代表紙帶經(jīng)過該位置的瞬時速度。如圖所示,E點的瞬時速度可用DF段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E=。
一輛汽車沿直線行駛,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用時2.0 h,行程120 km,所以它的速度為60 km/h。某時刻,它的速度計顯示為35 km/h。
問題1 上面提到的兩個速度為什么會不同?有什么區(qū)別?
                                    
                                    
                                    
                                    
問題2 測量瞬時速度的思路是什么?
                                    
                                    
                                    
                                    
問題3 能準確測量瞬時速度嗎?
                                    
                                    
                                    
                                    
問題4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分別反映了什么?
                                    
                                    
                                    
                                    
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項目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區(qū)別 對應(yīng) 關(guān)系 與某一過程中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對應(yīng) 與運動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對應(yīng)
物理 意義 粗略描述物體在一段位移或一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快慢和方向 精確描述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矢量性 與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 與物體所在位置的運動方向相同
聯(lián)系 (1)在公式v=中,當(dāng)Δt→0時,平均速度即瞬時速度 (2)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各點的瞬時速度都相等,所以任意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三點說明
(1)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某段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是標量。
(3)速率為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的簡稱,而平均速率不是速率的平均值。
角度1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辨析
【典例2】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第3 s末的速度為6 m/s,這里是指平均速度
B.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這里是指瞬時速度
C.“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速度計顯示的速度為350 km/h,這里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
D.為了解決偏遠地區(qū)的配送問題,某快遞公司采取“無人機快遞”,無人機從某一投遞站帶著快件到達指定位置后又返回該投遞站,這一過程中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為零
[聽課記錄]                                     
                                    
                                    
                                    
                                    
                                    
角度2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計算
【典例3】 如圖所示,某質(zhì)點沿邊長AB=3 m、BC=4 m的矩形從A點沿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在5 s內(nèi)運動了矩形周長的一半到達C點。求:
(1)質(zhì)點的位移和路程;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為多大。
[思路點撥] (1)求質(zhì)點的位移和平均速度時必須指明其方向。
(2)求同一過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時對應(yīng)時間相同,但前者對應(yīng)質(zhì)點的位移,后者對應(yīng)質(zhì)點的路程。
[聽課記錄]                                     
                                    
                                    
                                    
                                    
[母題變式] 
上例中,若質(zhì)點再用2 s時間沿逆時針方向運動回到A點,則質(zhì)點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為多大?
                                    
                                    
                                    
                                    
                                    
[跟進訓(xùn)練]
2.某人騎自行車沿一斜坡從坡底到坡頂,再從坡頂?shù)狡碌淄狄淮危阎掀聲r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 m/s,下坡時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 m/s,則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與平均速率分別是(  )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速度—時間圖像的理解及初步應(yīng)用
1.圖像的建立:以時間t為________軸,速度v為________軸,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即得到如圖所示的速度—時間(v t)圖像。
2.物理意義:速度—時間(v t)圖像可直觀地表示物體速度隨________的變化規(guī)律。
如圖所示,從圖中可看出物體的速度大小隨時間不斷變化;速度方向不變,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同,做直線運動。
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可以用圖像來直觀表示,圖甲、乙為兩個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
問題1 甲、乙質(zhì)點分別做什么運動?
                                    
                                    
                                    
問題2 甲、乙質(zhì)點的初速度分別為多少?
                                    
                                    
                                    
問題3 甲、乙兩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相同嗎?
                                    
                                    
                                    
                                    
問題4 運動物體的圖像是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
                                    
                                    
                                    
1.從v t圖像中可獲得的信息
(1)可以從圖像上直接讀出某一時刻速度的大小。
(2)可以從圖像上直接判斷速度的方向。若圖像位于t軸的上方,表示物體向正方向運動;若圖像位于t軸的下方,表示物體向負方向運動,如圖中t0后。
(3)可以從圖像上直觀地看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為勻速直線運動的v t圖像,b為加速直線運動的v t圖像,c為減速直線運動的v t圖像。其中勻速直線運動的v 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變化。
2.截距的意義
(1)縱軸上的截距:表示初始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
(2)橫軸上的截距:表示該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該時刻前后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3.圖線交點的意義:兩條圖線相交,表示該時刻兩物體的瞬時速度相同。
【典例4】 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 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2 s內(nèi)和第3 s內(nèi)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末物體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C.物體先沿正方向運動,在t=3 s后沿負方向運動
D.在3 s~4 s內(nèi)物體做減速運動
[聽課記錄]                                     
                                    
                                    
                                    
                                    
[跟進訓(xùn)練]
3.(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它們的速度—時間圖像分別如圖中直線a、b所示,在t1時刻(  )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關(guān)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  )
A.速度是表示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C.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D.汽車上的速度計是用來測量汽車平均速度大小的儀器
2.關(guān)于瞬時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瞬時速度可以看成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
B.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C.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初末時刻瞬時速度的平均值的大小
D.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平均速度是指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3.(2022·湖北宜昌高一月考)一物體沿半徑分別為r和R的半圓弧由A點經(jīng)B點到達C點,經(jīng)歷的時間為t,如圖所示,則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別為(  )
A.;
B.,向東;
C.,向東;,向東
D.,向東;
回歸本節(jié)知識,自我完成以下問題: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圖像能直觀地描述物體的速度變化情況,你能在如圖所示的圖像中獲取哪些信息?第2課時 實驗: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實驗?zāi)繕?1.了解打點計時器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學(xué)會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物體的速度。 3.能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物體的v-t圖像,分析物體的運動。
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例1】 研究“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
(1)(多選)實驗中,除電磁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fù)寫紙)、小車、一端帶定滑輪的長木板、導(dǎo)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________。(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 Hz低壓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多選)對于減小實驗誤差來說,下列采取的方法中正確的有________。
A.選取合適的n個點為計數(shù)點
B.使小車運動得盡量慢些
C.舍去紙帶上密集的點,只利用點跡清晰、點間間隔適當(dāng)?shù)哪且徊糠诌M行測量、計算
D.選用各處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長木板做實驗
E.實驗時盡量讓小車遠離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后再接通電源
[解析] (1)實驗中必須使用的有電壓合適的50 Hz 低壓交流電源,計算速度時需要測量各點間的距離,因此還必須使用刻度尺,故A、C正確。
(2)選取合適的n個點為計數(shù)點,有利于測量長度,能使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更接近,以減小實驗誤差,選項A正確;使小車運動得盡量慢些,打出的點較密,為減小測量誤差,所取n會較大,會使實驗誤差較大,選項B錯誤;舍去紙帶上密集的點,只利用點跡清晰、點間間隔適當(dāng)?shù)哪且徊糠诌M行測量、計算,這樣可減小實驗誤差,選項C正確;選用各處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長木板做實驗,可使小車運動比較平穩(wěn),各點的瞬時速度與實際更接近,可減小實驗誤差,選項D正確;若小車遠離打點計時器,且先釋放小車后打開電源,會造成點密而少,給測量、計算造成較大實驗誤差,選項E錯誤。
[答案] (1)AC (2)ACD
類型二 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
【典例2】 如圖所示是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0點開始依照打點的先后依次標為0、1、2、3、4、5、6…,現(xiàn)在量得0、1間的距離x1=5.18 cm,1、2間的距離x2=4.40 cm,2、3間的距離x3=3.62 cm,3、4間的距離x4=2.78 cm,4、5間的距離x5=2.00 cm,5、6間的距離x6=1.22 cm(f=50 Hz)。
(1)根據(jù)上面的記錄,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1、2、3、4、5點時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位置 1 2 3 4 5
v/(m·s-1)
(2)根據(jù)(1)中表格,在圖中畫出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并說明小車速度變化特點。
[解析] (1)某點的瞬時速度可用包含該點的一段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1點時v1=≈1.20 m/s
打2點時v2=≈1.00 m/s
打3點時v3==0.80 m/s
打4點時v4=≈0.60 m/s
打5點時v5=≈0.40 m/s。
將數(shù)值填入表格如下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2)描點并連線得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
由圖像可知,小車速度均勻減小。
[答案] 見解析
 關(guān)于數(shù)據(jù)處理的三點提醒
(1)應(yīng)用v=求某點的瞬時速度時,應(yīng)當(dāng)取包含該點的盡量短的時間間隔。
(2)作v-t圖像時應(yīng)注意選擇適當(dāng)?shù)臉硕龋寛D線在坐標紙上盡量展開。
(3)如果圖線為直線,連線時要讓盡量多的點落在直線上,如果為曲線,應(yīng)利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連接,偏離較遠的點可舍去。
類型三 創(chuàng)新設(shè)計實驗
【典例3】 用氣墊導(dǎo)軌和數(shù)字計時器能更精確地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了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為Δt1=0.29 s,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為Δt2=0.11 s,已知遮光條的寬度為3.0 cm,則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為________ m/s,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為________ m/s。(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由于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遮光條的擋光條的擋光時間較短,所以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的速度可用遮光條擋光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
經(jīng)過光電門1的速度v1== m/s≈0.10 m/s,經(jīng)過光電門2的速度v2== m/s≈0.27 m/s。
[答案] 0.10 0.27
1.(1)如圖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塊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畫筆。你的同伴牽動一條寬約1 cm的長紙帶,使紙帶在你的筆下沿著直線向前移動。每隔1 s你用畫筆在紙帶上點一個點。你還可以練習(xí)在1 s內(nèi)均勻地點上兩個點。這樣,就做成了一臺簡單的“打點計時器”。由實驗可知紙帶速度越大,相鄰兩點的距離越________(選填“遠”或“近”),紙帶的速度與相鄰兩點所表示的時間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2)小張以同一個打點計時器在固定頻率下,測量小車拉動紙帶甲、乙、丙、丁的運動速度,每次小車都是自右向左運動,四段紙帶的長度都相同。如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紙帶甲打點均勻,表示車子的運動是勻速的
B.紙帶乙顯示的平均速度與紙帶甲相同
C.紙帶丙表示的小車的運動是先快后慢
D.紙帶丁表示的小車的運動是先慢后快
[解析] (1)由實驗可知紙帶速度越大,相鄰兩點的距離越遠,紙帶的速度與相鄰兩點所表示的時間沒有影響。
(2)紙帶甲打點均勻,表示車子的運動是勻速的,選項A正確;紙帶乙兩點間距較大,故顯示的平均速度比紙帶甲大,選項B錯誤;紙帶丙打點間距逐漸變大,表示小車的運動是逐漸變快,選項C錯誤;紙帶丁表示的小車的運動是逐漸變慢,選項D錯誤。
[答案] (1)遠 沒有 (2)A
2.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某次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用毫米刻度尺測量的情況如圖所示,紙帶在A、C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 m/s,在A、D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 m/s,二者之間B點的瞬時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選填“A、C”或“A、D”)間的平均速度。
[解析] 由題意知,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 s,A、C間的距離為14.0 mm=0.014 0 m,A、D間的距離為26.0 mm=0.026 0 m,由平均速度公式== m/s=0.35 m/s,= m/s≈0.43 m/s,A、C兩點更接近于B點,故B點的瞬時速度更接近于A、C間的平均速度。
[答案] 0.35 0.43 A、C
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xué)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1)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則紙帶上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
(2)A、B、C、D是紙帶上的四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x=________ cm,C點對應(yīng)的速度是________ m/s(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由周期和頻率的關(guān)系T=,可知周期為0.02 s,即紙帶上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
(2)由題圖可知A、B兩點間距約為0.70 cm,C點瞬時速度等于B、D間的平均速度,vC= m/s=0.100 m/s。
[答案] (1)0.02 s (2)0.70(0.68~0.72均可) 0.100
4.(2022·湖南邵陽期中)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電源頻率為50 Hz,一條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如圖甲所示,在其上取A、B、C、D、E五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
(1)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vB=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D=________ m/s。(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在如圖乙所示坐標系中作出小車的v-t圖像(以A點為計時起點)。
[解析] (1)電源的頻率為50 Hz,則每打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 s,由每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可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5T=0.10 s。在計算打下各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時,可以用與該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平均速度表示打下該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
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為vB== m/s=0.690 m/s
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vC==×10-2 m/s=1.320 m/s
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為vD==×10-2 m/s=1.950 m/s。
(2)根據(jù)計算出的小車在各計數(shù)點的速度描點、連線,可得小車的v-t圖像如圖所示。
[答案] (1)0.690 1.320 1.950 (2)如解析圖所示第2課時 實驗: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實驗?zāi)繕?1.了解打點計時器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學(xué)會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物體的速度。 3.能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物體的v t圖像,分析物體的運動。
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例1】 研究“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
(1)(多選)實驗中,除電磁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fù)寫紙)、小車、一端帶定滑輪的長木板、導(dǎo)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________。(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 Hz低壓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多選)對于減小實驗誤差來說,下列采取的方法中正確的有________。
A.選取合適的n個點為計數(shù)點
B.使小車運動得盡量慢些
C.舍去紙帶上密集的點,只利用點跡清晰、點間間隔適當(dāng)?shù)哪且徊糠诌M行測量、計算
D.選用各處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長木板做實驗
E.實驗時盡量讓小車遠離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后再接通電源
[聽課記錄]                                     
                                    
                                    
                                    
                                    
                                    
                                    
類型二 數(shù)據(jù)處理和誤差分析
【典例2】 如圖所示是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0點開始依照打點的先后依次標為0、1、2、3、4、5、6…,現(xiàn)在量得0、1間的距離x1=5.18 cm,1、2間的距離x2=4.40 cm,2、3間的距離x3=3.62 cm,3、4間的距離x4=2.78 cm,4、5間的距離x5=2.00 cm,5、6間的距離x6=1.22 cm(f=50 Hz)。
(1)根據(jù)上面的記錄,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1、2、3、4、5點時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位置 1 2 3 4 5
v/(m·s-1)
(2)根據(jù)(1)中表格,在圖中畫出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并說明小車速度變化特點。
[聽課記錄]                                     
                                    
                                    
                                    
                                    
                                    
                                    
                                    
 關(guān)于數(shù)據(jù)處理的三點提醒
(1)應(yīng)用v=求某點的瞬時速度時,應(yīng)當(dāng)取包含該點的盡量短的時間間隔。
(2)作v t圖像時應(yīng)注意選擇適當(dāng)?shù)臉硕龋寛D線在坐標紙上盡量展開。
(3)如果圖線為直線,連線時要讓盡量多的點落在直線上,如果為曲線,應(yīng)利用平滑曲線將各點連接,偏離較遠的點可舍去。
類型三 創(chuàng)新設(shè)計實驗
【典例3】 用氣墊導(dǎo)軌和數(shù)字計時器能更精確地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了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為Δt1=0.29 s,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為Δt2=0.11 s,已知遮光條的寬度為3.0 cm,則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為________ m/s,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為________ m/s。(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聽課記錄]                                     
                                    
                                    
                                    
                                    
1.(1)如圖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塊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畫筆。你的同伴牽動一條寬約1 cm的長紙帶,使紙帶在你的筆下沿著直線向前移動。每隔1 s你用畫筆在紙帶上點一個點。你還可以練習(xí)在1 s內(nèi)均勻地點上兩個點。這樣,就做成了一臺簡單的“打點計時器”。由實驗可知紙帶速度越大,相鄰兩點的距離越________(選填“遠”或“近”),紙帶的速度與相鄰兩點所表示的時間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2)小張以同一個打點計時器在固定頻率下,測量小車拉動紙帶甲、乙、丙、丁的運動速度,每次小車都是自右向左運動,四段紙帶的長度都相同。如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紙帶甲打點均勻,表示車子的運動是勻速的
B.紙帶乙顯示的平均速度與紙帶甲相同
C.紙帶丙表示的小車的運動是先快后慢
D.紙帶丁表示的小車的運動是先慢后快
2.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某次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用毫米刻度尺測量的情況如圖所示,紙帶在A、C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 m/s,在A、D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 m/s,二者之間B點的瞬時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選填“A、C”或“A、D”)間的平均速度。
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xué)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1)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 Hz,則紙帶上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
(2)A、B、C、D是紙帶上的四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x=________ cm,C點對應(yīng)的速度是________ m/s(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2022·湖南邵陽期中)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電源頻率為50 Hz,一條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如圖甲所示,在其上取A、B、C、D、E五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
(1)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vB=________ m/s,vC=________ m/s,vD=________ m/s。(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在如圖乙所示坐標系中作出小車的v t圖像(以A點為計時起點)。第4節(jié)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定義式、方向和單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2.會根據(jù)速度變化的方向判斷加速度的方向,并結(jié)合速度的方向判斷運動性質(zhì)。 3.理解加速度與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根據(jù)v-t圖像分析、計算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
1.定義: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之比,通常用a表示。
2.表達式:a==。(v0:初速度;v:末速度)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m/s2。
4.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5.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2)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3)加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如圖所示,獵豹在追趕羚羊時,可在4.5 s內(nèi)速度由零增加到最大速度30 m/s,羚羊在逃跑時,可在4 s內(nèi)速度由零增加到最大速度25 m/s。
問題1 獵豹和羚羊誰的速度增加量各是多少?
提示:30 m/s;25 m/s。
問題2 獵豹和羚羊它們的速度平均每秒各增加多少?
提示:6.67 m/s;6.25 m/s。
問題3 獵豹和羚羊誰的速度增加得快?
提示:獵豹速度增加得快。
問題4 獵豹和羚羊誰的加速度大?
提示:獵豹。
問題5 引入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提示: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
1.加速度的理解
加速度a=,也稱為“速度變化率”,表示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反映了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以v1飛來,以v2飛回 加速度 大小 a=
加速度 方向 (1)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2)正負號說明:正號表示與假設(shè)的正方向相同;負號表示與假設(shè)的正方向相反
3.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的對比
比較項目 速度v 速度變化量Δv 加速度a
定義式 v= Δv=v-v0 a=
意義 表示運動的快慢 表示速度改變的多少 表示速度改變的快慢
大小 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位移相對時間的變化率 某段時間末時刻和初時刻的速度之差 速度改變量與時間的比值,速度相對時間的變化率
方向 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 在直線運動中,可能與v0方向相同,也可能與v0方向相反 與Δv方向相同
單位 m/s m/s m/s2
角度1 對加速度的理解
【典例1】 (多選)由加速度的定義式a=可知(  )
A.a(chǎn)與Δv成正比,與Δt成反比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根據(jù)Δv與Δt的比值來計算
C.a(chǎn)的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與v的方向無關(guān)
D.叫速度的變化率,就是加速度
BCD [公式a=是加速度的定義式,不是決定式,加速度a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所以a與Δv、Δt不存在比例關(guān)系,只是a的大小可根據(jù)Δv與Δt的比值計算出來,且a的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與v的方向無關(guān),選項A錯誤,選項B、C正確;是速度的變化率,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可知,就是加速度,故D正確。]
角度2 加速度的計算
【典例2】 獵豹以2.0 km/h的初速度做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2 s的時間,速度可達到72 km/h。試求獵豹的加速度。
[思路分析] 獵豹的加速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已知獵豹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時間,可運用加速度的定義式求解加速度。由于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運用加速度定義式時需選定正方向。
[解析] 選定獵豹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由題意可知,v0=2.0 km/h≈0.56 m/s,vt=72 km/h=20 m/s,t=2 s。
由加速度的定義式,得獵豹的加速度
a===9.72 m/s2
獵豹的加速度大小為9.72 m/s2,方向與獵豹的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9.72 m/s2,方向與獵豹的速度方向相同
 求解加速度的步驟
(1)取正方向。
(2)確定初、末速度。
(3)求速度變化量Δv=vt-v0。
(4)用加速度定義式a=求解加速度。
(5)注明單位及方向。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應(yīng)構(gòu)建合理的物理模型,將所學(xué)知識進行遷移應(yīng)用。
角度3 加速度、速度和速度變化量的比較
【典例3】 有下列幾種情景,請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選擇對情景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說法(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線高速行駛的轎車為避免事故緊急剎車
②點火后即將升空的火箭
③火車由靜止加速到40 km/h需要20 s;轎車由靜止加速到100 km/h需要15 s
④運動的磁懸浮列車在軌道上高速行駛
A.①轎車緊急剎車,速度變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②因火箭還沒運動,所以加速度一定為零
C.③轎車速度變化大,所以轎車加速度大
D.④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A [加速度是反映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轎車緊急剎車,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降下來,故轎車的加速度很大,故A正確;火箭點火的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故B錯誤;轎車的加速度大不是因為轎車的速度變化大,而是因為轎車的速度變化快,故C錯誤;如果列車高速行駛時速度可能沒有發(fā)生變化,則其加速度可能為零,故D錯誤。]
[跟進訓(xùn)練]
1.如圖甲所示,火箭發(fā)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nèi)由0增加到100 m/s;如圖乙所示,汽車以108 km/h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nèi)停下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10 s內(nèi)火箭的速度改變量為10 m/s
B.2.5 s內(nèi)汽車的速度改變量為-30 m/s
C.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大
B [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火箭的速度改變量Δv=v2-v1=100 m/s-0=100 m/s,故A錯誤;汽車的速度改變量為:Δv′=v2′-v1′=0-30 m/s=-30 m/s,故B正確;根據(jù)a=得,火箭的加速度a1===10 m/s2,汽車的加速度a2===-12 m/s2,所以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小,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慢,故C、D錯誤。]
 從v-t圖像看加速度
1.v-t圖像反映了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2.在v-t圖像中,從圖線的傾斜程度(斜率大小)就能判斷加速度的大小。傾角(圖線與橫坐標軸的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直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如圖所示)。
觀察圖,思考下列問題。
(1)坡的“陡”與“緩”與圖線的“陡”與“緩”有什么聯(lián)系?
(2)圖線斜率絕對值越大,說明速度變化越________,那么加速度越________,如圖中aOA________aBC;斜率為0,說明速度保持__________,即加速度為__________(如圖中AB段)。
(3)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________(如圖中OA段)。
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________(如圖中BC段)。
提示 (1)坡“陡”與圖線“陡”均表示速度變化得快,坡“緩”與圖線“緩”均表示速度變化得慢
(2)快 大 > 不變 0 (3)相同 相反
1.利用v-t圖像分析加速度
(1)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如圖所示的v-t圖像中,圖線的傾斜程度(斜率)k==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斜率越小,加速度越小;斜率為零,加速度為零,即速度保持不變。
(2)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2.從速度—時間(v-t)圖像可以得到的信息
(1)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即圖像中的縱軸截距。
(2)根據(jù)a=計算出加速度。
(3)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4)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或物體達到某一速度所需要的時間。
(5)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圖線與坐標軸或坐標線圍成的面積即該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典例4】 如圖所示為某高樓電梯上升的速度—時間圖像。
(1)求電梯在t1=5 s、t2=8 s時刻的速度;
(2)求出電梯各段的加速度;
(3)畫出電梯上升的加速度—時間圖像。
[思路點撥] 解此題把握以下兩點:
(1)速度—時間圖像中,速度的正負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2)圖像斜率為正表示加速運動,斜率為負表示減速運動。
[解析] (1)由題圖可知電梯在t1=5 s時刻的速度是10 m/s
在t2=8 s時刻的速度是5 m/s。
(2)0~2 s:a1= m/s2=5 m/s2
2~5 s:a2=0
5~8 s:a3= m/s2≈-1.7 m/s2。
(3)電梯上升的加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
[答案] (1)10 m/s 5 m/s  (2)0~2 s:5 m/s2 2~5 s:0 5~8 s:-1.7 m/s2 (3)見解析
 分析v-t圖像時應(yīng)注意的幾點
(1)在v-t圖像中,加速度是否變化看有無折點。在折點位置,圖線的傾斜程度改變,表示此時刻物體的加速度改變,v-t圖像為曲線,可認為曲線上處處是折點,加速度時刻在改變。
(2)在v-t圖像中,速度方向是否改變看與時間軸有無交點。在與時間軸的交點位置前后,縱坐標的符號改變,表示物體的速度方向改變。
(3)v-t圖像只表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跟進訓(xùn)練]
2.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在ab段與bc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B.質(zhì)點在bc段與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質(zhì)點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
D.質(zhì)點在bc段通過的位移為2 m
C [質(zhì)點在ab段與bc段的速度均為正值,故方向相同,選項A錯誤;因為速度—時間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故質(zhì)點在bc段與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選項B錯誤;質(zhì)點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2 m/s2,選項C正確;質(zhì)點在bc段通過的位移為x=×0.5×4.0 m=1 m,選項D錯誤。]
3.(多選)利用速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結(jié)合,可以自動作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某同學(xué)在一次實驗中得到的運動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B.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約為0.8 m/s
C.小車前10 s朝正方向運動,10 s后朝負方向運動
D.小車做曲線運動
AB [由v-t圖像可以看出,小車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最大速度約為0.8 m/s,故A、B正確;小車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但一直朝正方向運動,C錯誤;圖線彎曲表明小車速度變化不均勻,不表示小車做曲線運動,故D錯誤。]
1.在實驗條件下,復(fù)興號從靜止開始加速到350 km/h,用時65 s;在實際情況下,復(fù)興號從靜止開始加速到350 km/h,需用時8 min。關(guān)于復(fù)興號的兩次加速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在實驗條件下更大
B.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在實驗條件下更小
C.實驗條件下的平均加速度約為1.5 m/s2
D.實際情況下的加速度大小恒為0.2 m/s2
C [復(fù)興號兩次加速過程的速度變化量相同,實驗條件下用時更短,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更大,A、B錯誤;已知復(fù)興號的末速度為v=350 km/h=97.2 m/s,實驗條件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a1== m/s2=1.5 m/s2,實際情況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a2== m/s2=0.2 m/s2,但并不一定是恒定的,C正確,D錯誤。]
2.(多選)(2022·山東濰坊市高一期中)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dāng)加速度減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AB [因為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無論加速度增大還是減小,汽車的速度都增大;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A、B正確,C、D錯誤。]
3.(2022·上海虹口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則該質(zhì)點在前3 s內(nèi)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A [質(zhì)點在第1 s內(nèi)的加速度a= m/s2=4 m/s2,第2 s、3 s內(nèi)的加速度a′= m/s2=-2 m/s2,故選項A正確。]
4.如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質(zhì)點在0~4 s內(nèi)、4~8 s內(nèi)、8~10 s內(nèi)、10~12 s內(nèi)分別做什么性質(zhì)的運動?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 質(zhì)點在0~4 s內(nèi)做加速直線運動,由a=得a1= m/s2=2.5 m/s2;在4~8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在8~10 s內(nèi)做減速直線運動,a2= m/s2=-5 m/s2;在10~12 s內(nèi)做反向的加速直線運動,a3= m/s2=-5 m/s2。
[答案] 見解析
回歸本節(jié)知識,自我完成以下問題:
1.怎樣根據(jù)速度變化的方向判斷加速度的方向?
提示: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2.結(jié)合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斷物體是加速還是減速?
提示:加速度是矢量,在計算加速度或比較加速度時,必須同時考慮它們的大小和方向。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1)對加速直線運動,vt>v0,a>0,加速度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2)對減速直線運動,vt<v0,a<0,加速度為負,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3.根據(jù)v-t圖像怎樣確定加速度?
提示:根據(jù)a=(即v-t圖線的斜率)可確定加速度。
(1)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大小越大,加速度越大;斜率大小越小,加速度越小;斜率為零,加速度為零,即速度保持不變。
(2)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第4節(jié)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學(xué)習(xí)任務(w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定義式、方向和單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2.會根據(jù)速度變化的方向判斷加速度的方向,并結(jié)合速度的方向判斷運動性質(zhì)。 3.理解加速度與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根據(jù)v t圖像分析、計算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
1.定義:速度的________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________之比,通常用a表示。
2.表達式:a=________=。(v0:初速度;v:末速度)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________。
4.物理意義:描述物體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5.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是________,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2)加速度的方向與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
(3)加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
如圖所示,獵豹在追趕羚羊時,可在4.5 s內(nèi)速度由零增加到最大速度30 m/s,羚羊在逃跑時,可在4 s內(nèi)速度由零增加到最大速度25 m/s。
問題1 獵豹和羚羊誰的速度增加量各是多少?
                                    
                                    
                                    
                                    
問題2 獵豹和羚羊它們的速度平均每秒各增加多少?
                                    
                                    
                                    
                                    
問題3 獵豹和羚羊誰的速度增加得快?
                                    
                                    
                                    
                                    
問題4 獵豹和羚羊誰的加速度大?
                                    
                                    
                                    
                                    
                                    
問題5 引入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1.加速度的理解
加速度a=,也稱為“速度變化率”,表示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反映了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以v1飛來, 以v2飛回 加速度 大小 a=
加速度 方向 (1)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2)正負號說明:正號表示與假設(shè)的正方向相同;負號表示與假設(shè)的正方向相反
3.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的對比
比較項目 速度v 速度變化量Δv 加速度a
定義式 v= Δv=v-v0 a=
意義 表示運動的快慢 表示速度改變的多少 表示速度改變的快慢
大小 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位移相對時間的變化率 某段時間末時刻和初時刻的速度之差 速度改變量與時間的比值,速度相對時間的變化率
方向 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 在直線運動中,可能與v0方向相同,也可能與v0方向相反 與Δv方向相同
單位 m/s m/s m/s2
角度1 對加速度的理解
【典例1】 (多選)由加速度的定義式a=可知(  )
A.a(chǎn)與Δv成正比,與Δt成反比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根據(jù)Δv與Δt的比值來計算
C.a(chǎn)的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與v的方向無關(guān)
D.叫速度的變化率,就是加速度
[聽課記錄]                                     
                                    
                                    
                                    
角度2 加速度的計算
【典例2】 獵豹以2.0 km/h的初速度做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2 s的時間,速度可達到72 km/h。試求獵豹的加速度。
[思路分析] 獵豹的加速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已知獵豹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時間,可運用加速度的定義式求解加速度。由于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運用加速度定義式時需選定正方向。
[聽課記錄]                                     
                                    
                                    
                                    
                                    
                                    
 求解加速度的步驟
(1)取正方向。
(2)確定初、末速度。
(3)求速度變化量Δv=vt-v0。
(4)用加速度定義式a=求解加速度。
(5)注明單位及方向。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應(yīng)構(gòu)建合理的物理模型,將所學(xué)知識進行遷移應(yīng)用。
角度3 加速度、速度和速度變化量的比較
【典例3】 有下列幾種情景,請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選擇對情景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說法(  )
①高速公路上沿直線高速行駛的轎車為避免事故緊急剎車
②點火后即將升空的火箭
③火車由靜止加速到40 km/h需要20 s;轎車由靜止加速到100 km/h需要15 s
④運動的磁懸浮列車在軌道上高速行駛
A.①轎車緊急剎車,速度變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B.②因火箭還沒運動,所以加速度一定為零
C.③轎車速度變化大,所以轎車加速度大
D.④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聽課記錄]                                     
                                    
                                    
[跟進訓(xùn)練]
1.如圖甲所示,火箭發(fā)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nèi)由0增加到100 m/s;如圖乙所示,汽車以108 km/h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nèi)停下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 10 s內(nèi)火箭的速度改變量為10 m/s
B. 2.5 s內(nèi)汽車的速度改變量為-30 m/s
C. 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
D.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車的加速度大
 從v t圖像看加速度
1.v t圖像反映了物體的速度隨________變化的規(guī)律。
2.在v t圖像中,從圖線的傾斜程度(斜率大小)就能判斷____________的大小。傾角(圖線與橫坐標軸的夾角)越大,加速度____________。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 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直線的________表示加速度。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如圖所示)。
觀察圖,思考下列問題。
(1)坡的“陡”與“緩”與圖線的“陡”與“緩”有什么聯(lián)系?
(2)圖線斜率絕對值越大,說明速度變化越________,那么加速度越________,如圖中aOA________aBC;斜率為0,說明速度保持__________,即加速度為__________(如圖中AB段)。
(3)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________(如圖中OA段)。
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________(如圖中BC段)。
1.利用v t圖像分析加速度
(1)v 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如圖所示的v t圖像中,圖線的傾斜程度(斜率)k==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斜率越小,加速度越小;斜率為零,加速度為零,即速度保持不變。
(2)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正方向相反。
2.從速度—時間(v t)圖像可以得到的信息
(1)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即圖像中的縱軸截距。
(2)根據(jù)a=計算出加速度。
(3)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4)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或物體達到某一速度所需要的時間。
(5)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圖線與坐標軸或坐標線圍成的面積即該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典例4】 如圖所示為某高樓電梯上升的速度—時間圖像。
(1)求電梯在t1=5 s、t2=8 s時刻的速度;
(2)求出電梯各段的加速度;
(3)畫出電梯上升的加速度—時間圖像。
[思路點撥] 解此題把握以下兩點:
(1)速度—時間圖像中,速度的正負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2)圖像斜率為正表示加速運動,斜率為負表示減速運動。
[聽課記錄]                                     
                                    
                                    
                                    
                                    
 分析v t圖像時應(yīng)注意的幾點
(1)在v t圖像中,加速度是否變化看有無折點。在折點位置,圖線的傾斜程度改變,表示此時刻物體的加速度改變,v t圖像為曲線,可認為曲線上處處是折點,加速度時刻在改變。
(2)在v t圖像中,速度方向是否改變看與時間軸有無交點。在與時間軸的交點位置前后,縱坐標的符號改變,表示物體的速度方向改變。
(3)v t圖像只表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跟進訓(xùn)練]
2.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 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在ab段與bc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B.質(zhì)點在bc段與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質(zhì)點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
D.質(zhì)點在bc段通過的位移為2 m
3.(多選)利用速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結(jié)合,可以自動作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某同學(xué)在一次實驗中得到的運動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B.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約為0.8 m/s
C.小車前10 s朝正方向運動,10 s后朝負方向運動
D.小車做曲線運動
1.在實驗條件下,復(fù)興號從靜止開始加速到350 km/h,用時65 s;在實際情況下,復(fù)興號從靜止開始加速到350 km/h,需用時8 min。關(guān)于復(fù)興號的兩次加速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在實驗條件下更大
B.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在實驗條件下更小
C.實驗條件下的平均加速度約為1.5 m/s2
D.實際情況下的加速度大小恒為0.2 m/s2
2.(多選)(2022·山東濰坊市高一期中)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dāng)加速度減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3.(2022·上海虹口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則該質(zhì)點在前3 s內(nèi)的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4.如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 t圖像。質(zhì)點在0~4 s內(nèi)、4~8 s內(nèi)、8~10 s內(nèi)、10~12 s內(nèi)分別做什么性質(zhì)的運動?加速度各是多少?
                                    
                                    
                                    
                                    
                                    
回歸本節(jié)知識,自我完成以下問題:
1.怎樣根據(jù)速度變化的方向判斷加速度的方向?
2.結(jié)合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斷物體是加速還是減速?
3.根據(jù)v t圖像怎樣確定加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云霄县| 黎平县| 壤塘县| 孝感市| 长武县| 太谷县| 漳浦县| 清镇市| 贞丰县| 贵州省| 大竹县| 固始县| 铁岭市| 凤翔县| 泾源县| 龙门县| 太湖县| 榆林市| 绥化市| 井研县| 石嘴山市| 福鼎市| 湘阴县| 江北区| 河东区| 镇赉县| 崇阳县| 灵川县| 南澳县| 临沂市| 姜堰市| 嘉善县| 临江市| 湘西| 上杭县| 温泉县| 双峰县| 克拉玛依市| 澳门|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