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素養提升練(一) 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應用一、選擇題1.一輛沿筆直的公路勻加速行駛的汽車,經過路旁兩根相距50 m的電線桿共用5 s時間,它經過第二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15 m/s,則經過第一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 )A.2 m/s B.10 m/sC.2.5 m/s D.5 m/s2.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第1 s內與第2 s內的位移之比為x1∶x2,在走完第1 m時與走完第2 m時的速度之比為v1∶v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x1∶x2=1∶3,v1∶v2=1∶2B.x1∶x2=1∶3,v1∶v2=1∶C.x1∶x2=1∶4,v1∶v2=1∶2D.x1∶x2=1∶4,v1∶v2=1∶3.(多選)(2022·長春外國語學校月考)一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3 s內的位移是2 m,第4 s內的位移是2.5 m,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第2 s內的位移是2.5 mB.第3 s末的瞬時速度是2.25 m/sC.質點的加速度是0.125 m/s2D.質點的加速度是0.5 m/s24.(多選)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的速度為v1,經過t時間運動的位移為x,速度變為v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均速度等于B.平均速度等于C.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等于D.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5.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一段位移Δx所用時間為t1,緊接著通過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時間為t2,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A. B.C. D.6.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通過第一段位移x1的過程中,其速度變化量為Δv,緊接著通過第二段位移x2,速度變化量仍為Δv。則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B.兩段運動所用時間一定不相等C.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D.通過兩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為7.(多選)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為四個相等的部分,一物體從A點由靜止釋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勻加速運動,依次通過B、C、D點,最后到達底端E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各點的瞬時速度之比為vB∶vC∶vD∶vE=1∶∶∶2B.通過各段所用的時間之比為tAB∶tBC∶tCD∶tDE=1∶∶∶2C.物體由A點到各點所經歷的時間之比為tB∶tC∶tD∶tE=1∶∶∶2D.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vB8.一小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點上滑,最遠可達b點,e為ab的中點。已知物體由a到e的時間為t0,則它從e經b再返回e所需時間為( )A.t0 B.(-1)t0C.2(+1)t0 D.(2+1)t09.物體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1=2 m/s2,加速一段時間t1,然后接著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減為零,已知整個運動過程所用時間t=20 s,總位移為300 m,則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為( )A.15 m/s B.30 m/sC.7.5 m/s D.無法求解10.(多選)如圖所示,物體自O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B、C、D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四點,測得AB=2 m,BC=3 m。且物體通過AB、BC、CD所用的時間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求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 mC.可以求得OA之間的距離為1.125 mD.可以求得OB之間的距離為12.5 m二、非選擇題11.一列從車站開出的火車,在平直軌道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這列火車的長度為l,火車頭經過某路標時的速度為v1,而車尾經過此路標時的速度為v2,求:(1)火車中點經過此路標時的速度大小v;(2)整列火車通過此路標所用的時間t。12.從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釋放一個相同的小球,釋放后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連續釋放幾個小球后,對在斜面上滾動的小球拍下如圖所示的照片,測得xAB=15 cm,xBC=20 cm。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攝時小球B的速度;(3)拍攝時xCD長度。素養提升練(一)1.D 2.B3.BD [由Δx=aT2,得a==0.5 m/s2,x3-x2=x4-x3,所以第2 s內的位移x2=1.5 m,A、C錯誤,D正確;第3 s末的瞬時速度等于2~4 s內的平均速度,所以v3==2.25 m/s,B正確。]4.ABD 5.A 6.C7.ACD [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v2=2ax得v∝,A正確;通過各段所用時間之比為tAB∶tBC∶tCD∶tDE=1∶(-1)∶(-)∶(2-),B錯誤;由v=at知tB∶tC∶tD∶tE=vB∶vC∶vD∶vE=1∶∶∶2,C正確;因tB∶tE=1∶2,即tAB=tBE,vB為AE段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vB,D正確。]8.C 9.B 10.BC11.(1) (2)12.解析:小球釋放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每相鄰的兩個小球的時間間隔相等,均為0.1 s,可以認為A、B、C、D各點是一個小球在不同時刻的位置。(1)由推論Δx=aT2可知,小球的加速度為a===5 m/s2。(2)由題意知B點對應AC段的中間時刻,可知B點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vB===1.75 m/s。(3)由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知,連續相等時間內位移差恒定,所以xCD-xBC=xBC-xAB所以xCD=2xBC-xAB=0.25 m。答案:(1)5 m/s2 (2)1.75 m/s (3)0.25 m素養提升練(二) 運動學圖像、追及相遇問題和豎直上拋運動一、選擇題1.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我們將一小球豎直向上拋出,最后小球會落回拋出點,關于豎直上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最高點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B.上升和下落過程的位移相同C.從上升到下降的整個過程加速度保持不變D.上升到某一高度時速度與下降到此高度時的速度相同2.一物體從靜止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以釋放點為坐標原點,豎直向上為正方向,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位移與時間的比值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A B C D3.(2022·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一上期中)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在離水面3 m高的跳臺上練習跳水,從跳臺上豎直向上起跳后經1 s的時間運動員落入水中,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則運動員起跳的初速度大小為( )A.1 m/s B.2 m/sC.3 m/s D.5 m/s4.(2022·湖北武漢高一期中)甲、乙兩物體沿同一直線運動,運動過程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5 s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等B.0~6 s內存在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C.0~6 s內甲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D.0~6 s內乙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5.(2022·湖北恩施高一期中)“水火箭”是一項深受學生喜歡的科技活動,某學習小組利用飲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如圖甲所示,其發射原理是通過打氣使瓶內空氣壓力增大,當瓶口與橡皮塞脫離時,瓶內水向后噴出,水火箭獲得推力向上射出。圖乙是某次豎直發射時測繪的水火箭速度v與時間t的圖像,其中t0時刻為“水火箭”起飛時刻,DE段是斜率絕對值為g的直線,忽略空氣阻力。關于“水火箭”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1時刻加速度最小B.“水火箭”在t2時刻達到最高點C.在t3時刻失去推力D.t3~t4時間內“水火箭”做自由落體運動6.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兩車在某一時刻剛好經過同一位置,此時甲的速度為5 m/s,乙的速度為10 m/s,甲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1.2 m/s2。以此時作為計時起點,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以上條件可知( )A.乙車做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加速運動B.在前4 s的時間內,甲車的位移為29.6 mC.在t=4 s時,甲車追上乙車D.在t=10 s時,乙車又回到起始位置7.如圖所示,A、B兩物體相距s=7 m,物體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此時的速度為vB=10 m/s,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a=-2 m/s2,那么物體A追上物體B所用的時間為( )A.7 s B.8 sC.9 s D.10 s8.有四個運動的物體A、B、C、D,物體A、B運動的x t圖像如圖甲所示;物體C、D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v t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圖像做出的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和B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且A的速度比B的大B.在0~3 s的時間內,物體B運動的位移為15 mC.t=3 s時,物體C追上物體DD.t=3 s時,物體C與物體D之間有最大間距9.(多選)(2022·山東淄博高一期末)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預選著陸區,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若一物體從火星表面豎直向上拋出,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運動過程的x t圖像如圖所示,不計一切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體上升的時間為10 s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4 m/s2C.該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20 m/sD.該物體拋出時的速度大小為8 m/s10.(多選)某人在高層樓房的陽臺上以20 m/s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石塊,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15 m處時,所經歷的時間可以是(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 )A.1 s B.2 sC.3 s D.(2+)s二、非選擇題11.空間探測器從某一星球表面豎直升空,發動機推力為恒力。探測器升空后發動機因故障突然關閉,探測器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求:(1)該探測器在加速上升時的加速度大小及上升的最大高度Hm;(2)探測器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大小v;(3)探測器從最大高度到落回星球表面所用的時間t。12.A、B兩列火車,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A車在前,其速度vA= 10 m/s,B車在后,速度vB=30 m/s。因大霧能見度很低,B車在距A車Δs=75 m時才發現前方有A車,這時B車立即剎車,但B車要經過180 m才能夠停止。(1)求B車剎車后的加速度。(2)若B車剎車時A車仍按原速前進,請判斷兩車是否相撞?若會相撞,將在B車剎車后何時相撞?若不會相撞,則兩車最近距離是多少?(3)若B車在剎車的同時發出信號,A車司機經過Δt=4 s收到信號后加速前進,則A車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結果保留2位小數)素養提升練(二)1.C 2.B 3.B 4.B 5.C 6.B 7.B 8.AD 9.BC [x 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題圖圖像可知,0~5 s內斜率為正,因此該物體的上升時間為5 s,選項A錯誤;由題圖圖像可知,物體從最高點下落50 m,所用的時間為5 s,由x=at2,解得a=4 m/s2,選項B正確;物體落地時的速度為v1=at=4×5 m/s=20 m/s,方向向下,根據對稱性可知物體拋出時的速度大小為20 m/s,方向向上,選項C正確,D錯誤。]10.ACD11.解析:(1)在0~10 s內探測器在加速上升,其加速度為a1==6 m/s2由題圖得,探測器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m= m=900 m。(2)在10 s后,探測器關閉發動機,其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a2==3 m/s2由v2=2a2Hm得v==30 m/s。(3)由Hm=a2t2得探測器從最高點下落到星球表面的時間為t==10 s。答案:(1)6 m/s2 900 m (2)30 m/s (3)10 s12.(1)2.5 m/s2,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2)會相撞 6 s兩車相撞 (3)aA≥0.83 m/s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物理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素養提升練1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應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doc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物理第2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素養提升練2運動學圖像追及相遇問題和豎直上拋運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