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4.2 有趣的拼搭2023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s01知識技能情感三會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空間觀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審題能力,初步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活動的形式,培養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ABC核心素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能夠感知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組成元素,分析圖形的性質。進一步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按一定的要求拼搭圖形。知識鏈接Knowledge Links02區別:閉上眼睛摸一摸就能判斷出是什么圖形的,是立體圖形。閉上眼睛摸一摸不能判斷出是什么圖形的,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平面圖形1.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圖形?區別是什么?2.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和特點嗎?推動長方體正方體圓 柱球滾動探究新知Explore new knowledge03例2.拼一拼。2個 可以拼成一個長方體。1.用2個 拼一拼。用正方體拼一拼2.用3個 拼一拼。要想拼成 ,需要幾個 ?試一試。想一想。需要8個 。用長方體拼一拼1.用2個 拼一拼。2.用3個 拼一拼。用圓柱和球拼一拼1.用2個 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圖形呢?2.用2個 拼一拼。豎著拼會滾動橫著拼有空隙不能拼組成立體圖形小結用長方體或正方體可以拼組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1用相同的圓柱可以拼組成更高的圓柱。2例3.所有的積木都要用上,看誰搭得又穩又高。怎樣才能搭得高呢?盡量往高搭,將立體圖形立起來。怎樣才能搭得穩呢?球易滾動,放在上面。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積木比較平穩,可以放在下面。各小組用桌子上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歡的作品,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搭得既有趣又好看!比一比,誰搭得高?長方體和正方體比較穩定,盡量放在下面,長方體可以立起來。1小結橫放的圓柱易滾動,應豎放。2球易滾動,盡量放在上面。3課堂檢測Classroom testing04( )( )( )( )1. 哪些是用 4 個 拼成的?在( )里畫“ ”。(教材P35“做一做”)2.搭一搭,連一連。( )個( )個453.數一數。(教材P38第6題)( )塊6( )塊84.數一數,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多少塊積木?④③②①①和④②和③5.哪兩個圖形可以拼成上邊的形狀?( )=4==6.填一填。總結評價Summary evaluation05點擊輸入標題點此輸入內容或者復制您的內容在這里,在此框中選擇粘貼,并選擇只保留文字。點此輸入內容或者復制您的內容在這里,在此框中選擇粘貼,并選擇只保留文字。點擊此處輸入標題小組交流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用不同形狀的圖形進行拼搭時,長方體和正方體擺放時較穩定,盡量放在下面;橫放的圓柱易滾動,應豎放;球易滾動,盡量放在上面。點擊輸入標題點此輸入內容或者復制您的內容在這里,在此框中選擇粘貼,并選擇只保留文字。點此輸入內容或者復制您的內容在這里,在此框中選擇粘貼,并選擇只保留文字。點擊此處輸入標題自我評價點擊此處輸入標題小組互評課后作業Assign homework0601補充《導學案》中未完成部分。02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03預習下一節內容。感謝聆聽2023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秋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分層作業4.2 有趣的拼搭【基礎演練】1.( )個 ( )個 ( )個2.( )個 ( )個 ( )個【變式運用】3. 下列圖形是由4個正方體拼成的( ) ( ) ( )4.下列圖形是由6個正方體拼成的( ) ( ) ( )5.下列圖形是由8個正方體拼成的( ) ( ) ( )6.分別數出下列圖形對應的數量,填在( )內。(1)正方體有( )個,長方體有( )個(2)圓柱有( )個,球有( )個(3)( )比( )多( )個(4)( )比( )少( )個(5)( )和( )同樣多【拓展提升】7.猜一猜,接著擺什么,圈出正確答案(1)正確答案是:(2)正確答案是:參考答案:1.6 8 92.3 2 33.( ) ( ) (√)4.下列圖形是由6個正方體拼成的( ) ( ) (√)5.下列圖形是由8個正方體拼成的( ) (√) ( )6.數一數,填一填(1)3 4(2)6 4(3)圓柱 正方體 3 或者 圓柱 長方體/球 2(4)正方體 球/長方體 1 或者 球/長方體 圓柱 2 或者 正方體 圓柱 3(5)長方體 球7.猜一猜,接著擺什么,圈出正確答案(1)正確答案是:(2)正確答案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秋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4.2 有趣的拼搭課題 有趣的拼搭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認識事物不僅要認識事物本身,還要通過認識它與周圍的關系反過來再次認識這個事物,這才是對事物的全面認識。認識圖形也是如此。在“怎樣搭呢?”的問題上,教師要求先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讓學生拿出方案。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 動一動積木使“小小建筑物”更高,讓學生意識到長方體要依據棱的特征擺放。同時引發學生注意,在搭建的過程中要想穩就一定要利用平面。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基本都有堆過積木,或多或少了解過怎樣能堆得高堆得穩,只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原因。基于上節課認識了立體圖形,結合它們的特點進行拼搭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特點。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空間觀念。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審題能力,初步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的形式,培養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核心素養 能夠感知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組成元素,分析圖形的性質。重點 進一步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難點 按一定的要求拼搭圖形。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導學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知識鏈接 1.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圖形?區別是什么? 2.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和特點嗎? 通過復習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為后面學習新的知識奠定基礎。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立體圖形。) 師:你認識這些圖形嗎?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1.拼一拼。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按老師指令拼圖。) (1)用正方體拼一拼。 師:用2個正方體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圖形? 預設:我能拼成1個長方體。(課件演示。) 師:用3個正方體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圖形? 預設1:我拼成了一個長方體。(課件演示。) 預設2:我拼成了這樣的形狀。 師:想要拼成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至少需要幾個小正方體? 預設:我用8個小正方體拼成了一個大正方體。(課件演示。) (2)用長方體拼一拼。 師:用4個,可以拼成什么圖形呢? 預設:我拼成了一個正方體。(課件演示。) 師:還能拼成其他圖形嗎? (拼法較多,學生可自由發揮。) (3)用圓柱拼一拼。 師:用2個 ,可以拼成什么圖形呢? 預設:我拼成了1個長一些的圓柱。(課件演示。) 師:思考一下,這2個圓柱能橫著拼嗎? 小結:用長方體或正方體可以拼組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用圓面相同的圓柱可以拼成更高的圓柱。 2.搭一搭。 (課件出示第36頁主題圖。) (1)審清題意,明確要求。 師:讀一讀,看一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預設:用所有的積木搭,看誰搭得又穩又高。 師:這里有兩個字非常關鍵,你知道是哪兩個嗎? 預設:高,穩。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預設:用積木搭圖形,所有的積木都要用上,搭的圖形要高,還不能倒。 (2)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拿出學具。) ①觀察想象,擬定策略。 師:請你觀察這些積木,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學生說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 師:認真思考每種積木怎樣擺放就能搭得又高又穩,然后把你想的辦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②初步操作,聚焦問題。 師: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你們剛才的想法動手搭一搭,看誰搭得又高又穩。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收集問題。) 師:在搭積木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預設:把球放穩很困難。 師:為什么球很難放穩呢?怎樣搭才能把球放穩呢?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解決方法。) 討論后明確:用3個長方體搭成一個基座,再把球放在上面就可以放穩了。 ③再次操作,驗證方法。 3.操作比較,積累經驗。 師:我們怎樣做就能知道誰搭得高了? 預設:比一比就知道了。 師:注意,在所有積木都用上的條件下比較誰搭得高,在搭得同樣高的條件下比較誰搭得穩。 (小組合作比較后,請搭得又穩又高的同學介紹經驗。) 預設:(學生語言組織不好的地方老師可以適當幫助。)讓積木的平面著地保證平穩,借助長方體的長保證高度,將球放在3個支點的平面上確保穩定,并用上所有的積木,這樣就能搭得又穩又高。 完全放手交給學生自主拼一拼,讓學生親身體驗幾個相同的積木可以拼成大長方體、大正方體和大圓柱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 及時總結,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總結、歸納等思維能力。 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在搭一搭中產生認知沖突,引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對立體圖形的認識自我解決,進一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搭一搭,明確搭圖形的方法,及時總結經驗,有助于學生對圖形更深的認識與理解。課堂檢測 1.教材P35“做一做” 2.搭一搭,連一連。 3.教材P38“練習八”第6題. 4.拓展練習 在練習階段,通過有層次的練習,重視思維訓練和思考方法的有機滲透,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總結評價 1.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 2. 教師課堂知識點總結。 3. 學生課堂評價(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通過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本課所學內容,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板書設計 立體圖形的拼搭 搭得高 長方體立起來 搭得穩 球搭在最上面課后作業 1. 完成《導學案》中未完成部分,整理筆記。 2. 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教學運用謎語導入新課,為學生創設了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能夠獲得第一手的直接經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獲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不足之處: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課堂秩序掌控得不好,對有困難的學生關注不夠。 教學建議:結合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知識經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搭拼新的圖形,體會立體圖形間的位置關系。學生動手操作前,要下達清楚的指令,講明操作要求。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秋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導學案4.2 有趣的拼搭【核心素養】能夠感知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組成元素,分析圖形的性質。【學習目標】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空間觀念。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審題能力,初步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活動的形式,培養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重點】進一步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學習難點】按一定的要求拼搭圖形。【課前預習】自學教材P35.P36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導學單獨立思考完成課前預習、課堂導學部分的學習,完成課后檢測部分習題鞏固學習成果。1.認一認。2.猜一猜,連一連。3.猜一猜。有長有方有三角,能蓋大樓能架橋,小朋友的好伙伴,游戲當中不能少。 (打一玩具)謎底是:( )【課堂導學】1.游戲一——“拼一拼”(1)游戲規則:拿出課前準備的立體圖形積木,小組合作,分別用幾個相同的積木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小組完成后推薦一個展示,并說說用哪種積木拼的。我的發現:①2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 )。②3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 )。③8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 )。④2個長方體可以拼成一個( )。⑤4個長方體可以拼成一個( )。⑥幾個圓柱可以拼成一個( )。……(3)用球拼的有圖形嗎?我發現:球沒有( )面,( )拼。(4)分享一下“拼一拼”的訣竅。①把長方體、正方體的( )面緊密貼在一起,可以拼搭成一個新的立體圖形。②把圓柱的( )面緊密貼在一起,可以拼搭成一個新的立體圖形。用側面( )把兩個圓柱拼在一起。2.游戲二——“搭一搭”游戲任務:看誰搭得又穩又高。(所有的積木都要用上)(1)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用( )的積木搭,看誰搭得( )。(2)怎么搭呢?需要注意什么?①盡量往( )搭。②( )也要搭上。嘗試用所有的積木搭一搭。方法一:怎樣搭才能把球放穩?我認為:把剩余的三個積木( )著放,然后把球放在最( )面。方法二:把球放在3個長方體的( )面,可以放穩。(4)誰搭得高呢?①比一比就知道了。②我的結論是:方法( )搭得高。(5)通過玩“搭一搭”的游戲,大家發現了什么?①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 )面,應把球放在( )的物體上,這樣就可以放穩。②把不同的立體圖形混合拼搭,盡量把立體圖形的較( )的平面重合疊加,這樣比較穩固。【課后測試】1.填空。(1)( )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2)5枚一元硬幣拼在一起是一個(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1)搭積木時,球最容易滾動。 ( )(2)搭積木時,球搭起來比正方體要穩的多。 ( )3.在易滾動的物體下面打“√” 。4.數一數,下面的立體圖形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 )個 ( )個 ( )個 ( )個【部分答案】1.(1)8 (2)圓柱2.(1)√ (2)×3.4.5 7 6 7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 有趣的拼搭(分層作業)-(素養達標)一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docx 4.2 有趣的拼搭(導學案)-(素養達標)一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docx 4.2 有趣的拼搭(教學設計)-(素養達標)一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docx 4.2 有趣的拼搭(教學課件)-(素養達標)一年級上冊小數人教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