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一個人平均每天消耗氧氣0.8kg,地球上的人有70多億,每天要消耗多少氧氣 那么為什么我們沒有感到缺氧呢?科學家自1910年開始測定大氣中的氧的含量以來,至今幾乎沒有變化,1. 取A、B兩個密閉的玻璃鐘罩,如圖所示。在A、B鐘罩中分別放入植物和蠟燭,然后將兩個鐘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2. 觀察A鐘罩內蠟燭熄滅的時間__________;B鐘罩內蠟燭熄滅的時間為____。3. B鐘罩內蠟燭燃燒所需的氧氣是來自于______, 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________思考:為了讓 B 鐘罩內蠟燭能較長時間地燃燒下去,在設置實驗時,應注意什么?玻璃鐘罩的透光性好,裝置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綠色植物生長茂盛,需綠葉較多,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A B實驗結論:1. 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2. 在玻璃鐘罩內存在氧循環植物光合作用蠟燭燃燒O2CO2從上述實驗結果你能得出哪些結論?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在自然界中,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什么?消耗氧氣的途徑有哪些?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我們也要吸進O2,呼出CO2煤、石油和天然氣燃料燃燒時也需要O2金屬的銹蝕、食物的腐敗、動植物尸體的分解等也需要O2氧的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O2讀圖:大自然中,消耗氧氣的途徑主要有哪些?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什么?大自然中,消耗氧氣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什么 消耗氧氣的主要途徑是生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燒也消耗了大量的氧氣,微生物分解有機物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氣,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界的氧循環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氣二氧化碳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的意義氧氣不斷的被消耗,又不斷的產生,實現物質之間轉化和循環、平衡,使氧氣在大氣中的含量基本保持不變。這也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思考:在我國北方的冬天,許多樹的葉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會有感覺缺氧嗎?即使北方的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可是地球的其他地方照樣會有很多的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通過地球大氣循環在全球進行氣體環流。自然界中的碳循環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是通過二氧化碳來完成的。大氣中的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有哪些?產生二氧化碳的途徑又有哪些?讀圖:自然界中的碳循環主要有哪些途徑?CO2作用物植物 作用動物吸收 體內動植物殘體微生物的分解煤、石油、天然氣光合有機呼吸氧化燃燒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隨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機物的燃燒以及腐爛分解等過程,被重新釋放出來,結果使大氣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與重新釋放出的數量大致相等。思考與討論現代工業發展迅速,人類大量燃燒煤和石油等燃料。這對碳循環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大幅升高,破壞自然界的碳循環平衡,帶來溫室效應等一系列巨大的自然災害。二氧化碳氣體為什么會產生溫室效應?感受什么是溫室效應實驗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解釋原因:溫度左低右高太陽光能透過玻璃,使水面溫度升高,而水面輻射出去的熱量卻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玻璃片有保溫作用.溫室原理太陽光透過溫室地玻璃后,會使室內地面溫度升高,而地面的輻射卻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溫室具有保溫作用。大氣“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與溫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對地球起著保溫的作用,從而產生“溫室效應”思考與討論討論:談談溫室效應有什么利弊?利: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的氣溫恒定,適于動植物生存。弊:1.“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因而地球兩極冰山和冰川開始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最終可能會使沿海城市和農田被淹沒。2. 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從而造成生態平衡破壞。3. 一些流行病發生和傳播。溫室氣體能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CO2)外,還包括水蒸氣(H2O)、臭氧(O3 )、氧化亞氮(N2O)、甲烷(CH4 )、氫氟氯碳化物類、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統稱為溫室氣體。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約為 55%。光合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質燃燒、微生 物的氧化分解氧氣二氧化碳溫室效應課堂小結1. 大自然中氧氣的消耗有多種途徑,下列不是氧氣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徑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質的燃燒C、合成臭氧 D、生物的呼吸作用A課后練習2. 養有金魚的缸內,常養些水草,它對金魚的作用是( )A、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有利于金魚的呼吸B、使金魚有較好的活動場所C、增加美觀D、使金魚獲得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機物A課后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 .pptx 視頻1~1.mp4 視頻2~1.mp4 視頻3~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