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單元提升課答案速填: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主題整合(1)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堅持獨裁統治,發動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戰爭,打退國民黨進攻,最終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主題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探索[任務驅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進行革命探索的。[深度思考]1.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認清革命的性質。(1) 。(2) 。2.國民革命時期:認清革命的領導權問題。(1) 。(2) 。3.土地革命時期:解決革命的道路問題。(1) 。(2) 。4.抗日戰爭時期:解決民族獨立問題。。5.解放戰爭時期:解決民主建國問題。。主題二 國共關系的發展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任務驅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關系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影響兩黨關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深度思考]1.演變過程(1)國民革命時期: 。(2)土地革命時期: 。(3)抗日戰爭時期: 。(4)解放戰爭時期: 。2.影響國共兩黨關系演變的主要因素(1)兩黨的階級性質不同。① 。② 。(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① 。② 。(3)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與國際環境的影響。 。真題體驗1.(2022·北京等級考·T8)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后,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民主人士、國民黨要員等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界 ( )A.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C.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2.(2022·廣東選擇考·T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 ( )A.“武裝自衛” B.“向敵后發展”C.“救亡圖存” D.“解放全中國”3.(2023·浙江1月選考)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會場布置:主席臺最上方的石拱上有紅色美術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臺前還擺放著多盆從山里采集來的野生花草。會場兩邊的墻上,各安裝著3個代表勝利的“V”字形旗座,每個旗座插有4面黨旗,24面黨旗象征中國共產黨24年的奮斗歷程。這次大會的歷史性貢獻有 ( )A.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B.明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C.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D.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補償訓練】(2022·浙江1月選考·T13)一位抗日名將指揮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與日軍血戰五晝夜,收復多倫,極大鼓舞了全國抗日力量。1934年,這位名將犧牲前寫下正氣浩然的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位抗日名將是 ( )A.吉鴻昌 B.楊虎城C.蔡廷鍇 D.張自忠第八單元 單元提升課答案速填:①九一八事變 ②淞滬會戰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④中共七大⑤重慶談判 ⑥城市 ⑦渡江戰役主題整合(1)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堅持獨裁統治,發動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戰爭,打退國民黨進攻,最終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主題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探索[任務驅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進行革命探索的。[深度思考]1.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認清革命的性質。(1)中共一大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綱領,要消滅資產階級。(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指出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國民革命時期:認清革命的領導權問題。(1)國民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沒有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導致國民革命失敗。(2)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和建立革命武裝。3.土地革命時期:解決革命的道路問題。(1)井岡山時期,毛澤東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2)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后,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最終形成。4.抗日戰爭時期:解決民族獨立問題。國共兩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基本完成民族革命任務。5.解放戰爭時期:解決民主建國問題。中國共產黨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召開人民政協會議,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二 國共關系的發展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任務驅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關系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影響兩黨關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深度思考]1.演變過程(1)國民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發動國民革命,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2)土地革命時期: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國共產黨開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4)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企圖消滅共產黨,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治,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與祖國分離。2.影響國共兩黨關系演變的主要因素(1)兩黨的階級性質不同。①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的利益。②階級性質不同是國共關系矛盾斗爭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①當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兩黨就有結束對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②當階級矛盾上升時,兩黨合作關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對抗。(3)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與國際環境的影響。進步的國際政治形勢和有利的國際環境能促成兩黨之間的合作;反之,會加速兩黨關系的破裂。真題體驗1.(2022·北京等級考·T8)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后,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民主人士、國民黨要員等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們的事業,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界 ( )A.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C.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D.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解析:選D。本題考查重慶政治協商會議。根據材料“就是中國人民大眾的事業,就是全人類的事業”可知,抗戰結束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王若飛、博古等人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主要是討論和平建國問題,社會各界的哀悼活動說明企盼國家實現和平民主,故選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為團結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線和策略,而此時抗戰已經結束,“擁護”說法錯誤,排除A;悼念活動包括國民黨要員,未體現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統治,排除B;國民黨要員不會希望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C。2.(2022·廣東選擇考·T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 ( )A.“武裝自衛” B.“向敵后發展”C.“救亡圖存” D.“解放全中國”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發動內戰的應對。根據材料時間“1946年6月”和材料內容“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并結合所學可知,1946年夏,蔣介石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為了打敗蔣介石,爭取國內和平,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了“武裝自衛”的號召,故選A;“向敵后發展”指的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排除B;材料體現的是全面內戰的開始,和“救亡圖存”無關,排除C;“解放全中國”是在解放戰爭后期提出的,排除D 。3.(2023·浙江1月選考)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會場布置:主席臺最上方的石拱上有紅色美術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臺前還擺放著多盆從山里采集來的野生花草。會場兩邊的墻上,各安裝著3個代表勝利的“V”字形旗座,每個旗座插有4面黨旗,24面黨旗象征中國共產黨24年的奮斗歷程。這次大會的歷史性貢獻有 ( )A.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B.明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C.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D.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共七大的內容。根據材料“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24面黨旗象征中國共產黨24年的奮斗歷程”可知,這次會議是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故選A;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排除B;1927年,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排除C;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洛川會議上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排除D。【補償訓練】(2022·浙江1月選考·T13)一位抗日名將指揮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與日軍血戰五晝夜,收復多倫,極大鼓舞了全國抗日力量。1934年,這位名將犧牲前寫下正氣浩然的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位抗日名將是 ( )A.吉鴻昌 B.楊虎城C.蔡廷鍇 D.張自忠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國的局部抗戰。1933年5月,日軍攻占多倫,察哈爾省危急,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聯合共產黨員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將日偽軍趕出察哈爾省,1934年吉鴻昌被國民黨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故寫下“恨不抗日死”,故選A;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楊虎城被蔣介石囚禁12年,1949年被殺,排除B;蔡廷鍇帶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后奮起抗擊日軍,1968年逝世,排除C;1940年5月,在湖北棗宜會戰中,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部與敵人奮戰,壯烈殉國,排除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八單元 單元提升課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上冊.docx 第八單元 單元提升課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