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九單元 第26課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導學案2023-2024 部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九單元 第26課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導學案2023-2024 部編版高中歷史 必修上冊

資源簡介

第26課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課標·定位 核心·導學
1.了解20世紀50至70年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發展和成就,認識“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及教訓。(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2.理解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歷史解釋) 3.了解和感悟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家國情懷) 4.了解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唯物史觀) 1.了解“一次大會”:中共八大 2.把握“三次調整”:八字方針、周恩來批判極左思潮、鄧小平全面整頓 3.關注“四大失誤”: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4.認識“三大外交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美兩國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學習任務一 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失誤
【活動1】閱讀教材第一目,思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怎樣在曲折中前進的。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時間 年
內容 ①正確分析國內矛盾: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 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務: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
意義 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
時間 1957年春
內容 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 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影響 ①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全黨 和全國反右派斗爭開展起來,但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了
2.探索失誤
(1)表現
①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②在全國掀起了“大躍進” 和 。
(2)影響
①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②1959—1961 年,我國經濟發生了嚴重困難。
3.政策調整
(1)表現
①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 ”的八字方針。
②對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識分子等方面的政策進行重要調整。
③1962年初召開 比較深入地總結了經驗。
④1964 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 ”的偉大目標,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積極性。
(2)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易錯·明辨析]
(1)為了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中共八大。 (   )
 (2)1957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導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 (   )
(3)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  )
【活動2】閱讀教材第二目,思考“文化大革命”爆發的背景、概況分別是怎樣的。
1.原因
(1)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
(2)毛澤東強調“ ”,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過程
(1)發動:1966年夏全面發動起來。
(2)奪權:1967 年初,“全面奪權”的“ ”發生。
(3)抗爭:老一輩革命家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但遭到了壓制和打擊。
(4)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策動武裝政變,陰謀奪取最高權力。毛澤東、周恩來粉碎了這次政變。
(5)調整
①1972 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 ,使各項工作出現轉機。
②1975 年,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領導進行了各方面的整頓,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
(6)結束:1976 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3.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 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教材·再開發]
觀察教材“……慶祝粉碎‘四人幫’的重大勝利”圖。
思考:粉碎“四人幫”的意義是什么
學習任務二 偉大的建設成就
【活動】閱讀教材第三目,概括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工業、教育、外交等領域還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1.原因:全黨、全國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
2.成就
(1)工業
①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②大規模的 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
(2)國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 ,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
(3)農業:我國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生活: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5)外交
成就 ①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 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意義 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 ,拓展了外交活動的舞臺
3.影響:在新中國歷史上都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 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情境·新創設]
2023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思考:雷鋒精神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主題一 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失誤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中共八大
史料 有可能高速度地發展我國的生產力……也必須估計到當前的經濟上、財政上和技術力量上的客觀限制,估計到保持后備力量的必要性,而不應當脫離經濟發展的正常比例……就是要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的或“左”傾冒險的傾向,積極地而又穩妥可靠地推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樣的經濟發展主張。(史料實證)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不應當脫離經濟發展和正常比例”“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的或‘左’傾冒險的傾向”進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主張: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或“左”傾冒險的傾向,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地發展國民經濟。
2.分析問題——八字方針
史料 與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增長22.63%,達到116.5億斤; ; ; ③。
——據東北網《按照“八字方針”
初步調整國民經濟》整理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黑龍江的農業發展狀況,并分析其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根據劃線①②③提煉狀況;原因結合八字方針進行闡釋。
[成果展示]
狀況: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原因: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史論闡釋】
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左”傾錯誤及其教訓
事件 特征 影響 教訓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經濟建設的高速度 ①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 ③經濟建設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能盲目求快 ④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堅持群眾路線
“大躍進” 大煉鋼鐵 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生態環境嚴重破壞
人民公社化運動 “一大二公” 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文化大革命” “以階級斗爭為綱” 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點撥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情及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也需要一個過程。
主題二 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情境探究】
1.分析問題——中美關系改善
史料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薩斯的一次講話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的不利處境,尼克松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編自方連慶等《戰后國際關系史》
[研討交流]
上述史料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
抓住關鍵信息:從史料“尼克松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結合20世紀50年代美國敵視中國即可得出變化;從史料“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的不利處境”可歸納出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
[成果展示]
變化:由敵視中國到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多極化趨勢對美國的沖擊、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不利地位。
2.論證觀點——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史料 回顧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考慮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于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組織根據憲章所必須從事的事業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節選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中國不是‘加入’聯合國,而是‘恢復’合法席位”這一說法作出合理解釋。(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根據材料“聯合國”“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于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組織根據憲章所必須從事的事業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國之一,也是《聯合國憲章》上第一個簽字的國家。聯合國會員是以國家為主體,1949年國民黨政府被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唯一合法政府。而臺灣當局已經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依據,應立即從聯合國所有機構中排除。但由于美國的操縱,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仍被蔣介石集團所竊據,經過22年的斗爭,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說法,是合理、準確的,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史論闡釋】
一、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新局面出現的原因、表現和影響
維度 闡釋
原因 ①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提升 ②美國霸權地位的日益動搖衰落 ③中國長期堅持和平外交的結果
表現 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關系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
影響 ①破解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困局 ②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③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點撥 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二、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響
1.原因:
(1)美國方面:①美國已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②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③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2)中國方面:①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②有利于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③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需要。
2.影響:
(1)對中國:①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②從20世紀70年代起,因美國孤立遏制中國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局面。
(2)對國際:①有利于亞太地區的穩定,緩和了世界緊張的局勢;②促進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建立新的國際關系和新秩序起了積極作用。
課堂練習
【題組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及“文化大革命”
1.中共八大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提出的主要思想或任務是 (  )
A.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B.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D.建設“四個現代化”
2.(2023·廣州高一檢測)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取得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
B.過渡時期總路線全面實施
C.國家財政經濟統一的基本實現
D.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的落實
3.1975年,我國國民經濟有過短暫的恢復和發展,其原因是 (  )
A.粉碎“四人幫”集團
B.召開七千人大會
C.周恩來調整國民經濟
D.鄧小平的全面整頓
【題組2】偉大的建設成就
4.(2023·梅州高一檢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國防力量得到增強,工業布局得到改善的原因是 (  )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
B.大規模三線建設的開展
C.周恩來、鄧小平先后對各方面的整頓
D.撥亂反正工作不斷深入
5.2023年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追溯歷史,1961年2月8日,毛澤東接見法國參議員密特朗時說,中法之間存在一堵墻,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下,是可以拆掉的”。這說明當時中國外交 (  )
A.開始對外謀求“求同存異”
B.有意打破中法間意識形態的束縛
C.旨在擺脫蘇聯外交的影響
D.致力于打破美國對華的外交封鎖
6.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日建交
B.中國綜合國力提高
C.中美建交
D.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7.(2023·三明高一檢測)下列屬于我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
A.參加亞非會議
B.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
C.共建“一帶一路”
D.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補償訓練】
  新中國“打破封鎖的努力迎來了決定性轉折”,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這指的是 (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D.中美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
8.1972年促使尼克松訪問中國的主要原因是(  )
A.促使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B.美國人民強烈要求改善中美關系
C.美國預見到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D.中美關系正常化符合美國的利益
拓展延伸:
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過程
(1)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門。
(2)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
(3)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建交的聯合公報發表。
(5)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實現了兩國關系的正常化。第26課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課標·定位 核心·導學
1.了解20世紀50至70年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發展和成就,認識“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及教訓。(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2.理解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歷史解釋) 3.了解和感悟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家國情懷) 4.了解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唯物史觀) 1.了解“一次大會”:中共八大 2.把握“三次調整”:八字方針、周恩來批判極左思潮、鄧小平全面整頓 3.關注“四大失誤”: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4.認識“三大外交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美兩國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學習任務一 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失誤
【活動1】閱讀教材第一目,思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怎樣在曲折中前進的。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時間 1956年
內容 ①正確分析國內矛盾: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務: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意義 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
時間 1957年春
內容 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影響 ①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全黨整風運動和全國反右派斗爭開展起來,但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了
2.探索失誤
(1)表現
①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②在全國掀起了“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2)影響
①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②1959—1961 年,我國經濟發生了嚴重困難。
3.政策調整
(1)表現
①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②對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識分子等方面的政策進行重要調整。
③1962年初召開七千人大會比較深入地總結了經驗。
④1964 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積極性。
(2)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易錯·明辨析]
(1)為了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中共八大。 ( ×  )
提示:為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1962年初召開了七千人大會。
 (2)1957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導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 ( ×  )
提示:導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是“左”傾錯誤的發展,不是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3)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 √ )
【活動2】閱讀教材第二目,思考“文化大革命”爆發的背景、概況分別是怎樣的。
1.原因
(1)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
(2)毛澤東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過程
(1)發動:1966年夏全面發動起來。
(2)奪權:1967 年初,“全面奪權”的“一月風暴”發生。
(3)抗爭:老一輩革命家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但遭到了壓制和打擊。
(4)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團策動武裝政變,陰謀奪取最高權力。毛澤東、周恩來粉碎了這次政變。
(5)調整
①1972 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極左思潮,使各項工作出現轉機。
②1975 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領導進行了各方面的整頓,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
(6)結束:1976 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3.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教材·再開發]
觀察教材“……慶祝粉碎‘四人幫’的重大勝利”圖。
思考:粉碎“四人幫”的意義是什么
提示:粉碎“四人幫”的勝利,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從危難中挽救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
學習任務二 偉大的建設成就
【活動】閱讀教材第三目,概括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工業、教育、外交等領域還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1.原因:全黨、全國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
2.成就
(1)工業
①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②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
(2)國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
(3)農業:我國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生活: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5)外交
成就 ①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意義 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外交活動的舞臺
3.影響:在新中國歷史上都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情境·新創設]
2023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思考:雷鋒精神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提示:艱苦奮斗、奮發圖強。
主題一 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與失誤
【情境探究】
1.獲取信息——中共八大
史料 有可能高速度地發展我國的生產力……也必須估計到當前的經濟上、財政上和技術力量上的客觀限制,估計到保持后備力量的必要性,而不應當脫離經濟發展的正常比例……就是要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的或“左”傾冒險的傾向,積極地而又穩妥可靠地推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樣的經濟發展主張。(史料實證)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不應當脫離經濟發展和正常比例”“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的或‘左’傾冒險的傾向”進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主張: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或“左”傾冒險的傾向,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地發展國民經濟。
2.分析問題——八字方針
史料 與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增長22.63%,達到116.5億斤;農村勞動力的數量超過1959年水平①;農用拖拉機增加2 779臺,達到9 800多標準臺②;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鞏固,并有所發展③。
——據東北網《按照“八字方針”
初步調整國民經濟》整理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黑龍江的農業發展狀況,并分析其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根據劃線①②③提煉狀況;原因結合八字方針進行闡釋。
[成果展示]
狀況: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原因: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史論闡釋】
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左”傾錯誤及其教訓
事件 特征 影響 教訓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經濟建設的高速度 ①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 ③經濟建設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能盲目求快 ④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堅持群眾路線
“大躍進” 大煉鋼鐵 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生態環境嚴重破壞
人民公社化運動 “一大二公” 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文化大革命” “以階級斗爭為綱” 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點撥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情及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也需要一個過程。
主題二 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情境探究】
1.分析問題——中美關系改善
史料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薩斯的一次講話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的不利處境,尼克松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編自方連慶等《戰后國際關系史》
[研討交流]
上述史料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
抓住關鍵信息:從史料“尼克松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結合20世紀50年代美國敵視中國即可得出變化;從史料“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的不利處境”可歸納出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
[成果展示]
變化:由敵視中國到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多極化趨勢對美國的沖擊、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不利地位。
2.論證觀點——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史料 回顧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考慮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于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組織根據憲章所必須從事的事業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節選
[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中國不是‘加入’聯合國,而是‘恢復’合法席位”這一說法作出合理解釋。(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破法]抓住關鍵信息:根據材料“聯合國”“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于維護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組織根據憲章所必須從事的事業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國之一,也是《聯合國憲章》上第一個簽字的國家。聯合國會員是以國家為主體,1949年國民黨政府被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唯一合法政府。而臺灣當局已經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依據,應立即從聯合國所有機構中排除。但由于美國的操縱,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仍被蔣介石集團所竊據,經過22年的斗爭,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說法,是合理、準確的,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史論闡釋】
一、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新局面出現的原因、表現和影響
維度 闡釋
原因 ①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提升 ②美國霸權地位的日益動搖衰落 ③中國長期堅持和平外交的結果
表現 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關系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
影響 ①破解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困局 ②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③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點撥 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二、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響
1.原因:
(1)美國方面:①美國已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②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③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2)中國方面:①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②有利于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③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需要。
2.影響:
(1)對中國:①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②從20世紀70年代起,因美國孤立遏制中國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局面。
(2)對國際:①有利于亞太地區的穩定,緩和了世界緊張的局勢;②促進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建立新的國際關系和新秩序起了積極作用。
課堂練習
【題組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及“文化大革命”
1.中共八大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提出的主要思想或任務是 (  )
A.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B.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D.建設“四個現代化”
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務。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A正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是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的,時間不符,B錯誤;1961年提出八字方針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C錯誤;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時間不符,D錯誤。
【深化點撥】中共八大最主要的理論貢獻就是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確的分析與判斷,這次會議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2.(2023·廣州高一檢測)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取得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
B.過渡時期總路線全面實施
C.國家財政經濟統一的基本實現
D.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的落實
解析:選D。據材料“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并結合所學可知,1961年,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八字方針,開始對國民經濟比例進行調整,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完成,故D符合題意;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是1952年底,A與題意不符,排除;過渡時期是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B與題意不符,排除;國家財政經濟統一的基本實現是1949—1952年,C與題意不符,排除。
3.1975年,我國國民經濟有過短暫的恢復和發展,其原因是 (  )
A.粉碎“四人幫”集團
B.召開七千人大會
C.周恩來調整國民經濟
D.鄧小平的全面整頓
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文化大革命”錯誤的糾正。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實行全面整頓,國民經濟有所好轉,故選D。
【題組2】偉大的建設成就
4.(2023·梅州高一檢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國防力量得到增強,工業布局得到改善的原因是 (  )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
B.大規模三線建設的開展
C.周恩來、鄧小平先后對各方面的整頓
D.撥亂反正工作不斷深入
解析:選B。根據所學,從“一五”時期到“四五”時期,我國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涉及冶金、汽車、機械、煤炭、石油、電力、通信、化學、國防等領域,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B正確;A是文藝方面的方針,C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D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均排除。
5.2023年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追溯歷史,1961年2月8日,毛澤東接見法國參議員密特朗時說,中法之間存在一堵墻,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下,是可以拆掉的”。這說明當時中國外交 (  )
A.開始對外謀求“求同存異”
B.有意打破中法間意識形態的束縛
C.旨在擺脫蘇聯外交的影響
D.致力于打破美國對華的外交封鎖
解析:選B。“求同存異”由周恩來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提出,與材料中“1961年”不符,排除A;冷戰背景下,中法兩國在意識形態上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資本主義,與材料中“中法之間存在一堵墻”相符,故B正確;當時中蘇關系已經惡化,與材料中“中法之間”不符,故C錯誤;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受到美國對華的外交封鎖,與材料中“1961年2月”不符,故排除D。
6.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日建交
B.中國綜合國力提高
C.中美建交
D.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解析:選B。本題考查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都是中國綜合國力提高的結果,故選B;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和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均是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表現,不是原因,排除A、C、D。
7.(2023·三明高一檢測)下列屬于我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
A.參加亞非會議
B.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
C.共建“一帶一路”
D.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解析:選D。本題考查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1972年尼克松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故選D;參加亞非會議是在1955年,排除A;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是在1955年,排除B;共建“一帶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排除C。
【補償訓練】
  新中國“打破封鎖的努力迎來了決定性轉折”,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這指的是 (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D.中美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
解析:選B。本題考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故選B;新中國的成立沒有打破列強對中國的外交封鎖,排除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不是中國開始正常化外交的象征,排除C;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之前,中國已經開始了在國際大家庭中的正常外交,排除D。
8.1972年促使尼克松訪問中國的主要原因是(  )
A.促使美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B.美國人民強烈要求改善中美關系
C.美國預見到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D.中美關系正常化符合美國的利益
解析:選D。本題考查中美關系的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以及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都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改善中美關系符合美國的利益,D正確;美國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而非經濟方面,排除A;美國人民的想法很難直接影響到國家決策,排除B;C不符合史實,排除。
拓展延伸:
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過程
(1)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門。
(2)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
(3)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建交的聯合公報發表。
(5)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實現了兩國關系的正常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集贤县| 肇源县| 西和县| 沾化县| 潞城市| 博客| 蚌埠市| 嘉荫县| 武陟县| 浦县| 平凉市| 宜丰县| 白山市| 贵德县| 津市市| 乡宁县| 开江县| 织金县| 呼图壁县| 金溪县| 阜平县| 工布江达县| 佳木斯市| 阿合奇县| 济南市| 丹江口市| 云安县| 温州市| 漳州市| 九龙坡区| 阿荣旗| 红桥区| 灌南县| 松江区| 沿河| 景洪市| 阜新市| 息烽县| 张家口市|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