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 塊 一生 命 科 學(共12講)第6講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消化和呼吸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生命科學思維導航結構與功能營養物質的消化酶消化系統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一)呼吸系統呼吸的過程氣體運輸氣體交換呼吸作用糖類蛋白質脂肪概念特點條件知識梳理知識點1、消化系統1、消化系統的組成與功能:(1)組成:消化系統由 和 兩部分組成。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 、 、大腸、肛門;②消化腺:、胃腺、 、胰腺、腸腺。消化道 消化腺胃 小腸唾液腺 肝臟(2)消化系統功能: 食物, 營養物質。①營養素:水、無機鹽、 、 、 、維生素和膳食纖維②不需要消化的營養物質:;③需要先消化再吸收的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④人體不消化也不吸收的營養物質:膳食纖維⑤人體所需要的小分子營養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等消化 吸收糖類 蛋白質 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2、食物的消化(1) 消化:牙齒的切、撕、磨;舌的攪拌;胃和腸的蠕動等;(2) 消化:各種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3)三大營養物質消化部位和過程:淀粉 ;起始消化部位: ;蛋白質 ;起始消化部位: ;脂肪 ;起始消化部位: 。物理性化學性消 化唾液、胰液、腸液消 化胃液、胰液、腸液消 化膽汁、胰液、腸液葡萄糖 口腔氨基酸 胃甘油、脂肪酸 小腸3、營養物質的吸收:吸收:人體所需的各種小分子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等的過程。(1)胃的吸收: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 ;(2)小腸的吸收:吸收 、 、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維生素;(3)大腸的吸收: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部分 。小腸是 和 的主要場所。酒精葡萄糖 氨基酸維生素消化 吸收(4)小腸適應消化和吸收的結構特點:①小腸能蠕動;②腸腺能分泌多種 ,有利于消化;③膽汁和胰液等消化液也都流入小腸中,除 外的消化液化中都含有消化酶,有利于消化;④小腸細長而壁 、絨毛內 豐富,有利于吸收。消化液膽汁薄 毛細血管4、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1)消化酶的特點:消化酶具有多樣性、 性、 性、不穩定性等特點;(2)酶與消化液關系:口腔胃液膽囊專一 高效(3)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受 、 等因素的影響;①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的活性 ;人體酶活性最強的溫度約為 ;②pH對酶的活性的影響:胃蛋白酶適于 性的pH環境;其他酶在中性環境中活性最強。(4)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 反應。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溫度 pH下降37℃偏酸化學新知講解知識點2、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系統由 和 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2、肺:肺的主要結構是肺泡。肺泡主要功能是進行 交換。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有:①肺泡 ,大大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積;②肺泡的外面包繞著豐富的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 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氣體只需要通過 層細胞就可以進行交換;氣體呼吸道 肺數目眾多毛細血管一兩新知講解3、呼吸和呼吸作用:(1)呼吸的概念: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 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肺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是由 系統來完成的。(2)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是依靠 和 等的活動而產生的。①吸氣時,膈肌 、橫膈變得扁平,肋間外肌 ,肋間內肌 ,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時,胸腔體積 ,內壓力 ,外界空氣進入肺內。②呼氣時, 收縮, 舒張,胸腔體積縮小,使肺內氣壓 外界大氣壓,濁氣被排出肺外。氣體交換呼吸膈肌 肋間肌收縮收縮舒張增大減小膈肌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大于新知講解(3)呼吸作用概念: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 等廢物的過程。呼吸作用是人體內的一種緩慢進行的 反應。(4)呼吸作用的表達式:;(4)呼吸作用為人體內 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5)肺泡內及組織細胞內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 方式進行的。能量有機物 能量二氧化碳氣體擴散氧化新知講解4、呼吸過程:擴散靜脈血 動脈血動脈血 靜脈血氧氣5、氣體運輸:氧是以 的形式運輸的。6、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氧合血紅蛋白肺泡內組織內典例精析例題1*剛下水游泳時,如果水漫過胸部,會感覺呼吸有些吃力,這是因為( )A.胸腔容積減小,肺內氣壓增大,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B.胸腔容積增大,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C.胸腔容積增大,肺內氣壓增大,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D.胸腔容積減小,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 吸氣: 肋間外肌 、 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肌頂部下降)→ 胸廓擴大→外界大氣壓力大于肺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 呼氣: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下降,膈肌頂部回升→胸腔容積縮小→ 肺泡借彈性→縮回,導致肺內氣壓增大,肺內大氣壓升高→肺內氣體排出肺泡。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呼吸運動是由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如果水漫過胸部,胸廓會由于水的擠壓而向內收縮,導致胸腔容積減小,肺內氣壓增大,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造成吸氣困難。所以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2*如圖為小樂驗證動物呼吸作用的裝置,裝置中放入堿石灰和若干健康、生命力旺盛的昆蟲,實驗前標記紅色液滴位置。實驗時,引起玻璃管內紅色液滴移動的原因不包括( )A.昆蟲的呼吸作用B.堿石灰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C.試管內空氣的熱脹冷縮D.紅墨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典例精析[答案]D[解析]裝置中紅色液體的移動與里面氣壓的變化有關,昆蟲的呼吸作用,堿石灰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以及試管內空氣的熱脹冷縮都會使得試管中的氣壓發生變化。所以,A. 昆蟲的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會導致試管中的氣壓變小,所以A正確;B. 堿石灰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也會使試管中的氣壓變小,B正確;C. 試管內空氣的熱脹冷縮 ,會使得試管中的氣壓變化,從而使得玻璃管呢紅色液滴的移動,C正確;D. 紅墨水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不會是紅墨水向下運動,D錯誤;故D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3*在沖頂珠峰過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氣瓶進行呼吸。以下有關對甲、乙、丙圖分析中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肺泡處的氣體交換B.乙圖中氣體交換后氧氣濃度D>CC.丙圖中膈肌從E到F時呼氣D.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丙圖中的E狀態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①在膈肌收縮、橫膈變得扁平的同時(圖丙中E→F),肋間外肌收縮,肋間內肌舒張,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體積增大,內壓力減小,人就吸氣了。反之,人就可以呼氣了。②在肺泡處的氣體交換: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在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二氧化碳進入血液,氧氣進入組織細胞,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以,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肺泡處的氣體交換,故A正確;B、乙圖表示組織細胞中的氣體交換,氣體交換后氧氣濃度D<C,故B錯誤;C、丙圖中膈肌從E到F時表示吸氣過程,故C錯誤;D、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丙圖中的F狀態,故D錯誤;故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4*學習科學時我們經常會用圖像來建模。下列正確的是( )A.若圖表示胃蛋白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則b點的pH=7B.若圖表示肺容積在呼吸過程中的變化,則bc段膈肌由收縮變為舒張C.若圖中ab段表示血液中尿素含量的變化,則ab段含量增大是因為經過了腎臟D.若圖表示正常人餐后一段時間內血糖含量的變化,則bc段下降的原因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量減少典例精析[答案]B[解析]A.胃中由于有胃酸,故胃蛋白酶的最適pH值應小于7; B.當肺體積減小時,即開始呼氣,此時膈肌向上舒張,肋間外肌向內舒張,使內部氣壓變大;C.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液中的尿素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故其含量應減少;D.人體中降血糖主要依靠胰島素的作用。故B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5*小麗整理了人體內部分生理過程的知識結構及說明,其中說明有錯誤的是( )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②表示食物的吸收B.蛋白質經過①過程的一系列變化后轉變為C,則C為氨基酸C.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D.肺泡內的B氣體進入血液后,能夠與甲細胞結合,甲是白細胞典例精析[答案]D[解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糖類物質最終在小腸中被消化為葡萄糖,蛋白質最終被消化為氨基酸,脂肪最終被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圖中A是二氧化碳氣體,B是氧氣,甲細胞是紅細胞,乙細胞是組織細胞,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②表示食物的吸收 。所以,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②表示食物的吸收 ,A正確;B.食物中的蛋白質經過①過程的一系列變化后轉變為C,則C為氨基酸,B正確;C.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 ,C正確;D.肺泡內的B氣體是氧氣,進入血液后,能夠與甲細胞結合,甲細胞是紅細胞,因為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白細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D錯誤;故D符合題意。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1、腹瀉患者一般要避免食用富含蛋白質和油脂的食物。則他們的早餐食譜可以是( )A.油條和豆漿 B.面包和牛奶 C.炸雞和漢堡 D.饅頭和小米粥2、據《Sciencey報道,中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CO2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淀粉是人們食用的主要糖類之一 B.用碘水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淀粉C.淀粉中C、H、O的質量比為6:10:5 D.該合成過程一定有含氫元素的物質參加3、模型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分析一個或多個系統的復雜過程。下圖是一個反映人體氣體交換的模型圖,圖中①~④表示氣體交換的四個過程,a、b代表氣體,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b中二氧化碳含量比a中低 B.①③過程通過氣體擴散完成C.②過程要通過呼吸運動完成 D.④過程將動脈血轉為靜脈血4、下列有關圖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表示樹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情況B.B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氣過程D.表示,果蔬儲藏室內的氧氣濃度調整到b點時的效果比a點好5、小敏同學早餐吃肉饅頭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是麥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在小腸內吸收C.糖類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進行化學性消化的物質(第5題圖) (第6題圖)6、“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搶救異物誤入氣管的標準方法。其原理如圖所示,利用沖擊腹部的膈肌下軟組織,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異物驅除。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沖擊腹部后肺部氣壓會變大B.沖擊腹部相當于胸腔體積增大肺泡擴張C.咽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共有的器官D.肺內氣流對異物的沖擊力大于異物對氣流的沖擊力7、今年5月,溫外賽艇隊亮相第五屆南京國際水上運動節。參賽過程中,運動員身體有許多器官協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下列參與各項生理活動的器官及其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B.胃: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腎:排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 D.心臟:人體血液流動的動力(第7題圖) (第8題圖)8、如圖為人體部分消化系統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B.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和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9、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若甲處阻塞,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A.胃消化蛋白質的能力減弱 B.小腸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C.小腸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胰腺分泌的胰液無法送入小腸(第9題圖) (第10題圖)10、如圖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X代表的物質最終消化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Y代表的物質消化時需要肝臟分泌的膽汁C.三種營養物質在D處被徹底消化D.當血液流經D時,營養物質增加,靜脈血變成動脈血11、生物的許多生命過程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下列生命活動中,不需要酶參與的是( )A.植物的無氧呼吸 B.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C.人的有氧呼吸 D.腎小球的濾過作用12、生物體是一個在內部和外部不斷進行物質循環的開放系統,其體內物質在不斷地進行交換與轉化。下列選項中物質甲經過某項生理活動產生物質乙的對應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甲 生理活動 物質乙A 蛋白質 小腸的徹底消化 氨基酸B 葡萄糖 細胞的呼吸作用 氧氣C 氧氣 葉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D 原尿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尿液13、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與胸廓和肺密切相關,如圖甲所示為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肺的變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膈肌收縮,氣體呼出 B.①過程對應曲線上的abc段C.②過程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肺擴張 D.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b點14、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血液流經人體肌肉組織細胞后,氧氣含量的變化B.圖乙表示菜豆種子萌發及幼苗長成植物體的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C.圖丙中A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圖丁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氣過程15、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某同學利用動物肝臟研究酶的某些特點,實驗記錄如下表:試管 實驗材料及處理 產生氣泡快慢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餾水,常溫 最慢2 5毫升5% H2O2溶液+2滴3.5%FeCl溶液,常溫 較快3 5毫升5% 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常溫 最快4 5毫升5% 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70℃水浴加熱 較慢分析實驗結果,無法得出過氧化氫酶( )A.具有專一性 B.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 C.具有高效性 D.活性受溫度影響16、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方法之一,它能夠讓復雜抽象的生物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下圖是某同學利用氣球等材料制作的幾種生物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 1 是植物氣孔模型,圖中氣球相當于保衛細胞;當氣孔張開時,植物的蒸騰作用 (填“增強”或“減弱”),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2)圖 2 可以用來模擬人的呼吸運動,此時圖中模擬的是 過程,氣球相當 于 (第16題圖) (第17題圖)17、肺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噴嚏、胸悶、全身乏力等癥狀。(1)“咳嗽”是由于異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發生炎癥而引起的保護性生理活動。咳嗽時,肺內氣壓 外界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噴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時,人急劇吸氣,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如圖曲線,符合打噴嚏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是 (選填“甲”或“乙”)。(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 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18、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3)為使降糖效果更佳,醫生往往建議糖尿病人在餐后1小時開始運動。請結合圖甲分析醫生建議的理由是: 。19、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小金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取甲圖所示的三個相同的裝置;②取 的同種小鼠若干只,按乙圖設置實驗;③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進行實驗。(1)請將實驗步驟②補充完整: 。(2)實驗可通過液柱移動的快慢來比較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其原理是: 。(3)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請對實驗進行改進: 。(寫出一點即可)21、小科學習了有關“酶活性影響因素”的知識后,利用唾液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探究了溶液酸堿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其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組別 A B C試管中依次加入物質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1mL稀HCl溶液 1mL蒸餾水 1mLNaOH溶液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水浴10min ____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現象 變藍 不變藍 不變藍(1)請補充表格中的內容 ;B組為對照實驗,其不變藍的原因是 。小科結合三組實驗得出結論:酸性溶液會使酶失去活性而堿性溶液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但科學老師卻告訴小科:氫氧化鈉會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C組實驗不變藍呢?于是,小科進行了以下探究。【猜想與假設】猜想1:氫氧化鈉變質。猜想2: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猜想3:……【查閱資料】①NaOH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②NaOH溶液放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③氫氧化鈉能與碘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3I2+6NaOH=5NaI+NaIO3+3H2O。(2)【活動與探究】實驗一: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往里面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看到溶液變紅,小科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但科學老師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 。(3)實驗二: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往里面滴加BaCl2溶液,沒有看到有白色沉淀產生。【分析】結合實驗一和實驗二,證明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實驗三:取原來的C組混合液,繼續往里滴加過量的某種物質,若出現變藍的現象,則證明猜想2正確。小紅繼續滴加的物質是 。【結論】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都能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1、腹瀉患者一般要避免食用富含蛋白質和油脂的食物。則他們的早餐食譜可以是( )A.油條和豆漿 B.面包和牛奶 C.炸雞和漢堡 D.饅頭和小米粥[答案]D[解析]A、 油條中富含油脂,豆漿中富含蛋白質 ,不符合題意;B、 面包中富含糖類,牛奶中富含蛋白質 ,不符合題意;C、 炸雞和漢堡中富含糖類、蛋白質和油脂 ,不符合題意;D、 饅頭和小米粥中富含糖類,不含蛋白質和油脂 ,不符合題意;選D符合題意。2、據《Sciencey報道,中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CO2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淀粉是人們食用的主要糖類之一 B.用碘水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淀粉C.淀粉中C、H、O的質量比為6:10:5 D.該合成過程一定有含氫元素的物質參加[答案]C[解析] A.淀粉是人們食用的主要糖類之一,正確;B.用碘液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淀粉,碘遇淀粉變藍色,正確;C. (C6H10O5)n中的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n):(1×10n):(16×5n)=36:5:40,C錯誤;D.該合成過程一定有含氫元素的物質參加,正確。故C符合題意。3、模型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分析一個或多個系統的復雜過程。下圖是一個反映人體氣體交換的模型圖,圖中①~④表示氣體交換的四個過程,a、b代表氣體,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b中二氧化碳含量比a中低 B.①③過程通過氣體擴散完成C.②過程要通過呼吸運動完成 D.④過程將動脈血轉為靜脈血[答案]D[解析]氣體交換有以下幾個途徑,當肺泡和外界大氣進行交換,肺泡和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毛細血管和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所以,A.此過程為肺泡與外界大氣的氣體交換,故b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高;B.過程1通過呼吸運動完成;C.過程2通過氣體擴散完成;D.過程4血液中營養物質給了組織細胞,組織細胞將代謝廢物給了血液,故由動脈血轉為了靜脈血;故D符合題意。4、下列有關圖像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表示樹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情況B.B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氣過程D.表示,果蔬儲藏室內的氧氣濃度調整到b點時的效果比a點好[答案]D[解析] A:隨著太陽的升起,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CO2的濃度一直減小,至日落后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此時CO2濃度最低。隨后隨著呼吸作用的進行,CO2濃度一直增加。A不符合題意。B:B點時,CO2的吸收的相對值為零,說明此時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剛好被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此時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同。B不符合題意。C:AB段時肺內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此時肺吸氣。C不符合題意。D:a點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b點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說明a點果蔬的呼吸作用強于b點,呼吸作用越強,有機物分解越慢,果蔬保存的越久。D符合條件。5、小敏同學早餐吃肉饅頭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是麥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在小腸內吸收C.糖類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進行化學性消化的物質[答案]A[解析] A. 吃肉饅頭和牛奶,饅頭是淀粉在小腸中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小腸中被消化成氨基酸被吸收進入小腸,所以a是葡萄糖和氨基酸;A錯誤;B. 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在小腸內吸收,B正確;C. 糖類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 ,C正確;D. 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進行化學性消化的物質,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消化為麥芽糖,所以D正確;故A符合題意。(第5題圖) (第6題圖)6、“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搶救異物誤入氣管的標準方法。其原理如圖所示,利用沖擊腹部的膈肌下軟組織,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異物驅除。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沖擊腹部后肺部氣壓會變大B.沖擊腹部相當于胸腔體積增大肺泡擴張C.咽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共有的器官D.肺內氣流對異物的沖擊力大于異物對氣流的沖擊力[答案]B[解析A. 沖擊腹部后肺部體積減小,氣壓變大;A正確;B.沖擊后胸腔體積減小;B不正確;C. 咽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共有的器官,C正確;D. 喉部的異物驅除 ,故內部氣流的作用力更大,D正確。故B符合題意。7、今年5月,溫外賽艇隊亮相第五屆南京國際水上運動節。參賽過程中,運動員身體有許多器官協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下列參與各項生理活動的器官及其功能表述錯誤的是( )A.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B.胃: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腎:排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 D.心臟:人體血液流動的動力[答案]B[解析]人體由八大系統組成,每個系統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構成。八大系統也是協同工作的。運動時需要更多的氧氣。這時,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活動就會加強,使呼吸變急,心跳加快并加強。所以,A、呼吸系統由肺和呼吸道組成。肺是呼吸系統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A正確;B、消化系統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肛門組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B不正確;C、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產生尿液、排出血液中代謝廢物的器官,C正確;D、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心臟是人體血液流動的動力,D正確;故B符合題意。(第7題圖) (第8題圖)8、如圖為人體部分消化系統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B.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和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答案]D[解析]①是肝臟,②是胃,③是胰臟,④是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肝臟會分泌膽汁,會脂肪起乳化作用;胃對蛋白質起初步消化作用;胰臟分泌的胰液起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所以,A. ①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對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消化酶,錯誤;B. ③分泌的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濃度的作用,錯誤;C. 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錯誤;D.④若作為消化器官,則其內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種類最多,正確;故D符合題意。9、圖為人體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圖,若甲處阻塞,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A.胃消化蛋白質的能力減弱 B.小腸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C.小腸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胰腺分泌的胰液無法送入小腸[答案]B[解析]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能夠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對脂肪起乳化作用,進行物理性消化,所以體內的甲處(膽管)發生阻塞,膽汁將不能注入十二指腸,因此消化及吸收營養物質功能中,最可能發生的是小腸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故B符合題意。(第9題圖) (第10題圖)10、如圖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X代表的物質最終消化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Y代表的物質消化時需要肝臟分泌的膽汁C.三種營養物質在D處被徹底消化D.當血液流經D時,營養物質增加,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答案]C[解析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為麥芽糖,最終在小腸消化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中被初步消化,轉為多肽,最終在小腸中消化為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腸中被消化,最終在小腸中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組成,A代表口腔,C區域代表胃,D區域代表小腸。圖中X曲線在口腔中被消化了一部分,說明X物質為淀粉;Y物質在胃中被消化,因此Y物質屬于蛋白質。Z物質屬于脂肪。A:X物質為淀粉,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故A錯誤。B:Y物質為蛋白質,蛋白質在胃中經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在小腸中經過小腸中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終消化為氨基酸,不需要膽汁的參與。故B錯誤。C:D區域為小腸,小腸是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所有營養物質都在小腸中被最終消化。故C正確。D: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區分為含氧量的高低,當血液流經D時,雖然血液中營養物質增加了,但是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從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11、生物的許多生命過程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下列生命活動中,不需要酶參與的是( )A.植物的無氧呼吸 B.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C.人的有氧呼吸 D.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答案]D[解析]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多樣性等特點,其活性會受到溫度,pH值的影響;所以,A.植物的無氧呼吸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A需要酶;B.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需要多種消化酶的參與,B需要酶;C. 人的有氧呼吸需要酶的參與,C需要酶;D.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可以濾過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不需要酶的參與;故D符合題意。12、生物體是一個在內部和外部不斷進行物質循環的開放系統,其體內物質在不斷地進行交換與轉化。下列選項中物質甲經過某項生理活動產生物質乙的對應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甲 生理活動 物質乙A 蛋白質 小腸的徹底消化 氨基酸B 葡萄糖 細胞的呼吸作用 氧氣C 氧氣 葉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D 原尿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尿液[答案]A[解析]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變成原尿;原尿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變成尿液;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由葉綠體參與生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葡萄糖在細胞的呼吸作用下消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叫做生物的呼吸作用;所以,A.蛋白質在小腸中徹底消化變成氨基酸,A正確;B.葡萄糖在細胞的呼吸作用下消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B錯誤;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由葉綠體參與生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C錯誤;D.原尿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變成尿液,D錯誤;故A符合題意。13、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與胸廓和肺密切相關,如圖甲所示為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和肺的變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膈肌收縮,氣體呼出 B.①過程對應曲線上的abc段C.②過程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肺擴張 D.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b點[答案]B[解析]甲圖中①是吸氣,②是呼氣; 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肺內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成。呼氣時:肋間肌舒張時,肋骨向下向內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徑都縮小這樣胸廓的容積就縮小,肺也隨著回縮,肺內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完成呼氣的過成。乙圖中abc表示吸氣的過程;cde表示呼氣的過程;所以,A. ①過程是吸氣,膈肌收縮,氣體吸入,A錯誤;B. ①過程是吸氣,此時外界氣壓大于肺內氣壓,所以對應曲線上的abc段,B正確;C. ②過程肋骨向上向內運動,肺收縮,內部氣壓增大,大于外部氣壓,氣體呼出,C錯誤;D. ②過程開始的瞬間對應c點,D錯誤;故B符合題意。14、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血液流經人體肌肉組織細胞后,氧氣含量的變化B.圖乙表示菜豆種子萌發及幼苗長成植物體的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C.圖丙中A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圖丁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氣過程[答案]D[解析]人體正常的呼吸運動包括有3個重要的環節,這個過程有外呼吸、內呼吸及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外呼吸就是肺的通氣和肺換氣,內呼吸就是組織細胞和血液間氣體交換,及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代謝。在吸氣時膈肌會收縮,肋間肌也會收縮胸,廓會擴張,使胸腔容積增大,肺也會隨之擴張,肺內的氣壓會相對的降低,空氣會被吸入到肺內,呼氣時過程是相反的。所以,A. 血液流經人體肌肉組織細胞后,氧氣含量減少,A錯誤;B. 菜豆種子萌發及幼苗長成植物體的過程中,有機物含量先減少后增加,B錯誤;C. A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C錯誤;D. 圖丁曲線A→B段,外部大氣壓大于肺內氣壓,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氣過程,D正確;故D符合題意。15、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某同學利用動物肝臟研究酶的某些特點,實驗記錄如下表:試管 實驗材料及處理 產生氣泡快慢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餾水,常溫 最慢2 5毫升5% H2O2溶液+2滴3.5%FeCl溶液,常溫 較快3 5毫升5% 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常溫 最快4 5毫升5% H2O2溶液+2滴肝臟研磨液,70℃水浴加熱 較慢分析實驗結果,無法得出過氧化氫酶( )A.具有專一性 B.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 C.具有高效性 D.活性受溫度影響[答案]A[解析]酶指的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容易受溫度、pH等因素的影響;所以,1和3作對照,能夠得出過氧化氫酶具有高效性和能夠加快過氧化氫分解;3和4作對照,能夠得出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所以本實驗無法的得出過氧化氫酶具有專一性的特點;故A符合題意。16、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方法之一,它能夠讓復雜抽象的生物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下圖是某同學利用氣球等材料制作的幾種生物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 1 是植物氣孔模型,圖中氣球相當于保衛細胞;當氣孔張開時,植物的蒸騰作用 (填“增強”或“減弱”),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2)圖 2 可以用來模擬人的呼吸運動,此時圖中模擬的是 過程,氣球相當 于 [答案](1)增強 (2)吸氣;肺[解答](1)植物根吸收的水分99%通過植物葉的蒸騰作用重新回到大氣中;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氣體具體指的是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三種;當氣孔張開時,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2)橡皮膜模擬橫膈;橫膈向下想,胸腔擴張,說明人在吸氣,氣球相當于人的肺;肺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第16題圖) (第17題圖)17、肺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噴嚏、胸悶、全身乏力等癥狀。(1)“咳嗽”是由于異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發生炎癥而引起的保護性生理活動。咳嗽時,肺內氣壓 外界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噴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時,人急劇吸氣,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如圖曲線,符合打噴嚏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是 (選填“甲”或“乙”)。(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 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答案](1)大于 (2)甲 (3)氣體擴散[解析]擴散是指物質從高濃度的地方跑到低濃度的地方的過程; 當人體吸氣時,膈肌和肋間肌收縮,胸廓 擴張,膈頂下降,胸腔內負壓減小,外界富含氧氣的 新鮮空氣 經氣道進入肺泡內,氧氣透過肺泡壁進入毛細血管內,而毛細血管內由組織新陳代謝而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到肺泡內。所以,(1)咳嗽時,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所以異物會被咳出;(2) “噴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時,人急劇吸氣,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如圖曲線,吸氣時,肺內氣壓增大,所以符合打噴嚏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是甲; (3) 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氣體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18、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3)為使降糖效果更佳,醫生往往建議糖尿病人在餐后1小時開始運動。請結合圖甲分析醫生建議的理由是: 。[答案](1)葡萄糖 (2)效應器(3)進食1小時后糖尿病人血糖處于下降趨勢,運動增加人體呼吸作用,加快血糖消耗[解析](1)淀粉在小腸中被最終消化為葡萄糖;(2)由圖乙可知,神經沖動由感受器產生,經傳入神經傳遞到神經中樞(腦),最終通過傳出神經傳遞到胰島,胰島作出反應分泌胰島素,所以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3)由圖甲可知,進食后1小時時,血糖濃度達到最高,此時運動可以增加血糖的消耗,所以這時運動最佳。19、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小金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取甲圖所示的三個相同的裝置;②取 的同種小鼠若干只,按乙圖設置實驗;③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進行實驗。(1)請將實驗步驟②補充完整: 。(2)實驗可通過液柱移動的快慢來比較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其原理是: 。(3)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請對實驗進行改進: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1)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 (2)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溫度升高越快,導致玻璃泡內氣體膨脹越快,液柱移動越快 (3)增加小鼠數量、換用更細的導管[解析](1)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在設計實驗時,應保證單一變量,故實驗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的快慢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怎樣的關系” 需要保證小鼠的品種相同、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故答案為:大小相近、年齡相同、新陳代謝旺盛。 (2) 液柱會移動是由于裝置內的空氣將進行熱脹冷縮,由于小鼠呼吸作用時會產生能量,部分能量會以熱量的形式散失,造成裝置內溫度升高,液柱移動得越快,小鼠釋放的熱量越多,呼吸作用越劇烈。故答案為:小鼠生命活動釋放熱量越快,溫度升高越快,導致玻璃泡內氣體膨脹越快,液柱移動越快 。 (3)為了使實驗更加明顯,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增加小鼠的數量,小鼠數量增加,可使釋放的熱量更多,液體移動的速度將會加快;二是將導管的直徑變細,直徑越細,導管中的液體移動的距離將會更明顯。故答案為: 增加小鼠數量或換用更細的導管。21、小科學習了有關“酶活性影響因素”的知識后,利用唾液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探究了溶液酸堿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其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組別 A B C試管中依次加入物質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1mL稀HCl溶液 1mL蒸餾水 1mLNaOH溶液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水浴10min ____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現象 變藍 不變藍 不變藍(1)請補充表格中的內容 ;B組為對照實驗,其不變藍的原因是 。小科結合三組實驗得出結論:酸性溶液會使酶失去活性而堿性溶液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但科學老師卻告訴小科:氫氧化鈉會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C組實驗不變藍呢?于是,小科進行了以下探究。【猜想與假設】猜想1:氫氧化鈉變質。猜想2: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猜想3:……【查閱資料】①NaOH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②NaOH溶液放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③氫氧化鈉能與碘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3I2+6NaOH=5NaI+NaIO3+3H2O。(2)【活動與探究】實驗一: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往里面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看到溶液變紅,小科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但科學老師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 。(3)實驗二: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往里面滴加BaCl2溶液,沒有看到有白色沉淀產生。【分析】結合實驗一和實驗二,證明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實驗三:取原來的C組混合液,繼續往里滴加過量的某種物質,若出現變藍的現象,則證明猜想2正確。小紅繼續滴加的物質是 。【結論】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都能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答案](1)37℃;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變質產生的Na2CO3也能使酚酞變紅 (3)碘液[解析](1)唾液淀粉酶在37℃時的催化效果最好,本實驗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所以表格中的內容是37℃;碘液遇淀粉變藍色,其不變藍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 變質產生的Na2CO3也是堿性的,也能使酚酞變紅;(3)猜想二認為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所有沒有碘液了,所以淀粉不會變藍,淀粉仍然存在,所以在C溶液中繼續滴加碘液,如果變藍就說明猜想二正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6講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一、思維導航二、知識梳理知識點1、消化系統1、消化系統的組成與功能:(1)組成:消化系統由 和 兩部分組成。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 、 、大腸、肛門;②消化腺:、胃腺、 、胰腺、腸腺。(2)消化系統功能: 食物, 營養物質。①營養素:水、無機鹽、 、 、 、維生素和膳食纖維②不需要消化的營養物質:;③需要先消化再吸收的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④人體不消化也不吸收的營養物質:膳食纖維⑤人體所需要的小分子營養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等2、食物的消化(1) 消化:牙齒的切、撕、磨;舌的攪拌;胃和腸的蠕動等;(2) 消化:各種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3)三大營養物質消化部位和過程:3、營養物質的吸收:吸收:人體所需的各種小分子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等的過程。(1)胃的吸收: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 ;(2)小腸的吸收:吸收 、 、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維生素;(3)大腸的吸收: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部分 。小腸是 和 的主要場所。(4)小腸適應消化和吸收的結構特點:①小腸能蠕動;②腸腺能分泌多種 ,有利于消化;③膽汁和胰液等消化液也都流入小腸中,除 外的消化液化中都含有消化酶,有利于消化;④小腸細長而壁 、絨毛內 豐富,有利于吸收。4、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1)消化酶的特點:消化酶具有多樣性、 性、 性、不穩定性等特點;(2)酶與消化液關系:(3)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受 、 等因素的影響;①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的活性 ;人體酶活性最強的溫度約為 ;②pH對酶的活性的影響:胃蛋白酶適于 性的pH環境;其他酶在中性環境中活性最強。(4)人體中有很多種酶,不同的酶催化體內不同的 反應。人體細胞若缺乏某種酶或酶不足時,就會發生代謝紊亂,并可能出現疾病,如白化病等。知識點2、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系統由 和 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2、肺:肺的主要結構是肺泡。肺泡主要功能是進行 交換。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有:①肺泡 ,大大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積;②肺泡的外面包繞著豐富的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 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氣體只需要通過 層細胞就可以進行交換;3、呼吸和呼吸作用:(1)呼吸的概念: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 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肺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是由 系統來完成的。(2)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是依靠 和 等的活動而產生的。①吸氣時,膈肌 、橫膈變得扁平,肋間外肌 ,肋間內肌 ,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時,胸腔體積 ,內壓力 ,外界空氣進入肺內。②呼氣時, 收縮, 舒張,胸腔體積縮小,使肺內氣壓 外界大氣壓,濁氣被排出肺外。(3)呼吸作用概念:人體細胞不斷從外界吸收氧氣氧化分解________,放出________,供給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需,同時產生 等廢物的過程。呼吸作用是人體內的一種緩慢進行的 反應。(4)呼吸作用的表達式:;(4)呼吸作用為人體內 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5)肺泡內及組織細胞內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 方式進行的。4、呼吸過程:5、氣體運輸:氧是以 的形式運輸的。6、氣體交換(通過擴散實現):三、典例精析例題1、剛下水游泳時,如果水漫過胸部,會感覺呼吸有些吃力,這是因為( )A.胸腔容積減小,肺內氣壓增大,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B.胸腔容積增大,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C.胸腔容積增大,肺內氣壓增大,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D.胸腔容積減小,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不易進入肺例題2、如圖為小樂驗證動物呼吸作用的裝置,裝置中放入堿石灰和若干健康、生命力旺盛的昆蟲,實驗前標記紅色液滴位置。實驗時,引起玻璃管內紅色液滴移動的原因不包括( )A.昆蟲的呼吸作用 B.堿石灰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C.試管內空氣的熱脹冷縮 D.紅墨水受到重力的作用(例題2圖) (例題3圖)例題3、在沖頂珠峰過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氣瓶進行呼吸。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肺泡處的氣體交換 B.乙圖中氣體交換后氧氣濃度D>CC.丙圖中膈肌從E到F時呼氣 D.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丙圖中的E狀態例題4、學習科學時我們經常會用圖像來建模。下列對如圖圖像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若圖表示胃蛋白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則b點的pH=7B.若圖表示肺容積在呼吸過程中的變化,則bc段膈肌由收縮變為舒張C.若圖中ab段表示血液中尿素含量的變化,則ab段含量增大是因為經過了腎臟D.若圖表示正常人餐后一段時間內血糖含量的變化,則bc段下降的原因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量減少例題5、小麗整理了人體內部分生理過程的知識結構及說明,其中說明有錯誤的是( )A.消化系統①過程表示食物的消化,②表示食物的吸收B.蛋白質經過①過程的一系列變化后轉變為C,則C為氨基酸C.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質交換的場所D.肺泡內的B氣體進入血液后,能夠與甲細胞結合,甲是白細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6講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6講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學生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6講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教師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6講人體的物質和能量轉換(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