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植物的生長變化主題概述 本單元通過組織學生親歷栽培植物的活動,引領學生研究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認識植物器官;理解它們的作用。為學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認識搭建腳手架。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2)生物體的穩態與調節 (3)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4)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5)技術、工程與社會 二、學習內容: 5.2.4說出植物某些共同特征;列舉當地植物資源,尤其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植物。 5.4.5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構成。5.6.8舉例說出水、陽光、空氣、溫度的變化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6.1.1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6.1.2描述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具有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的相應功能。 7.1.1舉例說出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對維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8.1.1舉例說出植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舉例說出植物通常會經歷由種子萌發成幼苗,再到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 8.1.2描述有的植物通過產生種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過根、莖、葉等繁殖后代。 8.1.3列舉動物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的實例。 12.2.3嘗試設計和制作某種產品的簡化實物模型,并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學原理。 三、學業要求: ●能概括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能設計簡單方案,探究水、陽光、空氣、溫度等變化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能設計簡單方案并實施操作,搜集植物生存、生長所需條件的證據。 ●能說出植物有基本生存需要,認識到植物某些結構具有幫助其維持自身生存相應功能。 ●認識不同環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特點。 ●能分析不同環境中植物的不同外部形態特點對維持其生存的作用。 ●能收集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態特征的信息。 ●認識生物通過生殖、發育和遺傳實現生命的延續。 ●能分析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相應特點。 ●能記錄、整理和描述常見植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對栽培植物以及觀察植物的生命周期產生興趣。 ●教師引導下,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種產品簡化實物模型,能反映其中部分科學原理。教材分析 如同動物具有生命周期現象一樣,植物也具有生命周期現象。它們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衰老、死亡的生命過程,這一過程循環往復使得它們的種族得以延續。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體表現不同,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種子繁殖后代的,種子如何發育成一株植物?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植物的生長和生存又有什么意義呢? 本單元通過組織學生親歷栽培植物的活動,引領學生研究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在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認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植物器官;理解它們在植物生長、生存、繁殖后代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關于生命周期的認識。 本單元共8課,大致分為3個部分。 第1~2課,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并在實際種植中體會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知道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條件。 第3~7課,主要涉及植物的根、莖和葉、花、果實和種子及種子傳播的學習,其中第3-6課是引導學生對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植物器官的形態特征進行觀察記錄,在此基礎上研究植物各個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的形態結構與作用有關,可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第5課和第6課是重點關注傳粉現象及種子的傳播,引導學生理解地球上每一種生物的生存都與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環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特點,意識到植物能適應周圍的環境。 第8課,是對鳳仙花一生生長變化的總結,也是對整個單元學生親歷的科學實踐過程的總結。學情分析 植物會長高、長大,許多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開花結果,這樣一些事實,四年級的學生都知道,但還不曾去深入地探究。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現象,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關于生命世界的認識。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盛,樂意通過動手,了解大自然,對各種不同的植物更是有著非常強烈的欲望和好奇心。美麗的鳳仙花可以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但大多數學生的種植經驗不足,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教師要給予關注和指導,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種植成就感,為接下來對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礎。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正確說出綠色開花植物通常經歷的生命周期,能用植物生命周期的知識解釋生命的延續。 2.識別植物的營養器官及其具有幫助植物維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3.總結植物維持生命需要的基本條件。 4.理解動物能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理解植物能適應周圍的環境。 二、科學思維 1.熟練掌握推理、建模等方法研究植物營養器官的形態特征與作用并提出合理的解釋。 2.逐漸形成推理論證意識。 三、探究實踐 1.熟練掌握解剖、觀察、實驗等方法研究植物營養器官的形態特征與作用,合理使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視頻等方式記錄植物生長變化。 2.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感官觀察研究植物體的形態特征,基于觀察記錄有依據地描述綠色開花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及規律。 四、態度責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持續保持對植物生長變化的探究興趣。 2.能與多人分工合作進行探究活動,能夠以事實為依據陳述自己的觀點、接納他人的觀點,面對有力證據及時調整自己的觀點。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植物的生長變化》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1.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2.制定觀察鳳仙花生長計劃。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 (一般1-2個)達成評價1實 驗 課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植物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觀察蠶豆種子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了解蠶豆種子構造和胚的作用。1實驗課種植鳳仙花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條件。1.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2.如何觀察記錄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 知道種子萌發需要空氣、水和溫度等條件。 能合理使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視頻等方式記錄植物生長變化。1實驗課種子長出了根①描述種子萌發過程。 ②認識根的形態和功能。①種子發芽的過程是怎樣的? ②根對植物有什么作用?知道種子萌發時先長出根,根有輸送和固定作用。1實驗課莖和葉①觀察植物的葉在莖上的分布特點,分析其作用。 ②實驗觀察莖葉作用。 ④推測根莖葉特征與生長環境相適應。莖葉對植物的生存分別起什么作用?①植物的葉在莖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 ②植物的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③植物的葉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 ④根莖葉特征與生長環境相適應。1實驗課鳳仙花開花了①觀察花的結構。 ②觀察雄蕊和雌蕊特點,分析其作用。鳳仙花的花是什么樣的?①知道花的結構一般包括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②雄蕊和雌蕊是花主要結構。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雌蕊可發育成果實和種子。1實驗課果實和種子①了解果實結構及各部分作用 ②會區分果實和種子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作用?知道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果皮起保護作用,種子繁衍生命。1實驗課種子的傳播①了解植物傳播種子方式及意義。 ②了解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植物的種子是怎么傳播出去的?①植物繁殖需要將種子傳播出去,不同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不同。 ②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有著直接聯系。1實驗課鳳仙花的一生知道什么是生命周期。 從鳳仙花的一生觀察中,我們獲得哪些收獲?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先種子萌發,再長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最后死亡。整個生長過程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種植鳳仙花》教學設計一、素養目標1.科學觀念:(1)通過種植鳳仙花活動,認識到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2)通過栽培活動,知道植物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2.科學思維:通過比較和歸納,認識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3.探究實踐:(1)栽培植物的過程中,會用播種的方法種植鳳仙花。(2)能利用種植杯觀察記錄種子萌發的過程。(3)制定觀察計劃,用表格、圖片、測量紙等方式記錄現象。4.態度責任:(1)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培養長期觀察記錄的好習慣,增進喜愛植物的感情。(2)意識到植物生長離不開適宜的環境,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播種的方法,設計并制作種植杯。難點:制定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計劃。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播種鳳仙花 會選擇種子 能 基本能 不能掌握播種方法 能 基本能 不能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 能制作觀察種植杯 能 基本能 不能制定觀察計劃 能預測植物生長變化 能 基本能 不能能制定觀察計劃,采取合適方法觀察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鳳仙花,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花瓣或者葉子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艷的紅色,非常漂亮,因此別名指甲花。 1、美麗的鳳仙花靠什么繁殖? 明確:種子。 2、我們種下鳳仙花種子,它們都能長成一株植物嗎?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呢? 學生自由回答。 由介紹鳳仙花入手,在回顧上節課知識的同時,聚焦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二)探究活動 一、評價活動一:播種鳳仙花 (一)選種 1、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播種? 討論明確: 選擇籽粒飽滿、沒受傷的種子。 2、為什么要選擇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播種? 討論明確: (1)飽滿的種子里面存儲的養料充分,能夠滿足種子萌發的需要; (2)受過傷的(破損或被蟲咬),可能損毀了種子的胚,種子無法萌發。 (二)播種 1、交流: ①播種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②怎么播種鳳仙花? 2、組織學生觀看視頻,糾正或完善自己的看法。 (1)播種前準備 花盆、土壤、小鏟、水壺、小石頭、種子。 (2)播種方法 ①先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②用手指在土中挖2~3個洞,深度約1厘米,每個洞里放一粒鳳仙花種子,再用土蓋住洞口。 ③往花盆中澆一些水,直到土壤濕潤,然后將它放在溫暖的地方 3、研討 擺放小石頭、澆水、放在溫暖的地方,這與種子的萌發有什么關系? 明確: 小石頭可減緩盆水的流速,使盆土不易過干;同時有利盆土通風透氣。 澆水,使種子吸收水分后膨脹,變軟,芽容易鉆出來。 放在溫暖的地方,說種子的萌發需要陽光(溫度)。 由此可知:種子萌發的條件是空氣、陽光和水。 二、評價活動二: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 種子在土壤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想什么辦法能觀察到? 明確:做一個觀察種植杯。 1、材料準備 衛生紙、透明杯、種子、土壤和水。 2、制作方法 ①透明杯中裹上一層衛生紙 ②在紙和杯壁之間放一粒種子 ③然后往杯中裝土 3、溫馨提示 ①澆適量的水,土壤濕潤 ②放置溫暖的地方 ③堅持觀察記錄 學生利用材料制作種植杯。 三、評價活動三:制定觀察計劃 1、種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發生什么變化? 預測:幼苗破土而出、植株長高、葉片增多、花的樣子等。 2、我們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記錄? 明確:拍照、畫圖、使用測量紙帶、寫觀察日記等。 3、怎樣做才能做好觀察記錄,了解植物一生的變化 明確:制定觀察計劃。 4、按照示例制作觀察計劃。 溫馨提示:小組分工明確,制定計劃,堅持測量、記錄、統計。 學生小組制定觀察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計劃,并交流。 活動一:學會選種,掌握播種技巧,提煉種子萌發條件。 活動二:讓學生通過制作種植杯觀察種子萌發過程。 活動三:制定觀察計劃,用表格、圖片、測量紙等方式記錄現象。 活動一:知道選擇飽滿、沒受傷的種子播種,掌握播種過程,知道種子萌發需要空氣、陽光和水等條件。 活動二:會制作種植杯,利用種植杯對種子萌發進行觀察。 活動三:能設計制作觀察計劃表格。(三)拓展 1、展示圖片,提問:土豆、紅薯、天竺葵,它們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 明確:土豆靠莖繁殖,紅薯靠根繁殖,天竺葵靠莖繁殖。 2、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都是從種子開始的? 明確: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是從種子開始新的生命,還有一部分是從根、莖、葉開始的。如多肉,葉繁殖。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的多樣性,開闊學生視野。 知道植物除了種子繁殖還有其他方式。(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五、成果集成認識到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知道植物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六、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1、填空題(1)播種鳳仙花時,要選擇_______,沒有__________的種子.(2)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_______、適宜的______和溫度等。2、判斷題(1)我們觀察植物生長變化時,可以采用拍照、畫圖、測量、寫觀察日記等方法進行。( )(2)種植鳳仙花時,種子要埋得深一些。( )(3)做種植杯時,種子要放在紙巾和杯子之間。( )(4)播種之后應該多澆一點,讓水面高于土的表面。( )3、選擇題(1)在花盆里播種油菜花種子時,先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的土,這樣做的好處是( )。A.使鳳仙花的種子容易呼吸B.防止蟲子爬進花盆C.既可以使土壤不外漏,也能保證多余的水分及時滲出2.種植鳳仙花時,要將種子放在什么地方更合適 ( )A.花盆的底部 B.1厘米深的土坑里 C.土壤表面【綜合實踐類作業】(1)堅持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做好觀察記錄。(2)選帶芽眼的土豆塊、紅薯塊或天竺葵的枝條種到花盆里,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參考答案1、(1)飽滿 受過傷(2)空氣 水分2.(1)√ (2) (3)√ (4) 3.(1)C (2)B七、板書設計選種與播種 種植鳳仙花 制作種植杯 制作觀察計劃八、教學反思本節課立足于觀察種子如何在土壤中萌發,以及為后續的研究活動提供觀察材料,組織學生開展種植鳳仙花的活動。栽培活動是否成功,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長,能否做好觀察計劃、收集有效信息是本單元教學目的得以達成,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可以發育成新的植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發育成一株新植物。這與種子的胚是否完整,種子的子葉或胚乳中儲存的養料是否能滿足胚發育所需要的養料,以及種子所在地的環境條件等有關,所以播種的種子要選擇完整的、顆粒飽滿的,要保證所生活的環境具有適宜的溫度和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本課通過種植鳳仙花要使學生學會播種及栽培植物的方法。種子播種在土壤中無法觀察到種子的變化過程,讓學生想辦法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情況,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尋找問題的答案。種子萌發時必須吸收足夠的水分,吸水后種子膨脹,種皮軟化破裂,空氣進入種子,種子開始呼吸,適宜的溫度可以保證種子不斷地呼吸,并得到能量,才能使種子順利萌發。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這一認識的形成,不是通過一系列觀察對比實驗獲得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在學生栽培植物的活動過程中體悟到的。做好觀察記錄是本單元學習的關鍵,本節課引領學生制定觀察計劃,為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做著必要的準備。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2.種植鳳仙花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構圖單元主題概述本單元通過組織學生親歷栽培植物的活動,引領學生研究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認識植物器官;理解它們的作用。為學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認識搭建腳手架。單元教學結構圖鳳仙花的一生種子萌發種子特征選種播種萌發條件植株生長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形態功能生命延續種子傳播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通過比較和歸納,認識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1)通過種植鳳仙花活動,認識到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2)通過栽培活動,知道植物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在栽培植物的過程中,會用播種的方法種植鳳仙花,能利用種植杯觀察記錄種子萌發的過程,并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觀察計劃,用表格、圖片、測量紙等方式記錄現象。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培養長期觀察記錄的好習慣,增進喜愛植物的感情。意識到植物生長離不開適宜的環境,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新知導入鳳仙花,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花瓣或者葉子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艷的紅色,非常漂亮,因此別名指甲花。新知導入美麗的鳳仙花靠什么繁殖?種子新知導入我們種下鳳仙花種子,它們都能長成一株植物嗎?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呢?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一、選種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播種?選擇籽粒飽滿、沒受傷的種子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為什么要選擇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播種?飽滿的種子里面存儲的養料充分,能夠滿足種子萌發的需要;受過傷的(破損或被蟲咬),可能損毀了種子的胚,種子無法萌發。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二、播種①播種前需要做哪些準備?②怎么播種鳳仙花?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二、播種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播種前準備花盆土壤水壺小鏟小石頭種子二、播種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播種方法二、播種①先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②用手指在土中挖2~3個洞,深度約1厘米,每個洞里放一粒鳳仙花種子,再用土蓋住洞口。③往花盆中澆一些水,直到土壤濕潤,然后將它放在溫暖的地方。新知講解活動1:播種鳳仙花小石頭可減緩盆水的流速,使盆土不易過干;同時有利盆土通風透氣。澆水,使種子吸收水分后膨脹,變軟,芽容易鉆出來。放在溫暖的地方,說種子的萌發需要陽光(溫度)。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陽光和水。擺放小石頭、澆水、放在溫暖的地方,這與種子的萌發有什么關系?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種子在土壤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想什么辦法能觀察到?做一個觀察種植杯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衛生紙材料準備透明杯土壤種子水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制作方法①透明杯中裹上一層衛生紙。②在紙和杯壁之間放一粒種子。③然后往杯中裝土。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的變化溫馨提示①澆適量的水,土壤濕潤②放置到溫暖的地方③堅持觀察記錄新知講解活動3:制定觀察計劃種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發生什么變化?·幼苗破土而出·植株長高·葉片增多·花的樣子新知講解活動3:制定觀察計劃我們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記錄?畫圖拍照使用測量紙帶寫觀察日記新知講解活動3:制定觀察計劃怎樣做才能做好觀察記錄,了解植物一生的變化 制定觀察計劃新知講解活動3:制定觀察計劃示例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計劃 植物名稱: 載培時間: 年 月 — 年 月 載培地點: 裁培方法: 觀察記錄方法:填寫記錄表、寫規察日記、拍照、畫圖、使用測量紙帶 觀察記錄內容: 鳳仙花的生長變化記錄表 日 期 植株高度(厘米) 葉的數量(片) 它的樣子 我們的新發現 我們為植物做的事情月 日月 日月 日新知講解活動3:制定觀察計劃溫馨提示小組分工明確,制定計劃,堅持測量、記錄、統計。新知講解活動4:拓展活動土豆、紅薯、天竺葵,它們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紅薯:根土豆:莖天竺葵:莖新知講解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是從種子開始新的生命,還有一部分是從根、莖、葉開始的。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都是從種子開始的?活動4:拓展活動多肉,葉繁殖課堂練習1.填空題(1)播種鳳仙花時,要選擇_______,沒有__________的種子.(2)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_______、適宜的______和溫度等。飽滿受過傷空氣水分課堂練習2.判斷題(1)我們觀察植物生長變化時,可以采用拍照、畫圖、測量、寫觀察日記等方法進行。( )(2)種植鳳仙花時,種子要埋得深一些。( )(3)做種植杯時,種子要放在紙巾和杯子之間。( )(4)播種之后應該多澆一點,讓水面高于土的表面。( )√ √ 課堂練習3.選擇題(1)在花盆里播種油菜花種子時,先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的土,這樣做的好處是( )。A.使鳳仙花的種子容易呼吸B.防止蟲子爬進花盆C.既可以使土壤不外漏,也能保證多余的水分及時滲出C3.種植鳳仙花時,要將種子放在什么地方更合適 ( )A.花盆的底部 B.1厘米深的土坑里 C.土壤表面B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通過種植鳳仙花活動,認識到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通過栽培活動,知道植物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板書設計選種與播種制作種植杯制作觀察計劃種植鳳仙花作業布置(1)堅持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做好觀察記錄。(2)選帶芽眼的土豆塊、紅薯塊或天竺葵的枝條種到花盆里,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教學設計】1.2《種植鳳仙花》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教學設計】1.2《種植鳳仙花》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教學設計】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教學規劃.docx 種植鳳仙花.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