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光現象第二節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概念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改變了原來的傳播 ,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拓展:人看到物體的實質人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的 或物體反射的 進入人的眼睛,引起視覺,而不是人眼發出的光照到物體上。2.光的反射現象中的“一點”、“三線”、“兩角”一點 入射點:光射到物體表面上的點,圖中用字母 表示 入射點同時也是反射點三線 入射光線 射向反射面的光線,圖中用字母 表示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線,圖中用字母 表示法線 從入射點O引出的 反射面的直線,圖中用字母 表示 法線實際上并不存在,是為了方便研究光的傳播而引入的兩角 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圖中用字母 表示 不是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反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圖中用字母 表示 不是反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注意:(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線和法線的夾角,而不是和反射面的夾角。(2)反射光與入射光是真實存在的,是可以看見的;但法線則是人們為研究反射現象時引入的一條位置參考線,所以在畫光路圖時,總是用虛線表示。(3)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都是有方向的,圖中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別為AO和OB,不能說成OA 和BO。(4)所有的物體表面都能反射光。我們能夠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正是由于被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人眼。二.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 ;反射光線、人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反射角 入射角。巧記: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注意:反射光線是隨著 光線的改變而改變的,所以敘述反射定律內容時必須先說 ,后說 ,即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注意:光路可逆是一種路徑上的可逆性,但是光線不可逆,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說成“光線可逆”。三.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鏡面上后,會被 地反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的表面會把平行的入射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這種反射叫漫反射。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比較分類 不同點 相同點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 現象舉例鏡面反射 光滑 反射光仍平行,只能在一個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黑板太光滑時,看不清上面的字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 凹凸不平 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能在各個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看銀幕上的電影3.生活中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鏡面反射:光在平靜的水面、玻璃、拋光的金屬面、平面鏡等光滑物體表面發生鏡面反射。(2)漫反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光在大部分物休表面發生的都是漫反射,如桌椅、書本、電影銀幕、黑板、花草、動物等,這樣我們才可以從不同方向看到它們。4.光污染現代生活中平面鏡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平面鏡也會給生活帶來麻煩,城市中高大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墻,使用不當時會造成“光污染”。例題鞏固1.小紅能夠看到掉在地而上不發光的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小紅眼晴發出的光射到了書上B.書發出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C.書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紅的眼睛里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小敏同學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在她得出的結論中,錯誤的是(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D.反射光線、法線與入射光線不在同一平面上3.如圖,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反射光線經過的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4.夜間開車時汽車燈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馬路,使司機能看清路面。但剛下過雨路面潮濕時,司機卻幾乎看不到路而被照亮,甚至感覺自己車燈未開。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剛下完雨,路面積水多,不反射光B.由于燈光在這種環境下無法沿直線傳播C.由于燈光在潮濕的路面上主要發生了漫反射D.由于燈光在潮濕的路面上主要發生了鏡面反射5.如圖,三條互相平行的光線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體表面上,三條反射光線 (填“會”或“不會”)平行射出,這種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題圖 6題圖6.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變7.若要使圖中的反射光線射中墻壁上的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A.水平向左移動 B.水平向右移動 C.豎直向上移動 D.豎直向下移動7題圖 8題圖8.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把重物M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移動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移動9. MN 為平面鏡,OB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10.請畫出圖中的反射光線。11.畫出經圖示平面鏡組(兩鏡面互相垂直)反射后的反射光線。9題圖 10題圖 11題圖12.如圖是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大陽光射入隧道內,請你通過作圖畫出平而鏡,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13.如圖所示,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若將紙板F向后翻折,則( )A.紙板F上仍能看到反射光線OBB.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C.就沒有反射光線D.反射光線OB和入射光線AO不在同一平面內14.如圖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部分實驗裝置。(1)如圖甲所示,使紙板與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鏡 。(2)在圖甲中,使一束光貼著紙板A沿EO 射向平面鏡上O點,觀察反射光線和對應的入射光線。改變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實驗,描繪每次光的徑跡,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記錄如表。比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結論,反射角 入射角。(3)在圖甲中,如果讓光逆著OF的方向射向平面鏡,會看到反射光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4)在圖乙中,將紙板B沿PQ剪開,把紙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實驗時在紙板B上觀察到 現象,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15.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小莉設計了圖中實驗,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紙板可繞ON轉動。(1)實驗前,應將紙板 放置于平面鏡上。一束光EO貼著紙板A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 OF 沿 時針轉動。(2)某時刻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時,其反射角等于 。(3)將紙板A、B 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射到O點,反射光束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說明光在反射時 。(4)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反射。16.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實驗器材有:可旋轉的光屏(如圖甲所示,光屏的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平面鏡和激光電筒。如圖乙所示,將光屏豎直放在水平放置的鏡面上,讓激光電筒發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點。(1)實驗中,光屏A是用來呈現 光線的,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 (填序號);(2)旋轉光屏A到位置1時,也同時需要旋轉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觀察到完整光路,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3)記錄多次實驗光路,進一步研究發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于轉軸ON對稱,這條過入射點并 于鏡面的直線ON叫做 ,根據這條線便可以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17.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甲,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紙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3)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 (填“靠近”或“遠離”)法線。(4)如果讓光線逆著 OF 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 。(5)陳濤同學還想用圖丙和圖丁模擬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照圖丙那樣,把幾根細針垂直插入一張硬紙板中,表示法線。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將平行射出,隨后將紙板隨意彎折,如圖丁所示,這時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上時,反射光線 (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漫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