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3.3 化學方程式第2課時表示反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了什么物質。表示各物質間原子與分子的個數比。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對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必須相等)。(3)說明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的狀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書寫原則A、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反應是真實存在的,不能憑空臆造)B、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必須相等)Fe+O2點燃Fe3O432鐵絲在氧氣燃燒生成的是Fe3O4 而不是 Fe2O3反應前3個鐵原子、4個氧原子,反應后3個鐵原子、4個氧原子。2. 配平化學方程式。在式子左、右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數目必須相等。一般用最小公倍數法。H2O2H2O+O222也可用奇數配偶法。配平后,把短線改成等號。配平方程式因為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等號不讀“等于”、讀作“生成”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①觀察法S + O2 SO2點燃C + O2 CO2點燃C + O2 CO點燃22H2O H2 + O2通電22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很有效,湊數進行配平。有氫看氫,無氫看氧,原子團先看,單質最后看。核心:質量守恒練習 : __Al +__Fe3O4 __Al2O3 +__Fe②最小公倍數法P + O2 P2O5找出關鍵元素(是O)。反應前、后該(氧)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10P + 5O2 2P2O5最小公倍數除以化學式中該原子的個數,把得到的數字寫到化學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計量數5,在P2O5前面配上計量數24P + 5O2 2P2O5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4,在P前面配上計量數4P + O2 P2O5反應前后原子數最多的原子8349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1) C + CO2 CO高溫2(2) Al + O2 Al2O3點燃432(3) CuO + C Cu + CO2高溫22(4) C2H2 + O2 H2O + CO2點燃4252(5) H2S + O2 S + H2O點燃222(6) C6H6 + O2 CO2 + H2O點燃6215123. 說明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的狀態。如果一個反應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如需點燃、加熱(通常用△表示)、高溫、通電、催化劑等,必須把條件寫在等號的上方或下方。4. 如果反應物中沒有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產生,則在氣體的化學式旁邊用"↑"號表示;如果是溶液中發生的反應,反應物中無固體,而生成物中有固體的,則在固體的化學式旁邊用↓號表示。初中常見氣體初中常見沉淀書寫化學方程式(口訣)簡稱:“一式二配三等四注”左反應、右生成;化學式、須正確;系數平、原子等;等號連、條件清;生成氣體和沉淀,上下箭頭來標明。例如,燃燒2千克的木炭,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氧氣; 制取2克氧氣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過氧化氫。如何來完成這些定量研究呢 在上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比。通過質量比我們可以知道每 12份質量的C跟 32份質量的O2完全反應可生成44份質量的CO2。寫出碳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各物質的質量比可表示為:C + O2 CO2(2×1×2):(16×2 ):[2 ×(2+16)]12 : 32 : 44若: 24克 :( )克 : ( )克6488若: ( )克 :( ) 克 : 22 克616點燃例題1:實驗室里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F要制得2克氧氣,需要多少克過氧化氫?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純凈物的計算1.設未知量解:設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2.寫出化學方程式2H2O2=====2H2O+O2↑MnO2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6832x2克這個68是怎么算出來的?4.列出比例式、求解列比例式:求得x=4.25克5.對問題作出簡明回答答:要制得2克氧氣,需要4.25克過氧化氫這樣列比例式的科學意義是什么?練習發射通信衛星的火箭用聯氨(N2H4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 )助燃,生成物不會對大氣造成污染。(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2H4+ N2O4 = 3____+ 4H2O。(2)計算 9.6克 N2H4完全燃燒時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N2設:需要助燃物N2O4質量為X克。解:2N2H4+ N2O4= 3N2 + 4H2O64929.6克X64929.6克X=X =92×9.6克64= 13.8克答:N2O4為9.6克①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②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③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④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將A、B、C三種物質各16克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式量分別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2A + B = C + 2D B. A + 2B = C + 2D2A + B = 2C + D D. A + B = C + DA課后練習在A+B=C+2D的反應中,已知2.9克A跟4.9克B完全反應生成6克C,有知道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求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58課后練習(共23張PPT)3.3 化學方程式第1課時木頭燃燒后只剩下灰燼,質量減少了。蠟燭燃燒后留下的蠟油很少,質量減少了。化學變化后質量變小了?新知導入生銹的鐵釘質量比未生銹時的質量大。化學變化后質量變大了?真相究竟是什么?木頭燃燒后留下灰燼蠟燭燃燒后質量幾乎為零思考:燃燒后物質真的消失了嗎?一、質量守恒定律我們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時,反應前后試管的總質量會如何變化 如果把反應生成的氧氣收集起來,加上氧氣的質量,總質量又會如何變化 活動1.如圖所示裝置,將錐形瓶放在天平托盤上,調節平衡。然后取下錐形瓶,將瓶塞上的鐵絲在酒精燈上燒紅后,接觸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緊瓶塞。待反應結束冷卻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盤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白磷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氣球膨脹,冷卻后氣球變癟,反應前后天平平衡。P + O2 P2O5點燃思考:1、錐形瓶底部為何要鋪細砂?(防止錐瓶底炸裂)2、細鐵絲有何作用?(引燃白磷)3、氣球有何現象?為何有此現象?(氣球鼓起后癟掉。氣體熱脹冷縮)氣球細鐵絲白磷細砂2.如圖所示,將錐形瓶置于天平托盤上,調節平衡,然后把滴管 內的溶液滴入瓶內,使兩種溶液 混合,反應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再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是否平衡。現象:生成藍色絮狀沉淀物天平依然平衡與上述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相比,左邊兩個實驗裝置有何特點?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這兩個裝置均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密閉系統,沒有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這樣做有利于驗證反應前后質量保持不變。實驗 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 天平兩邊是否平衡(或兩次稱量質量是否相等)12是是是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1、定律內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質量總和=生成物質量總和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什么?請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加以分析。思考: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只是原子重新進行了組合,所以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質量守恒定律理解(1)質量守恒定律僅適用于化學變化。(2)參加反應的質量總和,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加和,而是指已參與反應的那一部分質量,不包括沒有參與反應的(剩余的)那部分質量。(3)總和:不能忽略反應物或生成物中的氣體。(4)質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質量守恒”,不是體積和分子個數的守恒。化學方程式思考與討論:用化學式可以表示某種物質,那么能不能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呢?當然可以化學方程式定義: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CCO2+點燃O2水 氫氣 + 氧氣通電H2OH2+O222通電例:化學方程式的含義:4P + 5O2 2P2O5124 160 284點燃1、表示磷和氧氣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五氧化二磷。3、表示反應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個數比為4∶5∶2。4、表示124份質量的磷與160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質量比為31∶40∶712、表示反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1. 在化學反應前后,下列選項中:一定會改變的有_______;一定不會變的有_______________;可能會改變的有________。A. 物質種類 B. 物質總質量C. 分子種類 D. 分子數目E. 原子種類 F. 原子數目G. 元素種類 H. 原子質量A.B.C.D.E.F.G.H.課后練習2. 判斷題:⑴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 )⑵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分子個數與反應后各生成物的分子個數相等。 ( )⑶在化學反應中,對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反應前后的原子種類不一定相同。 ( )⑷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課后練習3. 下列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任何化學反應均遵循質量守恒定律B. 水結冰的過程遵循質量守恒定律C. 有些化學變化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D. 由于質量守恒,將a g氧氣和b g氫氣混合點燃一定得到(a+b) g水A課后練習4.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 木炭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 生成物的質量 ( )A. 大于木炭的質量 B. 小于木炭的質量C. 等于木炭的質量 D. 無法比較A課后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3 化學方程式第1課時 .pptx 3.3 化學方程式第2課時 .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