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寄情山水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時欣賞:這幅作品表現黃山風景的什么特點?<黃山圖> 陸儼少畫面煙霧繚繞、霧氣升騰,畫家講究“氣韻生動”,用多變的線條表現山、樹、云霧,畫面靈動而又富有變化,給人宛若仙境、寬廣飄逸的意境之美。欣賞:這幅作品表現黃山風景的什么特點?《黃山圖》 黃永玉連綿不絕、層層疊疊的山,用線較少,更多用墨色濃淡描繪山,大筆表現山的雄偉,產生悠遠神秘的意境。思考:畫家表達意境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畫家看到的景象和心境不同,意境就是山水本身特征——景和畫家對山水的理解與感受——情,畫家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畫面當中,意境也就是情景交融。欣賞:《瀟湘奇觀圖》山巒起伏,云霧在山間翻轉,山石籠罩在云霧之間,不對畫面物體做細節描寫,表達畫面朦朧飄幻的意境。欣賞:《暗巒蕭寺圖》 李成畫面精細很多,景物描繪細致入微,線條和皴法很多,通過細致的手法,表現清冷蕭疏的意境。《寒江獨釣圖》“留白”體現意境感意境除了表達情感與景色交融以外,還有表現方法的不同,《瀟湘奇觀圖》用濃淡墨色表達意境,《暗巒蕭寺圖》用細筆細墨造型渲染意境。中國畫不同作品透視法則仰視角度,畫家表現的巍峨的高山,“自山下而仰山巔”,表達氣勢雄偉,高山巍峨之感。高遠法《溪山旅行圖》范寬深遠法俯視角度,畫家表現的縱深的感覺,“透前山而窺后山”,表達多描繪群山,體現縱橫交錯的山和悠遠神秘的意境。平遠法平視角度,“由近處到遠處”,多表現開闊平坦的意境。思考:以下作品運用的是什么透視法則?高遠法深遠法平遠法樹的畫法石頭的畫法:步驟(勾勒、皴(cun)擦、點染)欣賞作品課堂實踐完成一幅山水畫,嘗試將意趣融入畫中。注意事項:1.構圖布局2.用筆用墨的變化總結中國山水畫不但表現了自然之美,也體現中國人的自然觀和審美意識,表達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更多畫家筆下的山水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