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單元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影響電流大小的因素有電壓和電阻,知道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2.能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原理.4.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導體的電阻.5.能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問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單元思維導圖】【單元知識梳理】一、探究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目的 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電路圖 與實物圖自變量與 因變量 自變量是電阻,因變量是電流,不變量是電阻 自變量是電壓,因變量是電流,不變量是電壓如何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多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 (1)保持定值電阻不變,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 (2)記錄不同電壓的電壓值與對應的電流值 (1)更換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即不同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2)記錄不同電阻的阻值與對應的電流值數據記錄 實驗序號電阻R/ 電壓U/V電流I/A1101.00.122.00.233.00.3實驗序號電壓U/V電阻R/ 電流I/A1350.62100.33150.2實驗圖像 在坐標系中根據各電壓值和對應的電流值描點,并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畫出I-U關系圖像,如圖所示 在坐標系中根據各電阻值和對應的電流值描點,并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畫出I-R關系圖像,如圖實驗結論 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在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二、歐姆定律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公式3、變形公式求電壓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不能說電壓與電流成正比。求電阻此公式只用于計算R的大小;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等有關,所以不能說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 。4、電阻的串聯和并聯電阻串聯: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個電阻之和。電阻并聯:并聯電路的倒數等于各個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方法探究】一、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1、計算原理:根據I、U、R中任意兩個量求第三個量。2、計算步驟:(1)根據題意畫電路分析圖,并在圖中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2)明確電路的連接方式、各電表測量的對象;(3)尋找解題依據,如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電流和電壓的特點等;(4)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依據的物理公式,列方程求解;(5)討論結果的合理性,得出答案。3、計算時的注意事項(1)同一性:歐姆定律中通過的電流I,兩端的電壓U及導體的電阻R,是對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對應;在解題的過程中,習慣上把對應同一導體的各個物理量符號的角標用同一數字或字母表示。(2)同時性:即使是同一段電路,由于開關的閉合、斷開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動等,都會引起電路的變化,使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發生變化,因此,必須保證中的三個物理量是同一時刻的值,切不可混淆電路結構變化前后的I、U、R的對應關系。(3)同一性:公式中的三個物理量,必須使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U的單位是伏特(V),R的單位是歐姆( ),I的單位是安培(A)(4)其他要根據題意正確選擇公式或公式的變形式,在具體計算時,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正確書寫公式或公式的變形式,代入數值或寫計算結果時,不要忘記單位。二、串聯分壓與并聯分流類型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圖電流電壓電阻分配比例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成正比”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即“并聯分流成反比”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