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 質量教學目標1.明確考點,落實雙基2.了解常見物體的質量,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的認識教學重點知道質量的主單位和常用單位;能進行單位間的換算教學難點物體質量概念的建立、質量的單位及換算教學過程一、自主學習閱讀課本85頁到86頁,完成下列內容1、質量:物理學中把 叫做物體的質量。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與物體的 、 、 無關。2、質量的單位①質量的國際單位: 用符號 表示。②其他單位: (t); (g); (mg)。③換算關系: 1t= kg; 1kg= g; 1g= mg。3、質量的測量工具:實驗室里常用的測量質量的工具 。二、探究物體的質量實驗探究1:請一位同學在教室的后邊和前邊分別測量自己的體重。記錄:前邊: kg,后邊: kg; 改變了,質量變了嗎?實驗探究2:請同學們玩捏橡皮泥游戲:測出捏橡皮泥前后的質量,并進行比較。捏橡皮泥前質量: ;捏橡皮泥后質量: ;歸納: 改變了,質量變了嗎? 。實驗探究3:課前購買一塊小布丁,測出其質量,將小布丁放入熱水中,再測出熔化后的質量。熔化前的質量: ,熔化后的質量: , 改變了質量變了嗎?總結:可見,物體的 、 、 改變了,物體的質量 。可見,質量是物體的一種 。針對訓練:1、將一塊200g的冰放在燒杯中。當它熔化一段時間后,冰的質量 (選“減少”“不變”或“增加”),而冰和水的總質量為 g。三、課堂小結1. 叫質量,質量用符號 表示,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 ,它不隨的 、 、 、 改變而改變。2.質量的國際單位 ,常用單位有 、 、 。3.實驗室用 測量物體的質量。四、檢測反饋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________。如圖所示的各種物體,不管它們的形狀、狀態、位置怎樣變化,它們各自所含的物質的多少是________的。2.托盤天平橫梁上都有標尺和游碼,向右移動游碼的作用是( )A.相當于向左調節平衡螺母B.代替指針用來指示平衡C.相當于在左盤中加小砝碼D.相當于在右盤中加小砝碼3.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下列操作中不規范的是( )A.用鑷子夾砝碼,以免砝碼生銹B.待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C.在測量中,調節橫梁上的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然后讀出質量D.不用天平測質量過大、超過天平稱量范圍的物體五、課時達標1.單位換算:⑴10kg= mg;⑵39.2g= kg;2.下列方法中,能使鐵塊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放在火上烤 B.熔成鐵水C.放到月球上 D.在砂輪上磨過后3.感受身邊的物理——質量為1.5×104mg的物體可能是( )A.一臺電腦 B.一張課桌C.一支鋼筆 D.一枚大頭針4.空間站中的物體可以“飄”起來停在空中,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宇航員在空間站的質量( )A.大于60kg B.小于60kgC.等于60kg D.無法測量5.請給下列物體質量的數值填上合適的單位:⑴一張郵票的質量約為50 ; ⑵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300 ; ⑶一個小學生的質量約為30 ;⑷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 六、達標反饋1.下面關于質量的說法正確的( )A、質量是物質的大小B、質量是物體的多少C、質量是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D、質量是物體的大小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登月艙從地球到月球質量變小B、1kg鐵比1kg棉花的質量大C、玻璃杯打碎后,質量不變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體積變大,質量也變大3.一根銅棒,在下列各種情況下,它的質量變化的是( )A、把銅棒加熱到100℃B、把銅棒軋成一張薄銅板C、宇航員把銅棒帶上月球D、用銼刀對銅棒進行加工4、前蘇聯的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在太空待了108min后安全返回地面,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在地面的身高約為1.75m,體重約70kg,則他在太空的質量是( )A.0kg B.140 kg C.70kg D.無法確定5.一壺冷水的質量是2.5kg,放在爐子上燒開后稱得其質量為2.4kg,這是因為( )A、由于溫度升高了,所以其質量變小了B、質量不會變小肯定是稱量錯了C、質量變小是因為水在燒開的過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結果D、以上說法對都不對6.試判斷質量為2.5×107mg的物體可能是下列的哪一個?( )A、 一只兔子 B、 一頭小象C、一個小學生 D、 一只螞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