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九講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知識點一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法令, 理解改革促進了俄國歷史的進步(一) 彼得一世改革背景 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①農奴制,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使用 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目的 沙皇②彼得一世為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 全年推行改革, 向西方學習內容 政治 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③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軍事 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經濟 鼓勵興辦④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選才 要求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文化教育 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 開辦學校, 創辦報紙,推行文化教育社會生活 提倡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影響 通過改革, 俄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 國。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⑤近代化的進程。但是, 在他的統治下,農奴制卻進一步強化, 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二) 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改革背景 19世紀中期,農奴制嚴重制約了俄國的經濟發展;俄國在克里木戰爭中失敗, 加劇了國內的社 會矛盾時間及人物 ⑥1861年,沙皇⑦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內容 農奴獲得⑧人身自由, 可以改變身份, 自由轉換職業;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 可以獲得一份土 地,但是必須出錢⑨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影響 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 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⑩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 影響 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知識點二 知道《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背景 美國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南方以①種植園經濟為主,北方是②資本主義 工商業。南北雙方矛盾的焦點是③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導火線 1860年,④林肯任美國總統經過 爆發:1861年,南方軍隊首先挑起內戰。 轉折: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了⑤《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宅地法》等文件,扭轉了戰局。 結束:1865年,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結束文件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所有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性質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⑥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意義 美國維護了國家⑦統一,廢除了⑧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 創造了條件知識點三 知道明治維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維新在日本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背景 資產階級與封建統治階級----幕府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本成為列強侵略的目標, 民族危機和 社會危機嚴峻時間及人物 ①1868年,②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內容 政治 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 推行地稅改革,以“④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⑤近代經濟軍事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社會生活 提倡⑥“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響 (1) 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2) 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⑦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3) 但是, 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⑧軍國主義色彩濃厚, 它強大起來后, 很 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如對中國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等知識點四 通過電的利用, 內燃機與汽車、飛機的誕生等史實, 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背景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 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 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步開始 19世紀①六七十年代,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 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 促進了 工業的蓬勃發展, 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特點 ②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最顯著的成就 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人類社會進入了“③電氣時代”概況 電的應用 美國發明家④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 他在紐 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發電站。在各國發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發電機、電動機、電焊、 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內燃機和 新的交通 工具 新動力 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煤氣內燃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 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在這一領域內引發了一場變革新的交通 工具 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⑤本茨制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913年,美國的⑥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1903 年, 美國⑦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們飛天的夢想概況 化學工業 和新材料 19世紀60—80 年代,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產品。1867年,瑞典化學家⑧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1884 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影響 經濟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⑨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成為工業化強國政治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 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⑩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隨之 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 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知識點五 通過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和貝多芬等人的成就, 了解科學和文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領域 人物 國籍 主要成就/代表作 影響/地位科學 牛頓 英國 ①萬有引力定律、 光學分析和微積分 學是他的三大成就。 巨著②《自然哲學 的數學原理》,使 是近代③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領域都有杰出貢獻。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達爾文 1859年出版④《物種起源》,提出了 ⑤進化論的觀點 打破了千百 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領域 人物 國籍 主要成就/代表作 影響/地位文學 巴爾扎克 法國 小說集“⑥人間喜 劇”;經 典 之 作 《高老頭》《歐也妮 ·葛朗臺》等 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列夫·托 爾斯泰 俄國 ⑦《戰爭與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等 反映了在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托爾斯泰被稱為“⑧俄國革命的鏡子”音樂 貝多芬 德國 ⑨《英雄交響曲》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部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 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繪畫 梵高 荷蘭 《夜間 的 咖 啡館》 ⑩《向日葵》等 《向日葵》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