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神經調節體溫調節及動物行為八年級科學秋季復習PPTchen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1. 人體對刺激的反應(1)人對刺激的反應是由神經系統完成的;不同的人對刺激反應的快慢是不一樣的。(2)神經系統調節的特點:快速而短暫。(3)反應過程:是一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做出反應的連續的過程,是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2. 信息的接受和傳導(1)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2)神經元結構:是由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組成的。在神經元的突起中,將沖動傳向細胞體的是樹突,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的是軸突。①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至細胞體。②軸突的外面包著髓鞘,能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3)神經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和產生并傳導興奮功能。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3. 神經系統的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1)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功能是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腦(高級神經中樞) 功能: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脊髓(低級神經中樞、一般受大腦控制)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共12對),來自腦,主要支配頭部和頸部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功能: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脊神經(共31對),來自脊髓,主要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 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4. 腦(1)組成:是人的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它主要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a大腦:大腦是人體中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①作用:大腦特別發達,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②大腦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和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如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等。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b小腦:①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②作用: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體平衡。c腦干:①位于:大腦的下面。②作用:主要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無需任何意識的干預就能保持生命活動功能的正常進行。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一、神經調節5. 脊髓(1)位于:脊柱的椎管內,是腦干的延續。(2)形狀:呈扁圓柱形。(3)組成:脊髓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能完成一些軀體和內臟的反射活動。在正常情況下,脊髓的反射活動總是在大腦控制下進行的。(4)功能: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1】(2022上·紹興·期中)下列有關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兩部分組成B.小腦能夠協調運動和維持軀體平衡C.大腦皮層之所以稱為生命中樞是因為存在呼吸中樞、心血管中樞D.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答案】B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2】(22·23上·臺州·期末)在東京奧運會上,平衡木選手管晨辰頂住壓力獲得冠軍。如圖是她在完成比賽動作,其中協調動作并維持人體平衡的器官是( )A.肌肉 B.小腦 C.脊髓 D.大腦【答案】B【例3】下列關于信息在神經元中傳輸的方向,正確的是( )A.軸突→細胞體→樹突 B. 樹突→細胞體→軸突C. 細胞體→樹突 D. 樹突→細胞體【答案】B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4】(2022下·浙江·專題練習)如下是神經系統的組成概念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B.②是大腦C.③能調節呼吸、血壓等生命活動 D.④是反射的結構基礎【答案】A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二、反射(1)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反射弧才能實現。不同反射的反射弧不同。(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4)反射弧與反射的區別和聯系①區別: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它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②聯系: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反射弧才能實現。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但是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沒有體內或體外的刺激引起神經沖動,也是不會產生反射活動的。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二、反射2.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各個中樞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不需要后天訓練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應,不會因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縮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參與的反射活動,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需要不斷強化,否則會減弱甚至消失。條件反射能使人和動物更好地適應環境。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二、反射2.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項目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區別 實例 吃酸杏,分泌唾液 看到酸杏,分泌唾液形成時間 生來就有 出生后學習后獲得反射弧 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腦干和脊髓) 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所受刺激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須是該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原先無關的刺激都可以變為條件反射的刺激神經聯系 永久、固定 暫時、不固定意義 適應范圍小,只適應不變的環境 適應范圍廣,可以適應多變的環境聯系 非條件反射是形成條件反射的基礎 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1】(20·21下·浙江·專題練習)“中風”的病人四肢沒有任何損傷,都出現了一側肢體不能活動的癥狀,是因為哪個結構受損傷( )A.肌肉 B.血管 C.大腦 D.脊髓【答案】C【例2】(22·23·浙江·一模)某同學在校園生物角修剪月季時,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縮手。對這一反射活動(如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該反射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B.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途徑是⑤④③②①C.該反射屬于條件反射,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D.如果患者的②損傷,則該患者不能反射,但有感覺【答案】A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3】(22·23·臺州·中考真題)會自動駕駛的汽車通過安裝在車內的行車電腦,分析傳感器收集的外界信息,處理信息后,輸出到機械裝置,實現自動駕駛。行車電腦相當于人體反射弧的( )A.感受器 B.傳入神經 C.神經中樞 D.傳出神經【答案】C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4】(2023·浙江·一模)我國外科專家首創“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術,解決了脊髓損傷導致的膀胱功能障礙難題。具體做法是:分別剪斷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傳出神經,然后將二者進行顯微手術縫合,如圖所示。患者通過敲擊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則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人體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B.人體在②中產生尿意的感覺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經中樞位于①D.患者敲擊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屬于條件反射【答案】 C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5】(22·23上·全國·專題練習)如圖為縮手反射的示意圖,若用麻醉劑阻斷圖示中的某一個位點,表現出能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則麻醉劑阻斷的位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A【例6】(21·22·溫州·中考真題)如圖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A.傳入神經B.神經中樞C.傳出神經D.效應器【答案】 D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7】(22·23上·麗水·期末)在接種新冠疫苗時,小科做出反應的神經系統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針刺手,人在未感覺到痛就馬上縮回,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是:①→②→⑤→③→④B.打針時,針刺手而手不縮,說明大腦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動C.打針時,小科感覺到的疼痛是在⑧處形成D.反射弧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答案】 D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三、動物行為1.動物的行為(1)概念:動物的行為是指人們觀察到的動物的活動狀態和對環境作出的各種反應。(2)表現:不僅包括動物的各種活動,還包括身體的姿態、鳴叫、散發出來的氣味和所有外部可以識別的變化。(3)動物的行為是通過一系列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和激素分泌活動共同協調后完成的。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三、動物行為2.動物的先天性行為(1)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也稱為本能。(2)特點:①與生俱來的行為;②不需要后天的訓練;③是一種低級的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完成;④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并經遺傳固定下來的,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行為。(3)舉例: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很多,如:繁殖行為(如求偶行為、筑巢行為、育雛行為)、攝食行為、攻擊行為(同類爭奪食物、配偶、領域)、防御行為、節律行為(遷徙、洄游)、社會行為(集群合作、分工、等級)等。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三、動物行為3.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1)概念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2)特點 ①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②通過后天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③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大腦皮層越發達,學習能力就越強。④是人和動物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3)舉例:人的學習行為、黑猩猩的模仿學習行為等。(4)人的學習行為更復雜。動物只對具體的刺激作出反應,而人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刺激作出反應,這是動物所不具備的。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三、動物行為4.先天性行為與后天學習行為的區別與聯系先天性行為 后天學習行為概念 與生俱來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實例 蜜蜂采蜜 馬戲團動物的表演行為方式 簡單 復雜適應性 適應相對穩定的環境 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時間性 常伴隨動物一生 暫時性,可建立或消退神經中樞 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 大腦皮層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1】(22·23上·浙江·期中)孫阿姨收養了一只流浪狗,為了居家的清潔衛生,于是訓練這只狗入廁大小便。狗入廁的這種行為屬于( )A.社會行為 B.后天學習行為C.先天性行為 D.防御行為【答案】B【例2】(21·22下·金華·階段練習)下列詩句中,不包含生殖行為的是(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 B.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C.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D.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答案】B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3】(22·23上·臺州·期末)2021年,中國云南省的一群亞洲野象集體北遷事件備受全民關注。關于大象的行為敘述錯誤的( )A.亞洲野象的遷徙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B.亞洲野象的后天學習行為能幫助它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C.亞洲野象的先天性行為是與生俱來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D.亞洲野象經訓練后會做精彩表演的行為是后天學習行為,永遠不會忘【答案】D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4】(20·21下·寧波·期末)自然界中的動物復雜多樣的行為使動物能更好的適應環境。與動物行為相對應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熊貓偏愛嫩竹——覓食行為B.竹節蟲的體態和顏色好像樹枝——防御行為C.雄海象為爭奪雌海象和生活地盤而決斗——繁殖行為D.大雁每年春分后往北方飛——遷徙行為【答案】 C【例5】(2023紹興期末)有下列現象:①植物在單側光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②草履蟲攝食;③聽到梅子流口水;④膝跳反應;⑤吃到酸梅流口水;⑥小明計劃著假期去旅行。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是 ,屬于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答案】 ④⑤ ③⑥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四、體溫調節1.體溫的恒定(1)恒溫動物:除了人類,只有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具有維持體溫相對穩定的能力。恒溫動物的體溫不是絕對不變的,恒溫是相對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直接關系。恒溫的原因: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2)變溫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的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四、體溫調節2.體溫(1)概念:是指人體內部的溫度,而不是體表的溫度。(2)測量處:人的直腸、口腔及腋窩。(3)影響因素:正常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體溫可隨晝夜、性別、年齡、環境溫度、精神狀態和體力活動等情況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3.產熱和散熱(1)產熱:人在安靜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內臟。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骨骼肌顫抖使熱量成倍增加。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影響產熱。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的熱量。(2)散熱:有皮膚直接散熱和汗液蒸發散熱兩種方式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四、體溫調節4.中暑(1)概念:在高溫環境中,人體不能及時地發揮體溫調節功能,或因過高的溫度超過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從而產熱多而散熱困難,造成中暑。(2)癥狀:體溫升高,頭痛、頭暈、心慌、惡心、出冷汗、面色蒼白甚至昏厥等,嚴重會危及生命。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四、體溫調節5.體溫受腦控制(1)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和控制的。①低溫環境下:皮膚冷覺感受器感受刺激→傳入神經→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骨骼肌戰栗、血管收縮→增加熱量和減少散熱→回到正常體溫。②高溫環境下:皮膚熱覺感受器感受刺激→傳入神經→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增加汗的分泌、血管舒張→增加散熱→回到正常體溫。(2)在不同溫度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特別是人為了保溫或降溫所采取的措施,如增減衣服等,對體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3)在神經系統和激素的共同調節下,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1】(2023杭州期中)在剛結束的我校五十四屆運動會上,小陳在1500米長跑比賽后,大汗淋漓,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小陳跑步這一-生理活動是在神經、激素調節下共同完成的B.小陳跑步過程中,產熱主要來自骨骼肌,皮膚血管舒張以增加體表散熱C.在悶熱的天氣里劇烈運動后容易中暑,原因是無法通過汗液蒸發散熱D.小陳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大腦皮層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和控制的【答案】D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2】(22·23·浙江·一模)去年底,許多人都成了“小羊人”。在感染期間,有些“小羊人”的體溫忽高忽低,在此過程中,人體會有一個調節過程:體溫過低→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效應器→調節活動X。下列關于活動X的說明,合理的是( )A.皮膚血管舒張 B.汗液分泌增加C.渾身肌肉顫抖 D.皮膚發熱發紅【答案】C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3】(22·23上·全國·專題練習)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如圖所示,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機體可通過E使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B.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機體主要依靠E和F散熱C.人體體溫只依靠神經調節來完成D.人生病體溫處于上升階段時,其產熱小于散熱【答案】B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4】(22·23上·金華·期末)如圖所示,2021年8月5日在奧運會男子1000米雙人皮艇決賽中,金華浦江的小伙王叢康與隊友以3分19秒612的成績,獲得了第八名。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生理上不會出現的變化是( )A.變成以內臟產熱為主 B.散熱量仍然等于產熱量C.呼吸頻率變得更快 D.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答案】 A1.水的分布: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中2.水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以液態為主)3.地球上水的主體是:海洋水,淡水的主體是:冰川水,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有:河流水、湖泊淡水、淺層地下淡水氣息666典型例題【例5】(21·22下·寧波·期末)2022年4月30日,我國11名登山者順利從珠峰北坡登頂,成為今年登頂珠峰的首支隊伍。(1)珠峰上的氣溫是零下25℃,登山隊員的體溫始終保持37℃左右。在整個登山過程中,登山隊員的產熱 散熱。(2)調節人體體溫的神經中樞位于 。(3)隊員在登山過程中生理上出現的適應性變化有 。(填字母)A.骨骼肌收縮增強 B.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C.皮膚血管舒張【答案】 等于 下丘腦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