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2.日、地、月三者的相對運動地球是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太陽的照射下的一半為晝半球,另一半為夜半球。晝夜現象太陽光ABCD北極夜半球晝半球地球本身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且地球還在不停的自轉晝夜交替現象ABC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暉。太陽光ABCD北極夜半球晝半球所以,一天之中太陽高度角會不斷發生變化傅科擺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在巴黎一個教堂的圓頂上,用一根長60米的金屬絲,懸掛了一個28千克的用鐵球做成的擺。然后推動擺錘沿子午線方向作南北方向轉動。過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擺動方向偏離了子午線方向,擺開始動以后,除重力外,沒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按照慣性定律,擺的方向是應該不變的;但擺卻偏轉了。這是因為地球自轉的緣故。地球自轉晝夜交替現象日月星辰東升西落一天之內太陽高度角不斷變化地球公轉 特 征定義方向地軸周期不斷地繞著太陽運行自西向東地球儀上的地軸有一個明顯的傾斜角一年(365.2422天)由于地球公轉,導致四季變化一年中,由于地球公轉,太陽直射點發生移動,所以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會發生變化;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太陽高度角會從直射點往兩邊遞減由于地球公轉,各地的晝夜長短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陽歷就是以地球公轉為根據,二十四節氣是以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劃分的,屬于陽歷成分,其在公歷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四季變化五帶1.(2022,湖州)如圖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居民節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圖。(1)該示意圖中的窗戶是________(填“朝南”或“朝北”)的。(2)從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該居民屋內的陽光面積會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答案](1)朝南(2)減小[解答](1)我國位于北半球,該圖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都有,故該示意圖中的窗戶是朝南。(2)冬至日太陽高度角最小,入射陽關面積最大,故從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該居民屋內的陽光面積會 減小。[分析]我國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在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對北半球來說,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低.我國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晝短,得到太陽的光熱少,氣溫低。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了月相的變化。月相形成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我們見到的月光其實是太陽的反射光。2、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地球上的觀測者所看到的、被太陽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狀卻發生著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了月相的變化。月 相 月相圖 日月地位置 位置圖 視覺形狀 出現時間新 月上弦月滿 月下弦月大致在一條直線上(月居中)大致成直角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地居中)大致成直角不可見半圓亮面朝西半圓亮面朝東圓形初一十五、十六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這一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依據月相的變化周期,中國古代制定了農歷,農歷用漢字表示;春節 端午 重陽 中秋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2.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車開始在月球“背面”的A處巡視探測,如圖所示。月球在繞地球一周的過程中,月球車要經歷強光照射的高溫考驗時段,該時段為農歷( )A.初一前后B.初七前后C.十五前后D.二十二前后[答案] A[解析][分析]月球車在月球 背面” A處巡視時,月球車被強光照射,則月球向地球的一面沒有陽光,則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解答]月球車在月球 背面”被強光照射,則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沒有陽光,則該時段為農歷初一前后; 故選A。3.2022年9月29日(農歷九月初四),月球位置大致在圖中的 ( )A.1~2之間B.3~4之間C.5~6之間 D.7~8之間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